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1000字

2020-12-18 01:43: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1000字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是一本由[法] 罗曼·罗兰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平装27.70元;精装34.70元,页数:12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精选点评:

  ●最爱的版本,因为和青春有关。

  ●本书最大的体会,遇到了相爱的人也不一定守得住

  ●Extraordinary.

  ●这个时代,很难有这样坚持的人。也很难有人去看这样坚持的书。

  ●经典

  ●《约翰·克利斯朵夫》,一部人生长河史诗,送给那些正在烦躁、困苦、消极、迷茫中生活的人们,去学会真诚,坚持信念,抗争命运,找回灵魂,感悟你我人生的和弦! 罗曼罗兰: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罢了……

  ●Jean-Christophe

  ●阳刚的小说

  ●都是以前看过的书了,好久没看了。

  ●必须看傅雷的译本,其他两个感觉不到那种来自灵魂的力量。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一):约翰·克利斯朵夫

  

  此次阅读的心态一般,所以严格来说没什么具体的大感悟。想来有些失望了,毕竟不知道下次阅读是什么时候。

  不过联系起现在的环境,觉得非常的微妙。我以前说过: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非常幸福,历史不远让我们牢记;但国力掘起,经济腾飞又让我们充满了希望。而这种希望似乎又来得太快,在一场大疫情下,曾经让我们梦想羡慕的西方社会丑态百出。而本书的对象德法也是重要演出者。

  约翰·克利斯朵夫即是音乐的代表,似乎也算得上是尼采超人的代表。他的生平即浓缩了古典音乐从浪漫主义到无调性。而他的生活规迹则是法德。而加上英国似乎就是西方文明的代表性国家的。只是文中主要以批评为主,所以也让现代的我们觉得颇为有预见性。只是作者还是对西方文明拥有信心的,觉得真正的民族和文明不是场面上的而是深深扎根于土地和普通民众当中(鲁迅也是这样认为的)。而当代的西方普通民众能够对得起作者的期盼吗?我颇为怀疑。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二):读书笔记:《约翰·克利斯朵夫》(卷四)

  按照传统的划分方式,四五两卷一般被放在一起,我本来也预计这篇读书笔记会在看完这两卷之后来写。但是事实上,我看完第四卷后已经忍不住要停下来歇口气,像是一个久疏锻炼的人忽然需要长跑时气喘吁吁地请求暂停一样。

  第四卷的情节在我记忆里早已漫漶不清了,说来奇怪,我唯一隐约记得的故事,居然是克利斯朵夫在苏兹家里遇到那个会唱歌而不懂自己在唱些什么的老头儿的部分。至于其余的主线:克利斯朵夫怎么得罪公爵,怎么丢掉自己的职位,怎么差点杀了人而逃亡,统统只在脑海深处剩下了一个苍白的印迹,读起来像是新书一样。

  我猜这大概是因为我当年读的时候大段大段跳过了许多情节。即使是今天的我,读起来还是会忍不住要跳过许多章节才能读的下去。第四章里的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典型的情商几乎为零的热血青年。看着他以一种令人难为情的方式一点点亲手毁掉自己的生活,的确需要相当坚强的神经才行。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这样的性格设定当然并不难理解。可是我读的时候很难不想到,如果克利斯朵夫这样的一个人真正出现在现实生活里会是一番什么局面。当然,才华横溢的人往往脾气刁钻性格恶劣,可这件事的逆命题并不成立。我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北大的那几年),不修边幅、神神叨叨、乃至一派(无论是真的或是装的)名士风度的人都见过不少,可并没人真的是克利斯朵夫。——就只是些脾气坏的猥琐男而已。

  在我所受的教育和所浸染的文化里,一个出色的人无论有多少才华迸发在身体里,他都应该首先是一个揖让而升的谦谦君子。而且事实上,在我的人生里所见过的最出色的几个人也的确气度涵养都令人心折。他们也许并不年轻,但即使在青春时代里,我也很难想象他们会有如克利斯朵夫一般莽撞的时候。

  在这个价值观的坐标系下,克利斯朵夫该怎么摆放呢?诚然他是艺术家,但这并不给他以作为普通人的任何豁免权。他的青春期的那些痛苦固然令人同情,可是他的对立面,上至公爵下至农夫,还有所有那些庸庸碌碌的小市民们,他们对克利斯朵夫的所作所为也并无任何不公平之处。——他们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通过这样对他人行事教养的强求和规训来重重保护我们的社会的。

  我想起我小的时候内心所经历过的那些反复自我教育的时刻。这种自我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反复对自己说:不能成为一个让自己觉得难堪的人,一个大家虽然佩服但并不喜欢甚至引为笑谈的人,一个怪人。要和别人一样。——可以努力让自己更好,但是要和别人一样才行。

  于是我就成了今天的我。

  当然,即使不是如此,我也不是克利斯朵夫。我只是常常忍不住好奇,现实生活中这件事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发展可能性。一个有才华的人放任自己的才华而不去把它融化在他人的(也许是平庸的)规范里,是不是就一定会走上荒唐乃至自毁的道路?如果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里不曾出现过他的舅舅高脱弗烈德,他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又或者,如果他本来就具有高脱弗烈德的性格而仍然有他的天才,是不是他的人生就会更美好一点呢?

  我完全不知道答案。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三):读书笔记:《约翰·克利斯朵夫》(一至三卷)

  我手上的两册《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漓江出版社的红皮版。这是我手边仅有的一本从西安带出来一直在身边的书,像某种心理上的陪伴一样。它和我一起住过北京的宿舍和洛杉矶的公寓,此刻正待在纽约的书架上。书皮已经磨得快要掉色了。

  但我并没常常读它。

  上一次从头完整读到尾的时候,我的年龄还不到现在的一半,正是二三卷间的克利斯朵夫的年纪。那时我天天骑车上下学,路上喃喃自语琢磨各种事儿。我用本子写日记,写完了会在好友间传阅。我半夜趁爸爸妈妈睡着了之后会用台灯拧出微弱的光坐在被窝里看书——我有自己的卧室,这么做只是单纯避免被骂——然后迅速变成了一个四眼儿驴(现在还有人用这词儿么?)。我已经忘了是谁告诉我《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应该读的,是爸爸么?但是我很确信他本人并没读过。

  无论如何,一个人的少年时代里总有些对自己来说偶然而关键的事。一本书其实不读也没多大关系,但是读过了,就很难再想象没读过它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上个月我开始下决心重新从头翻开这本书。我把它带在身边,上下班的时候在地铁上可以读一两节。完整重读一遍《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想法已经在我的脑海里萦绕过太多次,十几年过去了,是时候了。

  一边读,我一边意识到它和初读时有多大区别。首先,如果对十几年前的我来说这本小说的语言只是缓慢了一点儿的话,对今天的我而言它已经几乎成为了一个关于阅读能力的挑战。我的阅读习惯已经彻底被改造过,如此习惯于每两三秒每一百四十字就换一个主题的节奏——从奥斯卡预测到中国民主化到纽约饭馆信息再到北京空气质量——而这本书恰恰是它的反面。有很多次我都是在用毅力告诉自己:慢下来,慢下来,接着读。你得证明自己仍旧是一个能把《约翰·克利斯朵夫》读下来的人。

  我还在努力,我想我能做到。

  其次,我毕竟不再是当年的鼻涕小孩儿了,我必须要靠一点想象力才能还原出那时我眼中世界的模样。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萨皮纳》这一章时有多不喜欢这个女人:二十岁了,还是个寡妇。天哪,她多老啊。

  这本书的令人痛苦之处在于,它冷静地——尽管有的时候似乎是过于刻意和做作地——剖开了人生的每一个断面。这是一种奇特的浪漫主义,它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地写到:一个孩子,怎么睁开眼睛看世界,怎么开始用专属于儿童的残忍对待周遭,怎么忽然在某一个瞬间开始怕死(对我自己来说,这个瞬间发生在我小学某天放学路上的一个过街天桥上),怎么和同性少年发展肉麻兮兮的友谊,怎么第一次被人屈辱地欺负,怎么自鸣得意地骄傲而同时在成年人看来像个小丑⋯⋯总而言之,它把记忆深处种种散发出令人不快的味道的回忆都翻腾了出来。是的,宏观上来说这恰恰构成了它的浪漫主义的核心:一个人就是如此这般地成长为一个伟人的。但是这并不能减轻它「不忍卒读」的程度。它当然也有令人舒心的段落,比如高脱弗列特舅舅的部分。但是这就像是一部无调性音乐里偶然出现一段美丽的旋律一样,只会反衬出其余部分的格外痛苦。

  当年的我是幸运的,因为书里所写的大部分事情都还停留在想当然耳的层面上(这恐怕也是很多人建议这本书应该小时候就读的原因之一)。而今天的我则很难不在读这本书的同时直面我自己的人生,不再是一张白纸的人生。

  这并不愉快。

  更糟的是,因为是重读,我知道接下来等着我的是什么。就像第二遍看一部悲伤的电影一样。第四五卷,《反抗》和《节场》。

  我真希望自己能坚持得下来。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四):约翰·克利斯朵夫

  我常说《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源氏物语》可以说是日本,那么欧洲则是《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不仅仅是作品的地理中跨度包括德法意瑞,并且其意义也是代表着欧洲的结合,至少在艺术以及思想上。

  过去仅仅把此书看成一种以贝多芬为核心的,提炼出艺术家精神的类似传记性作品。此次觉得委实还有些不足。此次我觉得约翰·克里斯朵夫本身就是艺术的代表,不仅是音乐艺术,而是艺术本身(当代主要是欧洲艺术)。

  这里把此书与《浮士德博士》进行对比是比较有意思的,本书是法国人写的关系音乐方面的小说,而《浮士德博士》则是德国人写的。当然两书要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但就是从书中对音乐的态度观点上来看也相当反映民族性。对于德国人来说,没有了音乐几乎就没有了生活,而对于法国人来说,音乐只是艺术的一大分枝,没有了音乐还有着文学(不是说德国文学不如法国,而是在民族性日常之中的份量),还有着其他种种的东西。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德国人,早年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音乐,也许从第一句“江声浩荡”开始,他的童年如同艺术的产生,缘起于生活本身。而后似乎进入了上层,为宫廷巨富们所“发扬”,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艺术也存在于民间,舅舅提醒了小约翰·克里斯朵夫。他慢慢地长大了,历经了种种的苦难,既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着阅历(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苦难就是财富),也经历着成长,这成长不仅仅有着友情爱情家庭等人类的情感,还有着思想、社会、宗教方面的思考以及成熟。最终他终于脱胎换骨。踏上了巴黎的道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征服了巴黎就是征服了世界)。

  《节场》一卷是书中前半部的最重要的章节。书中充满了对法国现状的批判,但读来却感觉到浓浓的爱,加上《户内》一卷中另一个法国的表述,真是让我真正理解了“爱之深恨之切”。其实书中也有着对德意瑞士三国的批判,英国也略有描绘,但真正“痛恨”的却是罗曼·罗兰的祖国法国。这是作者对祖国何其深厚之爱。

  约翰·克里斯朵夫进入盛年了。记得以前往往觉得失望,因为约翰·克里斯朵夫久久无法“功成名就”(其实有只是书只一笔带过)。现在想来委实是过于社会主流了。对于伟大的艺术以及艺术家来说,成名也许就是死亡。一切艺术的根源就是人类的痛苦,“苦难是永恒的,幸福只是短暂的”。这不仅仅是宗教观点,事实上就是人类的写照。可是真正伟大的民族就是在一场苦难后走向另一场苦难,当人类老年之时(《复旦》一卷),回想起来这才是真正可贵的,我们人类没有被苦难打倒,反而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任何伟大的人以及民族皆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约翰·克里斯朵夫又是人类的代表。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直生活在平民当中,正如一切伟大的东西都来源于平民。真正的历史不是帝王将相们,而是从不见史书的普通民众。但也只有深深理解并扎根于普通民众,才有可能“李杜诗篇万口传”,而非“各领风骚十数年”。只是想要一生不被金钱名利所迷又是何其困难。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不幸的,他的一生都没有真正尝试过飞黄腾达的滋味。但他又是真正幸福的,他的一生充满了力量,在伟大的音乐中生活着,有着众多平凡但是真正的人在身边。

  而结局约翰·克里斯朵夫的音乐感觉又恢复到他早年舅舅提醒他的大自然的味道,颇有返朴归真的意义。这怕是艺术的真谛,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复归于生活,没有生活本身也就没有真正的艺术。这也是对所谓“玩艺术”者的讽刺。

  约翰·克里斯朵夫,苦难的人生,艺术的象征,人类的命运。

  (写于2006年12月9日)名著就是名著,不仅反复阅读有新的收获,而且在不同时读有不同感受。所以时机对阅读也是有极大帮助的。这次读《约翰·克里斯朵夫》也许不能说是最好的,也应该说是很好的时机之一。不仅深切的理会了书中描写的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对照着自己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真令人感到肤浅。我还根本没有在社会中真正看到黑暗,而依旧在为着布尔乔亚的烦恼而不开心,浅薄呀!

  另外,主人公的追求到底是什么?他的目的或上帝是谁?我认为是人的本性。人的原始本性其实是值得尊敬的。而现代社会,不断的文明使人类远离了所谓兽性,却变得无比的虚伪与麻木。现代人不敢放声哭,放声笔;不敢面对真正的自我(如果他们还能感觉得到的话)。任何的东西都要先称量一番。失去了原始的感觉和本能。这是进步吗!未必。就像《老子》中所述的道的最高境界“自然”,谁能理解并达到自然,谁才是最有力量的。现代人淡忘了自然,那就只有从文明进步中找到虚幻的尊严。我现在正在两种思想中矛盾着。我正在攀登奥林匹亚之山。上帝保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