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读后感1000字
《瑜伽师地论》是一本由[印度]弥勒论师 著 / 李安利 主编 杨航 康晓红 整理著作,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6.00元,页数:15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瑜伽师地论》精选点评:
●据说是玄奘亲自翻译的?
●19年10月3日凌晨一点一刷- - 150h
●内容无与伦比,可惜啊,这版本排版真差,错字也多。
●玄奘劝退
●不能读完..实在太难.
●瑜伽,此译云相应。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相应。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故名境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故名行相应。果谓三乘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 师地,师谓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众生,故名瑜伽师。师谓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旧经中言观行人者也。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即十七地也。
●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梵文学习小组。无耻地标记下读过-----一部分吧。
●2012年6月又重印了,換了個皮,貌似這本整理得很粗疏,不如宗教出版社出的那個版本。
●没读完,以后再填坑
●个体为“我”,宇宙整体为“梵”,瑜伽义为“联合”,即通过某种方法路径将自身与宇宙联合“梵我合一”,中国法相宗典籍之源,玄奘西游正是为取此经
《瑜伽师地论》读后感(一):五趣杂居地
律教禅宗,最初须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断惑证真,方出生死。若教理不明,则盲修瞎炼。若非得少为足,便是著魔发狂。纵使理明功深,亦颇断惑。倘有丝毫未尽,依旧不出苦轮。直待惑业净尽,方可出离生死,尚去佛地甚大悬远。更须历劫进修,始可圆满佛果。譬如庶民,生而聪慧,读书学文,多年辛苦。学问既成,登科入仕。由其有大才能,所以从小渐升,直至宰相。官居极品,再无可升。于群臣中,位居第一。若比太子,贵贱天渊,何况皇帝
彼等若有危险,我此法门绝无危险。
相宗
相宗,如果不破尽我法二执,则纵明白种种名相,如说食数宝,究有何益?
《瑜伽师地论》读后感(二):瑜伽师地论电子书
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OTcCtF5uPmmyk7EOlCKzw 提取码:cfwy
里面包含《大般若经》电子书600卷《 瑜伽师地论》电子书100卷 《大智度论》电子书100卷 《大宝积经》电子书120卷《佛说长阿含经》电子书等等。 epub格式的可以在手机平板上看。mobi格式的在电子书上看,手机上看mobi格式的,要下载一个mobi软件
《瑜伽师地论》读后感(三):慢慢去读懂《瑜伽师地论》
不知道这个版本的书是怎么样的,我只单纯对《瑜伽师地论》原文写点自己的感想。
说实话,如果和看一般的书那样随便来看本论,那么不要碰了——它绝对是需要集中所有精力去阅读的,并且光这么看看记不住,记不住不理解就没有用,白看一样浪费时间。建议真正为修行而读本论的人,必须要认真对待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过去记录这本经典的殊胜因缘。
为了能增强记忆,我用笔来抄,然后再根据后人的论疏、大德的开示,自己的理解,这些合起来记录下来。每天学一点,学新的内容之前先翻翻前面的文字和论本多多复习。
理论的学习是为了修证,不是为了做学问,不是为了时髦,
说“这本论难懂阿,我读过这本论,了不起”,不要用这种想法来读,没什么了不起的,好比本来是一条河,结果却中意河里的一粒沙
《瑜伽师地论》读后感(四):上玅下境老和尚 瑜伽师地论讲记
瑜伽師地論筆錄 电子讲义下载
瑜伽師地論筆錄 MP3配套讲义 下载
《瑜伽师地论》读后感(五):存在的世界是和谐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共存
存在的世界是和谐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共存。而呈现在我们眼帘的世界是我们的思维建构过的。由于我们思维的错乱、染污才导致映入我们眼帘的世界充满着矛盾及不和谐。那都是我们的错误认识造成的。一旦我们能够遣除错误认识,获得正确认识,和谐的世界当如实呈现。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正确认识呢?首当清理思维的错乱及障碍。如何清理思维的错乱及障碍?有障碍的思维不能清理思维的障碍?若说能,能够彻底清理吗?……如上诸多问难,慈氏菩萨在结集释迦牟尼佛三时了义圣教所成就的《瑜伽师地论》中都做了彻底而清晰的解答。
《瑜伽师地论》是慈氏菩萨专门为末法时代众生结集的一部大藏经,它是佛法教诲的全部,它是唐玄奘大师九死一生赴印度唯一欲取的经典。在佛教的地位如同《圣经》在基督教的位置。它一共一百卷、九十万字,仅是《圣经》字数的同样多。当《瑜伽师地论》取回大唐译成汉文,印度大乘佛法的真实义方全部移植到东土。
瑜伽大论是佛法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字典、辞海,是学习其它经论的基础。它拥有佛法文、义最终极的解释权。最胜子等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释》中曾言到:瑜伽大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
瑜伽大论是诸佛菩萨法身最彻底、最明了的显化,是一切智慧海,是最清净法界等流,是当今世界获得正确认识的通途大道。在我心中,它是重建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基石。
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的人们关注披读《瑜伽师地论》,我们的世界当越来越清净和谐。
里圣地
2007年5月16日草于宝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