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情绪失控的亲妈,该怎么办?(长案例:097期)
我坐在这里,倾听你的思绪
案例自述 + 乐子点评 (蓝字)
平时都是看别人的故事,今天我也来说说自己的故事。我的故事并不是围绕我的婚姻或是我的公婆,而是我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一个心理咨询领域的学术名词,这几年有被滥用的趋势。
我并不是心理学者,无法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回复。
但我依然希望能给你做个参考。
我是一个标准的90后独生女,家庭条件很普通。我的父母也都是传统的国企工人,一干就干了几十年那种。我记忆里的童年生活充斥着父母的吵闹声,很多童年的小事到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
我的妈妈是一个传统女性,比较要强不服输那种,但是要强的不是地方,不懂在男人面前服软,尤其嘴巴非常厉害,步入中年之后常因为一件家庭小事嘴里碎碎叨叨个没完,连我听着都烦。
我爸爸也是个急性子,要面子,跟她性格非常不合。这么多年我的童年生活一直都非常压抑,印象里四岁过生日的时候,我爸妈答应带我去饭店吃饭。然而在路上,就因为去小卖部买饮料还是在饭店直接买这一点小事,俩人又在马路上大吵到路边的车都停下来往外看,谁也不肯少说一句退让一步。
四岁的我还感受不到什么是丢脸,只记得那顿饭两个人都拉着脸,完全没有一点过生日的喜悦。
你的父母像大多数父母一样,只是普通人。
没错,他们非常普通。
也许就像我们的未来,被时代洪流卷来卷去,无法达成心里想要达成的自我。
该下海的时候没下海,该买房的时候没买房,挑男人的时候又不顾对方条件。
到了某个年龄,看见身边人活得风生水起,自己却一贫如洗,老公也没什么出息,心里有太多不甘。
怨气总得找个地方发泄,丈夫和孩子是最贴近的人,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发泄对象。
假如你母亲愿意跟你敞开心扉的话,那么她或许会告诉你,她很自卑,很痛苦,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但在中国,两代人之间是很难敞开心扉的。
因为她是母亲,所以你把她放在了一个神圣的高度,认为她应该懂得沟通,应该情绪稳定,应该维护好夫妻感情,但其实那只是你心目中的“完美母亲”。
你母亲只是一个普通人,她还不如你,肯定不如你。
她不像你活在一个物质精神都更为丰富的年代,她经历过你所没有经历的贫穷。
当你意识到自己比她内心更加强大,情绪更加稳定,更加懂得沟通,也会是一个更好的妈妈,那么你就不难原谅她。
因为,原谅属于强者。
其实你的父母并没有你说的那么糟糕,纵然他们有无数缺点,但却有一个足以让你去原谅他们的理由。
那就是:他们爱你。
他们并不富裕,一个想要省点钱在小卖部买饮料,一个为了面子想去饭店直接买,于是吵得不可开交。
贫穷是他们的弱点,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想要为你庆祝生日,在捉襟见肘的生活费里挤出一点钱,带孩子去饭店吃顿饭。
印象中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很多,小时候经常一睁眼就看到我妈坐在床头以泪洗面,童年里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爸妈离了婚我要跟谁。
小时候的我不懂得如何去维护父母的婚姻,我妈也经常指责我“不懂得当父母之间的润滑剂”,可是很多问题并不是我造成的,她却总是指着我去帮她解决这些问题。我很反感,也很懊恼。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妈的脾气越来越不好,我爸也是比较倔强,有自己的思想,跟她交流越来越少。但是我偶尔也理解我爸,像我妈那样的性格很少有男人能受得了。
你母亲性格确实有问题,但我们已经不能回到那个时空去治愈她。
她把情绪发泄给你,从而转嫁自己的痛苦,因为她难以自控。
明明不想离婚,却口是心非把你爸越推越远。
这种性格在长案例中极其常见,婚姻不幸的女人,大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她的痛苦,从来就不是你的错。而她那些所谓“是你造成的”,不过是婚姻不顺,拿孩子撒气罢了。
如果你不把她看作自己的母亲,仅仅看成是一个情商不高的普通女人,那么你的怨恨或许就会变为同情。
2013年的时候我奶奶因病被我爸爸接到了市区,我家地方虽不大但是也能撑得下,但是我爸却直接选择在外租了一套一居室,跟我奶奶一起搬了出去,也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我估计是因为我奶奶常年和我妈关系不好,我妈那人情商低,性格太直,我爸为了避免矛盾省得心烦才做此决定。那段时间是我过的很昏暗的一段,那年我刚大学毕业,我妈接受不了我爸“离家出走”,说我爸不负责任,不跟她商量的前提下就直接选择了在外租房。
为此,我妈每天下班回家以泪洗面,躺在床上饭也不吃,水也不喝。动不动还要去卧轨自杀。我那段时间在外面投简历找工作也没心思,天一黑就使劲往家跑,朋友叫我吃饭几乎没赴约过,怕我妈出事。
我没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有的美好期待,满脑子都是这个支离破碎的家。也就是那一年,我患上了轻微抑郁症。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丈夫不跟你打招呼,就在外面租了间房,和你婆婆住在一起。
这种事情,我想大多数女人都接受不了。
只不过因为一个是你爸,一个是你奶奶,所以你觉得爸爸和奶奶住在一起是合理的,你站的是子女视角。
从婚姻的角度来看,丈夫在婆媳矛盾中完全偏向母亲,当然是不合理的。
你母亲情绪出问题,你父亲也不是完全没责任。
当她身边就剩下了你,于是也只能对你发泄。
一个平凡女人,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无法意识到对女儿造成的心理伤害。
那年过年,大年初一的当天,我拎着礼物和我妈一起坐车去看爸爸和奶奶。他们住的地方其实离我们并不是很远,去了之后我妈表示希望我爸和奶奶一起回家住,但我爸却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出来之后,我妈又疯了。大年初一的马路人很少,很空旷,但是却充斥着她的哭声,我去劝她,她却要往马路中间行驶的汽车身上撞。
那一刻我意识到什么是绝望,20多年了,永远是因为不那么严重的事情搞到天翻地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妈的性格那么“作”,那一年,别人都在家一家团圆,而我却在冰冷的大马路上眼泪断了线。
你母亲主动拎着礼物去示好,请求他们回家,得到的却是冷遇,于是情绪又再一次失控。
作为独生子女,没有其他兄弟姐妹陪你一起分担父母问题,所以你很容易产生心理错觉,认为“父母问题就是我的问题”,“我有责任去拯救父母”。
其实父母的人生是父母的,你的人生是你的,他们不能替你快乐,你也不能替他们痛苦。
不要觉得自己可以拯救父母,你根本就没有这个责任。
即便她当时真的撞了车子,你没能拦住她,那也不是你的错。
你在路上看见一个女人因为感情问题要撞车,即便是个陌生人,你也会去拉一把。
请把这看成是一种见义勇为。
2015年初,奶奶病逝。我们一家人在老家参加完奶奶的葬礼,爸爸也顺理成章的搬回了家。本以为这一切都能风平浪静,殊不知更大的暴风雨还在考验着我们一家人。
2015年的12月的某一天,我妈遭遇了电信诈骗。骗子从网络电话控制着她将我家存折上能活动的钱全部转了出去。那天我和爸爸都不在家,晚上的时候我爸情绪激动地带我妈到派出所报了案,但警察对于这种事早已经见怪不怪。
我妈被骗后依然还在傻傻的相信,那个人不是骗子。从那一天起,父母的关系骤降到冰点。我爸一直以来都非常精明、节俭,几十块钱都省吃俭用,虽然夫妻感情不和,但是工资每月都如数上交给我妈,这一下把他俩辛苦攒的钱都交给了骗子,也是我家绝大部分存款。我爸也彻底崩溃了,深夜一个人哭过很多次,也恨透了我妈。
事情已经发生了,既然是一家人就该共同面对,而不应有恨。
2016年我开始谈婚论嫁,爸爸给我攒的嫁妆钱都让骗子骗走了。还好婆家非常通情达理,什么都不要求我家出。但我爸内心还是非常难受,感觉闺女结婚他连一样像样的东西都拿不出手。
年底我还是如期出嫁,跟老公一起住到了新房。公婆通情达理,老公视我如宝,爸爸看到我嫁的好也就放心了。但是从我走了之后,爸妈基本上不说话了。就算俩人在家一天也没有交流。我妈每天都会反复忆起她被骗的细枝末节,每一次想起来都歇斯底里。有的时候一句话跟她说不对了,她就指着我骂脏话。就这样她的性格比以前更暴躁及不可理喻。
婚后看到我的公婆,我才知道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真的很羡慕别人父母相敬如宾的关系,我不求家里大富大贵,可就连一份平静,一份安宁都是奢求。
姑娘,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相,真相往往不会那么轻易让你看到。
对于你公婆的评判,为时尚早。等你把孩子生下来,过个三五年再说。
同样,也不要轻易对自己的父母下结论。
婚后我还是保持一周和老公一起回娘家吃一次饭的习惯,可是即便在外人面前,我爸妈也是互相跟仇人一样,连做样子都不会做那种。
再后来我怀孕了,我妈也不顾我有孕在身跟我经常吵架,说话也是直来直去情商超低那种。比如她关心肚子里的孩子,不让我吃外面的油炸食品,她就说;你就每天这样吃吧,生个畸形你就老实了。经常说类似这样的话来伤我的心。
我越来越不敢回家了,即使怀孕期间老公上夜班,我也不想回我家看到我父母那种互相仇人一样的眼神和冷到极点的氛围。
我的父母从小到大口口声声说不离婚是为了我,现在我长大了,能接受他们离婚了。但是我妈那种性格,如果离了婚估计又每天以泪洗面抹脖子要上吊,我就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她就不能好好的过好好的活。
乐子,说到这你大概也看懂了。这就是我悲哀的原生家庭。从小到大对我影响真的很大。我妈现在到了更年期,更是说几句就开始喊,一点不如意就挂电话,关机搞失踪。我老公对她也开始有意见了,觉得她总影响我的情绪对宝宝不好。
我现在孕期八个月,不愿意跟家里联系,回回她都把我弄的很容易激动。可是我是家里的独生女,我又非常惦记他们。我只希望我的父母能互相老了做个伴,彼此有个照应,可就连这点他们也做不到。我真的很难受,原生家庭也非常影响我孕期的情绪。我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我想尽孝,可是真的好难受。
我给你的建议如下:
一、既然是孕八个月,那就别想这么多,尽孝也不急于一时。离他们远一点,不管是你爸还是你妈,一切问题等哺乳期结束以后再说,别因为父母问题把自己搞出产后抑郁症。
二、请大声念三遍:不要害怕父母失望!父母的婚姻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不是我的错!
三、就算你妈真的要自杀,那也不是你能阻止的,要阻止也该让你爸去。
四、别给自己的原生家庭贴标签,我们每一个人的父母都不完美。父母那一辈人接受过多少高等教育?他们的教养能超越我们吗?不能。
五、原谅父母,哪怕他们依然在对你造成伤害,但请记住,你是比他们更优秀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你是强者,而他们是弱者,原谅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你手里。
六、不要让伤害继续传递下去,假如你对父母充满怨气,那么必然会影响到你的孩子。若干年后,你可能会变成你母亲那种女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然后却责怪“是母亲让我变成这样的”。
原生家庭这四个字之所以被滥用,就是因为社会压力太大,弱者愿意相信“原生家庭决定论”,把人生不幸甩锅给原生家庭。
但请记住,你要成为一个强者,让伤害到此为止。
原谅父母,是为了你的孩子,把所有自卑的阴影从骨髓里斩断,传递给孩子乐观与包容的血脉。
不要再像父母那样怨气冲天,对父母敞开怀抱,这不是单纯的尽孝,也是拥抱自己的童年,与自己的童年和解。
七、改变他们已经不太可能,如果可以,尝试跟母亲共情,倾听一下她的痛苦。你可以站在她的角度说话,譬如:“我觉得你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爸爸一直不太懂你”,“你心里是为了我好”。
她觉得有人理解她,情绪就会好很多,当然,不一定要现在去做这件事,假如共情失败也不要强求。等你生完孩子,定当下来,就带她出去旅旅游,享受天伦之乐,让她逐渐走出悲观和阴霾。
人生很短,记住爱,不要记住恨。
▼
一个可以倾诉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