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的影评10篇

2022-04-07 03:04: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的影评10篇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是一部由乌利·埃德尔执导,马蒂娜·格德克 / 莫里茨·布莱布特罗伊 / 约翰娜·沃卡莱克主演的一部动作 / 传记 / 犯罪 / 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一):前德极左翼RAF的红色风暴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二):犯罪纪实片·历史反思

  所谓失控,就是从火力指数来看,影片绝对可以被看成一部一级犯罪纪实片,摇滚乐背景也下意识成为了影像中“革命”的催化剂,而这都在成功达成一部犯罪纪实片的基础上,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当然,从人物刻画和叙事流畅性上来讲,影片并不十分上乘。当然这种并不十分注重人物刻画和故事流畅的拍摄效果,可能本身就是导演有意为之的控制所在。毕竟,一个导演如何在一个传媒右倾的环境中,进行如此的影片创作,并且尽可能的避开民众所谓的担心:关于影片是否会有美化日耳曼恐怖主义的倾向。于是必须有所控制,尽量中立。正如导演尤利•埃德尔自己所讲:“影片的目的是使人们更清楚的面对历史现实。从而自己必须要做的,就是对影片进行冷静的判断。”而这种判断的结果,正是一定程度上,淡化人物刻画和叙事的流畅性。比如影片中拼凑杂烩的大量当时的新闻纪录片;还有影片中的几个主人公,如果继续表现他们的“理想和叛逆”也还是有空间的。正如维基百科讲:“迈因霍夫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本身专业领域独特思想的知识分子。”从这一点出发,并同他后来的“革命”行为,本身都还可以继续展开,但是过分的展开本身,就已经不是一种接近中立的立场了。所以必须有所控制,失控的话,也许会像巴德尔和迈因霍夫一样,在他们逆风而上的同时,最初的梦想也会使他们彻底走向梦想的反面。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三):以正义的名义

  讲的是当年德国青年RAF(Red Army Faction)的历史。这个片子为人民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它的中心思想是:

  当愤怒可以让一个人为了什么伟大的事业放弃家人和孩子,开始要求周围其他的人也和他作出同样的牺牲,他的对手变成了靶子,而不再是一个一个的人的时候,他应该问问自己:他是不是也变成了他所憎恨的敌人。关在牢笼里的躯体,是不是被自己的内心紧锁了。

  紧闭的牢房能让人失去理智,而把这个世界都作为牢房,为了冲破它而活着的人,也有可能把这个世界变成别人的牢房。

  有意思的是:当年这些德国白人青年所做的恐怖主义活动和现在欧美二代少数族裔的恐怖主义活动看上去如此相近。

  同志们举起右手,不要做扎堆儿派。自说自话派万岁!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四):《巴德尔和迈因霍夫》:一场注定失败的抗争

  影片根据德国新闻周刊《明镜》主编斯特凡·奥斯特80年代的畅销书改编,把德国著名的恐怖组织“红军旅”的来龙去脉和人物事件活生生的重新呈现在观众面前。汇集的众多德国实力派明星难以尽数,《罗拉快跑》里的莫里兹·布雷多,《窃听风暴》中的马蒂娜·戈黛特,《女教皇》中的乔娜·沃卡莱克,《朗读者》中的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那。在擅长史诗片导演乌利·艾德的加工之下,穿插各种国际上的纪实事件和画面闪现,使得整个影片动感十足紧张肃穆,极具张力的吸引着观众们的专心致志。

  尽管这是继《窃听风暴》之后,又一部具有实力角逐奥斯卡奖的外语德国片,终因里面大段无遮拦的批判反人类的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而得不到美国评委们的赞许,使得毫无争议性话题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博得头筹。但这还是不失为一次震撼人心的运动事件,只可惜,当这群极端的年轻人一开始在巴勒斯坦接受正规训练时,高傲的不服管教,赤身裸体的聚集在屋顶晒太阳时,就已经注定了他们的悲惨结局。连切格瓦拉那样勤奋的神级人物都难逃命运的追捕,更何况这些个不懂世间残酷的毛孩子们,能掀起何样惊天骇浪,本是可想而知的后果。从正义凌然的政治抗争,演变到后来为所欲为的恐怖袭击,从激情燃起到花火尽灭,正如英国《泰晤士报》评论的那样,“他们的伪装下,其实是另一个赤裸裸的希特勒”。不论贪心过大,还是没有章法的抗议,都免不了终将走向毁灭的命运。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五):没有白衣可以胜雪的年代

  至少十年以来,我没有看过如此纪实风格的,恐怖主义题材的电影。虽然为了追求纪实风格,影片基本放弃了对人物的刻画和叙事的流畅性,很像拼凑起来的新闻纪录片大杂烩。

  对那个年代的欧洲恐怖组织我知之甚少,除了80年代后期看过刘亚洲的报告文学《恶魔导演的战争》,里面有关于意大利红色旅绑架并杀害前总理莫罗的内容。而且至今我也说不清楚切格瓦拉、马列主义等等诸如此类对那时的欧洲青年们意味着什么,在我以往的历史学习中,基本是空白一片。

  影片很简洁,红色支队的成员们除了正在搞暗杀,就是正在筹备搞暗杀,暗杀场面差不多每一个都让我印象无比深刻。如同纪录片一样,不动声色,简单、冷酷、血腥,刺客们向来是从容不迫,尤其是女刺客们,端着自动步枪连续射击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换子弹的动作也极其训练有素,向每一个被害者身上倾注无数颗子弹,似乎必须要把带出来的子弹都打光,让人坐在电视机前身上一阵阵泛起寒栗。

  控诉屠杀的同时,导演仿佛又在抒发对那个年代的缅怀,毕竟是暗杀者也是一群青春洋溢的青年,他们都有满腔的豪情,只可惜用在了错误的地方,他们希望拯救世界、改变所谓的压迫和专制,为此宁愿牺牲年轻的生命,但以暴制暴也只能让他们沦为恐怖分子和罪犯,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六):人权用在了错误的地方

  说明了恐怖主义产生和传染的一些根源,即资本主义剥削奴役的本质,但整体还是太杂乱了,人性的复杂演变也没有表现出来。个人反抗的原始动机可能具有道德性,但群体革命过程中并不具备,其中必然带来的个体的虚荣、权欲的膨胀、功利主义的不计成本,本来说是为了人民,结果人民成为了对抗的砝码和炮灰。反观一些社会运动也有这些迹象。如果你真的追求真理,那么如何在追求中保有一颗圣洁的心,不因人性的扭曲而堕落成魔鬼才是最关键的。ps:资本主义德国给恐怖分子的小监狱不要太好啊,不直接毙掉就算了,又是电视又是书籍,还能让人家遥控操作,还允许人家出庭煽动抗议监狱单人囚禁空间太小,这不是自讨哭吃吗,人权用在了这地方,对得起枉死的冤魂吗?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七):不好意思,此文转载。

  从《巴德尔和迈因霍夫》看恐怖组织红军旅兴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1日18:11 时代周报

  事实上,早在德国本土上映前,这部片就因其浓重的历史敏感性而备受影坛关注。作为德国2008年最重要的一部影片,《巴德尔和迈因霍夫》被德国选送去参加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并获得提名。然而,围绕着这部片的批评和争议始终没有停止。在很多抗议者看来,这部讲述德国恐怖组织“红军旅”(Rote Armee Fraktion)兴衰史的片子,似乎太过于美化那些极端分子了。

  为什么一个恐怖组织的电影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而在历史的背景下,这个恐怖组织又聚集着一群怎样的人?

  时代周报记者 马欢

  短裙、长腿、皮夹克,还有刺激的追车大战,如果去看《巴德尔和迈因霍夫》,会发现这帮“红军旅”的性感武装丝毫不亚于年度时尚大片。然而,正是这群年轻而狂热的人,让德国人至今心有余悸。在长达28年的武装斗争中,他们组织了袭击、绑架和谋杀,导致34人丧生。尽管“红军旅”在1998年就宣布解散,但对那个时代的恐惧和清算,至今尚未结束。

  “红军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学潮。当时,殖民主义以及冷战结束,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经历“二战”以后最大的“婴儿潮”时期(1946-1964年)。这时期出生的德国青年一代,以反叛的方式逐渐爆发,他们走在反对种族歧视主义、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反帝国主义的最前线,他们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否定西方的民主,以及当时仍在发展的人权观念。

  4名被告受审期间,还是记者身份的乌尔丽克。迈因霍夫在当时著名的左翼政治刊物发表若干篇文章,对巴德尔等人表示同情。她本人更在杂志上评论道:“如果一个人放火烧一辆车,那就是犯罪。如果一个人放火烧成百上千辆车,那就是政治行动。”

  同年,十几名“红军旅”成员在巴勒斯坦接受当地恐怖组织的军事训练,学习如何使用枪和炸弹。返回西德后进行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他们抢劫银行、纵火烧毁房屋、用炸弹袭击驻西德美军营地。用暴力来实现所谓的理想,一场恐怖活动的序幕就此拉开。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红军旅”把攻击目标锁定在西德经济、金融和政界的高层人物身上,先后制造了多起血腥暴力事件。在这些牺牲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长串的名人:西门子公司总裁贝库茨、德意志银行行长赫尔豪森等商界名流,也有德国联邦总检察长布巴克、德国托管局局长罗韦德尔等多名政界要人。

  尽管“红军旅”将自己标榜为不折不扣的反纳粹主义者,但正如英国《泰晤士报》评论的一样,“他们的伪装下,其实是另一个赤裸裸的希特勒”。

  恐怖的“德国之秋”

  到了1977年,“红军旅”的恐怖行动达到了高峰。在绑架及杀害雇主联合会主席施莱尔的那44天,他们制造了让后人毛骨悚然的“德国之秋”。

  这一行动起初是为了逼迫西德政府释放在押的同伙。1972年,德国法院以多次投放炸弹的罪名将11名“红军旅”元老判刑,关押在斯图加特的斯塔姆海姆监狱。“红军旅”第一代核心首领安德列亚斯。巴德尔和古德伦。安司林也在关押之列。而另一名核心领袖迈因霍夫,因不堪审问折磨,于1976年在狱中上吊自杀。

  尽管作为“红军旅”的核心与智囊巴德尔等人在监狱里指挥着武装斗争,但在他们被关押的5年时间里,外头的“红军旅”中又形成了第二代领导核心。如果说,巴德尔那一代的“红军旅”的宗旨是反资本主义,消灭社会不公正现象,消除纳粹给德国带来的阴影的话,那么,在1977年秋天之后,“红军旅”的所作所为与他们的初衷相差甚远。他们的目的,仅是解救同伙而已。为此,他们愿意不择手段。

  1977年9月5日,当时的西德电视新闻是这么记录的:“这条公路上发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两辆奔驰被枪打成筛子状。车旁边停放了四具尸体。尸体被布遮盖着,看不见死者的面部。”这一天,“红军旅”袭击了雇主联合会主席施莱尔的车队。施莱尔的4名随从当场毙命,施莱尔也被绑架。

  对于“红军旅”来说,施莱尔是再合适不过的头号绑架对象了:他利用国家社会党发迹,在当时的联邦德国属于最有权势的大老板之一。

  虽然人质在“红军旅”手中,但西德政府对这种讹诈并没作太多理会。当时的西德总理施密特担心,一旦释放这些恐怖分子,他们就会组织新的恐怖行动。他在人质被绑架4个小时之后发表了电视讲话:“绑架者肯定会听到我的讲话。他们也许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但他们不要抱什么幻想。恐怖主义是没有前途的。”

  随后,西德各大报纸上都刊登了“红军旅”为施莱尔拍的“催人泪下的照片”:他头发蓬乱,一脸倦容。手里还拿着一块牌子:“红军旅”的俘虏。

  那边厢,“红军旅”的国际同伙们为了响应他们的行动,也给西德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1977年10月13日,4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了德国汉莎公司的兰茨胡特号飞机,机上载有87名乘客。恐怖分子打死了机长,并威胁说如果不释放关押在斯塔姆海姆的“红军旅”人物,他们就要处死人质。飞机降落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这就是轰动世界的“摩加迪沙机场劫机事件”。

  5天后,西德政府终于下定决心。一支西德特种部队“边防军第9大队”成功冲进了飞机,制伏了恐怖分子。几个小时之后,这一消息上了广播:“被恐怖分子绑架的86名人质被解救。联邦内政部发言人证实了这一消息。”

  当晚,彻底失望的巴德尔和拉斯沛双双在牢房里用手枪自杀,女恐怖分子安司林也用电线悬在铁窗上自尽。

  一天之后,人们在一辆汽车的尾厢里发现了施莱尔的尸体,他被人从后脑打了一枪。“德国之秋”结束了,巴德尔等人的自杀也标志着“红军旅”走向衰落。尽管在随后的十几年,第二第三代的“红军旅”仍断断续续地进行着活动,但早已没了当时的声势。

  1998年8月20日,在德国科隆的路透社公开发表了“红军旅”长达8页的自行解散报道:“28年前,也就是1970年5月14日,‘红军旅’在解放行动中组成,今天,我们终止这项计划,‘城市游击队’从此成为历史。”报道还在结尾引用了罗莎。卢森堡的一段话:“革命说:我曾在、我存在、我依然如此。”

  神秘消失的尸体

  4名在监狱自杀的“红军旅”领袖,巴德尔、迈因霍夫、拉斯沛和安司林,他们的尸体并没有得到完整的保存,而是被当局保存起来,用于科学研究。尽管,按照法律,未经当事人生前允许摘取器官是违法的。

  据传,科研人员对这些人的“杀人如麻”难以置信,很想知道杀人狂的大脑结构到底与平常人有何不同,进行过多次试验。比如,将迈因霍夫的大脑与另一个连环杀人犯的大脑进行比较。

  不管怎么样,很少有人知道,当时政府到底对这些尸体做过什么,这一直是德国的一个谜。德国有画家还以迈因霍夫的死为主题,做了15幅写实主义风格的灰泥浮雕画,引起很大反响。

  那一段扭曲的历史

  时代周报记者马欢 实习生 肖素吟

  这是德国一段扭曲的历史。

  电影根据记者斯蒂凡·奥斯特80年代畅销书改编,讲述20世纪70年代德国极左恐怖组织“红军旅”的兴衰史,片名就是该组织两个首领的名字。在冷战的背景下,该组织成员以德国“国家道德腐败”为由,犯下多起暗杀、爆炸、攻击以及绑架的罪行。当时曾引起德国一部分年轻人的崇拜,把恐怖分子视为英雄。

  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充满了炸弹袭击、谋杀等恐怖主义的威胁,加上对渗透进内部敌人的恐惧,极大地动摇了德国脆弱的民主基础。

  电影最初强调的是飚车、身手矫捷的女人、政治雄辩和伪装,却惹来美化恐怖主义的非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扮演红军派关键人物的几个演员的演绎下—乌尔丽克。迈因霍夫(玛天娜。姬迪)、安德列亚斯。巴德尔(莫里兹。布雷多)和古德伦。安司林(乔娜。沃卡莱克)—电影剧本的瑕疵可以说是出乎意外的少。

  尤其是巴德尔,尽管他有着邪恶魅力,他被描述为一个肤浅的、重视外表的伪君子。他以牺牲无数无辜的生命,来实现自己好莱坞式的亡命幻想,这样一个濒临精神病边缘的人并没有什么地方特别吸引人。当理想主义幻灭,取而代之的是卑劣的指责和阴险的玩弄时,“红军旅”的成员毫无帅气可言。

  不管这部电影是不是对巴德尔的真实写照,他的团伙有多大争议,但是有一点很清楚的,那就是尽管导演埃德尔和编剧艾兴格对这些中产阶级地下斗士感到着迷,但是他们仍决心不让“红军旅”轻易过关。

  他们用公正的眼睛纪录着红军派血淋淋的恐怖袭击,类似纪录片的风格延伸着整部电影:埃德尔和艾兴格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其中的对话,也是尽可能地建立在真实的演讲文件或宣传文档;档案脚本和摄影提供了视觉美感的关键。但是相对的,这其中就出现了某些相当沉闷的情节—迈因霍夫和安司林之间经常翻天覆地大吵大闹,针锋相对的言语也让受众难以消化。

  该影片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尽管通过研究并且按照真实故事导演,但却很难触动观众。随着影片的播放,观看的热情也在慢慢冷却,而且最后“红军旅”革命热情堕落为沉闷的幻灭,这些都使电影显得冗长、残酷。

  他们都是知识分子

  领导人乌尔丽克。迈因霍夫,如果仅仅看表面,很多人会认为她是个“相当漂亮的女人”,但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腼腆的美女的名言是:“阶级斗争的发展将要贯彻游击队思想……一个社会主义战士的死重于泰山,一个资本家的死轻于鸿毛。”

  迈因霍夫在26岁时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但不久之后,她就离开了丈夫,并辞去了报社的工作。很难想象,两位孩子的母亲在这时已经将自己的绝大多数时间,用来策划并参与绑架、暗杀等恐怖活动了。

  安德列亚斯·巴德尔 Andreas Baader

  1972年6月1日,巴德尔与成员杨-卡尔·拉斯沛和霍格·麦斯被逮捕。在被监禁的4年中,他受到审讯并被判犯有包括谋杀在内的多宗罪状,这是德国历史上最漫长和昂贵的审判。1977年10月18日清晨,巴德尔与安司林和战友杨-卡尔·拉斯沛在斯塔姆海姆监狱集体自杀。那一天被称为“死亡之夜”。

  乌尔丽克·迈因霍夫

  Ulrike Meinhof

  迈因霍夫的父母早逝,乌尔丽克和妹妹由母亲的好朋友雷娜特·里梅克照顾。里梅克是一名忠实的社会主义者,对她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被监禁的4年中,其他成员对她的置之不顾使她越来越消沉。1976年5月9日,迈因霍夫在斯塔姆海姆监狱上吊自杀(尽管有人质疑这一官方说法)。

  古德伦·安司林

  Gudrun Ensslin

  1970年5月,“红军旅”的恐怖活动达到顶峰。1972年6月7日,安司林在汉堡被逮捕,她受审并被判刑。关于她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她在监狱上吊自杀,另一种则说她被谋杀。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八):还原社会的真实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看到这么标题,你一定被吓坏了吧,这么一个牛逼轰轰的名字,难道我真能扯出什么道道来?那就真让大家失望了,我还是真想不出来起什么名字好,所以就随手打出了个标题,千万别以为我被塑造成了什么社会资深评论家,或者有关部门的专家。我还是我,还是那个文笔长脚气,并且爱到处显摆的二流偏下型,非专业电影胡扯打字员。

  这片子说实话,之前我真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不管是导演,演员还是什么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啊什么的,我通通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做为一个普通影迷,首先是影迷,而不是噱头迷,(最烦那些听说片子得了什么奖,或者商业广告弄的很离谱,然后一堆人挤公交似的去看的片子)。影迷,主要就是喜欢电影,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和电影无关,扯他干嘛。话说我第一次知道这片是因为前天中午在单位休息的时候无聊的打开了迅雷看看,看到上面有在线播放,边上的标签是这样的:经典黑帮电影。靠,作为一个喜欢看黑帮电影的人来说,这样的标题配在一个你没看过的电影旁边,那简直是耻辱,当下就开始看了。无奈单位里看电影毕竟不是那么方便,于是看了20分钟左右就没有继续,今天恰好休息,就起个大早把这片子给看了。

  说实话,其实在单位看的那20分钟给我的第一感觉相当不好,这是黑帮片么?丫不是在反映德国政治么,政治片,战争片向来我都是很反感的。所以本来想不看的,但我有个毛病,就是看了一段的电影你要叫我不看完就结束,那简直比杀了我还让我难受,所以今天早上一咬牙一跺脚就点了这片子继续看了。

  果然不出所料,电影看完,我首先一个感触就是:你被耍了!这根本就不是黑帮片,虽然他们也有枪,也偷汽车,抢银行,劫飞机,炸大楼,甚至像文雀一样扒了老太太的钱包,但它确实不是黑帮片,它确实只是政治片,所以我被迅雷耍了,迅雷尚且如此的不真实,利用标题来骗点击率,更何况现实社会呢,大商场里摆在外面的全场1折起,进去一看,不但看不到1折的东西,反而更多的是:本专柜不参与此次商场打折活动,好吧,商场逛累了,找个地方吃饭吧,贵的地方咱吃不起,找个快餐店吧,门口写着3元吃饱5元吃好,进去点了2个青菜,油末星子都不带一点的青菜哦,一算账,6块,一个青菜2元,另一个3元,再加一碗饭,回头再看看那个3元吃饱,5元吃好的牌子,猩红色的油漆越发显得刺眼了,敢情一叠青菜一碗饭就能吃好,真是让我恍然回到解放前!也深刻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民间尚且如此,更何况官方,什么东西稍微有点擦边,就被和谐,别的不说就说咱们豆瓣吧,我只要一个月不看电影,就会发现我看过的电影少去了,本来800多的,现在成700多了,原因?那自然是有些电影被和谐掉了,这只是一个电影标签而已啊,至于这么过不去吗?其他的一些,比如牵涉到国家历史事件的,牵涉到色情的,通通绿坝了,大家都看不见摸不着,祖国江山一片好,这是进步吗?片甲不得下海的封建政府被洋枪大炮轰的屁滚尿流才几年啊,这么快又要回到固步自封的老路子上了?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可悲的不在于我们买不起车,买不起房,找不到工作,我们最大的可悲是,觉得这些都是最正常不过了,我们理所当然的接受这个决定,看着那些叫人民的公仆的人,肚子比他们的主人还要大,住的是比他们主人还要好的私家别墅,抬脚就是奥迪,张手就是中华,到了主人的饭店里大吃大喝一顿后,扔下一张白条以后,接着去抱主人的女儿!这样的公仆,必须被玉娇龙一刀而后快!

  好吧,说回电影,为了对的起这个影评我还是必须说说这电影的,这电影主要向我们表现的哪几个方面呢?具体如下:

  1.德国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和我们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一样,都有一群为了自己的目标,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先不用关心他们的理想是对是错,至少,他们为他们的理想付出一切。

  3.国外男女第一次见面就可以在同一个浴缸里面洗澡,甚至当着她男朋友的面,而现在的我,给我一个女性朋友打一电话,回头就能收到她男朋友的恐吓短信。

  4.国家禁止枪支是多么的必要,至少法官们在胡乱的判了别人型之后不用担心被一枪毙命了,只要担心下在郊外的汽车里和女秘书运动的时候不要把窗户关死,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5完了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九):赤色旅的失败是注定的

  通过电影了解德国赤色旅的真实历史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

  1、成王败寇。

  2、这类电影,每个人只想看到他希望看的,只想听到他希望听的。。

  回到这部电影,本片节奏不错,虽说约两个半小时,但导演把控的紧张有致,中间不时穿插着大时代背景,对赤色旅产生环境介绍不少,但本片塑造的人物性格不知是真是假,在本片中:

  1、巴德尔就是一性格冲动爆燥的疯子,只在结尾临终前的对话时方显出几分冷静和清醒;

  2、迈因霍夫在赤色旅资料中应该是个赤色旅革命理论智囊型人物,本片把她塑造的比较懦弱,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愿望,在中东受训时女二号安排她的两个女儿进入巴勒斯坦孤儿营那段最为明显。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五人的自杀,我倾向于是德国政府实行的谋杀:

  1、自1972幕尼黑事件后,赤色旅被捕人员的声望被推向了最高层,其后赤色旅的一系列行动都是以释放被捕人员为第一目的;

  2、五人以道德和信仰背叛原因自杀,可以分化赤色旅第二代领导人和部众,让其信仰迷失。

  最终赤色旅是失败的,他们第一:定位错误,第二:毛泽东思想没有学透。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十):一个红色有机体的兴亡史

  大约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就清晰地记得乌里克.迈因霍夫的名字。

  不记得是从什么地摊文学与或者是知识日历上得来的信息,总之那本书(或杂志)大约有着“全球恐怖组织大观”之类的名字。作者一面痛斥着恐怖活动带来的无辜伤害,却又不自觉为一类恐怖分子树立起道德难辨的形象。在关于赤军派的篇章中,我隐约记得文中描述“乌里克.迈因霍夫,曾任左翼刊物《新混凝土》记者,参与××运动,为表示对××的抗议,在1977年于××监狱,上吊自尽。”

  关于这个多米诺式的变化过程,电影《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成功地给予了再现。

  电影开头,迈因霍夫在裸体浴场与两个孩子慵懒地晒着太阳,进入朋友派对后,在丈夫给她递来工作成果——针对伊朗极权皇室的抗议信——的那一刹那,她之前的慵懒和羞涩淡然无存,转入一个尖顶的左翼共产主义信念者。由此,能明白,1968年,青春的荷尔蒙在高潮时嘎然而止,但却没能将其完全驱散,余下的荷尔蒙必将在1970年代愤怒地燃烧进而产生可怕的破坏力量。五月风暴、枪毙越共、刺杀肯尼迪、刺杀马丁、伯克利大学示威,这一系列定格1960年代末的画面也被短暂而强有力的剪辑凝在一起,预示着“赤军派”的必然出现。接着从捣蛋性质的商场破坏到逃狱后与意大利红色旅的联络,再接着经过约旦沙漠的军事训练到返回西德后针对美国外交机构和右翼出版社的恐怖袭击……电影像交响乐奏鸣曲式般,让他们一步步走向高潮,并随之引来一次次受挫,成员陆续落网或“牺牲”。奏鸣曲式总是在一次次受挫中走向万声齐喑的最高峰的,于是更激进的“长江后浪”们来了,刺杀范围扩大到商业资本的代表——集团老板们,甚至扩大到平民百姓——劫持民用航班就是从那时起渐入1980年代的高潮。

  如果说意大利红色旅的衰落,是由于杀害受民众爱戴的前总理莫罗;那么西德赤军派的衰落,则是由于对汉莎航空航班的劫持并杀害乘务员。这些都让恐怖组织的群众同情心丧失殆尽,当然,1990年代的到来,让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全球化资本彻底战胜了左翼意识形态,同时让60年代残留的荷尔蒙终于挥发完毕,这些失去,才更是全欧左翼组织走向衰退的根本原因。何止红色旅和赤军派,法国的直接行动、日本的赤旗派都被他们国度强大的资本收拾干净了。除了对“美帝”的“惩罚”依然不时在希腊这样的二线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外,以意识形态为支撑的恐怖主义,最终全方位让位给以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解放名义为灵魂的恐怖主义。

  电影在展现一个有机体生长和覆灭之外,并没想去呈现个体思想的成因。对恐怖分子心灵成长史的表现,在电影史上成功案例极少。戈达尔比较讨巧,《小兵》中的布鲁诺在逼供前依然如此固执和沉默,更多的是来自信念以外的东西,或许是面子,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不屈,对于革命理想,其实他并不显得认同。的确,在那个以意识形态主导恐怖组织思想的年代,作为个体的“武装分子”并不想今天的宗教和民族狂热分子那么坚定,他们也会经常对自身和组织行为感到焦虑甚至怀疑。这种内心挣扎在意大利导演贝洛奇奥的《再见,长夜》中揭示得相当精彩:

  红色旅成员安娜,因为组织安排,需要在生活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在囚禁前总理莫罗的出租屋里,她是坚定的革命战士,和同伴们在面对电视新闻中莫罗保镖的葬礼时反复念叨“工人阶级应该全部领导”。而为了掩饰,她必须照常继续图书馆的管理员身份,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个对红色旅及其信念持完全否定态度的男孩,男孩恰好写作着一个虚构的红色旅剧本。安娜在外的这个假面潜移默化地消磨着她的信念,再加上莫罗写给妻子和教皇的信件让她逐渐体会别人的立场和感受。渐渐地,恻隐之心有了。对于红色旅“人民法庭”的裁决,她表达了不信任,凭什么要将个人等同于国家,阻挠红色旅极左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是莫罗代表的“天主教民主党”以及他们的既得利益吗?红色旅不信任宗教,然而他们的理想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宗教,执导着他们越走越偏,最终众叛亲离。安娜看不见了希望,看不见了出路,置身长夜,就连梦境都在Pink Floyd的《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中留给黑白的苏维埃建设画面。

  关于前西德赤军派(RAF)的最近一则重大新闻,发生在去年末,11月23日,德国总统克勒决定赦免RAF第二代首领和该组织的血腥杀手Christian Klar。目前,唯一还没有得到赦免的RAF成员只有Birgit Hogefeld,他是赤军派的第三代成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