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4: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读后感10篇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是一本由Judith S.Beck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读后感(一):《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第二版)》读后感 ----回避还是暴露?拒绝还是接受?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第二版)》读后感

  ----回避还是暴露?拒绝还是接受?

  原著:【美】Judith S.Beck

  翻译:张怡 孙凌 王辰怡等

  审校:王建平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年6月第一版

  Emdr与exposure

  自动思维与无意识、潜意识

  书中提到 “自动思维是个体思想中实实在在涌现的词或想象画面(意象),具有情景相关性,并可能认为是认知中最表浅的部分。”(p40)想象画面(本书中有一章详细介绍了意象,为什么要单独列出一章来呢?本质应该是归属于自动思维的一种形式),这通常是emdr中被标的项的,也就是说自动思维=标的项?这似乎进一步核实了在《心理创伤的治疗指南》中声称emdr是另外的一种cbt疗法,只是换了另外一个瓶子。看来真的彼此之间有巨大的重叠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整合到,cbt不断地识别评估自动化思维、中间信念、核心信念,等同于emdr不断地识别、寻找标的项、标准记忆,等同于动力性疗法不断地寻找无意识的流露。何等的相似,至于现实的工作而言,我所在意的即刻需要处理的地方是什么?很清晰的是,上一刻来访者的浮现的无意识、自动化思维、记忆经历画面(经典的cbt提问:上一刻你大脑在想什么?)。想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整个治疗的过程,将会变得简单起来。

  这里面的自动化思维是最表层,之于中间信念,核心信念而言。同理的是emdr的标的项也是按照年龄回溯的时间段来区分那些更为核心的,首要处理的标的项。同理的是动力性疗法中的无意识,根据层次分,还可以分为前意识,潜意识。这样很清晰的是,我们在整合式使用的时候,或者说无所不能包括的,实用至上的治疗处理来访者的时候,首要处理的是自动思维,最近的标的项,反复出现前意识,等待一个个处理完善之后,为了更彻底治疗,为了防止复发,我等理应是进一步深入地,渐进地处理那些中间信念、核心信念、最早的标准记忆、底层无意识。

  想象画面=意象=思维最表层=自动思维,那么所谓的王建军的意象疗法,是不是就是指,他主要处理的是思维的最表层的疗法?

  还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自动思维—中间信念—核心信念

  客体—自体客体—自体

  这是cbt与自体心理学的一个让人觉得类似的地方,是无意识、自动思维让我想到的,到底背后,更中间、核心的信念是指代我的什么呢?

  越深入地看待这本书,就越发现,为什么我一开始不看这本书呢?这就是我刚才的自动化思维吗?毫不察觉地否定、贬低自己?但是这里面还是掩饰不了,我刻意讨好作者的敬意,而这里面的核心信念是,我越是高大上地崇拜这本书,就是越意味着,作者会更加看重我?这样的背后的无意识、内隐学习过程,是真的需要处理的吗?我不太愿意,似乎这些是好的、积极的核心信念(但似乎本书中,默认的需要处理的核心信念必须是负性的)。

  这个认知概念的应用,我非常轻松容易就可以近乎完美地解释自己的任一时刻的感受想法、情绪、行为。所有,统统都得到一个非常具有操作性的解释。我的无意识,自动化,就是如此。这个循证的,严密的理论真的不错。简单的是:情景—自动思维—反应(情绪行为生理反应)。这是在情景、刺激—反应的行为学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中间桥梁。为了更好地解释更复杂的事件,书中的p42,继续增加一些系数:一个前置的核心信念、中间信念,用以一个广阔的背景来解释为什么不同的人出于同一个情景刺激之下,得到的情绪行为生理反应会不同。根据这一系列的变化、进化。从最初的刺激—反应,不断地添加必要的“系数”的话,我们必定可以解释到各种各样的行为,预测到各种各样的行为反应。如果还有什么行为情绪身体反应,我们现在无法预测,那么也只是我们还没有在刺激—反应中添加到合适的、必要的“系数”而已。这种还原论的方法学,真的很适合科学研究。我正向的自动化思维是,刚才,我又找到一个强力的理论技术。

  事实上,除了这个解释的模型之外,更重要的是,干预模型呢?是如下吗:监控,假设性思维,苏氏提问,暴露,角色扮演,连续体,完成它•••••不知道在王建平审校的Balow的《情绪障碍的跨诊断治疗统一方案》里面是否有答案?

  自认为进入这个心理咨询行业有5年,但不太愿意承认的是自己仍然是一个新手,尤其在阅读学习这本书之后,觉得以前的所学的都是**,这又是一种很典型的灾难化想法,类似自贬,但这个不重要,因为没有唤起特殊的感受,情绪。这个世界太大,而现在我才真正地发现可以有一种类似于拥有用药治疗般疗效的谈话方式。Cbt这书所提供的结构化,或者去暨南大学向王建平学习的cbt疗法中所体现的结构化,正是现阶段我所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那种动力式,过于松散,过于哲学化的方式,有些让我受不了,无处着力的感受,这让我想起徐钧先生关于开始学习自体心理学的说法—无处着力。这也是真的体会到cbt的有力之处,同时要求治疗师需要更好地理解,掌握整个谈话式治疗的结构化,概念化。这也意味像cbt这种十分具体的治疗方式,显然需要一个非常具体的评估诊断,例如dsm-Ⅴ,icd-10,ccmd-3的系统作为支撑,一旦我们十分有信心地确定来访者的问题所在的时候,将就是我们大展cbt高效的时候,对于不擅长评估,诊断的老师心理咨询师,这恐怕是一道屏障,虽然可以逾越,但这种cbt式疗法,恐怕不是他们的首选,刚好他们拥有“去标签化”的社会心理学运动思潮,他们怎么可能不首先使用动力学的方法呢?这是必须的,在cbt或短程动力学疗法纳入到医保之前,如果按照美国的趋势,只有实证疗效,循证依据的cbt类疗法才有医保,以后中国也将会是结构化疗法的天下吧。

  很奇怪,关于这本cbt书,我很少有内心情绪的唤起,因为太过于具体实用,而我在追寻哲学与艺术?结构化的,循序渐进的,不需要对于不确定的焦虑的,没有了太多的唤起,这难道不好吗?

  似乎按照书名,认知疗法毫无疑问已包括了行为疗法,是一个完全整合式,结构化,易操作的治疗方法,书中有一部分都已了解,例如箭头向下,苏氏辩论,辩证式辩论法,强化的概念,这些都十分耳熟能详,而自动思维,中间信念,核心信念,倒是不熟悉。

  关于王建平培训讲到的exposure,向下,现实,内感,记忆,叙事暴露,比较好地补充了自己的知识缺陷,这对自己应该比较有价值的,还差了练习。认知干预,情绪加工=行为exposure,但暴露的毫无疑问是一种痛苦不良的情绪,要想获得好的结果,就必需经历那一种“情绪”的煎熬,这是一个代价,不可脱离的,不可回避的。回避正是焦虑类症状的核心特征之一。

  眼动,tices,还有思维记录表,还有pmr,还有冥想,还有的是一种,今年最为关键的,源自于exposure的思维,不要回避,拒绝安全行为,防止隐蔽回避:直视,不笑,详细,不要自愿,渐渐地一切似乎进入可控制的范围,应该说上前2年是emdr,pmr,mindfulness,trance state,今年是exposure。在不断地进化,加速之中。上过王建平的某一节课,可能很有价值,让我突然之间意识到自己好像是SAD患者,然后似乎exposure是一个应对SAD最为实用,高效的东西,这个有针对性exposure,似乎又不同于pmr,trance state的东西,接近emdr脱敏,但又似乎差异,这个模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回避还是暴露,拒绝还是接受?

  Exposure,这其实更是一个行为的方法,而只不过我在cbt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理解到exposure的价值所在,它在某种程度弥补了我之前一直缺乏的某种心理治疗的东西?我是如此以为,exposure包含了如此的一种现象学,方法论。那就是主动接受的态度,极尽之后的耗竭。古语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种朴素的想象中,就是包含了至今,我以为最为有效的治疗含义:exposure。这么多年来为什么还是没有突破这种古老的技术瓶颈呢?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反正,现在最为有效的是,就是exposure。很奇怪的是,一般人焦虑,担心,紧张的时候,似乎会下意识地,自动化地躲避这个感受,这种非常浪费精神的感受,似乎真的不受欢迎,但是这在进化的道路中,又有着实用的价值,又是不可或缺的。只是有时候我们把这种生理反应,灾难化。问题不在于这里,而是在于我们把紧张,担心,焦虑过度化之后,为什么不是使用压抑,逃避来解决掉所有呢?其实似乎压抑,逃避也是有一定效果的。那么为什么在焦虑担心不安的极大程度的时候,我们似乎只可以使用exposure?那么是不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轻度的担心焦虑不安,我们可以使用压抑、回避策略;而重度的担心焦虑不安,我们则要使用exposure。这样似乎很好,很对称,很强迫。但这又是意味着什么呢?轻度--回避=拒绝,而重度--exposure=接受?为什么接受有效呢?因为有些东西,例如死亡,战争,破坏等等不好的东西也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是不可以拒绝的,如果违法自然,那么必将承受自然的巨大威力。人从来在大自然面前,都是不堪一击。除非我们也接受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至于实际的治疗而言,内心的感受,是拒绝呢?还是接受呢?似乎这些感受,不良的情绪本来就是自身的一部分,我们真的可以拒绝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我们就只能接受这些东西,无论是多么的丑陋,邪恶,无论是如何的不堪。我们其实没有办法拒绝自己的感受,体验,情绪,思维的。接受有时候是一剂良药吗?

  Dick_Zhao

  20170807

  佛山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读后感(二):飞翔,都是从坠落开始的

  手动@我的朋友小N,那天和你说到的一句话就是在这本书的前言部分读到的,是本书作者朱迪贝克形容自己父亲——认知疗法创始人、名满全球的著名心理学家阿伦贝克的:

  “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治疗师、实践家和普通人”

  这是一句很治愈的话,无论功名几许,钱财多寡,卸去所有冠在我们之上的名号、称谓与身份,于千百万人中,我们终归只是普通人,终将尘归尘,土归土。最后的结局早已写好,不妨过好现在的每一刻,认真的做一个普通人。

  心理学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历史不会比心理学更长,但在这短暂的历史当中,产生了数百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技术,但在众多技术当中,认知行为疗法被心理学界与医学界看作是唯一循证的心理咨询方法。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认知行为疗法已经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主流治疗学派,可以说学习心理咨询与治疗,必学认知行为治疗。

  目前学习认知行为治疗的途径很多,其中教材的选择也有多种,但作为认知疗法创立人阿伦贝克女儿与其衣钵传人的朱迪贝克所著的《认知疗法》两本书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中的经典。这一本《基础与应用》可以作为初学认知行为疗法的必读教材,全书围绕如何进行完整的认知行为治疗过程娓娓道来,全面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理、治疗前的准备工作、治疗计划的实行、治疗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治疗中的结构和不同设置以及如何结束治疗的问题。可以说,要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的咨询师、治疗师以及医生,这本书是必备书籍。

  最后这句话依旧送给小N,从开始的地方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读后感(三):为什么你我眼中的世界如此不同?

  

01 日常生活中的自动化思维

昨天早上上班的时候,我比往常提前了差不多10分钟出门,结果居然被堵在了家门口的隧道里(平均一周会被堵一次)。看着导航上红扑扑的一条线,身旁的老姜突然很不耐烦地锤着方向盘,抱怨到:“又堵上了,每天都是这里堵,真烦人”,于是上班的路上一直非常焦虑。当时我无意识地就蹦哒出一句话:“幸好我们出门得早,要是晚个五分钟,那才被堵死了呢”,然后继续淡定地看着窗外。

  这段对话结束后,我突然意识到,同样是堵车的情境,我开车和他开车时的心情完全不一样的。面对堵车时,他通常会用比较消极的自动化思维去解释一个事件,常常给自己带来烦恼和不愉快的心情。而我一般会更加积极地面对这件事情。

  其实我们在面临生活中的很多情境时,都会用自己的“自动化思维”去解释这件事情。实际上,情境本身(比如堵车、加班、裁员等)并不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为,感受和行为往往取决于我们自身如何解释这个情境。

02 一些重要的概念

  提到“自动化思维”,就不得不科普一下心理治疗中非常著名的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指的是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包括了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的见解等等。

  认知行为疗法则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认知行为疗法由贝克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它的主要着眼点,是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ABC理论

  认知行为疗法中,最著名的"ABC"理论是由心理学家由埃利斯提出的。

  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信念或想法(Beliefs),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与事件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Consequences)和行为反应。

  事件和反应的关系:通常认为,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信念决定。

  举例: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画是事件A,但引起的反应C各异,这是由于人们对画的认知评估B不同所致。

  自动思维

  遇到事件后的,脑海中瞬间出现的想法我们称之为自动思维。

  比如说我们在看到狗时产生了恐惧,在看到狗与恐惧反应之间有一个想法是这狗会咬我,以及狗咬人的恐怖的想象。狗会咬我就是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和非适应之分。非适应部分也称歪曲思维或错误思维。

  认知歪曲

  不同的心理障碍是由不同的认知歪曲造成的,例如:抑郁症大多对自己,对现实和将来都持消极态度,抱有偏见,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对事事都不如意,认为将来毫无希望。而焦虑症则对现实中的威胁持有偏见,过份夸大事情的后果,面对问题,只强调不利因素,而忽视有利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识别出不同的认知歪曲,是我们实现认知行为疗法最首要的步骤。那么,到底有哪些重要又常见的歪曲认知呢?

03 常见的认知歪曲

  选择性地提取信息

  选择性地提取信息,是最为常见的认知歪曲了。它指脱离背景的知觉信息,某些细节得到注意或强调,而其他重要信息被忽略。

  其实很多家庭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家庭成员的消极行为上,而没有注意他们的积极行为。这个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中尤为常见,而在我们吵架时,冲动时,也非常容易“选择性地提取信息”。

  前几天我刚跟小姜吵了一场。本来是很小的事情,结果越吵,我就越不开心,越不开心,思想就越偏激。我的思考已经选择性的忽略他对家里做的贡献,和平时对我的好,而是全部集中到了我认为不好的地方。要知道,一个地方看不顺眼了,总是会尽可能的深挖这个不顺眼的地方,越想越生气。而那些好的地方,早就被选择性忽略了。

  在亲子关系中亦是如此。很多家长看自己的孩子,会选择性地观察孩子身上让自己不满的部分,挑出来进行指责。而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却被他们选择性忽略了。

  过度的概括化

  用一两次单独的事情代表全部相似的情境,无论他们是否真的有关。比如丈夫没能完成一件家务事,妻子就得出结论--他根本靠不住。比如刚认识的A和B聊天,A可能说错了一句话,惹B不开心了,B就得出结论--A人品不好,社交能力不行还情商低下。

  这些因为一两次的事件来概括一个人的品性、情商等,属于歪曲认知中的“过度概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这么做?

  过度概括的认知模式,经常会模糊我们看问题的双眼。我的一个闺蜜,早两年知识付费刚兴起的时候,听了两次得到上的免费课程,自觉没什么收获,就常跟我说:“这些知识付费形态的产品,全都是来收割智商税的,买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结果今年初,她竟然成了得到系列产品的死忠,购买的课程比我多多了,有万维钢的精英日课系列,吴伯凡的认知升级系列课,梁宁的产品思维课等等。上次见到她,一个劲的跟我说,以前自己的见识太短浅了,自己暂时的收获不到东西,就断言一整个产品有问题,正是传说中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随着理解能力的提升,和对知识素材本身积累需求的大量提升,才慢慢转变了观念,去购买那些自己曾经看轻的东西。而她现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大量输出倒逼输入,在副业上的收入已经几百倍于课程的学费。

  二元思维

  二元思维,常见的比如全有全无类,完全的成功或彻底失败,也称为全或无或极化思维,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我是一个文科生,所以看科学革命这样的东西确实蒙圈的。” “我这个人很感性,所以写不出逻辑性太强的东西”。 “如果我的生活当中是不分是非去接纳他人,那会不会就没有原则了呢?” “从现在开始,我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但是我有一个疑惑,是不是别人提的意见,我们就不用太去听了?”

  我们从小在反义词的训练当中就被深深植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也许在刚刚罗列的二元对立的词语里,你可以清醒的觉得二元对立思维有很大的问题。但是在我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自动化思维当中,二元对立思维无处不在。

  如果能跳出我们无意识的二元对立思维,我们可以非常轻松的知道,二元对立的思维,是一个非常粗糙的思维模型。举例来说,不是白,就是非白,而非白包含了很多颜色,可能多达几亿种,所以非白本身不是黑。但是我们在定义白的时候,可能也会受到明度等属性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所以说,无论是白与黑,不过是我们用概念对现实进行了非常简单粗暴的抽象。

  再来看看对与错。大家做一个小游戏。用两个十指,搭成一个人字。从你的角度看去,无疑是对的。但是站在你对面的人,和站在你侧面的人,从他们的视角看过去,是对的吗?如果我们对什么是对的都定义不了,那么错又在哪里呢?

小结

  今天我们聊的,是属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前端部分,以及最常用的理论。包括了自动化思维,认知歪曲,ABC理论等等,以及疗法中一个最浅显的原理--情境本身并不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为,感受和行为往往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这个情境。在我们能够轻易识别出我们日常行为中的自动化思维和认知歪曲后,再通过矫正这些歪曲的认知,从而改变解释事件的方式,带来感受和体验上的改变,以及最终行为上的改变。

  明天,我们会继续深入探秘认知行为疗法,聊一聊治疗的过程,聊一聊认知行为疗法有什么好处。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读后感(四):好书,力荐

  国内咨询界一直刮着火辣辣的精神动力风,大家甘之如饴。精神动力让我有一种雍容华贵的自在感,咨询过程中走通走不通了,都可以用相应的理论来解释,阻抗啊移情啊,反正关系在那里,过去在那里,未来在那里,我们在那里。疗效呢?总归是有的,修缮与完整需要长长的一辈子不是吗?是,一辈子!正如自我体验,绵长而细碎,犹如思念。

  然而,患者需要的是较为迅速的缓解症状,成长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事。而且,成长也未必必须有咨询师的陪伴,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依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现世中幸福或者完整。

  那么就是认知行为疗法了。

  在学习了数种认知行为疗法、认识了一些CBT大师后了解到,做好CBT的人未必系统学习过精神动力治疗,张口闭口都是精神动力的术语,然而他们具备精神动力的理论基础,只是采用了另一套词汇进行描述。

  最喜欢CBT(也是本书)的一个观点:CBT治疗的目的除了缓解症状外,也是把患者培训成自己的治疗师,防止复发。

  别的也不多说,对于本书最令我动心并极力要推荐给各位专业人士的是:在CBT治疗中,最大的障碍是如何帮助患者完成家庭作业。而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那么仔细阅读并实践本书,将会让你受益匪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