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影评摘抄
《海星》是一部由A.T. White执导,维吉尼亚·加德纳 / 克里斯蒂娜·马斯特森 / Eric Beecroft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绝对是一部就一个主角得电影,为了不让人争戏,就出来一个好友,还是个死的。
为了保持女主的主角地位,不光电影里没有人,有人不是死的,就是外星人,反正不是地球人。
真是女主一个人的电影啊,真是家里有矿,舍得花钱。
2018年,剧情恐怖科幻电影《海星 | Starfish》
其实我本来想看看是不是只有我没看懂。。
从部分特效来看,应该水准也不是很低。。可为什么拍成一个文艺电影呢?
我总感觉死掉的那个女孩挺好看,这个也还行 就是正面脸这么大? 我看写真里并没有。
这个苏卡达陆龟。。我觉得不应该在这个如此寒冷的地方受折磨。。爱龟人士表示强烈谴责!
不过确实是这个电影全是???????????????????
如此文艺的科幻电影,我已然懵了。
------我是问号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3/10分),这不是电影,只是超长MV合集。
如果再按我上面提到的两个线去回忆,会得出一个结论,整个剧情其实是:女主坠海到死亡的一个过程。
(提示:那个身上发蓝光巨兽形象,其实是女主在深海里 向上望去看到的画面 ;
无脸的男人,是那个杀害他的人给他留下的最后印象,脸贴入海面的部分正是消失的部分;
一段一段的漆黑,表达的是溺水中的一次次晕厥;
等等;)
而正真女主的现实部分 只有影片最后站在飞升血阵里的回忆和几个重复的闪现画面(和男友的认识相爱、反目、被杀害)。
从害怕的挣扎(片头各种逃跑)到释然(最后海边海怪出现并没有逃避反而微笑);
这是我第一次看《海星》写下的评论。
《海星》,由黑暗中几个人莫名其妙的对话开始,讲述了女主人公在自己的朋友死去后,无意中发现了朋友生前录制好的录音带,追寻着提示,一步步拯救了世界的故事。但是,真正的灾难却才刚刚开始……从头到尾,和其他观众一样,这一部仅有100分钟的作品给我留下的疑问却不仅仅是一点。
电影官方的剧情介绍原文翻译后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独特,亲密和诚实的写照,一个女孩为失去她最好的朋友而悲伤。这恰好发生在我们所知道的世界结束的那一天。故事的设定在末世,到处都是冰天雪地,没有一个人影,只有路上一个个奇怪的生物。据说,这些生物都是因为异次元大门打开而来到了地球,毁灭了人类文明。
电影刚开始,女主是在朋友的追悼会上,身边人来人往,事后女主回到了朋友的公寓,因为悲伤,她不断地模仿着朋友在这公寓里的生活,四周空无一人,但女主隔着窗户还是可以看到对面的人影,入睡前,女主还跟母亲通了电话,说明这时候世界还是正常的。但奇怪的是,一觉醒来,世界被冰雪所覆盖,各种末世场景相继出现:怪物、废墟、残骸……一切都变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仅仅是一个晚上,便可以发生那么多事?
后来,女主从朋友的录音带得知,有人发现了一种信号,能够吸引外星生物,打开了异次元大门,而驱赶他们的办法就是将破碎的信号连在一起。为此,女主不断收集,终于将信号拼接在一起,却被人指责打开了异次元大门,世界即将被毁灭。等一下,为什么异次元大门现在才真正打开呢?那一开始出现的那些生物和末世的场景怎么解释?如果异次元大门现在才真正打开,是否存在一个骗局?
电影的结尾是女主放下了一切,走入荒原,进入了一个透明的球形空间。在里面,女主不断地升华,甚至是灵魂出窍,留下了这个世界。电影在柔美的配乐中落下帷幕。
事实上,电影的台词少得可怜,一切仅能由观众凭借画面与零碎的信息去整理想象。针对刚才提出的一点,经过我略微的一番整理,我大概可以梳理出这么一个大概:
末世是假的,女主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一个忧郁的空壳。女主因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去世而忧伤,不知不觉中悲伤放被大,在一觉之后,女主出现了幻觉,认为这个世界毁灭了,而朋友的灵魂在女主梦中通过潜意识的传输(女主产生的各种“幻觉”),将幻觉具体化(对讲机),使女主获得了所有信息,朋友因此借助女主完成了她生前未完成的任务:打开异次元大门,放出外星生物,毁灭地球。正是因为女主太在乎这位朋友,朋友才能将她的潜意识依附在女主身上,支配着女主的行动,让其显得如此理所当然,让女主以为自己拯救了世界,但实际上却毁灭了一切。也就是说,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在达成目标后,女主恢复了自主意识,才有了最后对讲机里的那番对话。外面的有人熟知女主朋友的阴谋,而女主还被蒙在鼓里。女主朋友将女主引到荒原,可能是为了掩盖幻象,让一切看起来如此自然,让女主将现实与幻觉混为一谈。
不过,很明显能够听出,开头那一段莫名其妙的对话却是跟后面对讲机的对话里的一部分是一样的,难道这里也存在着什么联系?女主朋友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阴谋?影片结尾倒放的演职人员表是否也暗示了不能用常规思路去解释?
的确,疑点还有很多,只能在不断的思索与讨论中寻找答案了。我想,除了唯美的画面与忧郁得恰到好处的配乐外,这也是《海星》的魅力所在。
《海星》影评(五):我已排雷——《海星》
今天介绍一部美国电影《海星》。
片名Starfish (2018)。
这是一部小成本科幻电影。
我发现很多人尝试拍摄小成本处女作长片电影时,都喜欢加入科幻惊悚的元素。
的确,很多人通过拍摄这样题材的电影一炮而红,比如《死亡幻觉》《时空罪恶》《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月球》《科洛弗档案》,都是小成本科幻电影的成功典范,影片中加入了或多或少的惊悚元素,极大地提升了观感体验。
这部《海星》估计也想走这条道路,将故事放在末世环境下,加入了很多一惊一乍的奇形怪状生物,这就算有了科幻元素和惊悚元素了。
《死亡幻觉》这些影片成功的关键就是讲好故事,不折不扣地完成电影讲故事的基本要求。观众们看完电影会知道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也会知道那些或科幻或惊悚的元素存在意义。
但《海星》完全没能做到这一点。突然出现的时空转换、造型各异的生物、违反物理常识的超自然现象,和故事主线并没有产生互动,更多的倒像是一个人的自嗨。
女主角悼念死去的好友,一路上遇到各种奇怪事物。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对这些事物给出一个解释,一切都需要依靠观众脑补剧情。
全片的节奏极为缓慢,缓慢的节奏对推动故事情节毫无帮助,甚至让观众感觉不到这是电影在讲故事。就《海星》有效信息来看,正常人拍摄10分钟就能讲完,《海星》硬生生地拉长十倍,让观众花费100分钟看了一个毫无内容可言的电影。
《海星》一门心思地走文艺路线,整部影片更像是围绕《Forgive and Forget》拍了一部MV。
女主角维吉尼亚·加德纳 Virginia Gardner在不停变幻的场景中不断地变幻姿势,十分像男朋友给女朋友拍摄写真。
期间维吉尼亚偶尔还能突破一下第四面墙,模糊电影与现实的边界。估计导演对此很是得意,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大概也只有他自己会觉得挺好。
有兴趣没兴趣的都可以别看了,我已排雷。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