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解缙:一门三进士,明朝内阁“宰相”冻死路边无人问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解缙:一门三进士,明朝内阁“宰相”冻死路边无人问津

2021-06-09 15:36:53 作者:刘维周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门三进士,这在当今社会就相当于一家出了三个全省状元,文曲星下凡,很多人可能想到宋朝“苏家三进士”,然而今日所述,却是明朝的一门三进士,其中的解缙解大绅,更是阴差阳错错失本来属于他的全国状元。

  解缙雕像

解缙:一门三进士,明朝内阁“宰相”冻死路边无人问津

  育才沃土,年少得志

  江西是个钟灵毓秀的地方,或许是仙山福地,自古多出名人志士。江西的繁荣得益于移民的兴盛,虽然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到了明朝,神州大地几经战火蹂躏,人民纷纷选择南下。大批人民来到了山清水秀的江西,这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使得江西思想和文化的更迭速度加快,思想文化进入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文学是江西的骄傲,“唐宋八大家”里,江西就占三位,他们是独创“荆公诗体”的王安石,北宋诗文革新领袖欧阳修,以及与欧阳修共同奠定“古文文统”的曾巩。“宋词四大开祖”之一晏殊和其子晏幾道,南宋“格律词派”代表姜夔,是矗立在宋朝词坛的三座高峰。作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江西诗派代表的黄庭坚,“诚斋体”诗人杨万里,“元诗四大家”之一范梈,“儒林四杰”之一揭傒斯,都赫赫有名。到了明朝,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创造了中国戏剧的巅峰,是与西方的莎士比亚相媲美的并世双星。

  古往今来,江西才子散落各处,他们花开四散,各自留芳,也许云游走、水流动总是必然,那些扎根于各处的,枝繁叶茂;那些没有离开家乡的,也都命运不同。在此,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其中的一位身上,他就是传说最多、命运多舛的大明第一才子——解缙。

  1369年,在吉水鉴湖的解氏家族里,一个婴儿呱呱落地。有人看见一只白鹿倏然而过,也有人看见天边划过一颗亮星。不管怎么说,解家添了又一男丁,上下一片喜庆。他们却不知道,江西的土地上,又一位鸿儒从此诞生。

  吉安古代叫作庐陵,作为庐陵文化的起源地,是著名的文化礼义之邦,这里民风淳朴,人心向学,各种学堂书院,遥遥相望。史料记载,这里历史上出过“状元十五人,榜眼十六人,探花十四人,会元十二人,进士三千多人”。其中以解缙的出生地吉水县最为有名。“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叔侄榜眼探花”是流传在这里的美谈。

  解家在庐陵世代书香门第,家族中人无论男女长幼,崇尚读书。在江西庐陵吉水鉴湖的南山下, “山林城市寻常屋,唐宋诗书第一家”,说的就是解家。其家学深厚,藏书万卷,世代苦读研习圣贤绝传,每一代族男中都有人中进士,做高官,甚至同堂会考,同时中第的现象也属平常。即便不愿做官的那些士人,也先考取进士,后隐居山野,参悟经学。从唐至清七百多年里,共出四十八位进士。和解缙一起赴考的进士,因名字祥和而取代解缙状元之席的任亨泰,曾在解缙文集中作序写道,解家从唐代开始,家吉人和,族人每考进士皆中,已经七百多年,常常是父子兄弟联叠,人们已习以为常。可见当时解家在庐陵的家族之盛。

  解缙六岁时,叔父解成我给他出了小题目,题为《小儿何所爱》。解缙脱口而出:“小儿何所爱?爱此芝兰室。更欲附飞龙,上天看红日。人道日在天,我道日在心。不省鸡鸣时,泠然钟馨音。”解缙儿时的妙句无数,多数都是这样随口而出,不曾记录,只有这首,因为当时被许多人传录,便留存下来。人们纷纷惊叹这个六岁的娃娃吟出这样的诗来,其胸襟这样的开阔,气魄这样的博大。

  解缙七岁就已经可以撰写文章和赋诗了。他写字时,吸墨很厚,下笔不休。从留存下来的作品可以看出,解缙常常是蘸饱墨水,一挥而就。他不仅字写得特别好,还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小小年纪,遣词造句提笔即成。有一天他随父亲外出,看见一个美丽的乐女吹奏箫管,父亲考他,说:“我说上句,你对下句。‘仙子吹箫,枯竹节边生玉笋’。”解缙马上对道:“佳人撑伞,新荷叶底露金莲。”九岁时,跟父亲一起到江边,小解缙看见水花潋滟,可乐坏了,一下子脱掉衣服跳入水中。父亲逗他说,快对句子,要不不许上岸,然后笑着把他的衣服放到树上,随后说:“你听好:‘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应声而答:“万里长江作浴盆。”解开看着这个顽童,百感交集,似乎这个小娃并不像自己那样甘于平淡,言词抱负不凡,行事洒脱率性,如此志向,如此性格,不知道将来会遭遇什么福祸。解缙到了十岁,解开看他如此聪敏,功课就加了量,小解缙仍不感到吃力,已经可以日背诵上千字以上的经书。十二岁的解缙就已读懂四书五经,能贯通理解书中义理,每每解开考问他一二,无不应答如流。十三岁的解缙,已经可以写很多有名的即景诗词了,如“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等等,这样新颖别致、脍炙人口的句子,一样是脱口而出。

  时光流转,小小的神童,慢慢长成了翩翩少年。解缙到了应考的年龄,父亲开始为他准备参加院试的行装。“学而优则仕”是古代大多数孩子和家长的愿望,因为只有参加科考走上仕途,才能光宗耀祖;即使不去做官,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院试是进入科考的第一关,院试过了就有机会通过层层测试进入最高一级的管理层。过了院试的考生叫作秀才,考中了秀才可以留在当地县府开办的学堂学习,准备更高一级的考试。院试通常也不用出远门,就在本地参加考试就行,所以解缙也没多带行李。

  到了考试那天,解缙辞别父母赶赴考场,不想一考即中,轻松地取得了“禀生”的身份,就是秀才中成绩最优秀的那一类。到了秋天,八月枫红橘黄,解缙又奉父亲之命参加乡试。乡试中榜就是举人,举人里的第一名叫作“解元”,乡试放榜一般在桂花飘香的九月。放榜那天,解缙跑去一看,还真就考中了,不仅成绩优秀,还拿了第一名“解元”的桂冠。

  过了一年,解缙打点行装开始进京参加会试和殿试。会试和殿试可是关键的考试,因为只有通过这个考试,才算是真正的由“学优”而进入“为仕”的阶层,即是大多数读书人渴望的科举为官。会试和殿试其实是一个考试的两个环节,会试由礼部主持,考过了,叫作“贡士”,其中第一名叫“会元”。取得了“贡士”的身份才可以参加殿试。殿试才是真正决定命运的时刻。简单地说,就是会试确定是否博学,是否获得参与国家管理的资格;而殿试决定是否可以担当重任。殿试一般是皇上或由其指派的大臣主持,出的题主要是考策论,也就是治理国家的大事。考中了按名次分三甲,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探花和榜眼,叫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叫“进士出身”;三甲也是若干名,称“同进士出身”。

  解缙《游七星岩诗》

  解缙此次进京赶考,同行的还有哥哥解纶和妹夫黄金华。解父命三人结伴而行,相互照应。解缙细观周遭考生,发现大家神态各异、年龄不一。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解缙显得泰然自若。大概是一路过关斩将太过顺利,抑或是会试的内容只考四书五经,解缙自小在父亲和各类高士通才的训诫下,苦读儒学经典,基础打得非常牢固,特别是四书五经更是有高人教授,内容早就熟稔于心。况且这样的考试只“因循义理,不求独立创新”,他就更觉容易了。会考的格式是八股文,解缙在学宫几年,每天都被训练用这种格式撰写文章,对他来说,不在话下。

  会试因为是最后一轮考试,直接关系到为国家选拔人才,所以考纪十分严格,考生只许带指定规格和数目的考具,其他片纸不留。可带的考具包括笔墨砚台、水壶茶碗、蜡烛木炭、点心食盒,其大小形状都要检查,如果被发现有东西夹带或考场作弊,会予以重罚,不仅会被逐出考场,还要发配边疆。大考在即,解缙和哥哥、妹夫,半夜即起,天亮已到皇宫门外,按着规矩鱼贯而入,被隔在斗室之中。解缙在考场中洋洋洒洒,妙笔生花,将平日所学尽洒长卷,对考试结果胸有成竹。会试结束后,三人竟同时中榜。这“一门三进士,兄弟同登榜”的喜讯不仅轰动了京城,在吉水也传开了。解家悬红挂彩,祭祖谢宗,只等殿试结束,盼来更喜人的消息。

  三人开始准备殿试,通过了殿试之前的复试后,次日天不亮就来到皇宫之外,等候入场。殿试要考一整天,通常是黎明入场,黄昏才出场。明朝的科试,考卷在上交之前要由誊录官誊写,抹去字迹,以防作弊。但殿试却不用,考生答好试卷,封名收存,卷子评出排名,才撕开胶封查看姓名,不会因亲疏远近干扰名次。殿试考的策论,这些治理国家的大事,不仅要懂诸子百家的治国之策,还要有对时政的真知灼见。解缙在与父亲的日常学习中,经常议古论今,针砭时弊,时常有新颖别致的论理,因此信心满满,只等答问之间,脱颖而出。考官也见一考卷上,见解深刻,证论有据,字迹秀润华美,都猜这是哪位考生,姓甚名谁,只等拆封一见。

  明朝初立,明太祖朱元璋对科考选才特别重视,殿试之前,特意让负责察观天象的官员观测,可有吉星出现。钦天监观后奏报:“贺喜皇上,昨夜微臣见一颗赤黄的大星出现在天空,闪闪发亮,后来朝东北方向渐行渐没。这次殿试,定有上天降落的祥瑞之才出现。这是大明的大幸,也是皇上您的大幸啊!”朱元璋一听,龙心大悦,认为这是老天对朝廷的庇佑,是大明昌荣、国势强盛之兆。又听闻,此次会试竟有“一门三位进士”同榜,更深信不疑。因此,赶紧调阅了一些试卷,只见一考生文笔灵动,论理丰赡,句句切中时弊,正是时下盛传为“神童”的解缙。此人乡试夺冠,会试第七,哥哥、妹夫同登榜第。

  朱元璋不禁喜上眉梢,欲立即廷前点解缙为状元。这时有人悄悄进言,说皇上钦点状元,应取吉祥运势、国泰君安的名字才好。解缙的才学的确出众,但是名字不好,名和字中的“缙”和“绅”,虽然都是高官的意思,但是跟姓氏连上,寓意不祥。“解”字音同“泻”,国家的官员都流失了,这国还能安存吗?原来,有大臣发现解缙的卷子,文辞太过尖锐,立论敏感直白,对皇上提出的某些政见,针针见血,担心皇上一旦反悔了,自己受连累。他抓住了朱元璋信奉奇学异术的心理,想方设法要把解缙降到了二甲或三甲。其他大臣听了,也连连称是。中国古代选拔状元,虽然看重学问,但对状元的相貌和名字也多有讳忌。外貌英俊的,自然代表国家才俊的形象,外貌奇丑的,或者名字不吉利的,肯定是要在点状元时受影响。朱元璋尽管很想点解缙为状元,但是听大臣们这么一说,就有些犹豫,只好点了一个名字和相貌都不错的任亨泰为状元,预示大明“亨通康泰”;而解缙被点到二甲第三名,给了个进士出身。

  蛰伏十年,铸就辉煌

  中了进士的解缙,因其才华横溢和响亮的名声,被朝廷委以重任。某年,因为胡惟庸案,朱元璋大开杀戒,许多人受牵连而被杀害。杀气笼罩中,许多人明哲保身,唯恐避之不及。年轻率真,大胆无畏的解缙,从国家利益和人才储备等方面考虑,给朱元璋上书《太平十策》,劝其停止这种滥杀行为。

  就在大家等着给他收尸时,收到上书的朱元璋乐了,这段时间杀人真的太多了,就听这小子一回,停止杀戮吧。从此,解缙大胆无畏,敢于直言的名声一下子传开了。“解大胆”由此得名。

  但是人不可以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也不能因为第一次人家给你给了点颜料,你就想着要开染房。没多久。李善长案发,朱元璋又大开杀戒,虽然人人心知肚明,这是朱元璋又在玩“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游戏,但为保命,谁都不敢吭声儿。“解大胆”却又一次出手了,他上书千言,为友辩护,结果这一次,朱元璋很生气,虽然碍于他的名气和才华没有杀他,但却将他罢官免职,赶回老家,并且放话:“十年内不再用他”!

  解缙短暂的官场生涯告一段落,开端轰轰烈烈,过程险象环生。其实要不是解缙遇到了那个时刻、那个心情的朱元璋,也许早就人头落地了。可见,文人只有才华没有阅历,只有热情没有谋略,不管在任何朝代还是不为官为好。

  仕途出现的低谷,让解缙更有机会思索一些人性深层次的问题。这期间,解缙的创作风格也逐渐从李白的豪放飘逸,渐渐变得含蓄深沉。他了解民间的疾苦和一世为人的不容易,诗词中逐渐出现了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感叹,风格也更向杜甫靠近了些,人也变得更沉实,更稳重。为官让解缙飘在天上,文学让解缙落到了地上

  后来朱棣靖难成功,解缙凭借着他的才学和机灵,很快取得了朱棣的信任。二人经常共同商讨时局大事,朱棣朝间的所有诏文几乎都是解缙拟定。解缙终于找到了自己新的位置,解缙很珍惜,也很谨慎。朱棣对其他几位文士也十分器重,君臣亲密无间,有时常常与他们议事到天亮。朱棣曾对别人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无解缙。”至此,解缙等人开始帮朱棣开创由内阁文臣辅佐朝廷核心政务的先例,使从朱元璋时期宰相被废除后的朝政机构有了新起色。朱棣也能做到勤勉为政,任人唯贤,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国家的治理中。

  后来在朱棣的委任下,解缙编纂《永乐大典》,真正做到了名垂千古,《永乐大典》的编纂,严格地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洪武时期解缙萌生的编书设想,将该书的大概轮廓、思想、意图都有粗浅描画;第二个阶段是朱棣时期的两次编纂实施。第一次由解缙主持,历经两年多,前用名为《文献大成》,后再次修订完善,仍由解缙、姚广孝等人监修。只是在中途,解缙不幸被卷入太子之争,被贬到广西,结束了编纂工作,姚广孝等依照解缙的思路完成了剩余的部分。

  参与国本,获罪下狱

  后来朱棣北征蒙古之际,解缙回京拜会了解缙回京的消息被一直监视解缙动态的锦衣卫捕获,并将解缙私自觐见太子的事汇报给了朱高煦。提起锦衣卫,大家都不寒而栗,这个神秘而又拥有至高权力的组织,专门做监视暗杀之事,是维护皇权的特务机关。朱棣登极之后,为了监视朝中异己,赋予了其更多的权力,甚至可以直接逮捕文武百官,还可参与朝中军政,刺杀、策反对立势力,并设立单独的监狱。

  朱高煦盯上解缙之后,与同样被解缙得罪过的锦衣卫首领纪纲一拍即合。解缙对纪纲一向鄙夷不屑,还曾作对联讽刺他不学无术、溜须拍马,因此纪纲早就想收拾解缙,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现在有朱高煦的密令指派,正合其心意,因此自从解缙离京赴任广西开始,就一直派大量鹰犬跟踪解缙,收集掌握他的行踪动态。这次解缙回京,纪纲早就接到线报,说解缙与王偁密谋上疏,又暗中拜会了太子。纪纲将这些一并报告给朱高煦。朱高煦一看机会来了,立即派人到朱棣面前汇报,说解缙私自回京,并密会太子,意图在朱棣远征蒙古不在京都之时,趁朝中空虚篡夺皇位。私见太子欲求谋反,这个罪状有点牵强。然而,怨恨和猜疑让人失去了理性,正常的汇报程序也被说成了阴谋。解缙这个倒霉蛋儿,正如太祖驾崩后来京吊唁一样,来也不是,去也不是;而这次见也不是,避也不是。当解缙来京,皇上不在,正常向太子汇报工作应该无可厚非,可恰巧就是因为他也是朱棣需要防范的人,才得以让汉王从中挑拨离间。试想,如果解缙不见太子,估计还是要承担对太子不敬的罪责。朱棣听了朱高煦的汇报,勃然大怒,但正值大败蒙古的关键时刻,忍了忍暂且放下,暗中却加派大臣,密切关注朝中动态,待打败蒙古,班师回朝时再做定夺。

  解缙刚到京都,锦衣卫就立刻将解缙逮捕入狱。汉王顺势勾结锦衣卫纪纲,指使狱吏在牢里对解缙严刑逼供,以坐实其“大逆之罪”。解缙本来就瘦弱的身体,重刑之下几乎送命。解缙在重刑之下,只承认皇帝不在,拜见太子确有不妥,但也只是行礼仪之事,绝无图谋之心。

  永乐十三年冬天,皇上照例让纪纲拿出牢里犯人的名单,想在年关时节赦免一批,看到名单上赫然写着解缙的名字,面无表情的脸上一片沉静,沉吟半晌,也只是慢慢地吐出一句:“缙犹在耶?”

  纪纲一愣,暗自偷窥皇上的面容,在这张饱经风霜、久经沙场的脸上,他没有看出任何表情,于是只好答道:“是,还活着。”接下来,没有人说话,周围除了皇上缓慢而用力翻动纸张的唰唰声,还是一片死寂。

  于是,他备好烈酒,来到狱中,让狱卒将解缙带了出来,又做了几个好菜。

  解缙看到纪纲,内心还期望着皇上能对他有所宽解。况且,解缙好酒,就是死了,也要先喝顿饱酒。一语成谶,这顿酒就是解缙的送行酒。纪纲把解缙灌醉之后,趁其酒醉不醒,将其拉到雪地里。白茫茫的雪花仍旧下着,悄无声息。解缙沉醉在雪地里,静静地逝去。这个大明江山的一代才子,就这样冻死在雪地中,再也没有了痛苦和怨仇。那年,他正满四十七岁。解缙出生时,曾经有人看到一道白光掠过;死后,仍然有一道白光升腾,在场的狱卒都暗自惊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