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读后感锦集

2022-04-10 03:04: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读后感锦集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是一本由[阿富汗] 法齐娅·库菲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精选点评:

  ●庆幸没被鸡汤式的书名吓退。

  ●身为女性要面对多少的恶意,历史可能开倒车,但是你永远要有从蒙面长袍中走出来的决心。

  ●阿富汗妇女真是太苦了无论是这部还是之前的《灿烂千阳》,社会地位的问题,国家动荡都加深了女性的悲剧;好的一面是母辈的苦难女辈可以少吃一点,社会在进步反人类的习惯,风气总会被淘汰的

  ●虽然出生在阿富汗,但法齐娅有如此爱她的妈妈,视作榜样的父亲,幸福的婚姻,自己热衷的事业,也算是很幸福的一生吧。

  ●写给女儿的信,以阿富汗为背景,真实细腻

  ●像一个善良而慈爱的母亲在介绍她的前半生

  ●战争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产物。了解阿富汗的第一本书

  ●因为这本书给了我对阿富汗重新的认识(而不止局限于大学时BBC新闻听力训练里的常见词),鉴于最近的热点新闻,民主的天平的也是我思考的第二多的东西。我相信不管是男还是女,就是一心为民谋福祉的人才配得上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面对成万上亿的人民,有服务的自信。尽管自由是个永恒的主题,我也相信,身在我们的国家,一定比我们想象的更自由!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读后感(一):一个真正伟大的女性

  我对于阿富汗这个国家的认识,完全是通过胡赛尼的三本小说来理解的,这位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为世界打开了一扇窥探阿富汗生活的窗户;“9·11”恐怖事件以降,西方各媒体对阿富汗这个亚洲内陆国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其关注点不是阿富汗人民的生存及生活状况,而是恐怖主义、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包括我们看新闻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也都只是关注到了这个国家的战乱、人们流离失所等方面的信息。

  由于胡塞尼所具有的特殊文化视野,使得胡赛尼在作品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阿富汗作家、更为现代化理性的文化视野和更为客观理智地向我们描绘了真实的阿富汗:混乱残酷的战争、目及之处全是血流成河的土地,人们过着贫穷艰难的生活……同时他也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人们的视野,他笔下的阿富汗更加丰富和富有人性化,他让阿富汗人成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富于情感的个体,为世人揭开了阿富汗神秘的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但是法齐娅库菲是自童年便亲眼目睹了阿富汗人民的苦难,所以她才立誓投身政治,在那个国家你可想而知一个女性会面对多少的质疑,诽谤和不公正,甚至还有不知何时会冒出来的暗杀与迫害,但她依然坚定与这些力量抗衡着,她代表着的是阿富汗最贫穷地区的利益,代表的是正义的力量,你能想象一个人只要一出门就是一次和死神交锋的感受吗?但法齐娅库菲每天都在经历着这些。

  但是就像胡赛尼的小说一般,尽管人生充满了各种的苦痛,但是依然给人活下去的希望。信仰和爱可以超越死亡。法齐娅库菲说——活着,是有使命的。她面对这混乱残酷的战争、目及之处全是血流成河的土地,人们过着贫穷艰难的生活,但依然为了自由和幸福的生活不惜一切地奋斗着。她值得所有的人尊敬!为阿富汗的彻底走向民主现代化和社会进步而奋斗,为全世界的难民而奔走。她以自己的方式深爱着自己的祖国。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读后感(二):在理想的照耀下去奋斗

  书中讲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了在国会成说服政府在阿坦加隘口修建道路的故事,巴达赫尚省的人们为什么选作者的父亲当国会议员。父亲是怎么为了人民的利益去和游击队谈判而牺牲,父亲的品格跃然纸上,让读者在感叹的同时也为三岁丧父的作者充满了同情。

  读者从书中可以看到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是多么不幸,尤其是女人的生活更加不幸。对女人的偏见导致她们无法受教育、干着很重的体力活、生病得不到医治,因为在那些贫困乡村里,最富有的人家里的丈夫也认为妻子还没有一头绵羊重要,妻子死了可以再娶,生病根本用不着去看医生,这些在现代文明社会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看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从女人的社会地位就可以看出端倪。

  作者把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冒着生命危险出门,为什么塔利班要杀自己都在书中做了诚恳的剖析,让女儿们和下一代了解自己追求的事业的意义。阿富汗的政府、政治有很多问题,到处是腐败,充斥着宗教极端主义简直是垃圾政治,百姓的生活处于极端动荡中,充斥着不安全、贫穷、疾病,急需越来越多有责任心的议员能认真听取选民的意见,诚实正直的办事。阿富汗的民主能否成功取决于教育和安全,要让每个孩子都受教育,要让每个人都有安全感。作者在联合国基金会的机构里帮助穷人的孩子,帮助女人,修路、建学校、创建就业机会、修建清真寺等,多年致力于改善百姓的生活。有理想在前面引领,就算是出门有生命危险又当如何?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读后感(三):一位另人崇敬的女士和一个苦难的国度

  这是个命运多舛的女性,出生名门却3岁丧父,儿提时代跟着母亲四处逃亡躲避战火,热爱学习眼看将实现学医理想却又因塔利班横空出世夺取政权而梦想破灭,新婚燕尔丈夫却受塔利班屡次迫害落下重疾,结婚7年带给她两个天使女儿后溘然长逝。 这也是个敢于直面人生苦难,并与之奋力抗争的女性。青年时期为了求学,每天孤身一人穿越战区。丈夫新婚无妄入狱,她想方设法四处求援,更独自前往监狱与残忍、鄙视女性的塔利班分子周旋,最终拯救丈夫脱困。丈夫病重需要花巨资求医,她一力承担起家中开销。作为一个女性,在男权当道的阿富汗她的从政之路也荆棘密布,最终依靠她的真诚和一心替穷人谋福祉的热情当选阿富汗历史上首位女议员。 这17封写给女儿的告别信是法齐娅面临塔利班的死亡威胁,出门办公前留的遗书。信里,她讲述了梦想对女性的重要性,告诫女儿要以帮助别人、致力于改善国家和世界为荣,并希望女儿负起让阿富汗重新自豪于世人面前的使命。 每封信后是法齐娅女士的个人自传,从1975年她差点夭折的出生,记录到2010年她成为阿富汗议会的副议长。25年间,阿富汗局势诡谲多变,切实让我这局外人感受了一把阿富汗人民的困苦艰辛。先是近10年的抗苏战争,好不容易苏联解体撤军后各游击队又内战数年,内战结束后1996年塔利班又趁势崛起,其信奉的极端保守的瓦哈比派伊斯兰教义让阿富汗民众、尤其是妇女犹如生活在白色恐怖中。终于,由于基地组织2001年发动的“911”作死袭击才使美军进攻塔利班,解放了阿富汗部分国土。但时至今日,阿富汗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仍由塔利班控制,内战远远还未结束。 读了这本书,除了了解法齐娅女士本人的经历和这个多灾多难国家的近代史外,最大的收获便是改变了我逢“伊”色变、以及认为阿富汗就是极端伊斯兰教聚集地的无知看法。虽然女性低男人一等的地位还是让我对伊斯兰教无好感,但我知道了伊斯兰教大多还是劝人真诚向善、助人为乐、忠于信念、爱好和平的。书里出现了许多善良的伊斯兰教徒,在关键时候愿意挺身而出帮助别人,看得人很温暖。 看完书便上网想搜索法齐娅女士的近况,最近的一条是2014年她参与了总统竞选,其他便找不到消息了。只得遥祝法齐娅女士一切安好,早日实现总统梦,带领阿富汗人民脱离苦海,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读后感(四):只要内心无惧,就无所不能

  法齐亚写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浓缩了她人生坎坷30年。幼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夫,战乱中的阿富汗,是人间屠宰场。她的抗争保全了也成就了今天的她。她将这份与世抗争的勇气毫无保留地装进信封给了两个挚爱的女儿,希望她们理解母亲冒死在做的事情。

  很羡慕法齐亚的勇气,但极度恐惧她的生活。我不确定自己在每日被炸死打死、强暴污辱的威胁下,有活下去的勇气。法齐亚的一生就是阿富汗时代的缩影,是贫穷与战乱施虐的人生缩影。武装组织,疾病,塔利班各自夺去她最爱人的生命,她哀嚎咒骂,撕心裂肺。

  法齐亚,要活下去,不能让同样的悲哀与苦痛发生在自己与别人的孩子身上,命运对你的折磨,是真主给你的使命,让你带领阿富汗的女性活出该有的尊严。这份果敢与勇气让人动容。命运将她折磨得遍体鳞伤,但她依旧爱着这个世界。她以生命爱着她的国家,即便每日出门她都可能死于枪杀与炸弹袭击,但她没有放弃,因为做正确的事,比活着更可贵;一事无成地活着,看着自己的两个女儿重复自己过去的悲哀,比死去更难受。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法齐亚给了自己的答案。她愿以生命去改变阿富汗被曲解的穆斯林教义,去拯救不被重视的女性的生命,甚至去改变这个国家贫穷的命运,为下一代的生存抗争。没有人敢想自己一天能做这样的大事,包括法齐亚。她是阿富汗传统定义里的“没有用的女孩”。她父亲被游击队射杀时,她才四岁,父亲对她说的唯一一句话是“滚开”。可这个女孩一次又一次地逃过死神的追杀,甚至帮助自己的兄长丈夫从死神手里逃离,在她的蒙面长袍下,她永不屈服。

  这是让人何等的坚强。泪水流干后的法齐亚,用自己的汗水滋养了生养也残害了自己的国家。看完整本,我深深触动。生活的残忍带给人的磨砺,不一定是摧残,还可以是升华。区别在你有没有坚持正确的事。即便全世界反对,可若是对的,就决不放弃。有了这份坚持,上天都会被感动。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是用血编写的关于爱与勇气的故事,是对生命价值最极致的阐述。凡人如我们,不一定能体会这种大生大死的悲壮人生,但借书中渗透出无畏的勇气,足以让我们面对人生里各种挑战。

  去吧法齐亚,只要内心无惧,就无所不能。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读后感(五):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阿富汗,在我眼里就跟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等国家一样,战乱,恐怖袭击不断。即便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媒体资源这么丰富,我也很少去了解具体的情形。前几天,新闻报道说,阿富汗喀布尔一婚宴会场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至少四十余人死亡近百人受伤。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相对安全环境中的我来说,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总是震惊的。那是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世界。

  单看书名,会以为是一本心灵鸡汤式的励志书,但这本书既是关于一个女性的成长史,也是一本通俗易懂的阿富汗简史。法齐娅·库菲出生在战乱频繁的阿富汗,一出生母亲知道是女孩,竟在太阳底下躺了一整天,脸上被太阳灼伤的疤痕在青春期都还存在。幸好她顽强的活下来了。幼年时,父亲又惨死,兄弟,亲人相继被杀,母亲也在十六岁那年因病去世。结婚以后,丈夫也因为在狱中遭到虐待,并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最终去世。留下两个幼小的女儿。此后,她艰难地带着两个女儿生活,也逐渐进入政治领域,发表以女性和普通百姓遭遇为主题的公开演讲。她的大胆言辞让不少政府官员面露愠色,却得到许多普通百姓的追随。在塔利班政权倒台后,她也加入竞选中,并成功当选为巴达克珊省的国会议长,成为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女议长。

  “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人生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

  在重重的困难下,她仍不屈服,顽强的抗争,坚定自己的信仰,要为了阿富汗人民的福祉作出贡献。战争,暴力,血腥,但最终还是有善良,勇敢的人们向着战胜这一切而努力。感动于作者给我的那种名族使命感。拯救并改变着整个阿富汗的女性和孩童,她是伟大的从政者,是勇敢的阿富汗女性。她所经历的苦难都是她日后得到拥戴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付出都成为她的勋章。

  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受到挫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伤害,但恰恰是这些让我们变得更坚强。经历过地狱磨难的人,才能够拥有建造天堂的力量。而正像尼采说的,“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