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消失!》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消失!》读后感100字

2020-09-10 20: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消失!》读后感100字

  《消失!》是一本由中西智明著作,講談社出版的267图书,本书定价:JPY924円(税込),页数:2007年10月,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消失!》精选点评

  ●三重诡计防不胜防www,第二重真的是牛逼……这位作者就这一部作品吗……

  ●唉

  ●双重诡计的叠加,其实两个诡计都很简单,但是叠加之下,却用第一重简单铺垫出了第二重的震撼

  ●叙诡挺不错完微醺~

  ●能看到这么有趣的作品,感谢@мая 大大的民翻

  ●有点郁闷

  ●感谢民翻。这本书冲击力足够,几次逆转都颇有新意,击中思维盲区,最喜欢的是第二次逆转。密室部分老梗了,不太突出

  ●第一层逆转猜到了,但第二层才是姗姗来迟胜负手。感谢民翻君

  ●后来,连作者都消失了……

  ●作者怎么不改名叫我孙子麻耶?豆瓣的五星君们,可以从叙诡毕业啦,看点真的佳作吧,别让智商头像长期暗着。

  《消失!》读后感(一):叭嘎推理的巅峰之作

  正好在给最新一期推门会刊(好像还没有出)的稿子介绍了这部作品。不知道能不能换照片,我这里有一清晰的。

  诡计很好,二十年前就能写出这样的诡计不容易,即使到今天也不算过时。最厉害的是书里的那里非常爆笑圈套,不愧是史上最超级的叭嘎推理。

  《消失!》读后感(二):篇幅控制才是最大的败笔

  本作最大的问题,不在毫无节操的plot,不在颠三倒四的叙事,不在幼稚的诡计,不在啰嗦文笔,而在篇幅。

  在进度70%的时候读者已经知道是叙诡,剩下30%的解谜篇既然不可能缜密逻辑推理,那就一定是逆转结局。前面已经排除掉那么多角色,尤其是戏份很少的配角根本不用去考虑,留到最后的“凶手”不是华生就是福尔摩斯了,既然小说不是第一人称,那么凶手不是华生,最后只剩一个结果,连猜都不用猜。如此简单粗暴,真不知很多五星君所谓的“惊喜”“震撼”从何而来?

  我孙子的《杀戮之病》,以及麻神“崩坏流”的精髓是什么?都是对篇幅的精确控制,不到最后一页,甚至最后一行不揭晓谜底。中西究竟从我孙子,从麻神身上学到了什么呢?用叙诡强行装逼吗?

  日本推理文坛是有一小撮以戏弄读者为乐的作家,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混得不好,混得再好也就是折原一的程度了。看看中西的履历,一本流,看来业界还是有点良心的。

  《消失!》读后感(三):可以滚去消失了

  这书是在网上看的,台湾有个译本,国内没有译本发行,豆瓣上有个民译。看的不知道是台湾的译本,还是豆瓣的民译。 所以看,是当时看了一个推荐,说得挺神的,于是中了圈套。 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作者很不诚实。 书过一半,才装模作样的披露,被害的“玛丽”、“裕二”、“纯”,其实是同一者,而且是条狗。这不是悬疑,不是诡计,不是推理,是玩弄智商,是不尊重读者。 以前看过一部日本片《老师与流浪猫》里,那只小猫流浪在不同的人里过着不同的生活,就有4个不同的名字。 也有过一些怀疑,只是没想到作者如此下作。 比如文中说“裕二”3岁,一个3岁的孩子独自在傍晚出门,在哪个社会都感觉是一个古怪的事情; 还有“裕二”的活动范围,怎么看都不是一个3岁的孩子的范围; 还有,作者刻意的误导,比如说同道堂裕子在丈夫同道堂二朗死后10个月,有了“裕二”,是上帝赐给的礼物,这都有意引导读者联想到“裕二”是遗腹子;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资料说本书是作者1990年的出道作品,以这么不诚实的作品出道,可以滚了。

  《消失!》读后感(四):可读性还不错,但我中还没到神作的高度。

  《消失!》书评

  本书斑马给四星

  2017 书评之十三

  说说题外话,中西智明这个作者,是典型的一本流。他90年写的这本消失,至今27年了,再也没有第二本小说问世,以至于一些读者把这本书炒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也能理解,物以稀为贵嘛。

  就小说本身而言,也算得上是佳作,只是没有吹得那么神乎其神。

  小说写了什么呢?在同一个地区,分别三拨人,里面有玛丽,裕二,纯相继被杀。三起事件既有不可思议的尸体消失,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很平淡的文字背后,作者精心隐藏了自己的意图,设置了三重反转。第一重如果你有一定推理小说阅读量的话,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但第二重反转基本无人能猜出来。第三重反转是犯人身份的反转,这个虽然有意外性但是其他作者也用过(比如麻耶),但考虑到90年,再把这三重反转结合起来看的话,一些读者的评论“史无前例”虽然稍微夸张但也勉强可以符合。相比较而言那个尸体,犯人消失的诡计则很一般了。

  这种以戏弄读者为乐的小说,偶尔看看,也确实能带来一定阅读乐趣,这点上说,本书可读性还是不错的。

  《消失!》读后感(五):不想骗人的叙诡不是好推理

  1990年,中西智明以这部作品出道的时候只有22岁,算得上是年少成名,是当年跟绫辻行人等同一批的“后起之秀”。虽然是出道作,但是并没有青涩的感觉,除了文笔差强人意,故事的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叙诡技巧的掌握也很纯熟,不过对我这种文笔控来说,纯技巧性的故事还是不能给满分。

  《消失!》应该是评价两极分化的作品。故事本身并不具备很强的故事性,描写技巧也就是初中水平,可能因为民翻不到位的关系,很多语言也不够通顺,不知道原作究竟如何,但想来文学性也不会太高。但所谓叙诡,本来玩得就不是文学性,而是技巧。身为一位魔术师,中西的技巧是很棒的,一个如此异想天开的故事被他切分和重组后,具备了极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最后当结局揭晓的时候确实非常令人意外和震惊。

  叙诡非常需要作者拥有绝大的勇气,毕竟要先骗过读者,首先得骗过自己。在《消失!》里,其实中途有几个点还是非常容易暴露破绽的,比如说裕子丈夫死了十个月后到来的孩子,再比如裕二的活动范围说法。不过作者总算是小心翼翼地都圆了回来,而且核心诡计隐瞒得严丝合缝,如果能猜到真相的我只能说脑洞大过天。总体来看,欺骗性还是非常强,特别是书中不断用切换视角以及用名侦探的“理论”进行了很有效的误导。

  故事给出了五幅插图,但是真正的意义并不大,不像范达因《金丝雀谋杀案》那种清晰明了,稍显繁琐,不过这种插图模式因为诡计的关系容易让我想到素质拓展里拼图串联故事的游戏。书中为了误导,围绕无差别杀人进行了小讨论,但并没有拓展开,称不上讲义,聊胜于无吧。最后推论中的空气密室有些故作高深,三个案子虽然都达成了完全消失,但设计感太强,失去了情节自然发展的灵动感,这也许是叙诡这种创作方式的阿克琉斯之踵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