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成长密码》有感
沐浴在清晨第一缕阳光中,手捧一本《教师成长密码》,分享一位位教师成长历程的积淀,是一种收获。夜阑人静时,再读《教师成长密码》,与大师心与心的交流,掩卷沉思,感悟自己的成长,是一种幸福。
书中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做尊重学生的老师,从课前备课、课后反思做起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的出路等方面展开论述。读了这本书,自己收获很多。夜空繁星点点,我愿撷取最亮的几颗与大家分享。《迈好教坛第一步》从中我学会了怎样使孩子喜欢你,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及如何度过人际关系磨合期;更有《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四招绝技与三不做,“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爱上你,从而更爱你的课。
每一篇教师成长的故事,都能让我学到很多有关成长的道理和人生的启迪,都包含着每一步成长的艰辛与汗水。诚如冰心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羡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文中每位教师鲜花与掌声的背后是苦涩与艰辛、历练与坚守!
教师成长的密码如同一把钥匙它打开了教师成长之门:爱学生没商量,学生爱你亦没商量;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以书为伴; 潜心学习教育教学艺术,一展教书育人风采;学会反思,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一,爱学生没商量,学生爱亦你没商量
《教师成长密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署名绿草青青的《让学生喜欢你》。古人有句话“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才能信赖你!你传道他们才有更深的收获。学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你就走进了教育的捷径。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去倾听,一定会享受到心与心交汇时的美好。我是一名年轻教师,我爱我的学生,我经常给学生读一些有意义的小文章,在班里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课上与学生教学相长,课下与学生一同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中,在班级活动中感受爱,学会爱。想他们所想,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似乎和我有牵扯不断的联系。我知道爱的表达,事无巨细,办公桌里,准备着健康小零食,以备学生饿了偶尔挡挡饿;有刚进青春期小女生所需的卫生巾(当然我是女教师)……我的爱感染了他们,有什么话他们都愿跟我说,有什么困难他们也总找着我,有了高兴的事也都愿意让我与他们分享,甚至他们会主动关心我,帮我解决问题了。渐渐地我发现他们也越来越喜欢的语文课了。我很欣慰,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快乐,因为他们学会了爱人。
教师面对学生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关心去打动学生,用爱心去点燃学生,用真心去感染学生,用心的去爱去教学生。在平凡的人生中、平淡的工作中细细品味孩子们带给自己的快乐,踏踏实实工作,简简单单做人,快快乐乐享受。在享受学生带来快乐的同时,教师发展的动力才会得以提升。请记着:教师爱学生没商量,学生爱你亦没商量。
第二,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以书为伴。
朱熹有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传道授业的老师更应该不断读书来给自己及时充电。活到老学到老,在读书中育人,在读书中成长。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李镇西老师说,“一个教师要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就必须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写作。”教育教学的艺术需要学习,更需要在实践中升华。懂得向书本虚心求教,借鉴别人的经验来成就自己是弥补自己教学经验不足的最好办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乐”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仅适用于学生的发展成长,更适用于教师。文中的众多教师对教育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强烈的发展欲望。记得武凤霞老师曾经说过:“无论你是谁,无论你生活在什么地方,只要有行走的欲望,平台就会在你的努力中不断伸展。”我们生活在平凡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自己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工作的突破口,要在普通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工作的亮点。我也要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作为职业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并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与学生的互动、与家长的联系等日常工作,在不断学习与反思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师以书为伴,在学习中成长。相信你的行动也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一旦学生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那可真正是一笔无可估量的财富啊!
第三, 潜心学习教育教学艺术,一展教书育人风采。
教育需要艺术。文中很多这样的优秀教师和班主任之所以会成功,用心的爱每一个孩子,在教育中充满艺术,在滴水间渗透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说话是一种艺术。身为人师更应该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一件事情怎么做效果可能会更好,教师是必须用心去思考的。教育教学的艺术需要潜心学习。研读古今中外教育先贤的著作,汲取他们理论的精华,融入自己的教育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写尽八缸水,博取百家长”。学习身边优秀的教师,多学习他人,欣赏他人,才能成为自己,提升自己。
第四,学会反思,做生活的有心人。
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格言都强调了反思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如今,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崭新的姿态直面我们的教育之时时,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面对着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面对着诸多变化,教学反思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反思就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通过几年来对教学反思的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学反思的可贵之处,它能将我在课堂上的意外收获、得心应手、一吐为快;它能把我的失误记载成文,作为前车之鉴;它能让感性的实践升华成理论性的经验,从而使我在教学中得到更深刻的历练……教学反思既是课后备课,又是课前备课深化和发展。它是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以便从中探索教学规律,使教学工作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乃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经验+反思=成长,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它可能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有效的发挥反思的作用,使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杯陈年佳酿,每一遍品读过后都会有更深的感受。感谢《教师成长密码》,是它让我找到了一把打开教师成长大门的钥匙。我会让它常相随,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