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再进新闻组,收获良多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再进新闻组,收获良多

2020-08-29 12:33:58 作者:林婉媚 来源:岭师地理院 阅读:载入中…

再进新闻组,收获良多

  实践,就是把我们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基础,通过这段时间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社会在不断进步,更新周期越发地短,对于人才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能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提升自己,才能竞争突出自己,表现自己。

  7月的某一天,舍友信息接了她的微信电话,没有多想就直接答应了她再次加入下乡新闻组。翻开去年的心得,看着自己写道:“新闻组的工作非常繁琐,同时也非常考验人的耐。四个人小组面对的是耗时耗力的审稿漫长的发稿、一遍遍整理上交的以及偶尔的考验耐性的发稿投稿队伍每天上交的心得稿有四十多篇,新闻组人员只有四名,平均每人十篇。自己和另外一个小伙伴兼任支教组组员,每天也要至少写一篇新闻稿和心得。这考验的不仅仅是文采和时间的合理分配,更是长时间面对电脑疲惫、对稿件错误之处的细心发现修正。发稿的时候,不停地复制、黏贴、再复制、再黏贴,最后上传图片修改格式重复着这项决定着队伍评优之一的工作。”回想去年的三下乡时光莫名地产生一种既熟悉陌生感觉,自我纳闷着:去年的三下乡新闻组很难过吗?

  想着去年自己没有任何的准备和相关培训纯靠不断试错摸索也能顺利完成所有工作,同时也保存部分新闻稿和心得稿可作参考,今年的工作进程应该会很顺利。可是组内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才发现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简单。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三下乡主要形式是以线上为主,队伍的材料采集人员受限从而影响组内新闻稿主题内容确定及写稿速度。还有今年的网站账号注册验证及稿件审核比去年的更为严格。即使给所有组员合理分配了任务和投稿网站,但是每天都有组员遇到投稿不成功问题。对此我选择一对一地带着组员投稿,把自己的写稿投稿经验都教给组员并协助她们写稿改稿。深知工作量比组员会更加的多更加的繁琐,也会影响到组员的自身时间安排。所以每天让组员们自由式发挥写稿,照顾到所有组员的时间。看着她们渐入佳境,心中倍感欣慰,也非常感谢她们也需要参加自己队伍三下乡的实践活动同时抽出时间写稿投稿。

  经常联络的小伙伴会问三下乡新闻组这样的工作干什么还要去第二次呢?去过一次就可以了,暑假你完全可以自己利用,安排一些别的计划,比如备考、旅游、兼职之类的,没有必要还去再捱一遍“苦日子”。但是,这次的在家三下乡,给了我以前完全没有过的体验和境遇,我并没觉得苦,只感觉与部门工作大同小异,把自己积累的经验传授下去即可,更多是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以及为学院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吧。

  常说在实践中学习,总体上此次线上三下乡的收获完全不亚于去年的宜市洪冠中学三下乡之旅。除了让我的责任感不断增强,审稿改稿投稿及不同网站的格式要求也让我变得更细心与耐心。可投稿数量的增加为我提高了多个广泛阅读的平台,能让人高效快速地浏览到其他学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能够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新闻稿写作方法。每天仔细查看各队伍的视频和照片,激起了我对队伍实践活动地点及内容的的强烈求知。因此对广东各地区的风土人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重新认识了农村,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加深了对原有常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深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加倍努力多动脑,发挥专业特长与技能投身于新时代农村建设中去,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