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10篇

2019-12-05 23:2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10篇

  《有限责任家庭》是一本由李雪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9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一):感恩遇见李雪

  几年前读了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就喜欢上她了,然后《走出剧情》,再到今年的《有限责任家庭》,没想到李雪已经写了三本书了,很佩服,李雪每本书都在帮我拨开迷雾,看到真实世界,我也因此放下了很多执念,我觉得每个人尤其是女性都应该读一下李雪的书,真的可以收获很多。现在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看雪姐的微博,哈哈

  《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二):封面

  quot;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己人生负责,也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文字,却分明听到雪的声音简单一句话,好像一首写树林深秋的诗。停在这里,哭了好久。"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体会悲伤,体会到界限清楚个体完整

  第一次明确,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能再去承担别人的人生,即使那是至亲。卸下了重负,也是放手,我哭不能再帮家人一把。

  《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三):初读感想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也是第一次了解到李雪老师这个人。初见书中理论故事,我不禁怀疑,哪里会有父母爱自己孩子呢?哪里会这么残忍对待自己孩子的?

  可是,我忘了。我没经历过不代表存在,而事实上多事情的发生就是告诉了我,世上的父母并不是都爱自己孩子的。有寒天地冻的把孩子扔在野外的,有生下来就扔给医院的,有因为孩子捣乱就打死孩子的。种种例子,都是让我反思自己的原因

  真该看看这本书,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并不需要对谁负全部责任。分清边界成就自己,也成为自己。

  《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四):看#有限责任家庭# 有感

  彻底放弃控制,让万物如其所是,而不是如我所愿。一切都没有问题,不需要我拯救,也不需要期盼爱人有问题,然后我来拯救,成就我的价值。爱人是成年人,能照顾好自己,需要我的时候,我自然会提供帮助。她不需要我的帮助,并不代表我是没价值的,我不是讨好的机器。她不需要我的帮助,并不是否定我,也不是需要通过帮助她而显示我的“好”,吸引她,让她爱上我。这一切都是控制欲,想让她按照我的想法行动,成为我理想中的人。没有控制了,她是自由力量的,我也是自由舒畅的。控制她,潜意识里是让她萎缩成一个不能自立的软弱的人,能被我困住,我就可以像吸血鬼一样一直汲取能量。天然能量通畅的人,是自然会无法跟控制欲强的人相处,自然远离。有控制欲就无法看见对方的本然真实,是沉浸在幻想中,是没有尊重,是完全自私。 我要专注的是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为了讨好和成为“有价值的人”。

  《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五):明确有限的责任,建立幸福的家庭

  李雪写的书,好在于既用通俗易懂语言直指问题核心而不尖锐,用自己的经历或者一些案例剖析心理问题,又非常清晰地给出了解决办法,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

  比如第一章即指出“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在最初满足婴儿全能幻想,顺从婴儿,及时回应他,跟他同调。当婴儿的全能幻想充分满足后,妈妈又能够及时退出,让婴儿经受适当挫折,从而获得成长。”寥寥数语,说的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是这么简单朴素道理,有多少家长根本做不到,否则“妈宝男”这样的社会话题又怎么会因此这么广泛的讨论

  对于一些没有受到语言或行为暴力,却在家庭里抑郁想死的孩子,作者也做出了讨论。一些家庭,父母并没有明确地攻击孩子,可是事事受阻,慢慢地消解了孩子的活力回想自己,家庭里并没有出现家暴之类的令人绝望的事,可是家庭氛围有时却非常消耗精力,这本书关于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讨论解开了我的疑惑。联想起趁早品牌创始人王潇在微博上分享她的育儿经验特别是正向反馈促进一个人发展,才更加觉得那句“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的正确。同样是小孩子,一些人已经在经历失望、讨好、自责等各种负面情绪,而别人的孩子已经小小年纪在父母的正向反馈中学会画漂亮的画、写好看的字、在各种运动中取得成就了。然而一山总有一山高,总有高山令人惊叹,我们能做的,就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让自己比过去的自己更好。

  这本书非常适合想要回溯自身过去而探究自己的人读,也非常适合为人父母的读一读。我的侄女刚刚出生,在观察家里大人和婴儿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候大人会带着无知和过去的经历“正确”地伤害婴儿。其实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父母,都非常应该读一读这类的书,避免让婴儿经历不需要的心理创伤。非常希望作者能够继续写作,出版更多这类的书。

  《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六):我爱你,但,也懂退出

  作为有7个月孩子职场妈妈

  我是太太·是妈妈·是儿媳·是大家眼里的女强人

  我想做好妈妈

  我想成为支持另一半的太太

  我看了很多育儿书,想告诉公婆你们都OUT了!

  但唯独怠慢了我自己...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你该读这本书

  作者李雪,崇尚爱与自由,文字“去脸谱化”

  理科生思维研究心理学便是她

  读她的文字总能找到共鸣

  读此书同样只关注了2个问题

Q1:怎样成为好妈妈?满足幻想+适时退出

  在孩子小的时候满足他的需求

  充满深情的看着他,这就够了

  在与儿子互动中,我常常感觉到他的爱

  堵奶的时候

  儿子一脸担心的看着我,发着不太标准音节“MAMA-MAMA”

  洗澡的时候

  我用手掸水到他脸上

  他用脚丫子踢水快乐的回应我

  吃奶的时候

  他会很深情的看着我,偶尔又很顽皮

  在这段关系

  我觉得在儿子需要我的时候、我陪在了他身边,感受到他的快乐,我也很幸福

Q2:你会不会拒绝别人?

  我是个很会拒绝别人的人

  不想做事绝对不做,不舍得委屈自己,也怕自己不情愿承担的态度察觉

  但老公不行

  跟书中相似

  怕对方受伤

  怕失去这段关系

  这跟小时候的经历不无关联

  从小就被冠上别人家的孩子,“乖” 的帽子婆婆强势也铸造了他的特点

  如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顺应自己得内心也许会更开心一些

  李雪、从不吝惜深度剖析自己,妈妈对她的影响非常大,造就了追求优秀灵性同时又有些偏执的她,算是心理学家中不多的有自己观点同时又舍得剖析自己的人

  有代入感和共鸣,值得一读

  《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七):教人?育己。

  最近一直在问,到底怎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读了李雪的《有限责任家庭》,有启发

  1.每个人都首先是个独立的个体,然后再来谈与他人的关系,夫妻关系也好,亲子关系也好,其他人际关系也好,都需建立在独立人格基础上。

  李雪说,在困住女人的剧情中,最常见的,是期盼一个男人给自己带来稳定归宿。女性是第二性的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人依附男人活了几千年。

  一个“自体虚弱”的人,是无法与外部世界和谐共处的。为人母也好,为人父也好,自己成为独立个体在先,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一样独立,行不言之教。

  2.察觉给出的每个信号,由此产生何种结果

  (1)给出的信号是基于恐惧频率,还是基于爱的频率。

  李雪提到跟妹妹相处的例子,妹妹买了一堆面包放在冰箱忘了吃,看到就想教育她“面包要及时吃,不要浪费钱”。

  随后她觉察到这背后的恐惧心态“如果我不教育她,她今天对食物珍惜,以后一直这样,逐渐变成一个浪费成性的人”。当头脑带着评判分裂和冲突时,哪怕语言再正确,听话的人也能感受到这背后的负向能量,而感觉不到爱。

  若是带着爱,语言立刻就变成关怀的能量“这个面包店的面包没有添加防腐剂,只能放三天,三天过后就不能再吃了”。

  说者可能无心,但听者肯定有意的,一句话有没有爱是一下就能感受出来的。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就会拥有爱人的能力

  (2)给出的信号是想要改造别人,希望对方成为我想要的样子,还是可以让他们自由做自己。

  李雪说:好的父母和不好的父母,核心区别在于,父母是希望孩子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父母想象中的人。

  想起一个故事,说一个丑女人,白天是丑女人,晚上变美女,她让丈夫选择希望她白天是美女还是晚上是美女,她的丈夫说“女人真正想要的是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由她自己决定”,结果女人选择白天晚上都变成美女。

  没人愿意受他人摆布,哪怕是最亲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只对自己负全责,对他人都是有限责任。

  (3)给出的信号是会激励他人的行为,还是打击他人使他退缩。

  学校组织旅游,孩子想穿漂亮衣服,结果妈妈愤怒指责“从小爱虚荣,简直蛇蝎心肠”。学生们经常去喜欢的老师家玩耍,妈妈严厉说“其实老师很讨厌你去打扰她,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拒绝”。小男孩吃饭不安分,试图做点高难度动作,结果撞到桌子,哭了起来,爸爸训斥他“还嘚不嘚瑟了”孩子哭着说“不嘚瑟了”,妈妈接着说“都这么大了,还哭呢”,“别人家的小朋友都安安静静吃饭,谁像你这样”。

  这样的话语给出的信号就是个人不能对外部提出要求,外部世界是充满敌意的。生命本该活力四射,充满张力的。结果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变得退缩,无助,委屈,冷漠。这样的印象会伴随他一生。

  什么是教育,原来就只是自我教育。方法大学》说得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八):你想要真相还是幸福?

  你想要真相还是幸福?

  很多人学习理学疗愈创伤,本为幸福,却无意间走向分析心理问题的深渊不可自拔。对创伤的理解愈发深刻,却依然沉溺于创伤,距离幸福愈发遥远。李雪尤为如此,然而凭借内心的勇敢,终究走向幸福的方向

  本篇文章,通过我对李雪的了解,着重谈论如何从创伤走向幸福。

  我对李雪的印象来源于,最开始公众号文章,博客,再到书籍《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以及本书。

  一路走来,对李雪的理解挺复杂。李雪有优点,也有局限性

  李雪的内心创伤来源于从小母亲带给她的怨愤无力感

  李雪的勇敢、对金钱良好感觉来源于爸爸对她的爱。

  从这两点出发,物理学专业出身的李雪,为了了解人的心理、疗愈自身的创伤,转向学习心理学。

  在大体上十年的学习中,李雪一直沉浸在分析自身心理创伤的来源,不停地分析、研究,从她的文章和书籍中延绵不段地体现出来。然而,十年间,我想她的创伤并未从根本上疗愈。

  知道李雪的朋友对她说的一句话,存在于本书中,那就是:李雪,我觉得你要的是真相,而不是幸福。

  这句话让李雪思考许久,幡然醒悟。在十年间的苦苦心探索,在这一刻终于终止。因为,探索创伤的真相,并不能带来幸福。

  从心理分析来说讲,李雪的心理问题来源于妈妈,而妈妈的问题又来自她的妈妈……因果循环,永不停止。知道从李雪觉醒的那一刻改变

  心理分析,没有源头,可以一直分析到祖祖辈辈,但并不能直接解决你的心理创伤。

  李雪停止自我分析,而是从生活的当下,追随自己的心,去生活。带着觉知。错了,通过觉知,觉知内心的需求,通过内心的需求去改变行为。这就是心理疗愈的过程。

  改变来自许许多多、不断延续的诸多当下,而且需要在关系中疗愈。

  因为只有在关系中,你才能通过反馈,从体验中了解自我,而不是通过分析。这样的关系,往往来自于恋爱或者夫妻。

  李雪交往90后的男朋友,两人经常交流中,粗话连篇,互相对骂,但两人享受其中。这就是改变的过程,超越10年见,李雪参加的心理学各种培训

  只是因为,真正的改变来自于体验,而非分析、逻辑

  当你让自己活得舒服的过程,就是改变的过程。

  李雪是勇猛的,通过文章和书籍,分享自己学习心理学,并且走弯路的过程,最终走向幸福的方向,并没有因自己是心理咨询师高高在上,不承认自己的问题和弯路。这一点,送上我的敬佩

  心灵成长,是勇敢者游戏。疗愈创伤,首先要探究创伤的来源,但不需要一直探索下去。然后直面创伤,带着觉知,在各种长期关系中体验、觉知,改变,如此循环。

  这也是佛家修行的过程,我相信它会持续一生,所以,你不必着急。想着,让自己活得舒服起来,因为那就是改变的过程。

  文章结尾,着重提醒:不要沉浸在分析心理问题的深渊里,那不会带来幸福。而要学会停止,学习在生活和关系中疗愈创伤,这才是正确的疗愈路径

  我的私人微信号:h754016229。欢迎交流。

  《有限责任家庭》读后感(九):守住界线,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李雪的文字,像是一把手术刀,不带批判,客观,冷静地帮我们把人生中的困境、困惑抽丝剥茧,呈现出事物的本质:分清界线,守住界线,对自己负责。

  以下是我做的摘抄,经常翻看,总会有不同的收获。

  一、足够好的妈妈

  概念:

  1.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原初母爱贯:从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数周内,妈妈会全神贯注地对待婴儿。

  2.能满足婴儿的主观全能感。婴儿一旦有需求,妈妈能马上满足

  3.会给婴儿适当的挫折。妈妈不是故意要延迟满足孩子,而是事情本身客观上需要等待。

  4.能够忍受孩子无情的使用和攻击。

  好的父母和不好的父母,核心区别在于:父母是希望孩子成为自己,还是成为父母想象中的人。

  《圣经》不是在爱中,就是在恐惧中。爱带来如其所是,带来对事实的臣服和行动的智慧;而恐惧带来分裂,带来对错评判,带来应该与不应该的较劲。

  是否伤害别人,并在于你说的话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而在于你的心--你的心是处于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

  育儿理念冲突背后是家庭权力斗争。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善意,这些善意就是我们自以为的正确。 SO,你认为什么时正确,然后自己去履行,这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把自以为的正确强加给别人,那就是通往地狱之路了。

  一个人如果真正去践行爱和自由,就不会去评判、去改造别人,而是选择倾听和看见。

  教育理念不一致,这很正常。如果我们为此产生情绪,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觉察情绪背后的改造欲望,并探问一下更深层的自己:为什么这个欲望如此根深蒂固?

  二、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体验

  虚假自体常常表现为界限不清晰,难以拒绝别人。更严重的事,意识不能安驻在身体上,总是向外界寻求刺激。比如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就不停刷手机、看电视,总是要找一个外面的事物来抓住自己的注意力,不能跟自己安静相处。

  虚假自体跟身体的关系确实是个大难题。我们要尽量多地把注意力拉回到身体上,通过对呼吸的觉察,通过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比如舞蹈,去整合自己的身体,让身体逐步协调起来。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这是最方便的回到当下的方式。这份注意力会滋养身体,让破碎的的自我逐步完整起来,慢慢找回扎实的存在感。

  我们在做自我觉察的时候,不要重视身体姿势:让对方把你的头抱在怀里,彼此凝视,说甜蜜的话,帮助彼此疗愈婴儿期的创伤。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没法改变,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尽量可能地给自己创造新的体验。

  成为善意的源头

  如果你善意地期待对方,对方不回应你的善意怎么办?发出善意,确实能够提高我们被友善对待的概率,但仍旧遭遇敌意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觉得“只要我发出善意,别人就一定会用同样的善意回应我”,这就陷入全能自恋的躁狂妄想了。

  O :真正的善意是无论结果如何,都为自己负责——我向这个世界发出善意,得到回应很好;没有回应,我也保持了内在的宽广和平静。

  三、平衡自恋维度与客体关系维度

  拥有宽广格局与坚定信念:如果你是父母,用爱和自由养育孩子,尽量及时回应,痛快地满足孩子,不要故意制造挫折。这样做,孩子的内心自然会稳定,能够承受生命的重量,懂得时间概念,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努力,同时又保有创造力。

  成长需要学会对事实妥协,对挫折认栽。这样会很痛,但痛过了就继续前行,聆听内心的召唤,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奇迹发生,心怀感恩;如果奇迹没有发生,也很正常,这就是人生。

  体验痛苦,保持觉知

  当我们陷入婴儿的剧情中,觉得自己快要“死掉”时,请一边体验当下的痛苦,一边保持知觉:死掉的是我的自恋,是剧情中的婴儿,不是我,我不会死掉。生活重视有各种意外和不完美,但生活依然会继续。

  自恋维度:值得是一个人能够多大程度低按照自己的意愿、遵循自由意志而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绽放自我”。如果绽放自我的同时,还能够链接事物本质,那么自恋就会转化为创造力。

  童年,并不是孩子做得更完美一些,父母就会变得更好一些。未来,也不是你的每一步都正确,结果就一定会如你所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臣服于真相,允许一切发生,在这无常的起伏中继续活着,继续前行。

  四、与事物的本质链接

  走哪条路,体验什么样的剧情,过什么样的人生。

  当一个人不在把任何剧情角色认同成自己,就会发现中级真相:“我”其实并不存在,一切都是生生灭灭的念头显化而已。人之所以难以离开自己的惯性模式,终究是因为“我”的幻觉太深了。

  当我们在关系中不能捍卫自己的界限,不敢提出要求时,可以向内觉察一下:是不是在投射自己的敌意,想想对方是冷漠严苛的?当我们觉察到这种敌意的投射时,就可以就事论事,简单直接、不带剧情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带着善意敞开心胸,相信别人是愿意回应自己的,那么我们的善意通常也能激发对方的善意。当然,对方可能正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心情不好,无法一同样的善意回应你,那也没关系,我们自己做到表达界限、解决问题就好。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激怒别人、自己来扮演受害者的游戏,就像成瘾一样停不下来。对待这种人,我们要理解他的内心剧情,坚决不上套,也就是:不分愤怒,不配合演出。假如你没有被激怒,他会变本加厉,说更难听的话来刺激你,一定要让你爆发。而如果你足够强大,就是不爆发,他最终自己就会暴怒起来。“受害者”游戏在你这里演不下去,他也就不会在时常找你配合演出了。

  被人激怒,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剧情和堆放的投射匹配了,你认同了这个剧情,继而陷入了角色。如果不想被人激怒,就要有跳出剧情的能力。当你能看破所有剧情,任何人都无法激怒你。

  一切外在的冲突都源于内心战争

  成功的程度=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人格稳定性

  有一次我因为犯错,给自己制造了困局,自责不已,特别想要去挽回损失。你这是不肯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责任。你现在可以做的,就是不再纠缠这件事,为你自己过去的行为埋单、认栽,然后继续去做该做的事情,奔向你的目标。

  五、家里的生死能量场

  生本能,最初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看见,“我愿意回应你、满足你”;而死本能,来自当我们向外伸展自己时,那些阻断我们能量、评判我们欲求、不回应等我们情感的行为。

  对孩子的恨和季度是提醒,提醒我们向内看,重新养育自己,让关系变得更加富有生机,更加真实和有深度。同时,它也是一枚勋章,见证着我们每个人终结轮回的勇气和智慧。

  放掉剧情,放空自己;复归婴儿,干干净净。不带剧情、不加戏地做事情,你就很容易获得成功和丰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