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让木乃伊跳舞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让木乃伊跳舞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5:58: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让木乃伊跳舞经典读后感10篇

  《让木乃伊跳舞》是一本由(美)托马斯·霍文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让木乃伊跳舞》读后感(一):博物馆的胜利,最终是人的胜利

  《让木乃伊跳舞》,让人从对博物馆的运作好奇转移到了它身后的人,那位逐渐老去直至化作烟尘的博物馆董事雷曼最终妥协了他的骄傲与挑剔贡献出几乎全部收藏并接受了仅作25年专馆陈列的“痛苦”。60年代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胜利,最终是作为馆长的人的胜利,“无往而不胜”的坚定信念,“让吹毛求疵者见鬼去吧”的自信,无比的实干精神和灵活的头脑。

  《让木乃伊跳舞》读后感(二):那些从“木乃伊”里得到的

  从图书馆里把这本书拎回家,题目起了很大的作用,让木乃伊跳舞,这么好的标题印在书上,就是最好的广告。

  读完,感触挺多。

  一是有秘史的味道,讲的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变革记,一个临危受命的馆长,如何力挽狂澜,让大都会博物馆进入最现代化的时期?这里面的明争暗斗,人事认命都十分熟悉,都能让人联想到周边的环境。加上里面对那些富贵捐赠者的描述,高层秘史味道扑面而来。

  二是讲了好的博物馆应该是怎么样。如何收集藏品,哪些不该收集,哪些该舍弃。

  三是,有人说人最幸福的事是年富力强时找到了可以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看这本书,作者有吹嘘成分,但也很为他庆幸。如若继续做官员,也就那样,但他选择了大都会博物馆。

  《让木乃伊跳舞》读后感(三):为公众献上最好的

  一会又是姓,一会又是名,看起来的确挺费尽,人名对不上号,前面说的人到后面是谁也不知道。看久了也无所谓了,索性只关注各种办展和征集藏品的曲折路程。胡安像和希腊彩陶的段落非常精彩,都可以拍成悬疑电影。还有两次想把员工踢出馆长办公室,让人看得忍俊不禁。

  多次危机,众多非议,甚至名誉扫地,当顶级博物馆馆长并没有那么风光和自由,相反还要长期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

  私立,董事会制度等,与国内博物馆的体制相差太多,其实可供我们借鉴不是很多。但一些理念可以是相同的,那就是对高质量的追求,为公众献上最好的,无论藏品,展览,还是建筑等,霍文始终坚持不妥协,以战斗的姿态去开展变革,去挑战困难。即使最终他的离职以不怎么光彩的局面收场,即使他的一些做法可能存在道德上的非议,但不得不承认他一直在不忘本心,排除万难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并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反观现在各种参差不齐的展览泛滥成灾,各种千篇一律,自以为是的服务项目,真正让人记住的有多少,让人受益有多少?博物馆不是政绩的舞台,也不是阿yi奉承的工具,而是要明白我的对象是公众,我是否已经问心无愧地向他们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让木乃伊跳舞》读后感(四):离开大都会之后的霍文

  看完书后,我很关心托马斯·霍文这个从上任起就发誓要“撕毁”大都会的成规陋习的人去了哪里。以下资料罗列出来以飨同好。

  1970年6月,霍文离开大都会博物馆,创建了独立咨询公司——针对博物馆业。

  1978-1984年,他是新闻杂志ABC的合伙人。

  1981-1991年,他负责编辑《鉴赏家》杂志(Connoisseur Magazine)。

  他写了不少艺术相关主题的书,如《伪造艺术》、《格兰特•伍德》、《图坦卡蒙法老》等。

  在Harry Moses拍摄的纪录片《谁是杰克逊•波洛克》里,霍文出镜,对波洛克画作的真伪进行解释。

  2009年12月10日,霍文因肺癌在纽约曼哈顿家中逝世。

  关于霍文的出身,在书中有颇多记载,但对于曼哈顿上东区而言,霍文以此身份为人初识:

  托马斯•霍文的父亲沃尔特•霍文是蒂凡尼的高层。

  最后——

  霍文在大都会的后半段,与《纽约时报》可谓是死对头。他去世时,纽约时报的讣闻标题是《托马斯•霍文:把大都会屋顶掀翻的人走了》。

  新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半茶”。

  生活是半杯茶,我们一起来添点别的

  《让木乃伊跳舞》读后感(五):一点书摘

  49

  我试图把参观艺术博物馆的观众分为三类,年轻人和未受过教育者、受过教育的博物馆常客,以及专家学者。常设展览要考虑吸引上述三类人。但是,如何增强这座伟大博物馆的感染力同样重要,甚至比观众循环或博物馆的实用性更重要。

  69

  资助一个伟大的博物馆会给人带来巨大满足感,因为你可以确信,你这些辛苦赚来的真金白银不会倒进排水沟。

  176

  单是为了改建博物馆门前广场和大厅,华莱士夫人就拿出了750万美元,并另外捐赠了400万美元用于博物馆大厅和门面的永久维护,此外,还设立了400万美元基金,用于支付在大厅4个壁龛上,以及两侧座椅中间摆放鲜花和植物的费用。在大都会博物馆接受的所有捐赠中,这是最有品位的礼物。

  353

  我的目标,是把大都会博物馆打造成人民的文化天堂,其中充满乐趣和庆典活动。博物馆应该是一座一目了然的图书馆,能给人们带来最大可能的兴奋和思辨。博物馆应该是一个最能代表公众教育的机构。我希望博物馆有效、充满活力、有决定权;最重要的是,博物馆应具有真实可信的知性,应能讲述馆藏艺术品的真相,并坚持不懈地向公众展示不同的品质——好的、更好的、最好的。我还想使大都会博物馆成为一座巨大舞台,世界各地的艺术可以在这里接受检阅,一视同仁,杜绝势利。

  《让木乃伊跳舞》读后感(六):还有多少木乃伊,可以翩翩起舞?

  1959年,托马斯•霍文在拿到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后,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起步,开始攀登博物馆界的金字塔。他用了6年半时间,从研究员助手升任中世纪艺术部主任、修道院分馆馆长。这期间,他痴迷于追逐艺术品,其收藏风格与海盗无异,因此获得了“鲨鱼”的称号。1965年,霍文一度醉心仕途,跳槽为纽约市政府打工,担任市公园管理委员会专员,成了接受市财政拨款的多家文化机构的“房东”,其中也包括大都会博物馆。1967年,霍文杀了个漂亮的回马枪,挟第七任馆长的身份荣归。那一年,他36岁,是大都会博物馆历史上最年轻的馆长。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美国主流媒体,称托马斯•霍文为“重新塑造大都会博物馆”和“将大都会博物馆带进现代”的人。媒体给霍文这么高的评价,细究起来并不过分,因为精力充沛、行事高调的文化经理人霍文,确实在10年之内,让曾经自以为清高、刻板、死气沉沉、有些奄奄一息的大都会博物馆重新焕发了生机。木乃伊们确实翩翩起舞了。

  1993年,托马斯•霍文在离开大都会博物馆16年之后,出版了《让木乃伊跳舞》。在译林出版社引进中文版以前,这本风格独特、语言辛辣、被评论界贴上“过分自恋”标签的传记,已经在西方博物馆圈子里风靡了20年。博物馆人当然爱读这本书。对他们来说,托马斯·霍文无论如何都算得上是站在博物馆界金字塔尖的老前辈,听老前辈像竹筒倒豆子那样,笑谈自己如何与政府、赞助人、古董商、收藏家打交道,千方百计让曾经死水一潭的博物馆发生蜕变的故事,虽然其中不乏洋洋自得、自吹自擂,但那些变革中必须经历的人和事,一路行来的苦与乐,确实能让后生晚辈们多一份有益的精神体验。

  《让木乃伊跳舞》读后感(七):一个美国博物馆人的自白书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座最多只能让游览者在一天之内看完五分之一展厅的博物馆,《让木乃伊跳舞》,一本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的自白书,书的主题只有一个:博物馆与钱。或者说,可以分成两个——一个好的博物馆如何花钱,然后再赚回更多的钱。

  这样的主题,对国内的博物馆来说,即使算不上平地惊雷,但绝对也可以吸引人的眼球。记得当初到博物馆工作时,一位前同事曾问我,博物馆的优点是什么,我说,稳定。缺点呢,太稳定。但是,大都会博物馆,《让木乃伊跳舞》,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博物馆。一个敢于花钱,也拼命挣钱的博物馆,一个文化产业运行的范本。

  与钱有关的故事总是刺激而惊艳的,更何况,这故事的背景是古希腊的彩陶,中世纪的挂毯,以及各种我们所能想到的美好的油画或青铜器。看霍文的书,称得上惊心动魄,比如他记述了与世界闻名的盖蒂的一段交往,主题是关于古希腊运动员的青铜像和古罗马的壁画,这笔未成的交易最终以盖蒂的死作为最终的结局,青铜像永远的留在的盖蒂博物馆,但这段故事,却看出了商业化的博物馆运作下,博物馆人对艺术品收藏的执着、热情,甚至贪婪。这章的标题,名为《挥金如土》,是资本与眼力,成就了艺术品收藏的传奇。

  买进与卖出,是资本运作的最主要环节。而以此规律运作的博物馆,一方面是藏品收藏,另一端则是收藏的出口,奉献给读者的视觉饕餮盛宴。哈姆莱展览的运作,让我们看到了博物馆展览在政治的影响下惨烈而狰狞的面容。博物馆从来不是圣殿,不是象牙塔,博物馆是市场与文化的交锋,是观众与策展人的对话与交流。而这种交锋和交流,恰恰是国内博物馆人所缺乏。

  最近,事业单位的改革又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博物馆何去何从,依然有不同的声音。对产业化的质疑,在国内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何用产业化的方式来运作一个博物馆,特别是一个大型博物馆,在国内,经验几乎为零。从这个意义上讲,《让木乃伊跳舞》,为国内跃跃欲试的博物馆人提供一本很好的实践手册。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托马斯•霍文的能力、运气,不是每个博物馆都有大都会博物馆的资本和魄力。但是,读过此书,每个博物馆人都会有种冲动,有一天,去大都会吧,看展览,也听故事,经历一次博物馆的传奇。然后,回国,再一次翻开这本书,也许,中国博物馆的蓝图,也在这里。

  《让木乃伊跳舞》读后感(八):看木乃伊翩翩起舞

  说心里话,我很难将《让木乃伊跳舞》和美国的大都会艺术馆扯上关系。一个是世界顶级艺术品的聚集地,另一个则是与死亡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黑色幽默。但是,它们之间之间真的有着切实的联系,而这联系又是拜1967年的纽约市长约翰·林赛所赐。原话是这样的:“我知道那时国内最好的博物馆,但是……你没想过那里很无聊吗?对我来说,那里就像是一片墓地。但是,汤姆,你可以让木乃伊跳舞。”是的,这就是这本书书名的出处。

  比书名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作者托马斯·霍文以第七任大都会博物馆馆长身份和盘托出的关于这家全世界最丰富多彩、最令人眼花缭乱,其藏品数量之多堪称人类历史之最的世界顶级博物馆的发展、壮大的历史。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高尚的艺术史,而是一部独特的容艺术、鉴赏、商业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微型社会史。

  之前,在我看来,处在这个显赫位置上的人物该是一位有着丰盈艺术细胞的鉴赏家,他熟悉每个艺术发展期的历史和人物,他的犀利独到,知识渊博。这个要求托马斯•霍文在1959年拿到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后,就已经具备了。当然,他还要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外交家和管理者。这在他为林赛市长效力时,也都彻底地实践过了。然而,我自以为周全的考虑真的是太表面化了,霍文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为了让博物馆有效地运转和生存,他还必须扮演射手、依附政客的小人、法律调停人、走私犯同谋、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屁精。如果按照人们的常规思维来分析,这些词汇演绎的形象无疑是一些贬义的、为人所不齿的形象。而这个及多重人格于一体的矛盾体几乎瞬间颠覆了我心目中的高贵形象。

  与此同时,他也够起了我的强烈好奇心。这个堂皇的、让众人仰慕的角色让我有了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他神秘面纱的冲动。霍文到底是怎样将这些互不搭界的身份整合起来的呢。很快我就发现,在博物馆馆长位置上的霍文并没有多少时候是以鉴赏家的身份示人的。当他坐稳这个心仪的、有些出乎意外得来的位置时,他开始循着自己的思路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惊世骇俗的扩建改革。之所以用惊世骇俗这个词,是因为我再想不到还有更合适的词能够形容他的大手笔的改革。

  当他接管了一大笔出自罗伯特·雷曼的私人捐赠:数百件绘画、素描、青铜器和家具,藏品大多只能在欧洲最古老的博物馆或者教堂里才能见到,更让他震撼的是,在那些顶级的素描作品中,还有一件举世无双的达·芬奇的素描,与之同列的还有拉斐尔的作品和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的油墨自画像。难怪他自豪地认为仅凭此项,他的业绩已经超过了前任詹姆斯·罗瑞墨馆长。但是,他的沾沾自喜只是瞬间,这位年仅36岁的年轻有为的实干家要做的是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他有着坚定的发展理念,他不满足于博物馆只是在收藏和保护文物方面取得成绩,他要让一件件被遗忘的、默默无语的展品,焕发出自己荡气回肠的说服力,他要做的是在西安没意见展品的完整的生命,让它们通过自己的存在诠释出曾经的那个时代的精神。这个理念真的足够伟大,他是一班鉴赏家不曾也不敢设想的。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不管是从硬件还是软件,都要投入天文数字计算的人、财、物力。因此,当大都会召开了有关博物馆扩建的布会后,一个崭新的时代来临了,与这个光鲜的时代同时莅临的是一场战役,一场与他曾经的东家,公园管理委员会,一场与见风使舵的媒体宣传间的战役。曾经是他的重要支持者的,能以尊敬、公正的方式杀人的,最能说会到的官员管理委员会的新闻发言人罗伯特·马卡拉律师变成了霍文最顽强的敌人。曾经给他们舆论支持的《纽约时报》名记也阵前倒戈。但是,霍文是个不会言败的人。

  再看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与政府、赞助人、古董商、收藏家周旋,那些曲折而紧张的故事让原本死板、清高、死气沉沉的博物馆变得朝气蓬勃并且日渐强大起来。

  一气呵成地读完这本书后,产生了和亚瑟·丹托同样的感受:“任何人都能发现霍文先生是竹筒倒豆子,他笑谈那些不得不面对的人和事,通常,我们顶多偷偷地传递这样的悄悄话。”幸而他这样直率,才让我们有幸窥探到这个世界顶级博物馆的发展之路。

  已发2012、12、23《晶报》

  《让木乃伊跳舞》读后感(九):时代变革中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全球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其藏品数量之多堪称人类历史之最。自1870年建馆以来,博物馆历经改建和扩建,今天,其主建筑面积已达8公顷,展出面积有20多公顷,拥有约300万件馆藏文物,时代跨度超过5000年,世界上任何文明都能在其中找到它们的杰出代表。大都会博物馆俨然成为表现美国文化“软实力”的地标性建筑。

  大都会博物馆拥有的文化体量与持久生命力,并非自然得来,而是历代学者、商人和大众共同营建的结果。该馆第七任馆长托马斯•霍文所著《让木乃伊跳舞》一书记录了20世纪70年代处于十字路口的大都会博物馆在改革中攻坚并取得成果的历程。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霍文这场号称大都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革早已席卷全球,并成为当代人习以为常的博物馆“传统”,但在当时,却是人们眼中“不同寻常的麻烦制造者”。一言以蔽之,改革关乎技术更关乎推动其发展的思想,设计蓝图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规划,都意味着对一种既有利益和思维的挑战与突破。

  ■“博物馆是民主的接生婆”

  1967年,36岁的霍文接手馆长一职。此前,他曾在大都会担任过中世纪艺术部和修道院分馆的部主任,后来从政担任纽约公园管理委员会专员(霍文戏称自己为大都会的“房东”)。专业性的艺术修养和行政管理经验,再加上本人的创新个性,使他对一潭死水的大都会深表不满。所谓“一潭死水”,是指当时博物馆界久成风气、自外于社会潮流的“收藏+学术+展览”的运作规则。博物馆成为一小撮占据大量社会资源,却仅用于满足学术收藏、鉴赏和研究的高级圈。尽管没有明目张胆地排斥社会大众,但它精英化的品味却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其高人一等的姿态。在政治民主化、娱乐大众化的背景下,博物馆的这种定位不啻主动把传播文明的使命交与他人。长此以往,其存在的必要性将大打折扣。

  据此,霍文提出了“博物馆是民主的接生婆”的主张,倡导“博物馆现代化=学术+大众”模式,吸引公众参与到博物馆建设中来,实现学术与社会双赢共荣的目标。博物馆经营理念的转型,必然要求对展品的“收藏”、“保护”、“研究”上升到“表现”的高度,“努力传达展品自身的精彩,传达它们被创造出来的那个时代以及创造者们的激情。”而要点燃观者心中的“激情”,则务必以人为本,“利用所有可能的技术服务公共教育——电子媒体讲座,新的灯光——通过一切可以想见的手段,使不同年龄的观众,甚至在步入展厅之前,都能接受、并享受他们在博物馆的所见所闻。”霍文离任前策划的视觉媒体中心便是这一构想的体现,虽未能上马却为日后各种博物馆改革按图索骥的路线,影响深远。

  霍文提倡的这种积极入世的博物馆价值观,必然与时代发生摩擦甚至激烈冲突。霍文为筹办各种主题大展全力发动广告宣传攻势,已为博物馆的“卫道士”口诛笔伐。展品方面,古典与“传统”之外,当代甚或“流行”亦忝列其中,这自然是犯忌,因为在高规格的博物馆展出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会人为抬高市场价格。更严重的是,这类当代作品所投射的个性色彩往往与时代主流不符,彼时,越战、种族冲突、民权运动和美苏争霸正如火如荼地展开,1969年,在纽约史上最严重罢工风潮中举办的“我心中的哈莱姆”黑人艺术展,终于把大都会推上道德舆论的靶心。尽管历史还之以公道,其伯乐的眼光和睿智确乎举世无以匹敌,然而在当时,大都会却有着更多难为人理解的先行者的悲壮与孤独。

  ■光影交错的成就与瓶颈

  今天,关于大都会的旅游小册子通常会印上这么一句:“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背依纽约中央公园,闹中取静,环境幽雅”,仿佛大都会和中央公园如甜蜜情人般相依相偎。然而当年,中央公园却是大都会扩容增建的坚定反对者。后者宣称,大都会剥夺了纽约市民“享受草地和新鲜空气”的权利。我们应该庆幸中央公园的诉求未能成功,否则,作为今日大都会新“靓点”的雷曼馆(珍藏印象派大师名作)、赛克勒馆(安置埃及之外唯一一座古埃及神殿)、洛克菲勒馆(收藏非洲、大洋洲、美洲的文物)就不可能在霍文时代拍板、上马。尽管大都会在当年的地权争夺中胜出,却也折射出建设规划在协调各种现实需求和利益矛盾方面的瓶颈。

  还有困扰非盈利机构的资金来源问题。美国博物馆大多依靠私人捐赠和政府拨款维持,但若想把事业做大做强,特别是征集珍贵文物和举办大展,光靠上述资金,以及各种基金拆借和临时筹款只能是杯水车薪。霍文实施了为当时主流意见所不容的市场化管理,把博物馆当成公司来经营,通过举办各种馆外业务赚取利润补贴馆内日常之需,如开设地下停车场,特许经营或独家垄断按藏品仿制的服饰、金器,邀请时尚明星为展览代言,通过公开拍卖或私下交易淘汰藏品,等等。霍文的试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使博物馆不再只是被动地躺在政府和阔佬身上等待支援,而是主动向市场出击,最大限度依靠自身化解资金矛盾。不过,市场化运作的底线一直含糊不清,博物馆究竟是文化的“珍贵记录”,还是“商品市场”、“证券交易所”?这确是霍文改革面临、并且也是留给后人的一大课题。

  而藏品来源更具道德上的灰色与暧昧。事实上,较之通过合法手段获得藏品,霍文更津津乐道于那些未必合法甚至非法的藏品征集。书中涉及文物走私、贩卖、“镀金”(就是文物洗钱)的内容读来如同谍战片,娱乐和刺激味甚浓。霍文也不惮其中的伦理问题,自豪地晒出自己的光辉业绩:他欺英国议会囊中羞涩,把该国仅余的一座教堂诵经台买下;他请出总统“说服”墨西哥当局,将走私来的石碑予以“永久租借”;他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的空子,购得权利存在重大瑕疵的希腊彩陶瓶……尽管行文中不乏辩解,但笔者从一些资料中得到的印象却未必能为之“镀金”。而他沾沾自喜的背后,正是强大的美国政府在撑腰。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大都会的光辉也是美国国力的一个缩影。

  ■发达的博物馆捐赠文化

  霍文改革归根结底,是在僵化的博物馆体制中盘活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但博物馆生存的大背景依然不变,如前所述,美国博物馆大多为私立非盈利机构,主要依靠私人捐助和行政拨款,因而博物馆募集款物的核心工作,便是发掘和跟踪那些潜在的财主,极尽所能,投其所好,“设套”让其出钱出物,或者允诺百年后将财货遗赠给博物馆。从这方面讲,许多博物馆不需要像大都会那样便能过得很好,但也正因坐吃皇粮而无法与之竞争。霍文改革颇具骨气的一点在于,他可以容忍财主们提出的各种条件,如冠名建馆、独门收藏,甚至制造税收漏洞用以逃税,唯独拒绝收藏不向公众开放的展品(哪怕再珍贵),因为这有违其“博物馆是民主的接生婆”的理念。

  《让木乃伊跳舞》读后感(十):英雄时代的博物馆

  英雄时代的博物馆

  ——霍文时代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傅斌 (原刊《中国文物报》2013年1月9日5版)

  一、博物馆的民族志

  当前林林总总的图书中,介绍博物馆的书不算多,大致有那么几种类型:一是整体性的博物馆著述,如《中国博物馆》、《博物馆十二讲》、《我们时代的博物馆》等;二是一些博物馆大家的个人文集,如苏东海先生的《博物馆的沉思》、《甄朔南博物馆学文集》等;三是如文物出版社编辑的介绍具体博物馆的系列丛书,更多的则是一些博物馆的展览图录。

  《让木乃伊跳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变革记》让人大开眼界,那么它属于怎样的一种博物馆著述呢?我以为大概可以称作是一种博物馆的民族志——这是一种全新的写作类型——它讲的是一个具体的博物馆——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但是作者压根儿就没打算系统地介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它好像是馆长的个人回忆录,但也根本没有认真地介绍过作为作者的馆长到底是何许人也,而其章节的安排更像是一个一个关于博物馆工作与事件的个案——不仅讲故事,也讲作者作为馆长的感受和体会。尤其是,这一切都是作者的亲历,不仅完全保持一种inside的内视角,而且也竭力保持其真实性,行文所依据的不仅是作者作为亲历者的记忆,更主要的是博物馆的历史档案资料,在写法上又喜欢以情节取胜。

  正因为如此,这本书完全可以当做回忆录或者小说来读,而这正是若干领域民族志通常的写法,或者说是人类学的深描。而我想大概也只有这种写法,可以引人入胜地将读者带进无所不包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奇趣内里。

  无论如何,读完本书之后,尽管一个接一个的内幕式爆料让人充满着回味,但是读者不仅大致上可以了解那段时间那个馆长以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做了什么,也基本上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理解一个博物馆(尤其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干什么的、书该干什么。我觉得,无论对于博物馆人还是一般的读者来说,这后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博物馆虽然是向公众开放的公共性很强的机构,每天有那么多人涌进博物馆去参观,但是对博物馆感到神秘的人——不仅是对博物馆的藏品,包括对博物馆工作和博物馆里乃至误解的人——当不在少数。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

  1、博物馆馆长干什么。这是全书的主线。因为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从他被选拔当馆长,到大刀阔斧的改革与一次又一次的藏品征集和展览、活动,还有不断地陷入的麻烦和争议,以及巨大的成就感,等等,您的阅读只能跟着馆长的行踪和思路往前走。

  2、博物馆董事会干什么。这是作者记录和评论最多的。不仅因为是董事会选拔了作者当馆长(一开头作者就费了不少笔墨介绍那复杂、冗长而有不是规范的选拔程序),这里的董事会也是博物馆的主要决策机构、筹资机构、藏品捐赠者,通过无数会上会下的讨论(争吵)、社交(拉拢)甚至勾心斗角等,金钱和世界级的藏品源源不断地充实充实到博物馆里来。应该承认,尽管不是博物馆的正式员工甚至常有流动性,但这些人和馆长一起构成了推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工作的大脑和关键性人群。

  3、博物馆研究员干什么。英文中的Curator这个词,国内近年通常被翻译成策展人或者馆长,但是本书中显然并非如此——他们既不专门策展,其中很多人甚至连部门主任也不会担任,但这批人却无疑是博物馆的业务骨干和中坚,他们的学识和意见至少在一个博物馆的相关业务领域比如埃及文物或者中国古代书画中举足轻重,他们不仅是研究专家,更是藏品征集和展览的策划者、阐释者,以及包揽一切的实施者。书中对这部分人有不少笔墨,尽管有些分散,并且是被管理者的角度,但在很多重要的个案与事件中,都可以看到研究员(注:本书译者的译法)的作用,甚至在文物征集和谋求捐赠方面也是这样,他们往往是重要线索的提供者、筹划者与桥梁。其中首席研究员泰德,与馆长霍文的关系非同一般,活动能力非凡,在其笔下是个非常迷人的人物。

  我个人以为,cure原本有照料的意思,Curator就是博物馆里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物证的照料者、侍奉者,是博物馆里的物证与生者及死人的中介,他们的责任均等或者有侧重地分布于物证的征集、保存、研究、展示、阐释、传播的各个环节,并有服务社会和大众的义务,因此,这是一个具有神圣性的职责。

  二、三驾马车

  《让木乃伊跳舞》的书名其实来自1967年37岁的霍文即将离开市长林赛的工作团队、走马上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时,当时的纽约市长对其说的一段话:“我知道那是国内最好的博物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里很无聊吗?对我来说,那里就像是一片墓地。但是,汤姆,你可以让木乃伊跳舞”。因此,这是一本一个馆长以回忆录的方式谈论如何运作一个世界顶级博物馆并使其充满活力的博物馆专著。

  博物馆伴随着着科学与民主而降生,有多少博物馆人在梦想打造充满活力的博物馆?201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即充分体现了博物馆界渴望活力的强烈愿望。那么,博物馆的活力来自何方?是博物馆琳琅满目的藏品、推陈出新的展览?还是博物馆的活动、服务以及观众的反应?应该说都是。博物馆是个大杂烩,博物馆的力量体现在各个方面——收藏、保护、研究、诠释与社会服务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没有这些功能,博物馆将自绝于社会。但是,博物馆的活力不只是这些功能的简单相加,它本源于博物馆的物与人,而只有博物馆人可以博物馆里的让木乃伊跳舞。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活力当然离不开霍文这个非凡的“文化经理人”。他的一把又一把柴火终于使一个沉疴重重、死气沉沉的庞大机构风火起来。他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博物馆管理之风。然而在书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支撑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运行的背后其实有三驾马车:董事长、馆长、研究员团队。研究员们出谋划策,馆长往来穿梭推动落实,董事会拍板并筹资。三驾马车共同拖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个庞然大物无往不胜,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了某些重要工作,还可以临时或者永久性组建一个一个的特别委员会。霍文在书中说过一句“管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管理庞大的通用公司是一样的”的话并引起争议,但是,从深层次上说,他的话不仅很有道理,而且应该说博物馆的复杂性及体制机制,使得这种具有相当神奇的组织结构,也正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个庞大机构的活力和创造力所在。尽管书中对这些很少剖析,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具体事项的运作,但是不可否认这种体制性力量的终极优势,造就了神奇非凡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即便霍文本人也不完全是一个风风火火的管理者和鲁莽的改革者,他同时还是杰出的协调人和博物馆方面的专家。在离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到政府工作之前,他就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员工并做到一个分馆的馆长,也代表市政园林局做过博物馆的董事。他还是《图坦卡蒙: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忏悔者之王》的作者,《鉴赏家》杂志的主编,并且出版过两本小说。因此,霍文作为馆长与其说是一个管理者和推动者,不如说是一个沟通者——架通馆内外以及博物馆各部门各环节的沟通者。从一开头就涉及的他对雷曼及其藏品捐献的软磨硬泡到最后大获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者在书中曾经发问,纽约为什么要有并会有世界一流的博物馆?这些人为什么会向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奉献?他认为这可能是源自美国人在历史与文化方面深深的自卑感——他们希望在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创造历史。也许这种深层心理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是那种博物馆运营体制乃至更深层的社会体制,铸就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杰出的吸纳社会捐赠能力——这种捐赠不仅可以长期、正确地支撑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即便在短时间也能够很快集中起真金白银,到拍卖会上去冲锋陷阵。这种制度造就了美国繁荣发达的博物馆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已。

  美国不少博物馆都是私立的。我曾经很好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样规模的私立博物馆,它到底是谁的,拥有并管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是谁?看来正是这个非凡卓越的群体,尤其是其董事会和研究员。董事会上后台老板,研究员是前台演员,馆长是个经纪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私立性其实并不是说它属于董事会或者哪一个、哪一群人,而是在社会信托、共同责任基础上的一种奇特的公共性,奉献的公共性。担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董事,并不能对其中的哪件藏品或者哪个建筑拥有所有权,相反,却更多的是捐赠和责任,越多的捐赠,意味着越多的牵连和责任心,而一旦捐赠或者付出之后,它们就是社会的,必须按照公益性与非营利组织的规范与目标进行运营。当然,纽约市政府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其予以支持和资助。在书中,我们不断看到各种各样的争吵,在博物馆的扩建的问题上甚至逼得董事会和霍文他们萌发了带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逃离纽约的念头。但是,所有的争吵都在深化并扩展着人们对这个非凡博物馆乃至博物馆行业的认识,确保它按照正确的、符合公众利益的方向发展,而非最终消弱它。

  因此,虽然我们从书中看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博物馆馆长的创造力,但是更应该看到美国博物馆包括大都会这样的私立博物馆的活力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力量。

  三、漩涡中心

  对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说的:1870年建立,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一起被公认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用霍文自己的话讲,这里有地球上任何文明的重要代表,如同梵蒂冈、凡尔赛宫、苏丹王宫和阿里巴巴山洞藏宝的集合物,这个无与伦比的艺术中心,将英国伦敦的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融合为一。

  霍文在书中提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宏伟理想是打造人类视觉创造力的百科全书,让五千年人类文明的创造无所不包。的确,经过他们的努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为了一座举世公认的非凡的博物馆,一本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这是以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为符码、即便是文盲也能够一目了然的书。在博物馆里读文物,从各时代的匠师杰作中所蕴含的信息与知识领略五千年人类文明史的历史与审美智慧,显然和直接面对书本是不同的。在这里的阅读,可以与历代巨匠及其作品直接面对。因此,大都会这样的博物馆既是个艺术的殿堂,也是个文化的天堂。除了琳琅满目的展品和展览,也充满乐趣和庆典、讲座等活动,带给人们最大可能的兴奋和思辨。

  霍文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让我想起博物馆到底是什么的根本性问题。博物馆收藏、保存、研究、展示和传播这几大功能相互关联,但是不同人显然会看重不同的功能,从公众的角度,也许,博物馆最应该是一个公共传播和教育的机构——如果你认为自学和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教育的话。藏品与展览只是专业的博物馆人吸引人来参观(阅读)的手段,而具体让人读什么?怎么读?这正是不同文化与观点围绕博物馆交锋的地方。

  霍文在书中提到了其上任后遭遇的第一场猛烈的舆论与社会公关风暴——1968“我心中的哈莱姆”文化摄影大展。该展览一共用了23个展厅,本拟将正面叙述黑人被压制的创造力,正面地、大张旗鼓地介入当时敏感的移民、文化和种族问题,以证明博物馆应该展现道义、社会和教育的力量。展览诚如预期那样引起了轰动,图录也创下了一天销售4500册的博物馆记录。但是,展览——尤其是图录中的一些语言及观点却引发了一些黑人尤其是通常作为哈莱姆黑人房东的犹太人的强烈不满,可以说两方都不买账,以至于美国犹太人代表大会直接向纽约市政府施压,要求终止对博物馆的财政支持,最后闹到不可收拾,博物馆只好一再让步,以公开道歉直至收回展览的图录而收场。

  这场风波,从霍文及其所代表的博物馆方面来说可能是好心办坏事,但是从发挥博物馆教育和不同族群对话功能的角度,也许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传统的博物馆将自己当做高高在上的老师,自认自己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一种时尚和信仰。霍文自己就说,做博物馆工作应该有福音传教的态度,要使博物馆聚集“汹涌澎湃的能量,产生开天辟地的一声巨响”。但是,博物馆是否总是真理在握?时代和公众会对博物馆的作为产生怎样的反应?在这件事情上却完全是匪夷所思的。因此,即便是博物馆真理在握,但要在公众和社会中发生预期的效果,博物馆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不仅涉及博物馆自身的定位与价值导向,当然也包括许许多多博物馆基础性工作的支撑。因为,不仅是博物馆里价值连城的藏品,博物馆的展览,也包括博物馆的服务与行动——博物馆的一举一动,都让作为观众的我们深深地反思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和谁,到哪里去?这是事关人类群体与价值认知的根基性问题。博物馆的教育不是老师对学生的说教,而是观察、参与、体验和认知式的,是行动式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前任馆长亨利•泰勒曾经说:“博物馆是民主的接生婆。”就西方社会与博物馆的互动发展史来说,此话大致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修改为“博物馆是民主与科学的接生婆”,表述可能就更全面了。作为接生婆,在迎接科学与民主时代降临时,博物馆不仅不能置身事外,反而是搂起袖子的参与者、推动者。

  这场“我心中的哈莱姆”风波中原来被视为天才般的策展人在整个事件中的价值取向、态度以及在图录撰稿过程中的弄虚作假,也是决定风波最后走向的重要因素。因此,正如我们在书中或零散或集中地可以看到的涉及到的藏品征集、展览策划及经营、学术研究、争取社会捐助、博物馆管理体制建设、专业研究人员聘用、社会教育、藏品鉴定、对外交流,以及开发博物馆相关产品等等,还包括博物馆藏品淘汰、参与拍卖等至今仍十分敏感的工作与内容,对于成就一个高品质的博物馆及其业务和服务,都正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机构,博物馆可能常常会陷入麻烦,争议更是平常之事。书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些关于博物馆及其业务活动的深层次的争论:在董事会上,在馆长与研究员之间,乃至博物馆和管理当局以及公众发生激烈的冲突。但正因为不断有这些争论,总能对博物馆的价值取向进行不断的校正使其不至于有较大偏离,而一种理性、制度化的争议不仅不会打击博物馆工作的积极性,反而能促使其不断发现问题及其解决之道,调整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在科学的体制下,快速前行。有时候,争议反而可以整合其他潜在的力量,不断充实一座博物馆。比如在关于博物馆扩建的争论与听证中,以色列国家博物馆首席研究员、犹太民族博物馆馆长卡茨的一席话基本上起到拨乱反正、以正视听的作用,使得扩建以及纽约市政府支持的必要性变得不言而喻,围绕扩建的一切鸡毛蒜皮的争论都变成了意气用事的蠢话表演,让陷入绝境的扩建机遇柳暗花明。而最后,博物馆也得以发现和延请这位馆长加盟大都会的工作阵容。

  四、博物馆的使命

  任何人和机构都有时代的局限性,世界级的博物馆也不例外。

  如果说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那么霍文时代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则是商业沙文主义的顶峰表演。它主要以捐赠和买卖的形式聚集了全世界的珍宝,形成了真正的世界大都会中的大博物馆。它们都是不同时代博物馆雄心勃勃的代表,而历史证明,资本主义的商业竞购最终超越了帝国主义的枪炮掠夺,同时相对于文化遗产流失的一方,它们都信奉普世主义的百科全书式博物馆。

  人类的确有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建设具有百科全书式博物馆的需要,但是今天也许我们更应该深入思考一下博物馆和人及地方的具体而内在的联系。作为科学与民主的接生婆,博物馆以收藏历史的形式参与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博物馆也应该以历史的视角反思自身和人类历史的进步。如果一个博物馆里的琳琅满目只是那些失去文物和文化,失去与土地、民族血肉相连的文化多样性的哀痛的疤痕,那么将文化遗产集中在个别大都市和大博物馆里的琳琅满目就只是一种畸形变态的多样性。

  我们钦佩霍文一类博物馆前辈的探索乃至冒险,他们像哥伦布走进新大陆一样,不断开辟博物馆领域的新天地。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博物馆作为一种人与群体的异时空,既包括异民族、异文化之异,更包括此时此地此民族的遥远过去之异——博物馆既让人看到人类的丰富,也看到自己的渺小;看到别人,更要认清自我。

  可以说,要想看清人类五千年文明演进的轨迹,请到大都会一类的百科全书博物馆里来。但是正如不断展开的全景画,我们既要努力看到人类历史与文化的整体,也应该在多维视角中不断检视博物馆及其作为。否则,这些探索不仅可能于事无补,甚至可能会在消灭真正的文化多样性方面助纣为虐。博物馆内部的整体性与多样性,是为了让我们省视和处理当今时代人类生存问题的整体性和各种可能性。在普世性与在世性之间,在群与我之间,在各种各样的异时空中,博物馆要把握好那个度、那个边界。博物馆既要不断丰富的自己的藏品与内涵,又要禁止破坏和伤害;既要以博物馆化的胸怀去迎接日益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又要防止以此凝固时空、障碍当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一种背负着历史前进的人类所特有的二元性悖论。今天的博物馆既要面对复杂的社会与形势,又要善于让历史告诉未来,以丰厚的历史积淀,指引自己和时代前行的航向。

  “对我来说,在博物馆工作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让一件被遗忘、默默无语的展品,找回自己荡气回肠的说服力”。霍文的这句话正是所有博物馆人应有的自信。但是,博物馆人既要坚持自己专业方面的自信心与责任感,也应该高度警惕与民主化、多元化格格不入的英雄与朴实情怀。而无论如何,博物馆人不能丧失探索的精神和责任,而所有的人一生都应该有踏进博物馆的机会,到博物馆去面对一下历史留给我们的祖先生存及其环境的物证,让那曾经被遗忘、默默无语的展品告诉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一面对,可以先从阅读纸上的《让木乃伊跳舞》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始。这是一本对于专业人士与大众都很适合的走进博物馆的民族志准备。

  尽管霍文有些明星的暴露癖,但是,他以自己的开放和坦白,为他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读博物馆的方式,从而也为大众提供了一种从历史中发现现实、艺术和未来的方式。这是比让木乃伊跳舞更有价值的事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