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九八四》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九八四》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3: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九八四》经典读后感10篇

  《一九八四》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九八四》读后感(一):一九八四和美丽的新世界浅层比较

  关于奥威尔和赫胥黎的未来构想浅谈。 16年春天无意间看了赫胥黎的新世界吧,然后后来夏天看了娱乐至死之后就一直想特意找1984来读。本来没想着去比较这两本书,但是看的过程中就很明显发现了一些相似点啊还有不同,就想来提一下。 其实赫胥黎的新世界呢更像是无意的产物,我个人的感觉是作者想写这么一本科幻所以就写了。到奥威尔的1984更有针对性吧,因为注意到作者的背景,生来穷苦又经历战争,所以奥威尔的作品可能在我看来更深刻一些。包括书中的论断以及观点。 真的很难想象作者提前将近十七年来看到了非常接近的一个中国当时的未来(文革)现象。(书本《一九八四》于1949年问世。)其实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如果书一问世就被当时中国统治阶层所读,那十年浩劫会不会减轻或者避免,或者是加重。当然我不敢揣测也没有能力揣测当时的统治者的心态,是否正是从1984中得到的启发?还是真的只是一个偶然的吻合?那时的统治阶层想的是否也是"自由是奴役,无知是力量"呢? 两书都构造了一个未来的新世界,新世界的周围也都存在一个"未开化"的世界-即"野人"的世界和无产者的世界。 唯一让我感到惶恐的是,一定只有这两个选择吗?要么在快活的世界里被蒙蔽要么在痛苦里认同然后死亡?两个很清醒的人都死去了,野人迷惑地死去而党则成功地将温斯顿洗脑,然后死亡。 一个等级社会的根基,除了经济外还有情绪。 两书都有一个等级,一个用药物使下层人名快乐,一个则用恐怖和暴力折磨镇压。 其实非要让我选择,我一定会选择赫胥黎的新世界,起码看起来更快活更光鲜,人们似乎更加无忧无虑,物质也更加充足。 哪怕开开心心地被骗,也比饥饿肮脏地被打压要好吧。 很遗憾的是我不得不承认奥威尔的未来相当有说服力。更理智也更贴近现实。但那个时代似乎已经过去? 而科技仍然在发展,赫胥黎的构想也非常有可能成真。

  《一九八四》读后感(二):一九八四

  在搜集了网上关于译本的质量的各家说法之后,选择了刘绍铭的译本。英文原文的难度未知,可能我的水平够用,以前书展上买的一本也不知道放哪儿去了,就买中文本看吧,反正不是做文学比较分析,加上目前也没出现莎士比亚之外的有让我愿意原文译本一起读的作者,所以就先这么着吧。

  《一九八四》读后感(三):一九八四

  买来很久,只读了一点点,感觉读起来很生涩。最近开始一口气读下去是因为受了表妹的刺激。八岁的表妹来到我家到处找书看,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她已经读过很多中外名著了。可是我家书实在少的可怜,便自己找到了这本被我搁置很久的《一九八四》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跟我说“姐姐,我知道这本书讲的什么”,我一个震惊,想着自己读博了都看不懂的一本书,居然被一个八岁的小娃娃道破了天机。我赶忙心虚的问她“讲的什么啊”,她说“温斯顿”。哦,这样啊,还好还好。我以为这样无趣的书她翻几页也就算了,没想她居然看了几十页,后面跟我说,“我懂了,这本书是讲老大哥的”。我真的自行惭愧。顺便说个八岁娃娃的高情商:姐姐,做饭要多样化,不要总那么死板。随后就翻起了一本袖珍菜谱来看,说我想吃这个炒饭。于是我就给她做了类似的炒饭。做好后,看她面对炒饭没有表现出一点点的兴趣,就问她“是不是姐姐做的不好吃啊”“不是,好吃,跟我想象的一样好吃”,然后顿了一下说“只是我想象力太不丰富罢了”。我只能呵呵了。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小孩的高情商跟从小读很多书不无关系,对她的钦佩之余也对自己知识的匮乏自惭形愧。

  看这本书是什么感觉呢?刚开始看倒不是说看不明白,只是觉得略显枯燥。书中描述的画面让我想到了传说中的guoanju。人被蒸发掉的情节原来在别的国家也会出现。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一个被监视的社会,如果你所认知的一切都是被别人给改变过的。说不上来对我的思想有多大的启发,因为自己也不很清楚读这本书的前后思想到底有没有什么改变,有点本来就明白又有点朦胧的感觉。

  对于思想犯罪的人,并不是传统的杀掉,而是将子项彻底的扭转过来之后再消灭。这点倒是我之前未曾想过的。真正的做到了控制人的思想控制人的心。

  《一九八四》读后感(四):Haben Sie jemals gedacht?

  Ich habe " Animal Farm" vor "1984" gelesen, und meine Entscheidung ist richtig, obwohl nachdem ich die zwei Bücher gelesen habe, der Grund geändert hat.

  quot; Animal Farm", in der Form eines Geschichten oder einer Fabel, hat die Tatsachen der russischen Totalitarianism unter der Stalins Macht ausgedrückt, da war gerade WWII, und Großbritannien die Hilfe von Russland brauchte, deswegen haben vier Herausgebers abgelehnt, dieses Buch zu veröffentlichen, die vier Herausgebers Handlung ist auch simpel zu verstehen , wenn man an die selbe Interesse denkt, is alles leicht zu erklären.

  Aber wie das Lied singt: until it comes to you. Im Buch "1984" hat eine Gesellschaft beschreibt, ( ich muss hier meine eigene Meinung äußern: wie schrecklich und wie real! Wir leben genau in einer ähnlichen Gesellschaft! Nicht wahr?) in der Sie 2+2=4 nicht ausdrücken dürfen! In der Ihre Aktionen jedes Second unter Kontrolle sind, sogar Ihr Denken, Denken? Werden Sie mir fragen, ja, Ihr Mimik, Ihr Wörter im Schlaf, usw. alles können Ihr Denken belichten, wenn Ihr Denken nicht richtig ist, die Partei wird Sie quälen. Die Macht, statt der Freiheit, "1984" hat mehr Mals die Macht diskutiert,(wir haben keine Freiheit, es scheint, dass es schon eine Wahrheit ist, die wir nicht mehr ändern können) aber warum benötigt sie die Macht? Orwell hat die Antwort ausgegeben, die Partei will die Macht, weil sie will. Die Macht ist kein Zweck, sondern das Ziel! Die Folter hat den stärksten Will zerstört, es gibt keine Liebe, kein Vertrauen, kein Gefühl für die Sonne oder alles schönes, es ist eine Gesellschaft des Gehorsams, der Angst und der Lüge.

  Am Ende dieser zwei Bücher gibt es keine gute Ende, alles steht da, und bleibt wahrscheinlich für immer. Ich weiss nicht, ob im Orwells Herzen es noch manche Hoffnungen gibt, so lange man, ich meine, die gewöhnlichen Leuten wie ich und Sie, nicht lernt, nicht die Wahrheit konfrontiert, 2+2≠4.

  Ich glaube, dass jeder diese zwei Bücher lesen soll, sie haben keine ideale Gesellschaft beschrieben, oder uns gezeigt, wie eine ideale Gesellschaft sein soll, sondern sie hat mir gesagt, die Freiheit ist keine etwas gutes oder schlechtes, die Freiheit ist, dass ich denken kann, was richtig oder falsch ist.

  《一九八四》读后感(五):You are a beautiful person , I love you .

  《NineteenEighty-Four》

  作者:乔治·奥威尔

  故事很乱,我不知道用什么形式告诉你这故事很精彩,用“精彩”涵盖其的内涵仿佛又含有点局限性,磨磨唧唧几天了都码不出几个字。有时候真想拿着整本书伸到你面前,给:“你看”,有这样一个分享此刻我的感受,一同相互梳理情节的你一直是我愿等待并邂逅另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我的影子。

  本故事背景限定于一个战乱年代,没有自由,没有民主,形单影只的底层民众全权受到党的控制,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思想上,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你一举一动,一旦发觉你企图背叛党,就如同觉察到你与其他玩偶不一样时变可让你消失于世。借用书中作者翻译的话来说:跟今天的独裁政权相比,以往的独裁者实在幼稚得像玩票。

  温斯顿就是存活在这一个社会体系中,从刚开始的唯唯诺诺到思绪渐变的觉醒,然后因茱莉亚一句“我爱你”,继而敢于听从自我内心,以及排弃周遭为真理作贡献,最终,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状态下以肉体上的死亡精神上的延续来结束这一切。

  无知是力量

  自新石器时代结束以来,世界上可分为三类人:上等,中等和下等人(千禧年代的我们称为国家管理人、资本家、中产阶级劳动者)。这三类人个别还有各种分类,称谓也各不相同,人数和一种人对另一种人的看法虽然各代不同,但社会上的基本结构却从来没有改变过。这里你要明白的是上等人要维持现状,中等人要抢上等人的位置,下等人如果还有目标的话,就是要消除等级的分别,创造人人平等的社会(但下等人有一特色:他们被劳役所缠,偶尔才会注意到自己日常生活以外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时刻要求自己要生活不要谋生的原因之一。上等人为了权力而争抢权力,并引起一连串战争(无论上是真枪实弹伤及皮肉的战争还是引发金融海啸致使数千万人失业的战争都可归为一类)。中等人为了夺权,人人平等这观念不再是要追求的理想,而是需要避免的危机和威胁,只有在动乱中才能抢占更多的可能。下等人的生活环境已被上、中等人搅得翻天覆地,连温饱还没能解决的情况下也毫无缚鸡之力反抗,只能任由随之堕落下去,生活日渐艰难。温斯顿就是下等人,反抗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那么的徒劳无功却又那么叫人心疼。

  战争是和平

  党提倡禁欲思想的理由:党千方百计要消灭性的本能,倒单不是因为性行为自成天地,难受控制,最大的理由倒是性压抑有利于引导歇斯底里情绪的发生,而这种情绪稍一刺激,就可变成好战心态与领袖崇拜的狂热。不断引发的战争使得的生产过剩的产品以另一种方式被消耗掉,他们都知道,生产的东西都消耗在战争上,而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要争取更多的人力物力,以作下一场战争的准备。现代战争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在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下,尽量消耗机器制造的成品,一切都是为了控制下等人并且创造可供利用的心理状态,因为一个等级社会的根基,除了经济外还有情绪。此时,战争的目的不是防止侵略或侵略别人,而是保持现存的社会结构一成不变。

  解释一下:这里所指的“党”,也可称为老大哥,黑发黑髭,神情出奇的镇静,透发着无边的全能与威力。只在电屏里出现,现实生活中谁也没见过。

  自由是奴役

  书中提到一个“双重思想”。双重思想就是让两种矛盾的思想并存于脑中的逻辑。党内的知识分子既然知道自己的记忆中哪一部分需要调整,当然也明白自己在瞎改事实。党的目的就是需要人来帮其修改历史,要让所有文字记录符合当时的正统思想,渐渐地大家学会了:瞪着眼睛说鬼话,自己却相信这是真话,谎话永远比真理走前一步。总是被磨灭自己的心应该是件及其痛苦的事吧~

  看完书又看到现实的情况,哇塞,这世界真好玩~

  《一九八四》读后感(六):跨越时代的警钟

  《一九八四》可能是我今年目前为止读过的最震撼的一本书。它带给我的思考不像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那样怅然若失或回味绵长,而是警钟式的,震得人脑仁发疼,却不禁为它挺直了身板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我认为全书最恐怖的部分莫过于男主角温斯顿被“改造”时的描写。你可以看到温斯顿怎样一步步被改造,一个人正常的三观怎样被扭曲甚至发生彻底的转变。或许有人会称之为“洗脑”,但我认为远比“洗脑”恐怖。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施压,加大人所承受的痛苦来一点点动摇你的世界观,让你对你一直相信的东西产生怀疑,直至完全否认它;让你承认2+2=5,让你把黑的说成白的,直至你的三观被完全颠覆,你过去所有的思想观点被彻底抹除。你不再是你,你甚至根本不存在。只有“党”是存在的,只有“党”是不朽的。

  多么可怕。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文革的时候。在那样一个年代,文化是可耻的,知识分子是败类,是要蹲牛棚的。你只能信奉一条真理:那就是领导人说的话是绝对正确的。跟党走,不会错。其余所有思想观念、文化认同都是异端邪说,都必须彻底铲除。如果你不认同你反抗,那就铲除你。所有人的思想都被同化。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统治阶级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希望权力永远掌握在他们手中,就像《一九八四》中作者借奥布莱恩之口所说的:“首先,你要知道权力是集体的。除非个人认同集体的意志,否则他就没有权力。党的口号你是知道的:自由是奴役。你有没有想过,这口号可以倒过来?奴役是自由!只手空拳的话,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终被打败。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因为人注定要死。这也是人类最大的挫折。可是如果他愿意与党合成一个整体,换句话说,放弃自己的身份与党完全认同,那么不但他的权力大得无法衡量,而且长生不老。第二件你得认识的事是权力就是控制人类的权力。控制人的身体固然是权力,但最重要的还是控制人的思想。控制事物,或者,如你所说控制外在的现实,并不重要。我们对事物的控制已到了随心所欲的绝对境界”。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当人的思想都可以控制的时候,还有什么是达成不了的呢?对与错,正义与非正义,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乔治·奥威尔无疑为世人敲响了警钟。虽说中国万幸中走出了文革的阴影,但并不代表类似于文革的危机不再存在。就拿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来说,表面上是一片祥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个方面都有了保障,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个人的精神。或者说,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每天在报纸,在手机电视上接收的信息,真的如我们所相信的那般准确吗?抑或那只是媒体希望我们看到的?又有谁知道,在某个新闻报道中,遇难者的人数实际上是被政府篡改了的?或许我们所处的环境希望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美好的景象,我们也乐于去相信环境是美好的,但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直就有欺骗。人不可能一辈子就这么傻呵呵的过去。群众需要真相,也需要自己去培养探寻真相的能力。只有当个体的群众有了一套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形成了独立的价值观与伦理观,而不是人云亦云,只知道遵从书本或媒体上的是非观念,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时代才会进步。

  乔治·奥威尔是很有预见性的。他看透了事物的本质,挖出了问题的根源,于是写出了《一九八四》这样一部超越时代的伟大作品。“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此话不假。《一九八四》提醒世人,要时刻保持警惕,你所处的时代,每天围绕你的信息,说不定正在蚕食你的思想,你的灵魂。如何在大时代中保持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立性,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九八四》读后感(七):压抑的一九八四

  如果说我迄今为止看过最恐怖的小说,这算一本。压抑的全书,伴随着今年南方寒入骨髓的冬天,以及饱满绝情的雨,我在大中午却依旧逼仄昏暗,让暖气片烘得昏昏欲睡而干燥的公司小房间里,做了两次噩梦。

  剧情其实极简单,温斯顿絮絮叨叨地从他生活环境开始讲起,被电幕监视,书中的“党”毫不遮掩地修改历史,并传达所谓的“双重思想”,告诉你你记得的都是错的—其后小小的只是越线到无产者地区“散步”,从他踢开被炸的人的手就可以预知到后面的结果,因为他其实已经在失去作为“人”本身所应有的基本道德,而却不自知—随后与朱丽亚相爱,后来他意识到她的所谓“守小规破大戒”指的只是在性方面的解放,而对于其他的事情朱丽亚一点都不在乎—接着他跟他所信任的奥布莱恩袒露心迹,表示想追随戈斯坦推翻老大哥的“党”,此处戈斯坦的书(后实为奥布莱恩与其他人一起写的)冗长压抑枯燥,但其实是本书精髓,是“奥威尔主义”的主要理论—结果奥布莱恩是已监管他七年的变态内党分子,他和朱丽亚都被逮捕、折磨,先是背叛了所有他认识的人,坚守他的思想,到背叛了他的思想,坚守他的心,到最后拿内心深处最恐惧的老鼠来折磨他时,他背叛了爱情,背叛了朱丽亚—最后大洋邦打赢了战争,他五体投地的崇拜这个他曾质疑的存在,随着一声枪响,一切结束。

  温斯顿所处的是“只有恐惧、憎恨、痛苦,没有尊贵的情感,没有深切复杂的悲哀”的一九八四年(甚至他也不确定年份),以老大哥革命后却是最差的生活,吃着恶心的食物,喝着化学品兑成的酒,人与人不能有多余的交集,夫妻的存在只是为了繁衍,父母与子女的亲情被切断,孩子被洗脑随时会举报自己的父母,甚至夫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他们未来的规划中是要被切断的。针对世界观,“他们的哲学本质上是排斥经验的可靠性和否定外界现实的存在”,他们“认为人的意识是唯一衡量现实的标准”,但在这里,“人的意识”是以他们的意志作为参照,他们说你不存在,你也得深信不疑自己确实不存在。

  他们坚定地认为权力的倾圮有各种原因,但以他们的意志建立的伟业将永远不朽。原因如奥布莱恩所说“一个人要怎样使用权力才能教另一个人乖乖听话?…让他受苦。单是顺从还不够。除非一个人身上正受着痛苦,你无法知道他是跟着你的意志走还是我行我素。权力因此是使人痛苦,使人羞辱。权力是把别人的思想拆得片片碎,然后再按自己的模式重组起来。”也顺理成章他们的世界是这样子的:“我们创造的世界,正好与旧日冬烘先生想象出来的乌托邦相反。乌托邦是极乐世界,我们的世界则充满了恐惧、背叛、痛苦,你践踏别人也被别人践踏—一个在转变过程中手段会越来越残忍的世界。我们世界中所说的进步就是痛苦的升级”。

  说到这我们会很愤慨,如温斯顿一样认为:“一种文明不可能建立于恐惧、仇恨和残忍上,因为这不会持久…因为这样一种文明无活力,最后会瓦解,自取灭亡。”

  而他们的逻辑是“显然你是认为仇恨比爱更消耗精力,是不是?就算你对,那有什么关系?好,假设我们选择加速生命的速度,结果未老先衰,三十岁不到就变了老人。我来问你,那又有什么分别?你还不懂吗,个人的灭亡不算死亡,党才是不朽的…我们控制生命…控制生命的每一部分、每一层次。你一定以为有些什么叫人性的东西会受不了我们的控制,最后必然会反对我们。但我们创造人性!人是可以捏造出来的。再不然你又想旧事重提,回到你的无产阶级或奴隶造反理论去。你是白费心思了…他们像野兽一样孤立无援。党就是人类,其余不值一提。”

  我认为打破这个逻辑本身就在于“人的创造力”,最基本的人类失去创造,人类社会就退步,退步导致凋敝,凋敝导致灭亡,人类都灭亡了,党的不朽于谁有意义?如果把所谓的党的权力等同于上帝的权力,那我们的共同逻辑也只能止于上帝欲灭绝人类这种自大的生物而启动的地狱计划。

  这里的反乌托邦主义其实把人性的恶逼入了一种蛮不讲理的唯心模式,确确实实是非常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历史上曾经就发生过多次人类走入极端的模式,如法西斯,斯大林主义和文革等等,当今在核武器不断增加,人工智能的提高等等的背景下,我们未尝不试试当一枚杞人忧天的奥威尔。

  《一九八四》读后感(八):是寓言,不是使用说明

  高中的时候看过一篇旅德作家春树的随笔,说她在德国的邻居、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就在看《一九八四》,当时还很好奇这是一本什么书。之后又看了一部电影《浪潮》,讲的是一个高中课堂因为模拟“独裁统治”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看完电影很震撼,除了有对于教育方式的反思,也有对于德国高中生思辨能力的佩服。

  这是我一直想读《一九八四》的原因。

  在书封上,写着“多一个人读《一九八四》,就多一个自由的人”。确实,我觉得大家都应该读读,尤其是咱们中国人,而且很庆幸的是它没有成为一本禁书哦。

  这本书成书于1949年,写的是在1984年的“大洋邦”,在极权主义统治下的生活。说是政治寓言,倒不如说是一个预言,因为在50年前的东方,真的出现了书中的情况。

  摘一段如下:

  他们(孩子)崇拜Party和Party有关的一切。打着旗帜唱歌游行、远足郊游、用玩具步枪操演、狂呼口号、膜拜老大哥——这都是他们快乐光荣的玩意儿。他们心中的暴戾之气,就冲着一下对象发泄:国家公敌、外国人、叛徒、阴谋破坏分子和思想犯。为人父母的,年过三十就害怕自己的孩子,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这也难怪,差不多每一星期你总可以在《泰晤士报》看到一段这类消息:一个窃听父母谈话的小鬼,抓到了一切足以构成罪行的言谈,然后就向思想警察告发。当然,《泰晤士报》的新闻不会称他们为“窃听小鬼”,通常是美其名为“英雄小将”的。

  是不是似曾相识?张艺谋导演的《归来》讲述的就是一个类似的故事。

  这本书的预言真的让人不寒而栗。在一个个人行为被电幕无孔不入地监视、甚至连思想都必须保持高度忠诚的国家,物质是配给的,语言是新创造的,自由呢,自由在哪里?作者通过奥布赖恩的口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自由,二是幸福。对大对数人来讲,幸福比自由重要。”这就是陷阱的开始。“Party是弱者的永远的监护人,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他人,背负做坏事的名声,为的就是日后给大家带来好日子。”这是个谎言。身处其中的人知道,无知的群众只会点头称颂。“Party追求权力,完全是为了权力本身。权力是目的,不是手段。没有人会为了捍卫革命而去成立独裁政权,革命的目标就是为了成立独裁政权。”

  有三个转折很让我震撼。

  第一个是主人公温斯顿恋爱了。

  一个压抑着自己思想的貌似服从于Party的人,遇到了另一个爱着他的却更加叛逆的人。那种危险、隐秘而又心意相通的爱恋真是太美好了。来一段我最喜欢的:

  他们手捏着手的时间,顶多不过十秒钟,感觉却似永恒。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熟悉了她手掌的细节——修长的手指,整齐的指甲,因干粗活而磨出来的掌心硬皮,还有手腕部位的细嫩皮肤。他虽然没看到,但这么抚摸了一下,已感觉到好像亲眼看到过一样。就在这时他想起了一件事:他不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褐色吧?但黑发的人的眼睛通常是蓝色的。他不敢转头去望她,太危险了。在人肉屏障内,他们紧握着手,直视前方。他看到的 不是女郎的眼睛,而是须发斑白的那个老俘虏神伤的眼睛。

  这段描写太美了。

  第二个转折是温斯顿和朱丽亚通过奥布赖恩加入“兄弟会”。

  找到组织的感觉真是太棒了。温斯顿一直相信奥布赖恩是能真正理解他的想法的,是懂他的。当温斯顿和朱丽亚手牵着手宣誓的时候,应该是最开心的吧。终于能不再压抑自己的想法,做着不能苟同的事情。那个时候,“士为知己者死”大抵就是他的心情吧。

  第三个转折,真是惊出了我一身冷汗——奥布赖恩居然是Party的人!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毁灭也抵不上一个最信任的人的背叛吧。书是奥布赖恩写的,人也是奥布赖恩抓的,他那么懂他,原来是要毁了他。无处不在的监控,身边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翻脸成为你的敌人,这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世界,在大洋邦的土地上绝不容许异端!那段关于殉道者的评价真是精彩:

  在这个地方是没有烈士和殉道者的。你一定读过历史上有关宗教迫害异端分子的记载吧,譬如说天主教在中世纪的大审判。那种行动注定要失败。目的在于铲除异端,结果正好相反,异端不但没有消灭,反因此连绵不绝。他们在刑架上烧死一个异教徒,成千上万的同类继之而起。为什么?因为宗教法庭公开杀害它的敌人,在他们没有悔过前就烧死。正确地说,正因为他们不肯悔过,不肯放弃他们真正的信仰,才会被烧死。自然,所以荣耀属于牺牲者,而恶名则由施刑者担当……不能制造殉道者……我们不让死者有起来反抗我们的机会……我们不会摧毁一个抗拒我们的异端分子。他抗拒一天,我们就让他活一天。我们要转变他的信仰,控制他的思想,改造他。我们把他心中的毒素和幻想洗涤干净,把他诱导到我们这边来:不但表面属于我们,整个心灵也得认同我们。在我们杀他前,先把他变成我们自己的人。我们不能忍受世上任何一个角落有错误思想的存在,即使它是隐秘的、不会惹起问题的……

  《一九八四》读后感(九):本故事毫不虚构

  1984就是一道气场,让你打开第一页就感受到其中的无情、冷酷、严肃、死板。如果让我还原1984成为一部电影,所有的街道、小巷都是潮湿的、天空从未出现过太阳,雾霾不断、人穿着各种工人服装、脸和手都有污渍、胸前都有徽章。

  这是一本小说,但是这又不像一本小说。他像是在写历史一样,但不是以记述的方式,而是用超前的想象力呈现奥威尔心目中的老大哥王国。

  有一种这样的感觉,牙痛缠身时,有一时间的阵痛都会让自己错以为这是舒服的赶脚。其实牙齿不痛才是正常状态。正如里面描绘的世界一样,各种压迫各种摧残,换来一时间的自由,就觉得上了天堂,愿意赌上性命。其实这种自由本是应得。

  所以,在老大哥的画面前,不能说真话,不做正事。

  而这,不就是我们吗?

  《一九八四》读后感(十):《一九八四》书评

  终于看完《一九八四》…… 然而这份压抑与沉重却久久盘旋不去。 初看时,觉得很像文革,民众都是无知的迷恋者,追随着党的理论,“老大哥在看着你,”与每日例行公事的“报告毛主席”是多么的异曲同工,《一九八四》里有无处不在的探子,“思想警察”,他们可以是自己的儿子,同事,甚至是擦身而过的陌生人,文革是个“看天看地不看人”的可怕时代,这一桩桩是多么相似。 可《一九八四》的恐怖不能与文革同日而语,思想同化的文革,打压反动的文革,在《一九八四》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无力。为了神化,大洋邦可以随意改变历史,为了巩固统治,可以让无产者自以为得到知识,为了维持无知,断绝与他国的接触,避免民众的觉醒。为了不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可以构建战争,“战争是和平”这个口号,我一开始不懂,后来我懂了,哪来的战争,本无战争,所谓的战争不过是为了浪费物资,让民众有战时心态,才愿放权给少数派,不质疑,不抗议,所以,你看,所有的战争都只是外围,不会深入。 最可怕的是什么,是对党员的控制,双重思想。为了控制思想,他们培训一大批心理科学家,杀人凶手,无处不在的电幕,甚至伪装,时刻关注党员中的异端,一旦发现对党怀疑,立即进行洗脑处理,就在党内的都是无知觉的,忘掉自我否定自我的甲虫,而有质疑的觉醒者等待的只能是蒸发,温斯顿骗不过自己的记忆,懂得党的改史,怀疑党的动机,于是他遭到了思想警察的洗脑,超越忍受的疼痛逼他承认二加二等于五,药物催眠迫使他怀疑他见到的真实,就如一开始所言“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这是一个不能有自己独特意识的时代,正如奥布莱恩所言,“你的感情将如槁木”“我们将你挤得空空的,然后把我们的成分将你填满”,奥布莱恩说他们创造人性,控制思想,控制所有的一切,与宇宙同在,与地球同老,作为个人会消亡,但与党融为一体,则将拥有无上权利,永生不老。 看到这些,我冷汗直冒!想想我们的现在,起码还有自由意识,还好,我们没生存在那么一个极权社会主义,我没法想象,如果生活在那样的社会,人类该多么的绝望,人类还能称为人类吗?温斯顿败给了大洋邦,而我们人类,也失去了最后的意识,那得多可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