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与千万人
没想到,有一种花的悄然绽放,竟惊动了这么多人慕名而来。甚至还有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他们不远万里,漂洋过海而来,在偌大的牡丹园徜徉、驻足、流连忘返。
我,是一个与牡丹园比邻而居的人。
然而,说来惭愧,自97年大学毕业留在菏泽教书,至今已有15年头了。在这十多年里,牡丹花会每年都办的红红火火,每天上下班我都会从牡丹园门口疾驰而过,花开时节,走在路上,空气中,到处洇染着牡丹花香甜的气息,但,我从未放慢匆忙的脚步。
我对牡丹园的记忆,至今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的那一天。记得那年,我刚参加工作,正值牡丹花开的季节。远离故乡的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了好奇。星期天闲来无事,恰好一同事的同学远道来看牡丹,他便邀我一起去玩。究竟怎样进的园子,买没买票,现在已经忘却了。牡丹花也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只记得那园子里有抬花轿的,吸引了好多人好奇的目光。那花轿与在电影上看的别无二致,一边一根长长的不粗不细的木棍,中间是一顶用碎花布做成的轿子,漂亮极了。有几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壮汉分列轿子两旁,很是威风。旁边还有几个手持各种管弦乐器的乐手,鼓着腮帮不停地卖力吹奏着,声音悠扬而婉转。不时有衣着光鲜的年轻女子钻入花轿,随着一声吆喝:“起轿!”四个壮汉应声而起,轿子颤颤巍巍地转起圈来。从起点回到起点,轿子落下,轿子里的女子掀开红盖头,幸福阳光般一朵朵荡漾在脸上,一下子醉在了就在一旁助阵的男朋友肩上,足足过了把“新娘子”的瘾。还有就是牡丹园里有一架直升飞机。我没有亲见,只是耳畔不时地传来“嗡嗡“的声音。抬起头来,还能清晰地看见就在头顶上却有一架飞机盘旋。听说只需花上50块钱,就能坐上飞机在牡丹园上空遨游一圈,好不惬意。我也想坐,尝试一下飞起来的感觉,但苦于囊中羞涩,也只能想想而已。后来,听我们学校坐过那架飞机的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太太说,挺刺激挺好玩的。她说在飞机上看牡丹园里的游客,就像是一只只黑蚂蚂蚁似的,黑压压一大片。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
今年的牡丹花又开了,不知道一向不好凑热闹的妻着了什么魔,竟突发奇想说要去看牡丹。妻说我们无需买票,她们学校的毛老师对象就在牡丹园门口看门,给他说一声就万事大吉了。看着妻一脸兴奋地样子,我也尊敬不如从命,只好舍命陪夫人了。
那天,早早吃过饭,当我们骑车来到牡丹园门口时,那里已经是车流涌动,彩旗招展了。顺利地,过了大门,一股花香扑面而来,我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征服了。
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红的像霞,浅红的、粉红的、深红的、紫红的、黑红的,娇姿欲滴;白的像雪,有的略带微黄色,一尘不染;黄的像金,黄橙橙,金灿灿,流光溢彩;还有绿牡丹,绿中带白,绿中透粉,欲语还休,真不愧为牡丹中的花之仙子。
终于,我见到花海了!
观花的人们或两两成对,或三五成群,或浏览,或凝视,或驻足,有的爱美的年轻人还把自己的脸颊轻抚在花蕊上,“人面牡丹相映红,”还真有点人花难辨。美丽的姑娘小伙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手机,留住这美好的瞬间。最快乐还要数孩子们,他们在花间追逐着、嬉戏着,就像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调皮可爱。就在牡丹园附近土生土长的妻说今年的牡丹花开的特别好,特别艳,自己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像今年这样花团锦簇的牡丹花。小女儿牵着我的手,一会东看看,一会西瞧瞧,问这问那,还不时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花轿!花轿如斯,轿夫已非。大概是今年的花儿开得太好了,影响了花轿的生意。轿子在地上放着,轿夫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我很想领着小女儿去看看那架飞机,但听说自从牡丹园升级改造以后,那架破飞机就不知去向了。
空气中氤氲着花的香,似乎所有的花中人都毫无知觉地中了牡丹花的毒,沉醉在这醉人的空气里。
徜徉于花海,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中午到了。牡丹园还没有转过来,女儿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说肚子饿了。于是,我和妻只好随着汹涌的人流恋恋不舍地离开。
出了牡丹园,骑上摩托车打道回府。我立刻又被另一种景象震撼了:从牡丹园大门开始,路两旁一路向北,大巴车、小汽车,一字排开,一直到高速路口,足足有三里地,煞是壮观!
有道是,“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无言,谁能想到,它竟拥有如此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