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China读后感100字
《On China》是一本由Henry Kissinger著作,Penguin 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36.00,页数:6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On China》精选点评:
●基辛格自己对中国各种人各种事物各种现象的interpretation作为一个中国人读起来真的是特别有意思~ps.读完原版之后看了下论坛上的译文,也很不错的。如果看原著英文上有困难,可以看那个译文的。
●比较细致的关于中美外交的故事。给很多决策提供了故事背景,非常错综复杂(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地缘外交等等,远比表象要复杂的多)。也给现在18年情况很多启发。
●2018-06-25/08-05 Kindle Oasis
●英文版更完整
●Kissinger could be excused for being too diplomatic to write it straight. The truth is, his analysi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leaderships and Sino-US relations is disappointingly ambivalent as much as the country is.
●Kissinger is a good writer.
●五年前读的,内容都快忘光了。
●大体外交辞令。虚虚实实。说历史不如说西方政客对中国的解读把握
●并未finish,看一本书要花两年也是醉了,文字凝练有力,当为学习范本。
●现在看这书意义不同。用Crowe Memoradum中解释1871年德国统一打破欧陆平衡来理解中美冲突,中国崛起打破美国在亚太地区、整个世界构建的力量平衡,所以中国不需要展示任何侵略性,已经足以构成威胁。美国国内的Neoconservativists和中国的Triumphalists会将此定义成为世纪冲突,零和博弈,你死我活,原话用了不是total success就是humiliating failure。最后展望的Pacific Community,显得越来越遥远。
《On China》读后感(一):On China
从西方视角回顾中国近现代史,非常值得一读。给人内心的最大震撼就是,英文原版才能真正反映西方的视角,而翻译的文字无论如何也不能忠于原意。读了此书后能够更豁达的看待中国和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更坦然和理性的看待西方对我们的评价和立场。叙述的都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但却有完全不同的体会。
《On China》读后感(二):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写给足不出户的美国人看的书
本评论仅限于1976年前的部分。
基辛格博士不愧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通篇不但赞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军事思想等等方面的成就,对于中国的主要领导人的描写也是智慧、幽默、果断一系列的赞美。我几乎没看到负面的描写。
虽然有一些观点似乎是作者的臆断,但整体写作很客观、流畅和简明扼要。各个写到的时代的重要事件都有涉及,根据作者自己的掌握程度来决定写多少,并且非常诚恳地对自己拿不准的部分承认不确定。由于篇幅安排比较个人化,作者也曾被诟病一些关键事件仅仅一笔带过,避重就轻等等。个人觉得属于求全之毁。
作为入门读物,还是很靠谱的。
最精彩的部分在第九章,1972年中美建交的部分。作者作为亲历和重要参与者,提供了很多重要而有趣的面谈细节。
《On China》读后感(三):读懂中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毛做的有些事情,不需要我们去理解,同样,邓也是。战略家就是战略家,战略家不需要和你我一样去考虑某些个体的感受和极有可能道德层面的阻碍和外界的反感。兵者伐谋,在那么一个时代背景下面,的确有这么一群人,以超人的智慧和哲思指明了一个民族前进的方向,保卫了她古老的尊严。有人要问,毛和邓都杀了人,我觉得这一点上他们受到道德的谴责是没有问题的,纵然动机和里面的博弈到现在都是谜团。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我们无法评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纵然你唾弃他们,谩骂他们,他们还在那里,丝毫不动,傲视着你。纵然是汪精卫之流的人物,也是千古谜团一语成戳。最后,历史本身会给他们最好的注脚。还有就是,在批评谩骂的时候,我们自身,要自省,解剖一切。
看清历史看懂历史,让历史照进现实,争执和利益纠纷既博弈,祖宗们留下的博弈技巧几千年来被统治阶层用的屡试不爽。好的坏的,对的错的。知其者,惟其春秋。
《On China》读后感(四):更客观的视角看待近现代中国
《On China》读后感(五):作者赤裸裸
另外,推荐把这本书和《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一起读。
颇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