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日记》影评10篇
《跑步日记》是一部由梁欢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跑步日记》影评(一):一些吐槽
这片子有很多值得吐槽的点,男主以前的工作比较清闲,感觉无聊,所以辞职开始跑步,工作清闲不是更有时间好好跑步吗?男主说跑步的初衷是为了给马上出生的孩子做个榜样,让女儿觉得爸爸很健康,可你每天一大早去跑步,晚上也去跑步,都没有时间陪伴和照顾孩子,离家庭生活越来越远,跑步已经成了一门邪教。大黑哥趁男主不注意对着镜头打出了一个牌子,牌子上写“跑步是为了老婆”,我是他老婆估计都要气得哭出来了,你真的为了老婆应该回归家庭,制定一个合理的跑步计划啊,一家人慢慢跑一起奔向健康不是更好吗?做一个开明的跑者,不要做一个冥顽的跑者。
三星半。
一个跑者超越自己的故事。虽然最终失败,但跑步新手看完还是比较感动。跑步就是超越自己,而非和别人比较冲成绩;你可以会遇到挫折,但不会失败,因为迈出去即是胜利。
场景调控上,远景很赞,但近景掌控的并不好,特别是人物访谈的部分,比如男主讲述的镜头,取景角度让人看得比较难受;
故事情节上,原本创意走心的内容烂了尾,男主和妻子孩子躺在草地的场景,瞬间让人想到样板戏。很难相信,一场未遂的挑战,能让一个一直过度痴迷跑步而忽略家庭的男人幡然悔悟。与其立地表决心,不如一两年后来个续集,那时的回归家庭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好故事。
人物上,强粉大黑哥,瘦妹子最爱的类型啊,有安全感还超级暖,嘤嘤嘤好想要大黑哥的社交账号;
其他,各种运动品牌不停出境,有偿广告就好了,但全片看完,根据住宿之拮据判断应该是无偿的;另悦跑圈的创始人好年轻,台湾风景好棒。
《跑步日记》影评(三):They never feel bored with it
跑这么多要废了吧
第一天就出水泡,以后几天怎么跑
中止跑步的时候好突然
跑者抱着指导者的画面给我的感觉,就是面对一些不得不放弃事情的感觉。
以下是摘录:
正式开始跑步原因是我的女儿马上就要出生了,大概十月份就要出生了,然后我想给她看到第一眼 爸爸是比较健康的。
越野跑第一个时间很长 第二个 孤独
这一点和马拉松最大的不同,尤其是你跑到晚上,体能下降了,那时候你什么负面的情绪都会出来,想要放弃想要睡觉。
哎呀 跑吧 痛就痛吧
有他们这个,下来陪跑的精神鼓舞,然后又进入了一个非常无敌的状态。
我不认为这是失败,因为如果我让你的这个东西要弄到去复健去复原,那才叫失败。
我读过读过一篇祈祷文:
愿上天赐给我一颗平静的心
也赐给我勇气
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情
我最希望她能够赐给我智慧
去判断这两者的不同。
坚持是对的,可是你坚持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你要用什么东西来换,值不值得。所以在那个时候,你是继续坚持下去,还是要放弃,你该判断的。
当一个跑者够成熟的时候,他会有挫折,他不会失败。
《跑步日记》
马拉松,全长四万两千一百九十五米;台湾最北端的富贵角灯塔到最南端的鹅銮鼻灯塔,六十万米。
蔡宇,马拉松爱好者,预计6天跑完台湾双塔的600公里。
我没有学过车,对距离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也不爱跑步。对我而言,跑步只是为了健康的一个工具。所以,梁欢导演的的两个纪录片,我只把《音乐的秘密》看了三遍,一直没有去看在2016年底成片的《跑步日记》。
这几年,我的朋友圈里多少出现了一些酷爱跑圈的人,他们用keep或者其他运动 APP 记录各种各样的跑步轨迹(比如跑出一颗爱心之类的)、终点的景色等等,po到社交平台上打卡。
他们往往是独跑者,有时会为了跑城市半马一起训练,但大多时间,是一个人重复跑步这件事。
一开始或许是为了健康,慢慢的,会跑越快,会想要拿奖,会在跑步的过程中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在下一场比赛里再次遇见说着“这场跑完再不跑了”的老朋友。
蔡宇一开始的计划是13天跑完,后来因为签证出了问题压缩到6天。而蔡宇之前的训练计划都是每天50-60公里,睡眠10-12小时,现在则要把每日跑步距离拉长,睡眠时间缩短。
整部片子的天气都是阴雨的,透过糟糕的天气,我看到了与旅行游记里晴朗无云所不同的台湾。沿海的公路,城市间穿梭的机车,繁体字广告牌,写着“化妆间”(其实就是卫生间)的标识。
蔡宇的跑步是孤独的,一个人的目的地,一个人躲避公路上的货车,被狗追,十字韧带受伤。他说,肉体啊疼痛啊,撑不住,只有精神才能支撑下去。
第四天,蔡宇失败了。
无论是跑步,还是准备一场考试,都不知道终点达不达得到,不知道什么才能支撑。蔡宇说,之前跑短途,不会想到去主动联系家人,但这次跑双塔,会跟家人说今天天气怎么样,状态好不好,家里人,是一种支撑的。
我很喜欢大黑哥的这一段话:
祝蔡宇好运,祝大家好运。
《跑步日记》影评(五):跑步日记:在路上,去寻找初心,并不忘初心。
六天内跑16个马拉松,从台湾最北端的富贵脚灯台跑到最南端的鹅銮鼻灯塔,全长约600多公里,经典的骑行环岛路线要跑步来完成......开头直白的交代让我内心一惊:我靠,还能这么玩?不要命了吗?就这样默默被吸引看下去了。后面主要的内容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蔡宇一路诸多的不顺以及蔡宇自己身体和意志的较量,还有大黑哥说的诸多的鼓励和感悟。
纪录片最能打动人之处还在于真实吧,片中有很多镜头的切换,近景等拍、远景抓拍、运动跟拍、空拍还有蔡宇跑者的视角......加上音乐的配合,能把单纯的一次跑步拍出味道、拍出情怀来已经很不错了,具有观赏性。
众人陪跑暖暖的镜头想说的话大黑哥都说了,自己一开始跑步到真没想过要找个理由才能上路,想去跑就去跑了,一跑就是快四年。真的是像大黑哥说的:你会越跑越远,越跑越快,成绩越好,那么往往你的身体会出问题,都是在想争取成绩的过程里面。跑步要勿忘初衷。你应该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更有能力跟自己的身体去对话。大黑哥说的跑步初心很赞同:为了健康,为了快乐。这个初心,我认为这是一个跑者越跑越远的一个稳定的支点。
蔡宇为了这次挑战,也失去了很多陪伴妻子和女儿的时间,本来应该享受路上的风景一路却备受折磨和考验。所幸这次跑步之后他发现了,也调整了过来。
没有终局的失败,一点挫折教育,可能会让跑者跑得更远,跑得更好。
可是再好的准备,也只能保证说出意外的几率往下降,不可能说完全没有。
我跑就为了吃,我跑就为了开心,欢欢乐乐的。
跑到30公里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撞墙期。骂爹骂娘、指天骂地的,这个时间在家睡觉多好,人家都在去哪里玩的,我们在跑这个东西。骂啊,以后绝对不报名了,绝对不跑了。
跑到赛道上面,这些朋友聊天就是:不跑了不跑了,以后绝对不跑了,回到终点了,就是问 下一场跑哪里? hhh,乐此不疲。
越野跑者最需要克服的就是恐惧和孤独。
跑步是为了什么,最开始一定是为了健康,然后慢慢地你会越跑越远,越跑越快,成绩越好,那么往往你的身体会出问题,都是在想争取成绩的过程里面。跑步要勿忘初衷。如果你跑步是为了健康,那么你在进化到资深跑者的过程里面,你应该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更有能力跟自己的身体去对话。
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才算成熟。坚持是一个美德,可是放弃需要智慧。
改写一下大黑哥的话:从容接受我不能改变的,敢于改变我能改变的,并发展出分辨这两者区别的智慧。
学到的几招:
每天跑完之后,用冷水冲腿15分钟。不仅为了排除乳酸,更重要的是要减少我们肌肉和关节跑后的炎症。
莫匹罗星软膏,涂在水泡外面,可以把泡的液体给吸收了,明天会瘪掉,不用把它挑破了,就不会有伤口。
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怎么也长久不了。不断发掘并培养自己的兴趣,把兴趣变为热爱,就这么一直跑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