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流行音乐的秘密》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流行音乐的秘密》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19 03:01: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流行音乐的秘密》经典读后感10篇

  《流行音乐的秘密》是一本由[新西兰]罗伊·舒克尔(Roy Shuker)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行音乐的秘密》读后感(一):你不是伯牙,我不是子期

  我不想评骘审美差异,(事实上,我们这个时代已经美丑不分了),但我总是受不了中国的流行音乐:它们粗俗 、赤裸 、无聊 、虚伪和滥情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我爱你/爱着你/就象老鼠爱大米”,老鼠爱大米这种类比,真的令人哭笑不得;“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 /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爱情不是你想卖 /想买就能卖……”,这是几年前流行的《爱情买卖》,我至今听不出歌者的声音有多好听;“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流行音乐中最多的就是表达失恋、 痛苦、 背叛之类。它们被夸张和渲染,因扭曲而变形,听多了只能使人更加压抑,颓废。莫非人们整天就生活在情天恨海之中?它们间接或直接地指涉性。耳濡目染,移风易俗。娱乐节目和流行音乐今天的确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行动。我这里决不做道德“君子”的教化,但传统的儒家伦理早已并且更加涣散了。它们总是毫无节制,恣意骋情。“良心有木有 / 你的良心狗叼走 /我恨你恨你恨你恨到彻底忘记~”, 面对这样的极致抒怀,我只能表示无语。流行歌曲也是明日黄花,它们被人追捧一阵,就被远远地抛弃,像歌词里描述的那些哀怨女人,被始乱终弃。人们喜新厌旧,当另一个神话被制造的时候,人们又一次趋之若鹜,个个模仿,满脸陶醉。“奥/想你的夜~/求你让我再爱你一遍/让爱再回到原点/想你的夜啊~ ~~”,如今的风头正旺的正是这首歌曲。这声嘶力竭的呼喊也是我走在大街小巷时痛苦不堪的心灵折磨。它果真在真实地在表达内心?还记得 “旭日阳刚”组合光着膀子翻唱《春天里》 的视频么?当他们出名之后,四处商演的时候,那歌声里似乎就缺少了什么。面对油亮光鲜的剧院观众,他们如何一遍一遍彼此感动?

  你不是伯牙,我不是子期,高山流水早成绝调。倘使肖邦或贝多芬再世,有多少人们肯去倾听?当今流行音乐,由于一部分人的参与而更加拙劣不堪。只有粗俗的东西才会大行其道。

  无关缘分,我只是不喜欢你;无关音乐,我们喜欢的只是歌曲。真的,我们谁懂音乐? 谁懂艺术?流行音乐如今更含着另一种梦想,犹如电影,要不选秀节目何以层出不穷。当然也有寂寞,然后同声相和。像早年周杰伦唱的那些唧唧歪歪 、模糊不清的歌曲,如果它们有意义,那就是使我意识到,现代人类的毫无联属 、含混迷茫和瞎扯淡。

  -----------------------------------------------------------------------------------------------

  说明:作者并没有读过这本书,只是看到这本书,想到些关于流行音乐的话。浅薄偏颇处,或被一笑。

  《流行音乐的秘密》读后感(二):流行音乐有秘密吗?

  谈“流行”之前,或者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流行的概念。在第五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上,这个词儿是被这么解释的:广泛传布;盛行。

  流行总是跟大众、庸俗,影响力,跟风这些没什么褒义甚至带有很大程度贬义的词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太广义的词了,任何事物流行起来的过程总是“出现——小众玩家——好牛逼呀——流行”,于是我们能看到,在“出现”和“流行”之间其实出现了两种人:带动流行的先行者,还有跟在后面吃灰吃得很开心装逼犯。

  我不知道你们眼中的流行音乐会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别人跟我提到这四个字,我的反应只能是那些在发廊门口或公共交通上来回反复无休止播放的各种神曲,它们流行,但似乎也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流行音乐的秘密》谈的却不是上一段提到的那些,至少不是中国的所谓流行乐。在这本书里,谈论更多的是如布鲁斯、爵士、摇滚等在欧美国家流行的通俗音乐的商业形式和文化形式。在现代社会里,常被人与通俗音乐相对的古典音乐,在作者眼里,也可以成为流行,他提出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市场是通俗文化不可或缺的特征”,也就是说,当我们越来越喜欢看见郎朗在摇头晃脑地把贝多芬弹成了街头卖唱,那么,其实贝多芬也可以在时下被称之为流行音乐了。

  ======================================================

  与正文无关的一个小故事

  提及流行音乐,这本书是把大部分的篇幅留给了摇滚。若谈及青年文化、亚文化、传播趋势以及流行音乐在一些运动上所造就的各种影响,对于一种把被政治、道德、传统、伦理等压抑的情感毫无保留宣泄出来的音乐表现形式,摇滚必然是首当其冲被拿出来反复折腾研究的。

  我的同事J,曾经是一个摇滚青年,如果想和他聊些这方面的事儿,从他最喜欢的britpop到punkpop、从TheStoneRose到Blur,从DogManStar到BeHereNow,他会跟你侃上三天三夜不止,基本上话题毫不重样。

  因为喜欢britpop,他直接跑去了英国读研。用他的话讲,初到时,满心欢欣,因为这里是最爱的音乐风格的发源地,无限向往的牛逼世界终于展现在眼前。

  我问他,那现在呢?

  他抽口烟,低下头跟我说了两个字:幻灭。

  《流行音乐的秘密》读后感(三):过浅过泛,像是一本流水账

  首先先确定一下这本书的定位——这是一本对于流行音乐文化的文化研究书籍,可以说是学术写作,讲的大概是国外大学中那种pop culture studies/pop music studies课程所说的内容。如作者所说,这本书不是从音乐学的角度研究乐谱,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等角度研究流行音乐。

  但必须说,这是一本很平庸的学术作品。有太多无关痛痒的事实陈述,可以说几乎是enumeration。然而这样的列举下来,我看不到作者的point在哪里。他只是带领读者大略地了解每一个专题的发展历史,然而其实精彩的地方完全没有指出,也没有什么观点。

  好的一点是,这样的学术作品会给你提供很多书单,如果想做研究,就可以从此找到出发点。这里面确实参考书目列得很清楚。。。

  第二章音乐技术,本可以写得很出彩,比如每一种新出现乐器的significance,音乐上的意义,和文化上的意义,作者却一笔带过,浪费了大好题材。就比如,他完全可以写写吉他如何改变了摇滚乐,合成器技术的发展和synth音乐发展有多么息息相关。不说这些,却只是说什么时候出现了什么,不懂有什么意义。

  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专业病都要犯了,不停想给这位作者的写作提意见,因为真是写得太泛、太没有重点了,这可是学术写作的大忌。

  另一个专业病也犯了一小下——注意到一些翻译上的问题。最让我纠结的是popular music这个术语的翻译,一会儿译为通俗音乐,一会儿又译为流行音乐,作为这本书最核心的词汇,如果不能统一,就很容易让读者搞混概念,特别是书中还就严肃音乐、popular music、pop风格这些进行了探讨,这样的不统一会干扰作者对于术语的界定。

  还没有完全看完,先一吐为快,看完后如果还有补充我再写。

  《流行音乐的秘密》读后感(四):商业、流行与音乐

  “全台湾都在R&B,全美国都在Rap,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好事一件”——这是歌手黄舒骏在纪念好友杨明煌《改变1995》中的一句歌词。在他眼中,流行音乐已成为工业化的流水线产品,“音乐”属性越来越少,商业成分却不断增多。这对一个曾经有着远大音乐理想的音乐人来说,是一个不愿见到、却不得面对的事实。

  黄舒骏的感慨发自于2001年。事实上,自从有了广义上的“通俗”音乐,关于音乐文化属性和商业价值的争论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早在20世纪30年代,社会批判理论的先锋代表——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大众文化的尖锐评判。他们认为,在大生产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以音乐、影视等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已脱离了自身的属性,演变成为唯利是图的“文化产业”,成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一部分。

  法兰克福学派倾向于“贬低文化的意义”,这对其后的媒介研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不过,来自新西兰的学者罗伊•舒克尔却并没有陷入这种“经济决定论”。他不但大大方方地承认了音乐和商业之间血浓于水的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自己的研究。在其著作《流行音乐的秘密》中,罗伊•舒克尔以音乐文本为切入点,深入整个音乐工业的内部,将那些平日隐藏在专辑封面、现场表演、MV影像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逐一进行了介绍。此外,他还探讨了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音乐产业和外部的政治、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结构框架是理解这本书的关键点。罗伊•舒克尔将全书分成了14个章节。如果说作为文本的“音乐”是这本书的主干,那么媒体、消费者、亚文化、由音乐衍生出来的意义和意识形态就是其上长出的枝桠。这14个章节几乎每章都可以拿出来独立成书。特别是书中所涉及到的诸如文化帝国主义、女权主义、电台、唱片公司商业运作等内容,都是能写出皇皇巨著的研究领域。想在一本书囊括如此众多的内容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罗伊•舒克尔还在每一章节之后列出了相关的延伸阅读,便于读者对该章节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研读。

  无论在何种学术领域,体系的建立是最关键的。《流行音乐的秘密》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那些对西方流行音乐历史一知半解的人迅速建立起体系。通过对十余种主流的流行音乐流派,以及一线具有典型标本意义的音乐人、乐队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西方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所以,如果你是一边阅读,一边将书中提到那些名字输入进你的搜索引擎,那你显然已经找到了阅读此书的最佳方式。

  作为一个在60年代度过青春期的学者,蓬勃发展的摇滚乐和“要做爱不要战争”的时代精神显然对罗伊•舒克尔日后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本书的结论部分,罗伊•舒克尔写道,“作为‘战后婴儿潮’(Baby Boom)的一代,我阐释了我们这一代对通俗音乐以及各种对通俗音乐进行记录和分析的尝试所作出的回应。而我自己在通俗文化中的定位远不是一个完全的学者的身份。分析与记录离不开情感与通俗文化记忆中的冲动和争论的部分。”

  诚然,对于普通听众而言,音乐带给他们最大的冲击依然和时间与情感紧密相连。在文化大众化、全球化、主流化的今天,音乐已成为一种文化消费现象。对生产者而言,它创造了商业价值;对消费者而言,它则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作为文本的音乐,显然脱不开国家文化政策、文本的创造者、消费者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离开这些,孤立地理解音乐是不明智的。正如罗伊•舒克尔强调的那样,“音乐文本和表演从根本上讲是国际音乐产业为了使利益最大化而大量生产的文化产品”。虽然我们仍可以看到若干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音乐厂牌,但不可否认的是,生存仍是这些厂牌存在的前提,吃饱饭也是他们在音乐上更进一步的基础。

  其实,商业和音乐原本就不是天生的死敌,比无端排斥商业更为重要的是怎样找到音乐和商业的最佳结合点。这也是罗伊•舒克尔全书的落脚点。

  最后想说的是,一本涉及文化研究的严谨的学术著作,对译者的翻译水平、语言组织能力,特别是的专业知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书中,我们会读到“我们所面对的是通俗音乐在全球的无处不在(第2页)”、“唱片产业就像引擎,帮助推动了一个广阔的多的音乐领域(第17页)”“虽然通俗音乐作曲包含集中模式,最近常见的是以舞曲为基础的电子采样(第60页)”诸如此类明显存在语病的句子。而将已经约定成俗的《Sgt.Pepper’s Lonly Hearts Club Band》翻译成“胡椒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将Bjork翻译成“碧玉”,则明显反映了这位“现从事编辑、翻译工作和音乐创作”的译者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

  好在这小小的瑕疵并不影响这本著作的严肃性。对于那些想离流行音乐更近些的读者来说,《流行音乐的秘密》将为你提供一条快捷的道路。

  《流行音乐的秘密》读后感(五):《流行音乐的秘密》与Michael Jackson的缺席:种族主义的余韵

  《流行音乐的秘密》一书分析了西方流行音乐的历史和发展,算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关于西方流行音乐文化研究的严肃学术作品。可是在对内容丰富驳杂的西方流行音乐文化的代表人物、作品、流派的列举分析中,我却没有看到一个原本以为必定无法绕过的名字:Michael Jackson。按照“出版后记”的说法,书中涉及到“十余个代表性音乐流派,重点介绍了近三十名典型音乐人及其代表作品,引用近两百首经典流行曲目”,却几乎完全没有提及已被世人所公认的the King of Pop,这几乎就像是在一本记录PC产业历史的书中没有提到比尔盖茨或史蒂夫乔布斯的名字或者虽然提到却只把他们一笔带过一样荒谬。

  书中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提到MJ的名字,我所记得的只有三处:

  “……只有一小部分唱片可以登上排行榜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还有一些在不景气时期仍从乐坛中脱颖而出的超高销量唱片(例如迈克尔•杰克逊1982年的专辑《Thriller》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2000万张的销量)。”(P20)

  “被冠以作者身份的通俗音乐家包括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鲍勃•迪伦、艾瑞莎•富兰克林、詹姆斯•布朗、杰米•亨德里克斯、大卫•鲍伊、王子、迈克尔•杰克逊、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和Radiohead乐队。”(P82)

  “1991年11月,MTV 10——MTV频道长达1小时的十周年庆节目……参加演出的艺人包括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和REM乐队……”(P189)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这三处提及MJ名字的地方都是基本上不带任何分析色彩的客观事实的叙述,除此之外,我就几乎再也没有从这本“全景展现西方流行音乐历史、文化和音乐产业”的专著中看到MJ的名字了。

  MJ在西方流行音乐史上曾经产生过的影响力之大、影响面之广都是世所公认的,他在与流行音乐相关的社会文化意义和政治经济意义上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其实都是本书所讨论的内容之一。无论在音乐制作层面(将黑人音乐如灵歌、R&B等和白人音乐摇滚进行融合并加以提升并形成其独特而又广受欢迎的音乐风格)、音乐文本之一的MV(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一系列堪称巨制的MV作品极大地改变了流行音乐MV的意义以及其在流行音乐产业中的地位)还是作为和音乐紧密相伴的表演艺术——舞蹈(MJ在舞蹈上的才华和造诣同样世所公认,其经典的动作、编排和表演形式在后来世界各地的流行音乐舞蹈表演中都能看到其影子)的层面,MJ都留下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同时在西方流行音乐家对于社会变革和公益慈善事业上的作为和成绩,MJ的成就也是无可比拟的。然而本书作者在论述这些方面的时候(比如第4章论及主创和明星、5.7论及MV、第6章论及音乐流派和经典、10.6论及舞蹈、第14章论及音乐与社会变革、音乐慈善事业)却都成功地完全避开了MJ的名字——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第14章提及西方流行音乐家在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上的代表之作《We are the world》时,作者宁可虚无缥缈地提到什么“披头士的理想主义回音”,也不肯提及这首歌的创作者以及这次慈善演出的发起人之一Michael Jackson的名字。若不是无心地遗漏(这种可能性基本不会存在),便只能是作者有意地忽视或避开了。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即第14章),作者讨论了西方流行音乐(主要是摇滚音乐)中的男权主义和性别歧视问题,但关于种族主义的问题,他只在“延伸阅读”中承认自己“无暇”在正文中展开。其实关于种族主义的问题,在本书中作者还是曾在一些地方不明显地暗示或承认过以下事实——在西方流行音乐的世界里和现实社会政治中一样存在地位不同等级分化的阶层,以白人男性为主导的摇滚乐处于顶端的阶层,受到最高的推崇,而曾经影响和启发了摇滚乐发端的黑人音乐的贡献却没有得到充分公正的对待。这在书中P160页提及的一份“历史最佳唱片”榜单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提出的‘最佳30名’主要是20世纪60、70年代的摇滚艺术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披头士乐队,没有一个女性艺术家或黑人艺术家。”

  迈克尔•杰克逊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揭示了这一切的原因:“我已经厌倦了被人操纵的感觉。这种压迫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是撒谎者,历史书也是谎言满布。你必须知道,所有的流行音乐,从爵士到摇滚到hip-hop,然后到舞曲,都是黑人创造的!但这都被逼到了史书的角落里去了。你从来没见过一个黑人出现在它的封面上,你只会看到猫王,看到滚石乐队,可谁才是真正的先驱呢?

  自从我打破唱片纪录开始——我打破了猫王的纪录,我打破了披头士的纪录——然后呢?他们叫我畸形人,同性恋者,性骚扰小孩的怪胎!他们说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肤,做一切可做的来诋毁我,这些都是阴谋!当我站在镜前时看着自己,我知道,我是个黑人!”

  如果Michael Jackson生来就是白人,那么他应该根本不会受到那么多不公平甚至堪称卑鄙的攻击、污蔑和丑化;如果Michael Jackson生来就是白人,那么关于西方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名字是披头士、猫王还是Michael Jackson,便不会再有争议。

  :我比较赞同《流行音乐的秘密》一书作者关于摇滚乐(“Rock”)和通俗音乐(“Pop”)的性质界定,他把二者都统一在“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的名下,只是流行音乐中两大最主要的“元流派”,其区别在于音乐是否以“原真性”为主导的价值体系。摇滚乐虽然标榜为了艺术和艺术家的自我表达,但任何成功的摇滚音乐家的幕后都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商业性力量,也必然要被纳入到流行音乐产业的体系中来加以考量。正如作者所说:“由于通俗与摇滚这两个元流派都在进行商业化生产和市场营销,因此很难在它们之间做出区分。即使摇滚音乐家和摇滚歌迷经常拒绝承认摇滚乐是商品的,或者他们试图从某种程度上将自己定位于制造过程之上,这些都很容易就会成为一种市场营销策略。”但若以作者创造的“原真性”提法来区分这种流行音乐属于摇滚乐还是通俗音乐,那么在我看来,Michael Jackson的绝大部分音乐都具有极为明显的“原真性”,绝非流行音乐工业批量制造的那种pop音乐可比。虽然他的音乐通常不被归为“摇滚乐”的类别当中,但其音乐作品中那些经典之作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毫不逊色于那些最优秀的摇滚乐作品的。正如那些优秀的摇滚音乐家们通过音乐表达对种族主义、阶级等社会政治问题和慈善、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的关注一样,Michael Jackson许多诸如“They Don’t Care about Us”、“Man in the Mirror”、“Earth Song”就是这一类“有思想性的”音乐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作。

  2:这本书的中文版封面倒是选择了MJ那张最经典的剪影照片,作为一本介绍西方流行音乐的书,把这张照片作为封面本应是非常适合的。可惜吊诡的是,作者作为一位西方白人学者的视野偏见使得书中几乎很难找到MJ的身影。在本书中作者其实也介绍了一些黑人音乐家,对黑人音乐为西方流行音乐以及摇滚乐的成型发展所做的贡献也给予了基本还算客观的评价,但面对MJ这个成就最为巨大、曾经带来的争议也极为巨大的黑人音乐家(这本书的问世和修订应该是在MJ去世以前,自然在那些当年针对他的种种不实传闻和污蔑诽谤尚未得到真正的澄清之前),作者本应保持的客观公正的学术态度就明显有了摇摆和偏离。因为对于骨子里持白人中心主义的许多西方人士来说,MJ的成就使得他得以与公认最伟大的白人音乐家们的名字相提并论(披头士、猫王等等),甚至有超越或压过他们的可能,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巨大的威胁。正因为此在世时的MJ才会受到那些不公正的对待和攻击,去世后的MJ也依然被分析西方流行音乐的白人学者专家们近乎刻意地选择性忽视了。

  《流行音乐的秘密》读后感(六):出版后记

  流行音乐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作为一种大众化、商业化的音乐,它从出现之日起就植根于广泛的中下层市民,与之前所谓的“高等”音乐和“高等”文化形成鲜明对立。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流行音乐已经发展为一个如火如荼的产业,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赢得了成千上万的听众和追随者。而学术界对流行音乐及其相关文化现象的研究,除了一些显著的例外,却发展得很慢。

  直到20 世纪90 年代,大量研究著作开始涌现,直接聚焦于流行音乐本身,或是将流行音乐看成通俗文化在媒体和文化研究范畴内的一个方面。这个领域的新声望反映出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已经被认可,而与之相关的是数十亿美元的产业和延伸到各类风格中的多样化的年轻潮流。

  本书对流行音乐的制作、发行、消费及其意义进行了全面而通俗易懂的介绍,并讨论了围绕流行文化和流行音乐分析展开的问题和争论。作者罗伊 •舒克尔为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媒体研究系副教授。他结合新西兰和加拿大的文化语境和流行音乐发展实际情况,探讨了塑造音乐体验的关键因素,包括音乐制作、音乐人和明星、音乐文本、音乐媒体、观众、乐迷和亚文化,还有音乐的政治行动主义和政治意识形态。作者关注的焦点在于通俗音乐文化表达意义的过程,以动态的、多元的、相对的视角,在国家文化政策、文本、文本创造者和消费者的大背景下,结合流行音乐各个层面——产业的、审美创造者的、文本的、观众的,揭示出流行音乐意义表达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复杂互动关系。

  本书语言清晰准确,逻辑结构严谨,在历史维度内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背景和地区的素材,涉及十余个代表性摇滚音乐流派,重点介绍了近三十名典型音乐人及其代表作品,引用近两百首经典流行曲目。每一章都以一首流行音乐曲目为主标题,形象展现此章节所要论述的重点,章节末尾还配有“延伸阅读”列出相关文献资料背景。书后四个附录涵盖了十四个章节名曲目的信息、1985—1999 年间的三十个经典流行音乐专辑、书中所有歌曲曲目信息(从20 世纪60 年代到90 年代)以及全部的参考文献。本书对于专门的研究学者而言,是一本深入翔实的研究参考资料库,对于普通流行音乐爱好者及广大读者来说,也是一本内容丰富全面的流行音乐文化读本。

  服务信箱:reader@hinabook.com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2 月

  《流行音乐的秘密》读后感(七):前 言

  本书为《流行音乐的秘密》(第二版,2001 年)的修订版。鉴于流行音乐研究领域内不断涌现的相关出版物和音乐产业内发生的巨变,此版本对上一版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增添了一些新的章节,对其余大部分章节也都进行了重新编写,并增补了关于音乐文本、流派和表演者的最新案例。我重点关注了互联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音乐制作、传播与媒介,以及消费当中。在每个章节的最后,都附有关于深入阅读的建议,某些章节还提供了视听资料列表。

  章节标题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表明此研究领域更为宽泛的本质。通俗音乐文化将音乐录音置于更为宽泛的社会领域中。它指的是创作、传播和消费音乐的方式;与这些过程密切相关的经济和技术实践;以及这些实践行为带来的声音、影像和讨论(思考、辩论和著作)。

  创作此书第一版(舒克,1994)的动力来自于当时我发现的强烈反差:通俗音乐作为如此重要的一种文化形式,却受到媒体和文化研究的忽视。通过第二版,我增加了对此形式的学术分析,并通过更为深入的讨论巩固了已经建立的探究领域,还提出新的观点。在过去的五年中,本研究一直被不断巩固和扩展(参见引言后的“延伸阅读”部分)。

  此类研究表明了通俗歌曲研究在当今的活力和这个领域的成熟。仪式、愉悦和经济在通俗音乐中的相互关系仍在吸引观众、仍在填满个体的幻想和欢愉、仍在创造音乐偶像和文化深化。《流行音乐的秘密》为描绘这幅音乐场景献出了绵薄之力。

  《流行音乐的秘密》读后感(八):他们选择了它

  《穿普拉达的女王》里,andy因不屑他们比较两条相似的腰带发笑而被主编Miranda训斥:“某期我们的杂志在封面刊登了某设计师设计的天蓝色礼服,后来在几个设计师的发布会上也出现了这样的天蓝色礼服,然后它在全世界的各大高级卖场、百货公司、中低价货摊发扬光大,所以,有一天,你才在连锁店的减价堆里,买到了身上这件蓝色线衫。你以为你跟时尚无关,时尚不重要,事实是,在许多季以前,这间房里的人,早已替你做了选择。”

  对于音乐,其实非常相似,流行音乐产业中的参与者,选择了我们现在听到的内容。“当我们谈论通俗音乐的时候,我们谈论的就是以商业为导向的音乐”。你以为你听到的看到的是风格,其实是为了显示自身独特性的包装。

  汤申德的一系列热门单曲都是关于年轻人所遭遇的挫折的,最著名的那首金曲《我们这一代》。“突然之间,The Who 从一大群颓废派中脱颖而出成为发言人,结结巴巴的代表了整个一代人。”这首歌采用了汤申德所称的“谁人乐队的吹牛形式”,在它的妄自尊大的攻击性中隐藏着一种最基本的不安全感。他的表演欲整个乐队五台表演的结合让他的演奏显得与众不同,他标志性的推进式手臂演奏风格让他获得了“鸟人”的绰号。汤申德在许多场谁人乐队的早期演唱会结尾时都毁掉了他的吉他,这也成了他的表演标志之一。

  《流行音乐的秘密》这本书,有2大作用:一是介绍了流行音乐产业作为一种工业制造,音乐的制作、传播、消费及其意义,二是涵括了众多创作者(制作人、词曲作者、乐队、歌手等),按图索骥了解不同时期的制作者,并从技术、文本、流派、传播方式(电台、榜单、电视、电影、MTV、报刊等)和文化等角度重新解读。

  看过这本书之后,把那些乐队的专辑翻出来再听一听,不知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流行音乐的秘密》读后感(九):听,这不是音乐

  当代流行音乐,以欧美为先锋范例,皆面临吊诡情势,配器与流派的多元化及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抵挡不住的数字化潮流与盗版困境,方方面面,都显示出而今时代,那种单纯欣赏音乐的乐迷氛围,即将崩盘。《流行音乐的秘密》,虽然并非最新修订,但作者罗伊•舒克尔力图说明的,正是这个无可逆转的趋势:商业化的、全媒体的、突破传统欣赏模式的音乐消费正在形成,一杯咖啡一架唱机的老爷们固然尚可以继续传统的听觉享受,但这种复古本身,亦已经被纳入现代消费体系。

  作为一本入门级的(至少作者的意图如此)流行音乐读物,《流行音乐的秘密》姿态比较严肃,所论话题皆是突破单纯欣赏之外的社会文本,例如对通俗音乐文化的定义、例如作为产业的音乐文化形成,例如mv的商业价值等,作者似乎直截了当地打碎亿万骨灰乐迷的迷梦,直陈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在当下,是一门生意多过一门艺术。尽管大量的当代理论话语充斥本书,但读来并不枯燥,原因在于大量论述之外,亦包容了大量经典案例来佐证,这些案例并非信手拈来,皆是无论资深或初入门的乐迷皆耳熟能详的乐队及流派发展,如关于保罗•麦卡特尼的《傻傻的情歌》引出的六十年代通俗乐演变,又如关于麦当娜在mv勃兴年代的标符式展示,皆是活生生的经典案例。、

  在由文本到社会消费文化全面展示当代流行乐发展的同时,《流》亦未止步于学院教学式的一二三四,同样,罗伊在行文中加上了关于乐迷收藏、乐迷文化及亚文化等面相的分析,同时,旁征博引,令本书的阅读充满跳跃与发散性,纵然理解上确实存在一定困难。例如做这样以米斯特伯格关于收藏的观点“一种通过创造秩序感和完整感来客服童年焦虑感的方式”来说明由黑胶到盒带到cd的载体演变之下,唱片收藏者隐藏于心中的迷狂动机,这是相当好玩的一种表述方式,也是论述通俗音乐(包含的摇滚或朋克或当代爵士等不一而足)的一条可行路径。

  于文字阐释之外,罗伊的聪明之处还在于,已说出的观点,已形成白纸黑字,未能尽兴的言说,付诸于文后参考,这目录并非一般意义上敷衍的参考书目。每一章以歌名为题的文字之后,是详尽罗列的以不同方式切入的书目归类,便于读者自行拓展。而最令人折服的,是书末长达三十八页的参考文献目录,包括了书籍、杂志、目录、网站及个人出版等,可谓周到备至,一如作者所持中立态度的新媒体中,蓝光光盘里的在线花絮一般,功夫在诗外,是否也是一种契合当下快节奏的无奈之举呢?

  想来,这也是本书作为全方位解析流行音乐及其境遇的读物,所不能避免的一步,所有的结论,皆建立在对已有的瀚如烟海的唱片及目录书籍等的细读基础上,由歌词文本到消费环境,从材质上断绝了纯粹原创的可能,数据在此处成为一道风景线,指认着二十世纪流行乐的辉煌,亦审视出当下愈发失控的虚妄狂热。

  总而言之,带着身在流行乐氛围中的迷狂心态去读本书,无疑会被一盆冷水浇透,但又并非如《神秘列车》那样专注社会批评,《流行音乐的秘密》涉猎许多不同的音乐面相,摇滚与古典的源流或渊源及至当代工业体系中的音乐生产,纵观全书,倒像是为乐迷不断敲打:你们听的哪里是音乐,相反,这些由不同载体播送的相同音符,在在证实了,它们是生意,是表现,是传媒性,恰巧,埋没了其作为音乐本身的价值。

  《信息时报》2013.7.14

  《流行音乐的秘密》读后感(十):流行音乐告诉了我

  在回答“知乎”上一个关于流行音乐评价体系的问题时,我说了这么一句:

  “评价一张唱片,得放到他所属于的区域来看。也就是说,口水歌唱片要放到口水歌唱片来看。摇滚乐就要放到摇滚乐来看。”

  一位叫做“宋大妈”的朋友瞧见了,于是他在自己的博客“武城路下段”就此写了一篇博文,名曰《没有两个标准》。他是这样说的:

  “并不存在两个决然不同的艺术标准,达芬奇和贝多芬是不是真的没有可比性?左小祖咒和李宇春是不是真的无法在一个体系内评论?事实上,杰出如Michael Jackson,无论放到POP、摇滚还是R&B,都是杰出的;而蹩脚如Coldplay、Green Day,无论拿了几座格莱美,无论把他们归为Punk、英式还是其它,也依然是蹩脚的。”

  “人人都有欣赏和评价艺术的权利,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艺术判断力,艺术的标准最终是由少数人定义的,你可以不接受,也可以另起炉灶再搞一套,但它始终在那,并不会因为多了你的标准,就出现「多重标准」。所谓的「多重标准」其实就是没有标准。音乐分类学,及以此为基础的音乐评价体系(如格莱美),不是在评价作品,而是在迎合受众甚至蒙蔽受众。”

  “分门别类的评价音乐、评价艺术,归根结底是审查与自我审查的产物。审查不仅有政治审查,还有存在更广泛的道德审查,以及对当代艺术影响更深的商业审查(「反商业」甚至成了商业音乐体系的一部分)。迎合掌权者、迎合权威、迎合受众、迎合诺委会评委在实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艺术无论表现为什么形式,第一标准永远是独立意识基础上的自由创作。艺术的评论同样如此,「多重标准」这种小花招,看似客观,其实只是「审查者」给「自我审查者」上的套。”

  我很想节选出最精华的部分,但我发现这三段话几乎是一字千金的。其实作者还有一句潜台词,我帮他说出来,那就是:别扯这些多重标准。所谓的多重标准只是为了达到某种(商业)目的的借口而已。比如,大家会想,一个只配听五月天的人,怎么同时还会是Belle & Sebastian、RHCP、Radiohead、Eels、Francoise Hardy、Leonard Cohen、The Beatles、Bob Dylan的死忠。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竟然会在报纸上写张靓颖的新专辑很不错,如果这不是脑子缺根筋了,那背后一定有大家看不到的潜规则。

  这位“宋大妈”其实人非常nice,巧合的是,我的另外一位朋友陈震先生竟然也和他相识。他其实并没有恶意的揣度。他只是反对为了达到商业目的而另外建立一套评价体系而已。于是,我非常希望知道他对《流行音乐的秘密》(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 Culture)这本书的看法。

  该书的作者为罗伊·舒克尔(Roy Shuker)。从资料上看,他是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媒体研究系副教授,主要的教学及研究领域为流行音乐和媒体政策。但我很想知道他在学院之外,是否有从事电台、报纸或杂志的媒体经验,此外是否有担任哪家唱片公司的顾问,否则他为何能够对流行音乐工业有这样全景的了解。

  “以通俗音乐的商业属性为基础的定义,也包括一些被认为是以商业为导向的流派。许多评论家认为商业化才是理解通俗音乐的关键:‘当我们谈论通俗音乐的时候,我们谈论的就是以商业为导向的音乐。’”这几乎是全书的论调。我曾经在许多场合说,许多人听音乐,只听音乐本身,单纯地享受它的groove,研究音乐的文本,这非常棒。相比之下我很不单纯。或许因为我曾经是一位音乐媒体从业者(现在也是用文字影响着一些的人群),后来成为了一位音乐产业的从业者,也就是说,我有音乐的接受者/传播者/制造者的身份,“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某朋友语),因此我眼中的音乐,除了审美之外更为复杂。2010年,我和iphen创办了音乐产业独立自媒体《乱弹山》,为的就是透过流行音乐的文本,去探究这个产业的各种规则,把他呈献给大家。当我看到这本《流行音乐的秘密》的时候,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就是我想说的——但作者比我高明太多。

  iphen有一句口头禅,“流行音乐首先是一门艺术,然后才是一门生意。”我觉得这句话很棒。它点出了流行音乐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关键之处。我们很少会用“产品”这个词去指代一张唱片,虽然流行音乐的价值是可以通过榜单、销量、歌手的商演价格、能开的演唱会规模来衡量的。但如果这是唯一的衡量标准,那当下的华语乐坛,最棒的歌手是否就是五月天?有比他们能赚钱的吗?

  今年的华语音乐传媒奖上,我说年度艺人,你们竟然没有提名五月天?为什么?换个别人,在鸟巢开两场看看?我知道许多评委对我表示出无尽地笑意。但“两场鸟巢”这听似很傻的话背后还有很多。它包括:在缺乏乐团文化的华语流行音乐市场里,这个团体通过什么样的行为,为市场进行了定调;通常流行都有周期,但为什么这个乐团能够有长达10年或更长的市场周期?为什么这个团体的演唱会,来的观众都穿着他们的衣服?一个歌手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市场营销,让无形的音乐冲破CD,成为泛商品化?巡演和演唱会对一张专辑来说是否是最好的推广手段?那为什么只有这个团体能够以纯粹的商演来cover掉利润单薄的宣传性演出?也就是说,这个团体无需任何宣传,或者说把宣传期直接压缩到最短,直接就是商演期(通常流行歌手的状态为长草期/创作期 - 制作期 - 宣传期 - 商演期的循环)?很多粉丝非常喜欢这个团体的歌词,那为什么现在的歌曲会有歌词,而最早的流行音乐是没有歌词的呢?音乐消费到底牵涉到了多少社会学和人口学?

  我两次登上了五月天的《诺亚方舟》演唱会,但我没有被感动。感动对于我来说是不需要的。在我眼前是一台制作精良的电影。导演非常精确地把握到现场观众们每一处的需求。这不仅是演唱会的rundown的问题,这包括了整个灯光舞美的设计,还有VJ,以及到了后来Coldplay演唱会上最先使用的会一起变换的LED手环(说实话我不同意宋大妈对Coldplay的评价)。用俗一点的话来说,很多人看五月天很感动,但我在诺亚方舟上看到的,是一艘载满了白花花银子的时代巨轮——你可以喷我铜臭味。

  但《流行音乐的秘密》这本书就是这么一本充满了铜臭味的书。省点儿吧,都2013年了,还有人遮遮掩掩地讨厌钱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且当流行音乐成为一门生意的时候,它必须被艺术化。书中提到了鲍勃·马利这个例子,非常漂亮。作者把鲍勃·马利的走红归咎为以下几个原因:欧美主流摇滚乐明星太贵(……);鲍勃·马利的民族英雄标签非常合适年轻人们的口味(年轻人是流行音乐最大意义上的消费者);原生态的雷鬼只需要换上键盘和电吉他就可以低成本地无缝嫁接到商业的审美范畴里;然后他们选了一张鲍勃·马利最温柔的相片,并对其进行波普处理。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世界人民英雄。那么,你现在是否会嫌弃鲍勃·马利的铜臭味呢?你会因为披头四发第一张专辑的时候曾经为了冲上排行榜而买榜而耿耿于怀吗?

  在这本书封底的推荐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皖这样说:“流行音乐是一种工业制造。这个显在的事实或者被粉丝们匍匐在地而视而不见,或者被文化批判家高高在上一笔带过。显在,这个人细致而客观地剖开它,进入其制造业内部,展现其中的秘密。由此你发现,即便是摇滚英雄、文化全球事件,也并非那么纯粹冲崇高,当然,也并非只是一出提线木偶剧那么低劣。”在很多人的严重,李皖是一个连演出现场都不去的音乐文本研究者,但其实,若你和他面对面地多聊几次,你会发现他并不是。

  因此,我非常严肃地向所有热爱音乐、愿意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产业的人推荐这本书。现已上架。全国有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