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第二季》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第二季》影评10篇

2019-08-09 23: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第二季》影评10篇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第二季》是一部由김기윤执导,李信荣 / 柳惠仁 / 郑惠莲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第二季》影评(一):为自己发声

  第一部主要围绕校园为主,第二部是踏进社会所遭遇到的种种不公

  看的时候弹幕里很多人看到女主不会拒绝,不会借机逃离让人不舒服环境,颇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气势

  作为一个刚走进社会新人,面对或言语肢体眼神上的性骚扰,尤其对象还是决定你能否顺利在这公司生存下去的上司,人会妥协一部分,会不知所措,无法找到一条比较好的方法应对,这都是很正常的。

  对于性骚扰界限,有的时候真的很难判定,即使当时你觉得是如此,却很难拿出证据来,毕竟那是主观感受

  所以,对软弱的人多些耐心和帮助吧,他们会成长的,只是需要时间

  男生,可以喜欢粉色,也可以喜欢烘焙,这些东西并不意味着就是娘。

  事物兴趣都是中性词,是人赋予它多余性别标签

  女生,如果是自己开心,想怎么穿都可以。

  我穿美美衣服,不是为了取悦他人,是为了让自己开心。

  也请不要妄自点评他人的穿着

  每个人只想给有资格的人评论的人评论自己。

  可被强迫穿上那些自己抗拒服装,即使不一定是暴露,那也不行

  男生们,请明白,女生拒绝你,是真的拒绝,而不是欲拒还迎,更不是不好意思害羞表达

  每一集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主旨还是女生在职场所遇到的不公。

  就结婚这事来说,年纪到了,不结婚,一个个催催催。

  结婚了,又借口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怀孕,影响工作进度质量

  这种问题难道不是社会造成的吗?

  给不了女性安全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愿走进婚姻

  而一旦走进婚姻,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还得不到认可

  等到再回到社会,发现脱轨好几年,早已不被容纳。

  这社会给对女性太多的禁锢

  太多太多了,虽然只是一小步,但仍是迈得艰辛,即便如此也要争取发声。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第二季》影评(二):是否被冒犯从不需要他人来评判

  (本文首发公众号 K社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去年夏天,美国m2、女权运动等,如火如荼,不少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应运而生

  其中有部韩国出品的网剧却剑走偏锋,把这样沉重话题写得很“轻”——

  以小见大地拍出了现代女性生活的主要危机

  最终获得一致好评,在豆瓣上拿下了9.0的高分

  「既教人如何反抗丑恶,也教人如何珍惜美好,既要女性学会勇敢,也要男性学会尊重」@阿沅

  时隔大半年,这部网剧竟然跟着tvN一起回归了——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2

  又名:敏感点也没关系2

  尽管演员大换血,内容也跟第一季毫无关系

  但「敏感一点也无妨」的核心完全保留

  只是这一次,故事全面升级

  舞台也从「校园」转移到了「公司」。

  女主和两位姬友有幸进入梦寐以求的大企业实习

  没想到实习第一天就遇到了「大姨妈来访」。

  身为女生应该都知道,生理那段时间大部分人往往会全身酸痛脾气烦躁

  偏偏女主更惨,大姨妈这次来早了。

  女主什么都没来得及准备,就在会议室恭候来了大驾,全程心惊胆跳,就怕沾在裤子椅子上。

  

心理活动过于真实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第二季》影评(三):职场女子求生指南

  还记得去年因为“Metoo”事件吗?

  Metoo(我也是),是女星艾丽莎·米兰诺(Alyssa Milano)等人2017年10月针对美国金牌制作人哈维·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多名女星丑闻发起的运动,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说出惨痛经历,并在社交媒体贴文附上标签,藉此唤起社会关注

  因为这个事件的发酵,让一部韩国网剧在去年火了起来——《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第一部的豆瓣评分至今高达9.0,在今年这部韩国网剧又带了第二部。但和第一部不同的是,第二部的背景学校换成了职场,讲述了首次经历社会生活主人公们在公司内部受到性别的困惑,以此成长的故事。

  女主是一个刚入职场的实习生,她对这个公司充满了幻想是她一直以来努力目标,然而来的第一天就被姨妈在开会的时候提前拜访了。如果说是在平时可能我们起身就去了卫生间,然而对于刚刚入职的新人小白,女主的内心确实百般煎熬,既不敢打断会议剔除自己的不适,也不敢中途悄悄离场去处理。即使最后在受训斥时女主的辩解也只换来一句“你就不能自己调节一下吗?”

  各位小可爱一定会想,如果姨妈能让我自己调节那我一定选择不让它来。

  不仅如此,在职场中女性的身份总是被贴上很多奇怪的标签。

  女性总是职场中被评头论足的对象:今天的你穿得像个明星;公司宣传产品女生就是该穿着短裙吸引顾客;端茶倒水洗杯子理应是女实习生该做的事;熬了几天几夜费尽心力做好的项目,最终也会在流言中变成是靠着身体赢得的肯定;只有你一个女性开会的场合就应该把裙子穿的短一些,因为你就是唯一的一朵花……

  除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标签之外,更让女性员工恐惧担忧的就是职场性骚扰了。

  下班后的聚会挡不住领导的咸猪手,还要时不时接收领导发来的暧昧邮件短信,就连公司的厕所都有偷窥狂案的摄像头……

  也许你会说,反抗啊!可是但凡在职场待过的我们都知道,不再是学生的我们早已不能做一个稍有不满就怼天怼地的小战士了,大多时候到我们只能哑巴黄连痛苦委屈只能自己咽进肚子里,因为稍有不慎成为受害者也会是你的错。

  看到这里也许会想,刚入职场有这些烦恼大概很正常吧。但是作为女性来说,职场偏见从未停止过,因为未来的我们还面临着结婚生子照顾家庭,而且这些可能会成为女性无法胜任当下自己工作的原因,会成为女性应该把自己辛苦了六个月的结果让给别人来做的理由

  所以,看过的人说这一部看着让人越发不爽了,但其实第二部相比美好的校园生活来说则是更加现实了。

  虽然相比第一季来说,剧情不再流畅了,甚至连人物都有些脸谱化,但是对于这部剧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站在它的立意上去思考。在职场中的我们是不是回想起有些觉得正常的行为其实并不舒服,有些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其实并不一定……

  所以在职场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学会在不随意评价批判别人的同时保护自己,我们都有权捍卫自己的身体和人格,男人和女人没什么不同,这才是性别平等真正的意义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第二季》影评(四):越「敏感」,越要正大光明的看

  去年,一部堪称是“当代女性自我保护指南”、“大型渣男行为鉴别书”的优质网剧横空出世

  每集不到十分钟,却把女性的难言之隐扒的一干二净

  最后喜提8.9分。

  很多网友看后都表示既现实又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女生必看,它会教你如何爱自己保护自己。

  男生必看,它会教你如何尊重女生保护女朋友

  现在已经出了第二季,每集依旧十分钟左右,同样必看。

  两部发生场景,其实并不相同,第一部发生在校园,而第二部则来到了职场。

  外表不同,内核却依旧是那个:被性骚扰了该怎么办?

  性骚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女生通常会觉得这是一个羞耻难以启齿的事情,便无限忍耐

  可沉默真的会使那些油腻猥琐男人停止或者悔改吗?女生遇到这种事又该忍耐吗?

  那么这部剧会告诉你答案《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性骚扰。

提出“性骚扰”这一概念的第一人是美国女性主义者麦金农律师,她致力于造就女性主义法律理论推动法律的改革。她使性骚扰在美国成立为犯罪。这一概念的提出,曾经彻底改变了美国法律对待妇女态度。 麦金农为之所下的定义为:性骚扰最概括的定义是指处于权力不等关系下强加的讨厌的性要求……其中包括言语的性暗示或戏弄,不断送秋波或做媚眼,强行接吻,用使雇员失去工作的威胁后盾,提出下流的要求并强迫发生性关系。 摘自李银河《关于性骚扰》

  划重点,第一,权利不等。

  就像这几组关系。

  学长学妹老师对学生,老板对实习生。

  第二,强加的讨厌的性要求。

  轻度的,言语上的侮辱

  背地里的。

  “郑信慧长得太好看了吧,这么乖的孩子,在床上应该不得了,把她灌醉把她拿下”。

  这像不像滴滴顺风车司机群里的猥琐男?

  明面上的。

  路人明目张胆的给路过的女生身材打分。

  公司老板毫无尺度的“小建议”。

  甚至连学校的教授口出狂言,当着学生的面开带“色”的玩笑

  “包间里的姐姐也要脑袋里多点东西,才会被选择。”

  还说出“男人犯罪,是因为女生穿裙子”这种混蛋话。

  来看看这些人的身份,领导同事,甚至是教授。

  可他们的语言丝毫配不上他们的身份,说完之后甚至还因为调侃了一把女性而沾沾自喜

  一旦你站出来,他们会觉得你太敏感,都是口头上的玩笑话何必当真。

  可如果默默接受呢?

  那迎来的就是直接越界性的行为。

  比如第一季中开会迎新会上的学长。

  女主郑信慧是一个长相甜美绵羊般的小女生。

  性格内向的她在气氛活跃的迎新会上显得格格不入

  这时坐在她旁边的帅气学长开始动作了。

  先是跟她搭话让她不那么尴尬,如果第一步我们暂且可以看成是照顾是好意,那这第二步开始就是逐渐得寸进尺了。

  留个电话,拉起小手就指纹解锁。

  没拒绝?没反应

  那就直接大手覆盖小手,要不要一起出去干点啥?

  就算觉得讨厌,但因为是人人喜爱的学长,所以什么也没说。

  之后在玩随机游戏的时候,还差点被“嘴对嘴”喝酒。

  这还是自己敏感吗?

  感到奇怪的话,这就是奇怪的人,没错。

  遇到同样问题的,不止郑信慧,还有她,刚入职场的实习生刘闪耀。

  说是办公室聚餐,其实就是去KTV让女实习生们讨好老板,陪酒。

  当大老板进来后,二老板就提议男女岔开坐,而闪耀正好坐在大老板旁边。

  这时,咸猪手三部曲就来了。

  勾肩搭背,伸向大腿,搂住细腰,最后...

  闪耀不禁想:如果拒绝的话,在别人看来很奇怪吧。如果大声喝止的话,工作就丢了吧。到底要不要为了工作,为了生活而忍耐一时半会呢?

  这个问题真的太多人都曾纠结过。

  尤其是在工作中,在社交场合中。

  而往往,加害者比受害者更加理直气壮

  进而导致受害者不敢发声,而沉默后会变成怎么样呢?

  重则变成性侵。

  有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在中国有50.66%的女性遭遇过职场性骚扰,但令人唏嘘的是大多数女性受害者选择沉默(占比高达82.7%)。

  在遭遇过职场性骚扰的150名女性受访者中,90.7%遭到过来自上司或者同事的性骚扰,其中还有26.7%的女性同时遭受过来自上司和同事的性骚扰。

  这是一件小事吗?

  人人都知道,这当然不是一件小事。

  不管是在校园,还是在职场中,更应该对自己遇到的的安全问题敏感起来。

  被言语侵犯时,要勇敢站起来说不。

  尊重女性才是他们首先要学会的东西。

  面对同事的恶意猜测和中伤,比如“她的实习评分最高,肯定是靠身体上位的”等等评论,更不应该怯懦萎缩代表着默认。

  女生的自我保护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男性乃至整个社会要懂得怎么去尊重女性。

  最近韩国艺人频频被爆出丑闻,X招待,下药,还在群里分享

  还有去年滴滴被扒出来的充满强烈暗示性的广告语。

  种种现象都让人不禁感叹,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条: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有关机关投诉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一条: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

  但这些强制性的规定也只能杜绝一部分,更多的是要女性鼓起勇气,跟这些错误思想作斗争。

  敏感点,没错!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第二季》影评(五):穿得少,就该被「性骚扰」?

  派爷的掌声,专门为这则消息准备了足足一个月。

  涞源反杀案的小菲(化名)一家,终于无罪释放

  事件来龙去脉,想必大多数人都已经了解

  年轻小伙王某追求大学生小菲被拒,就追到其学校、家中多次骚扰。

  2017年7月11日晚,他又带着水果刀和电棍而来,扬言要杀小菲全家,小菲及其父母合力与之搏斗,王某死于混乱中。

  如今,尘埃落定

  派爷只是想提醒大家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这起差点酿成四条人命悲剧起因——

  源于小菲暑期实习期间,王某的职场性骚扰。

  现实中,这似乎已经成了许多工作女性的难言之隐。

  一部新剧,就把这块肮脏的遮羞布扒了个干干净净——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2》(2019)

  之前,派爷推荐过该系列的第一部,讲的是校园性骚扰。

  用户纷纷赞叹其中的教育意义。

  既教人如何法抗丑恶,也教人如何珍惜美好,既要女性学会勇敢,也要男性学会尊重。

  因此喜提9.0高分。

  新出的这部,聚焦性骚扰的另一个主要发生地——

  职场。

  接下来,派爷就借着这部剧,给的揭揭那些职场油腻人士的嘴脸。

  其实,性骚扰,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骚扰者,往往会借助看似正当的理由,一步步削弱被骚扰对象的心理防线。

  轻度的,言语上的侮辱,或称口嗨。

  往往会披着赞美的外衣,说些挑逗性或者侮辱性的语言。

  比如,给身材打分。

  或者,评价五官的长相。

  再者,对穿着打扮,提出一些貌似善意的建议。

  没勾引过男人么?表情稍微性感点啊!

  抑或,在同事聚会的场合,讲些荤笑话,美其名曰活跃气氛。

  如果有人表示被冒犯了,还会有人冒出来说——

他是为你好,屁大点事你还在这瞎扯!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被骚扰的人,会不自觉地陷入两难。

  到底是不是自己太矫情了?

  想要成为公司的一员,是不是应该表现得尽量包容一点?

  想着想着,可能就忍气吞声了。

  受害者的退让,等来的永远是骚扰者的得寸进尺。

  第二阶段,性暗示。

  骚扰者往往会在相对私密的情况下,做些越界的侮辱行为。

  通过邮件发色情图片;

  发各种露骨的暧昧短信;

  本着顾及领导同事面子的心理,这个阶段,许多人还会选择忍让。

  那么,骚扰行为会继续升级,变成肢体接触。

  也就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职场咸猪手——

  借着部门聚餐,假装关心来勾肩搭背;

  要么摸女性大腿;

  或者以跳舞或者其他互动的借口,去搂女同事的腰;

  如果你此时表现出反感,他们也能给自己找台阶下。

  不好意思,是我不小心。

  如果你继续不出声,那么他们可能借着酒劲,对你做不老实的事了。

  如果你剧烈反抗,人家大不了说自己酒喝多了。

  发现没?这群骚扰者,每走一步,都会给自己留条后路。

  用一个个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举动,把你逼入他们设下的圈套。

  哪怕你真的坚持原则,他们照样留了一个杀手锏——

  荡妇羞辱。

  穿着暴露,就应该被性骚扰。

  取得成功,肯定是权色交易获得。

  总之就是一条规律。

  受害者永远自带原罪,骚扰者永站道德制高点。

  受害者初来乍到,孤立无援,时时处处要以一人之力,对抗所有的人渣。

  于是,你在自我怀疑中,选择了沉默。

  在骚扰者眼里,你的沉默=对TA的默许。

  比如涞源案件中,正是王某当初对小菲示好,没有引来小菲的果断拒绝。

  他就觉得,小菲也要对他好。

  于是,才有了自己接下来越加疯狂的举动。

  不少职场上的色胚,也是仗着这套“来而无往非礼也”的逻辑,用来性骚扰新人和弱势群体。

我帮你完成工作,你拿什么报答我? 要不是看在你身材好的份上,我才不帮你呢。

  有调查数据显示,

  截至2016年,在中国有50.66%的女性遭遇过职场性骚扰。

  不过,大多数女性受害者选择沉默(占比高达82.7%)。

  沉默的原因,和这套职场恶俗的潜规则,以及油腻员工遍地的工作环境,密不可分。

  破除方法,很简单,也很难。

  性骚扰之所以如牛皮癣一般难以根治,恰恰就在于人们的不敏感。

  对更多的同事而言,他们并不觉得某些言语或者行为,构成性骚扰。

  其实,派爷要说的是:

  性骚扰这件事,从来都不需要他人评判。

  当你意识到被冒犯了,就得说出来。

  就像这部剧名一样,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让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知道,老娘不好惹。

  如果对方言语冒犯了自己,要求对方道歉;

  面对恶意中伤与诽谤,站出来;

  面对发来的色情邮件;

  可以用不小心群发的方式转给公司同事,让大家认清他的真面目;

  不要有丝毫的犹豫。

  因为你的退让,在对方看来就是可以将性骚扰再往前迈一步的信号。

  无论你长得如何,穿得如何,只要不影响公共秩序,就轮不到其他人指手画脚,更没有任何人可以以此为借口对他人进行性骚扰。

  在恶滋生更大恶之前,用行动浇灭它!

  面对性骚扰,多敏感,都无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