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懂中国改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读懂中国改革》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1: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懂中国改革》读后感10篇

  《读懂中国改革》是一本由厉以宁 / 林毅夫 / 周其仁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懂中国改革》读后感(一):书摘

  《读懂中国改革》读后感(二):最后终结一句话,刻骨铭记:不要与年轻人作对!

  一看这本书的作者豪华阵容就知道此书的意义。

  吴敬琏,张维迎,周其仁,厉以宁等等这些学者都是目前国内一流的国家策略研究者。他们的文章都有很强的启发性,对于国内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的总结也是鞭辟入里。

  唯一我觉得出版社做出这样的书不讨巧的地方就是,这本书注定也是一本大杂烩。因为百家争鸣,大家各自的看法会比较分散。同时因为国内的情况非常的特殊和复杂,一家的看法分析起来难免也有失偏颇。这样的大杂烩对于读者而言也是一种负担,实在是看了以后各种想法交织在一起,更多的时候给读者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向,启迪读者的灵感,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的转变或者提示。如果作为广开思路而言这本书无疑是值得一读。

  个人而言,我只是就我自己的关心的部分详细阅读了一下,其他部分都跳过了。按照写书的程序,起承转合,最后都会搞一个眺望未来的部分,基本上都不用读。中国的未来一百人有一百个理解。多听多看在这个方面没有啥帮助,多想才是正经事。

  首篇,“重新反思中国改革之得失”吴敬琏先生的文章,相当的开篇立意。我个人还是一个自由市场的鼓吹者,所以部分言论相当赞同。中国应该走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

  国内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内部失衡,粗放增长,使得社会寻租日益越来越盛行,走向了权贵资本主义的方向(官僚资本主义或者是官家资本主义)。

  根据1990年前一年开始一些学者研究,租金总数达到了GDP的两成至三成,高达4万亿至五万亿。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和基尼系数居高不下。从最近打掉的几个老虎苍蝇来看,动辄上亿,数百亿,甚至千亿的资产被曝光。真是杀了和珅富了嘉庆。

  国内最大的蓄水池不是楼市,更不是股市,而是这些老虎苍蝇。

  也有理由相信一部分的资产都被转移至国外,现金走私的案例在国外被查出,屡见不鲜。wiki解密也提到了在瑞士银行大量的国内高官账户巨额存款。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当然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天朝人,这些都是谣言,没有官方辟谣,我们都不应该相信。

  第二篇值得一读的是周其仁先生的《为什么中国的体制改起来特别难》

  陈志武的部分,建议大家都可以跳过,呵呵呵,不解释。

  214页,《人口红利消失后的中国》题目略大,不过写的不错,值得体味。这样的问题在西方国家,日本已经遭遇了,他们是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文章并未涉及太多,但是值得进一步深入阅读其他的资料结合思考。对于国内的现状的问题,文章中可惜限于篇幅并未太深入的讨论,只是蜻蜓点水掠过。

  最后终结一句话,刻骨铭记:不要与年轻人作对!

  《读懂中国改革》读后感(三):读懂

  1984年到1988年,国家实行价格双轨制,计划内很便宜,计划外流通价格很高,出现了很多倒爷,我记得王石就是在深圳倒卖玉米起家。1988年,第一次改革闯关,价格并轨,一时之间物价暴涨,间接导致64事件,直到92年,价格才全面放开,我记忆中我下午放学,都要去买一个烧饼吃,一个烧饼一毛,还要给一两粮票,后来粮票就废除了。

  《读懂中国改革》读后感(四):略有点过时的经济学家文集,二星,不推荐。

  《读懂中国改革(套装共2册)》略有点过时的经济学家文集,二星,不推荐。

  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关于国内经济改革的文集。第一册2013年出版的,说的是2012,2013的事情。第二册2014年出版,说的好像以2014年的事情为主。

  不太喜欢这种体裁的书(这套是某天亚马逊特价的时候买的),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够深入,有相当多的内容又前后有重复(不同的人说相同的事或观点接近)。

  想仔细研究这些人的想法的话,稍有点名气的,都有专著出版。

  这套书比较坑人的一点是每篇文章都不提具体的发表时间,我相信这是编者故意的,怕读者看到发表时间后倒了胃口。

  《读懂中国改革》读后感(五):【笔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吴敬琏:摸着石头过河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需要的是从经济和政治上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改革。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实现产权、完成国企股份化、加强商品服务市场反垄断和资本市场合规监管、建立新社保体系;加快民主法制进程,在规范政府权力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基础上逐步扩大民主,强化民主对政府的控制与监督。我们个人的命运是同改革开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时刻怀着忧患意识,有责任,有担当。在现实目标的引领下,坚定前行,拥抱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石仲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凸显,主要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不完善,制定滞后、漏洞太多。导致权利失衡、分配失衡、社会心理失衡、生态失衡。另外,加大力度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不能回避的,也是绕不过去的。

  管清友:当下转型闯关的要点是,金融上去杠杆、经济上去产能、简放政权,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

  张维迎:未来30年的改革重点,就应该由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前15年主要是建立独立司法制度,对产权进行很好的保护,后15年,要改进民主选举制度。要深刻认知,大多的变革都是既得利益者推动的,好多成功的变革都是既得利益者所为。这是由于他们有最新的理念;他们并非统一的利益体(富人的内部矛盾比穷人大的多);他们深知改革是避免被革命的最好办法。如果不能把既得利益者变成改革者,以为所有的变革都是你死我活,首先这样是没有希望的,其次革命的后果也很难比原来更好(辛亥革命让法治和民主大幅倒退)。这需要有为的政治家而非官僚来实行,官僚和政治家是两类人,前者是按部就班不做错事,后者是要做正确的事,要有理念和魄力,有使命感和领导力,有胆量做大事,要经历政治竞争的磨难。官僚系统无法培养出政治家,只能生产官僚。

  华生:解放思想的本质,是解脱泛意识形态化的羁绊,包括拒绝宗教化和标签化,甚至包括解放思想本身。换言之,不是说可以否定和怀疑一切,而是以解脱意识形态化的羁绊为边界和底线。因为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共同富裕等这些价值目标的实现,不是取决于意识形态的高调,而是取决于机制、路径即桥或船的设计。随便用改革反改革画线,容易封闭对改革不同路径的讨论和批评,那样其实还是没有跳出意识形态化窠臼的表现。

  改革本质上就是改善和妥协,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是就它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和它积累变迁的意义而言。而就其行进的每一步而言,改革就是改良,就是有妥协的前进,是在承认保护和转化既得利益的同时,发生新生增量的双规前进。 这样的改革从来就饱受两翼批评:它既有旧体制的残迹,又有新体制的幼稚;既有变革中的失序,又有妥协中的痛苦,就是没有站在传统或现代的道德高地上的批评者们自己不必兑现的乌托邦期许。但其实正是因为如此,它在惊人的变革中避免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的撕裂和对抗,打破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改革总是以悲剧结束的宿命,也走出了过去总是在理想的憧憬中以暴力和革命摧毁社会、从头再来的历史循环,这才是中国改革的真正伟大之处和奥妙所在。

  改革需要对话交流,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或者上下推进。用非正式的互动沟通通向效率更高的正式沟通制度的转变将是今后改革的重要方向。以此聚集改革的势能和动力、产生和推动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制度创新,从而延续中国奇迹。

  周其仁:国家不是公司,如把整个国民经济作为一家超级国家公司来管理,那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经验。现实的局面,改革不但要跟腐败或溃败赛跑,还要和也来越年轻的社会主体的期望值赛跑,并有能耐把大量法外世界的活动,吸纳到体制里来。

  陈志武:基于行政权力和政府资源的管制而人为形成的金字塔机会结构(特别是医疗、教育、艺术过度集中到极少数城市),同时又通过户籍制度进行社群隔离。这是一种基于权力强制强加在全国公民身上的不平等秩序,这种秩序从根本上决定了收入分配、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

  张军: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制止产能在一段时期的相对过剩现象出现,那么我们最好应该允许产能相对过剩的存在,也应该允许市场去调节产能。如果这些产能是持续过剩的,那么下一轮的投资就会减少,逐步调整到供求平衡的状态。而不是用计划经济的眼光看待动态问题,然后用行政手段去调节。

  政策是一回事,经济学家的逻辑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是顶层设计改革必须有足够的风险评估,其方案才可以实施。将一切问题归咎于政治体制是中国式思维的典型。但从理论上,经济学家至今没有发现经济发展与民主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甚至连相关都不显著。经济增长不一定需要“结构最好”的体制,而是要看体制能否容易地调整和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求,政治体制要服务于经济发展。

  吴稼祥:改革不是革命,技术要精,下手要轻,别想着一次就能成功。而且无麻药可打,改革涉及的面越大部位越要害,社会的痛苦就越深,受不了,就会拒绝。必须要能缓解痛苦,让受众者得到甜头,改革才可能成功。正所谓过河还要摸石头,这摸石头,就是给老百姓找甜头。一步步释放甜头,一步步扩大共识。用小的改革带出大的改革;从具体有限的目标推进导向最终目标。

  厉以宁:宏观调控不能替代改革。宏观调控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是对经济的干预,而改革是才是解决机制问题。宏观调控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重在微调、预调。城镇化 = 老城区(改造) + 新城区(支柱产业落脚地) + 新社区(农村就地城镇化)

  夏斌:“改革从哪里突破”、采取哪些措施?路线图、时间表是什么?远比“必须加快改革”之类的口号与激进的呼吁更为重要。

  许小年:没有民众的参与,改革将一事无成。强国兴邦是手段,终极目标是富民和兴民,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

  郑永年:改革是在不平衡中进行的,任何改革都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先易后难,实际上就是通过培养新利益来克服老利益。目前,每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并非来自市场,而是行政和政治。设立特区的本意就是要为国家、整个社会探索一条制度创新之路。是其他地区向特区接轨,而不是特区向其他地区接轨,成为“特区不特”。没有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层,很快就能使特区演变为一般城市或经济领域。特区应以开放促改革,以体制创新促进体制变革。

  王丰:中国人口的深层变化,包括年轻劳动力规模迅速缩小、储蓄率降低、老年人口数和比例快速上升等。需要国家深相关化改革、包括人口流动与户籍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资本市场、长期护理、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张千帆:经济市场化、民主政治化、执政权力法治化。

  汪玉凯:决定的精髓是推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不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体,而是营造环境的主体;政府的权力严格受到法律规范;政府不能以自身为中心,而要以公众为中心。

  田国强:要素驱动不可持续,效率驱动需要成熟,创新驱动依靠民营。明道为本,取势为导,优术为用。行的正,用的活,管得少。需要完成从行政干预过多的全能政府向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有限政府改变(实施法律和抵御外敌),以及从与民争利的发展型政府向公共利益服务型政府转变(提供市场无法或难以提供的东西)。

  竹立家:战略失败是最彻底的失败。执政的合理性必须要是其价值理念与制度实践得到人民的认同和拥护。未来的改革路径,应从经济体制到行政体制、从现代化到现代性、从工业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从管理层垄断权力(官本位)到公民协商性权力(民本位)。幸福不是对象性概念,而是关系概念,是一种持续稳定的感觉,这种感觉只能存在与关系之中。包括家庭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社会关系。

  《读懂中国改革》读后感(六):启发思考维度,深度不足

  读懂中国改革,这本书是吴敬琏等一些专家对中国改革的看法,其最大的好处在于,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文章太多决定了谈论的深度不够,没有具体的措施。

  然而,作为一个对中国改革很少关注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很多知识。

  在“改革回望”里,改革是如何重启的,改革的得失,改革的主线,改革的实质,杜润生与农民等这些方面,让我对改革的大致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改革是怎样重启的》这一篇中,我们看到了,改革重启时的艰难,主要在于意识形态的约束,思想的不解放,于是争论不断,阻力不断,然而经过一番斗争,最终确立社会主要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其实,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容易,都要破除阻碍,关键在于我们能够抓住问题,调动新力量与旧有力量相抗衡,迎难而上。

  在《杜润生与中国农民的一个世纪》中,杜老提到,“欠农民的太多”。这让我想到了温铁军教授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中国的八次危机都转嫁给了农民,农民是改革失败的承受者,却不是改革成果的享有者。然后我们看到了,国家经济增长很快,财政收入增长很快,但是农民收入却增长非常缓慢,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内需不足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农民没有财产性收入所导致的。我们看到房地产开发给一大批人和政府送去了财富,却唯独农民少的可怜。与此同时,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却并没有相应的支出增长,养老、医疗、教育、社保等支出都到了城市或者说机关事业单位,与农民无关。所幸的是,这几年,政府开始改变了,但是力度依然不够。

  由农民问题可以引申出一系列问题,土地征收问题,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财政支出问题,内需不足问题,城镇化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公民权利问题,人大代表缺位问题,政府权利无限制问题、、、、、错综复杂。

  在第二章里,我只想谈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为什么发展这么迅速?各位专家分析了好多原因,比如说采取渐进式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国企改革,城乡差别化,分税制改革等等。其实,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一是我们太落后了,而是全国上下都想改变,一起努力。(这话有点粗糙)

  另一个问题是改革的主线问题,张维迎教授在《中国改革的两条主线》中谈到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有两大主线,一是价格的自由化,二是企业的非国有化。这是相对细分的主线,其实主线只有一个,那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并不是政府主动的,而是被动的。以国有企业来说,从国企承包,到政企分开,再到抓大放小,再到重组兼并等,每一步都是在上一步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才采取下一步措施。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问题,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其实在一开始是存在的,因为要建立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市场起主要作用,而政府起维护、服务作用,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从属的地位,以至于在改革的过程中,从属地位也渐渐削弱了,几乎不存在了。于是,我们现在才重提政治体制改革,而且不再把它放在从属地位,而是单独列出,只是为了强调,因为不强调就会被忽视。

  由于写得太多了,后边就不再具体细说,其实后边说的几大问题,还是那几个,即,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行政法制化,然后谈到了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说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国企改革问题,城镇化问题,资源配置问题,行政审批问题,司法问题,特区问题、、、、、

  但是有连个个问题需要我们特别留意,这里不再详述,只是列出,社会自治问题(国家吃掉社会,社会组织缺乏),人大代表缺位问题(近年来社会问题频出,农民权益受损,代表在哪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