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乡村振兴的“人才库”
时间:2021-03-22 来源:湛江文明网
3月18日下午,湛江市第一所乡村振兴学院在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揭牌。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将以应用型专业为办学基础,为我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三农”人才。(3月19日《湛江日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既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也需要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因此,培养一批“三农”人才,是势在必行。3月18日,我市就发生了关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两件大事——湛江市第一所乡村振兴学院在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揭牌;市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市农业经济管理干部学校揭牌成立。
为了推动高校深度参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底,教育部就出台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其后,不少高校制定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有的更是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相比起农业大学、培训基地的“专”,每个专业、课程只是服务于“三农”发展的某一方面;乡村振兴学院则着眼于“全”,通过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为“三农”人才提供全面的教学。同时,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加全面贡献。可以预见,在两者有益的配合互动之下,我们必定能建好服务湛江乡村振兴的“人才库”,培养出一批复合型、综合型、实用型“三农”人才。
建好乡村振兴“人才库”,要找准定位,彰显特色。教学培训中,要着力打造集乡村振兴政策研究、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涉农创新科技应用、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为一体的育才模式,尤其是要广泛开展乡村调研,让学生下田头、访农户、干实事、想对策,在实践中瞄准乡村振兴的难点、重点攻坚,打造具有湛江特色的乡村振兴教育“金字招牌”。可喜的是,乡村振兴学院在甫成立之际,就与长山镇签订了乡村振兴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乡村振兴学院将以长山镇为试点,共建乡村振兴创新试验示范镇,推进粤菜师傅模式、茶旅融合模式、电商扶贫模式和养老服务模式等乡村振兴模式在该镇落地。长山镇在人才上落子,下了一步“先手棋”,能给当地“三农”发展、湛江乡村振兴这“一盘棋”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要抓住难得机遇,充分激活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校地合作共建机制,拓宽社会服务渠道,将教育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打破湛江学校中“以分数论英雄”的思想桎梏。(湛江日报 林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