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4-26 03:04: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是一本由(美)约翰·盖利肖著 / (John Gallishaw)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页数:369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精选点评:

  ● 想看英文版。内容不错,翻译有点糟糕···

  ●有趣~是个资深小说读者的口吻

  ●这个翻译得太差了。刚下了原著,对照着看一看。

  ●难道是翻译的问题?读起来真叫个费劲。先在这个月底登记一下吧,读完它不是难事,关键是有多少可以为我所用,可以值得非虚构文字去借鉴。结构是王道,但想玩出花火,显然需要扎实的功底。

  ●有点用

  ●翻译的不好

  ●前几章值得五星,但是中间和后面的部分又只有两星,结尾最后两章三星。总体来说,对我是有帮助的一本技巧书~可以看得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虽不乏其零碎的重复,有些东西太过于理论或因翻译而枯燥不好理解,但作者辛辛苦苦的剖析,以及后面分类的全面分析讲解,总是给了方法,让人明确了一些东西~

  ●干瘪,程式化,有借鉴意义。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很多地方不明白,读了一部分,没受多少益。

  ●这本书是我读过的基本小说写作书籍之一。虽然我觉得写作极大程度上依靠天分。然而这本书却改变了我狭隘的创作观。作者在书中事无巨细地娓娓叙来,列举了若干具体例子,以非常人性化的方式讲述写作短篇小说的要领。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非常有助于那些对写作没信心的人克服恐惧心理。它是相当不错的一本教学用书。

  《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读后感(一):很好的书

  可是1987年的书,为什么到现还没有重版呢,难怪当今电视剧、小说,都没什么新意,只能不断重拍,只能买些二流的网络写手剧本。人才都断层了,可悲啊。培养人才最起码的一点就是书店有这类书看,可现实呢 去书店看看吧,几千平方米书城,居然有些连一本小说写作技能的书都没有卖,可笑不... 多重版些经典技巧名著吧,不是样样要考虑成本的。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古国,是利害,可是不是样样都要谈过去的,我们也要创新,可是创新也要有资本,没有资本空想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现这本书,市场价炒卖到80元了

  《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读后感(二):入门级的小说写作指导书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这本书的介绍了,此书已绝版,只好从网上找扫描版PDF来看,一看之下感觉其中对于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的结构解析得非常透彻,于是下了决定要将这本书看完,并且还用ORC软件将原来的PDF转化为纯文本模式(一边看一边校验,断断续续地花了几个月)。在此强烈推荐给有意写作的诸君,可至以下地址下载mobi文件(可用calibre软件打开)。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在理论研究上向来不甚关心技艺层面,将之鄙称为”术“(”术士“就是一个不太中听的称呼)。我们更关心的是”道“的一面,亦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那种天人感应式的”道“。举个例子来说,古人写的菜谱,就从来不会写煮多久后加多少调料,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急火快炒数铲“、”盐少许“这样模糊的字眼,并将其中的机妙上升到”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地步,仿佛将一项技艺拆解为精准的步骤会降低它的格调,同时又暗示着每一项不论多么微鄙的技艺都潜藏有某种大道在内(以我浅薄的眼光来看,这可能是袭承自庄子的”齐物论“,他老人家笔下的庖丁解牛就是最好的例证)。只要我们彻悟了这种”道“,我们就能洞察万物,届时所有的奇技淫巧、雕虫小技都会在大道的烛照之下手到擒来,纲举目张嘛。因此我们在知识传承上不免有大而化之的传统,而”道“的传承往往只在那些天才式的人物间发生,于是就容易造成许多精妙璀璨的技艺的失传。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利用科学对许多技艺进行解构、分割、产业化,但小说写作这门行当似乎还是处在一片混沌之中。我们的许多写作指导,文学批评都在”立意“、”格局“、”思想“这类字眼上下功夫,而少在”趣味“、”着眼点“、”人物刻画“、”语言节奏“上进行探讨(或者是我孤陋寡闻之故)。我也认同,真正的大师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依靠他对语言的感悟凝练而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一套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技艺训练课程,来帮助像我这样资质平庸的人掌握一点小说写作的技巧,就好比我们的音乐学院既能培养艺术家,也可以培养咖啡馆的钢琴师。我觉得约翰·盖利肖的这本《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就是我们所缺乏的技艺训练的入门级教材。

  这并不是一本能教人成为小说家的理论书,但它对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的结构有非常准确的解析与探讨,这对小说写作练习者认识小说结构有非常大的帮助,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本书通篇分二十讲,对”趣味“、”构思“、”情节“、”场面“、”戏剧性“、”叙述者“、”着眼点“、”性格刻画“这些基本概念进行讲解。我觉得这算是对西方小说结构的某种正本清源式的解构。如果你打算学习写小说而不知道从哪入手,我相信这会使一本极好的辅导书。这也是我花费几个月将这本绝版书转为文字版,并对之精校的原因,希望更多的人读到它。

  强烈推荐给学习写作者。

  《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读后感(三):写作(一)

  概念混淆,作为入门和故事一书搭配是极好的,其他的写作书系都是依样画瓢。

第一讲 怎样使小说引人入胜

  △短篇小说 是由一些聚合和交流完成的,包括“描述单位”和“情节(即危局)”,且构思先于表现。

  △描述单元 包括“刺激因素(其他的人物、突然发生的变化)、角色、角色反应,对角色性格的刻画”、

  △在小说不同部分的趣味来源:

  开端:叙述问题+解释性材料(重要性);特殊的、不同寻常的处境;预示主体部分的悬念

  主体:冲突——和对手斗争 悬念的趣味

  结尾:疑问被满足的趣味

  其他:语言描述艺术的趣味

第二讲 场面

  △四种危局:故事情境(开端-即需要完成的事情或者作出的决定)、促进和妨碍的危局(主体)、最后的行动(结尾-重大的事件被完成或决定)

  对危局的几点说明:

  印象来自背景和人物形象,而感情则来自对人物性格刻画 (这是我常犯的叙事错误,我以为只要给人物外貌上的、地位上的足够仔细的描写就会产生移情)

  性格塑造和危局是可以同时发生的,比如 星际穿越在水星上男主一定要把某物搬回去,损耗了燃料,导致了后面的危险

  因此在观察、收集日常素材时,要注意把印象放入危局中(故事开端、促进和阻碍、最后的行动)

  △主要故事情境:即整篇小说主人公面临的那一个他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情境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甚至全篇三分之二都是开端。

  比如夏洛特烦恼里 夏洛要追到秋雅 ;燃烧的女子肖像里 女二要给女一画画;你的名字里面 男主要救女主

  但是有的小说 比如在细雨中呼喊好像没有明确的叙事问题?人物在不断的流动?流浪汉小说?

  叙事目的不一定等于人物目的!

  人物目的也不一定先于聚合!可以有目的而走入某种情境,也可以在某种情境中发现某个目的。

  主体:单独的叙事问题+最后行动无法构成小说,因为没有情感趣味,因此小说的主体就是制造促进或者阻碍完成行动的因素,来对最后的行动造成拖延。

  如夏洛能不能追到秋雅 省去中间 追到了 仍然无趣

  △聚合:包括插曲(角色对刺激因素的反应,却没有刺激因素对角色的反应,比如 远方寄来了一封信,让角色决定投军;十二点钟了,我去吃饭;他一发现警察,就溜开了)交流(没有冲突的相互反应 双方互为刺激因素 双方互相反应 如一段问候早安的对话 也被本书称为“一段情节”)冲突(双方的目的 受到另一方的阻碍)

  小说的基本构成即由最小单位插曲变成交流或冲突

  比如 A看到了B,向B打招呼(插曲)B回应招呼(交流)二人就打招呼地方方式争吵起来(冲突)

  比如 童女之舞里 简略的写钟沅带我去哪里哪里玩 表面看是插曲 实际上我也乐意去玩 是交流

  △场面

  冲突或插曲或交流的反复无法构成情节趣味,很难想象看人吵架成为一篇小说

  必须要有悬念 即叙事问题是否完成、顺利或受阻

  比如 鲁迅示众里面 全篇好像就在写人吵架 其实是在和他的藤野先生里的问题形成互文 中国人会有所行动有所感悟吗?结论是没有。

  因此,问题+聚合(交流/冲突)+最后行动 构成场面 ;

  比如 童女之舞中 叙事目的即读者和作者公认的目的是我和钟沅感情的发展 文中我看钟沅洗澡片段

  刺激因素一:钟沅游泳

  角色:童素心

  反应:摸了下水珠

  刺激因素:被摸了一下

  角色:钟沅

  反应:回吻

  构成一段对目的起促进作用的交流(是否交流即是对目的没有阻碍?)

  刺激因素一:意识到自己和钟沅的差异后,钟沅说她像女明星

  角色:童素心

  反应:不像。

  刺激因素二:钟沅遭到童素心的拒绝

  角色:钟沅

  反应:接着说像

  刺激因素三:钟沅说像

  角色:童素心

  反应:不像,而且放开钟沅的手,说不要在一起了

  刺激因素四:童素行的拒绝

  角色:钟沅

  反应:随便她

  最后的行动:二人分开;影响:再也没有见面

  区分小说情境和场面情境(即小说目的和场面目的)

  比如在这里场面目的是争论像或是不像电影明星,小说目的是关系变好或者变坏

  比如在龙族一里小说目的是杀掉老唐 场面目的包括保护陈墨瞳、获得七宗罪、清空学生等等

  龙族一里所有的场景目的都服务于小说目的,比如

  小说目的:杀掉老唐

  阻力:和老唐玩游戏(交流)——不忍心杀掉老唐(子弹打偏)

  促进:和诺诺看烟花(交流)——为了保护诺诺(七宗罪屠龙)

  这种交流的场面内部有小的冲突,比如老唐和路的游戏胜负;诺诺生日礼物;同时又导向一整段线索的结局,比如和老唐打游戏是因为陈雯雯拒绝,和诺诺过生日是因为凯撒赢了

  小说目的、线索目的、场景目的关系 如何交织(故事)

  比如在《骑马》里 全篇目的是要骑马 场面目的包括找马、让马更快等等

  最后的行动:即人物完成或未完成某项决定→结局的影响

  比如 楚子航杀死了夏弥却很难过

  比如 左礼骑到了马却让爸爸成了马

  比如 童素心和钟沅没能在一起 但她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总结:小说完整的场面步骤

  角色和反对势力聚合;表现各自的目的;表现双方的交流;表现最后的行动;表现结局的影响

第三讲 完成式小说的构思和描述

  △小说构思的组合方式

  描写趣味(一、二、三、四)+情节趣味(走向危局的五)

  1.聚合→危局 比如杀人案中死者突然出现即危局 聚合是否必须双方都认识到对方的存在?

  2.交流→危局 没有聚合的交流是否可能?

  3.最后行动→危局 倒叙

  △阻碍和促进因素的位置

  场面目的——场面内阻碍和促进相互交流,并导向最终的行动,从而结局产生阻碍或促进的影响。(阻碍居多)

  小说目的——场面和场面之间互阻碍和促进,并导向最终的结局,从而获得意义。

  场面内部冲突的几种形式——

  ——内心冲突 比如龙族中 路明非是否要杀掉老唐

  ——口头冲突 听证会

  ——行动冲突 如克服自然障碍等

  《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读后感(四):“决定式”小说与“完成式”小说

  小说技巧二十讲

  怎样使小说引人入胜

  小说是描述两类人的聚合

  一类是角色

  怀着一个即将要实现的意图

  另一类是角色行为的刺激因素

  情节是由危局和转折点构成的

  小说结构

  开端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它占居小说整个的一半

  开端的两个部分

  情境

  人物面对的问题描述

  这种问题可能是渴望,也可能是决定

  解释材料

  展现解决问题的条件和事态

  材料的安排

  使读者明白,角色正陷入严重的危机中

  在小说开头的几百字使读者明白目的

  戏剧性

  引人注目、联想的标题

  故事情境。故事的目的,决定要去完成的事情

  这种情境与之相关的事物的重要性,并用几个场面表现出来

  在故事情境和主角身上安排一些独特的东西

  用独创的思维使表面平淡无奇的事表变得非同一般

  对立事物之间的对比或是并列

  提出问题冲突和悬念

  结尾

  表现最后行动,解决开端的问题

  结尾不一定“皆大欢喜”,结尾的趣味在于满足的趣味

  分类

  幸福的

  不幸的

  主体

  主体就是故事本身,一系列的聚合与交流

  小说的戏剧性

  短篇小说的四种危局

  故事情境出现在开端

  促进或是妨碍的出现在主体部分

  最后的行动在结尾

  聚合交流的三种方式

  (插曲)

  角色对刺激因素的反应,却没有刺激因素对角色的反应,称为“插曲”

  插曲是一种力量的行动

  (一段情节)

  角色与角色的交流

  两种不冲突力量的交流

  (冲突)

  角色与角色的交流,有矛盾的产生(两种冲突力量)

  冲突的表现

  角色内心的冲突

  例如,他要去伪造支票(该与不该)

  口头上的冲突

  行动上的冲突

  例如,争分夺秒的时候,突然塞车

  例如,渡河的时候河水爆涨

  小说的单元构成

  单元一

  需要被决定或是完成的叙述情境

  一段情节、插曲或是突冲

  最后的行动——重大的事情被完成或决定

  单元二

  需要被决定或是完成的叙述情境

  一段情节、插曲或是突冲

  最后的行动——重大的事情被完成或决定

  单元三

  ……

  ……

  ……

  分类

  “完成式”小说

  达成某种情境,也被称为“愿望实现”的小说

  “完成式”小说是“决定式”小说的延续

  “完成式”提供阻碍

  “决定式”小说

  无论你选择什么,都会感动后悔

  “决定式”两类

  有能够实现愿望的机会,但是必须抛弃一种行为准则

  没有可利用的好机会,每一种选择都有灾难的后果

  几个关键

  谁是主角,谁不得不做出决定

  他非要做出决定的事态如何

  他有哪些可能的选择

  他选择了什么

  这种选择的结局是什么

  叙述

  三个特点

  统一

  全文只有一个着眼点

  着眼点选择

  主角

  主角的主要敌手

  一个次要人物

  紧凑

  行动一定是渐进的

  重点突出

  叙述者

  第一人称,主角即是作者

  小说讲叙的是对自己不利的故事,可以考虑第一人称

  读者是会对,对作者自己“歌功颂德”的故事不满意的

  “忏悔型”的小说类型

  第一人称,叙述者是旁观者

  在有许多次要人物要描述时,要避免使用它

  第三人称,作者是旁观者

  任何时候都不能进入角色的内心深处

  如果分析了其中一个人物的思想,避免在全文中分析第二个人的思想

  其他人物的思想,可以用对话对描述

  描写

  风格

  简洁最为最要

  如果用一句话能说清楚,不要用两句话

  用语划分

  交流

  说明型材料

  拟人

  给以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特怔

  例:危险、死亡,骇人听闻的逃亡,在这条道路上来来往往,日夜不停

  比喻:两事件之间的相似之处是想象的,不是实际存在的

  什么是描写?描绘一幅画,但不够,还有加入感官(最多三种)

  描写的目的:是要造成情感印象

  情感印象

  面部表情

  姿势

  眼神

  手势

  嗓音

  笑

  步态

  情感效果的描写

  五种基本情绪

  愤怒

  遭到拒绝被愤怒

  恐惧

  知道将要受到挫折会恐惧

  希望

  知道将来达到愿望,会充满希望

  快乐

  心愿满足会快乐

  悲哀

  受到挫折会悲伤

  变体

  怜悯

  对于别人的悲哀而产生怜悯

  角色的情感是对刺激因素的反应

  角色

  人

  可爱的角色个性:他们的行动是出于对同类的保护的动机

  不讨喜的角色个性:他们的行动来自于自我放纵或是自我保护的机制

  一个人物身上可能出现两种个性,在“决定式”小说中,当两种个性出现时,成就了故事

  动物

  自然力

  刺激因素

  完整的背景

  感觉印象的总的构成

  感官

  视觉

  嗅觉

  听觉

  触觉

  味觉

  部分的背景

  一部分物体,例如一本书

  角色在小说中的形象

  动物

  角色必须对之作出反应的条件或是事态的存在

  角色表达的看法

  “有那样的信念,一定会成功的。”

  角色的话

  角色细小的、微妙的举动

  他清了清嗓子

  他摇头

  角色剧烈的行动

  他甩开了她的手

  他把书猛扔到房间的另一头

  自然的力量

  角色的性格

  角色的描写

  人物刚出现在舞台上的视觉印象——静态的

  人物对不同的刺激因素做出反应,用细微行动和随和加强最初的印象

  在行动背后有性格的主导倾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