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陷阱》经典观后感有感
《川渝陷阱》是一部由Billy Starman执导,Higher Brothers / GO$H / Gai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川渝陷阱》精选点评:
●马思唯flow吊得飞起;布瑞吉说话带节奏天生说唱坯子,太聪明了,黑人黑一点我们黄一点233;不过还是gai爷内段最感触,复杂性出来了,而且真是好嗓子好风格最有原创性。摄制组抓到少女gai一面,以及演出现场一个眼睛打镭射玛的校服妹子,印象不可磨灭。
●周延这个丰满的人物啊。想你好好的。
●之前在vice上看的,讲的川渝两地的说唱歌手。一些文化性解读。采访,他们说音乐和音乐背后的一些东西。有中国有嘻哈的Gai、bridge,也有老子明天不上班的谢帝。
●Bridge还是Bridge,Gai却是另一个Gai。
●让外人难以想象的是地理位置接近方言也接近的两个城市都发展出了高水准的trap音乐,却在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走去。成都的国际化和重庆的江湖化哪个更牛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gai最有意思
●就是普通的走访形式,每次采访问“你觉得trap是什么”甚至有点汪峰老师附体的感觉。镜头里成渝的rapper风格迥异:成都更商业和国际范儿,重庆更直接更江湖气——显而易见,是来自于两边的领军人物马思唯和gai的投射。放在这样一个纪录片里,真性情的GOSH毫无疑问会赢得更多的好感。
●成都VS重庆,川渝trap遥相呼应的两座城市,来自两个团体的rapper们也透着相煎何太急的diss味,江湖GAI眼泪一抹很能给自己加戏。
●重庆茶馆的cypher拍得真好!被bridge圈粉!
●我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我说嚯嚯你跟我讲礼貌
●主持人的采访风格可能模仿了央视,“你觉得trap是什么”这个傻问题贯穿上下集,最后也没说出来啥。
《川渝陷阱》观后感(一):私心
给分是私心,写的内容也是私心;甚至都不是对成渝trap或者这两个团队的私心,而是这个片子里说了很多我感受到的、我想说的东西,并且还让我理清了一些思路;非常私的,和我自己有关的心。
“成都,中国西南部唯一特大城市;重庆,中国西南部最大城市。”这里的两个“大”,我认为是有不一样的涵义的。不论是trap,还是我之前跟朋友形容的食物,成、渝两地这些方面的特质,与各自的城市性格完全一致,这两端(具像的事物为一端,城市性格为另一)本身就是互即互入的关系。(关于食物的对话:“——Some say the food in cd is better than in cq. What do you think ?——For me, they are just like their own city-personalities. The food in CD is more gentle and various, and CQ's food is more wild and direct.)
其实仔细想想,从两地的trap团体,发散到方方面面,发散到好多站在被比较的两端的各个事物,很多时候它们的内核、本质都是极其相似的。带来巨大差异、让受众有明显不同感验的,是它们呈现、表达方式的不同。这可以与吃东西时,除了食材本身,有人(比如我)还很在意口感作类比。口感就是食物必需但又相对不明显的表现方式(大部分人应该还是将味道放在第一顺位)。
从gai的身上我突然明白了,或者说将今早看的《川渝陷阱》和我自己在两地生活、思考后的感受联系起来了、串通透了。关于gai,我完全认同他说的“我不是重庆人,但我比谁都爱重庆。”他讲完这句话后的哽咽我也完全理解——这大概是在又漂泊又跌宕的生活里,找到能给予归属感之地后,流下的又苦又庆幸的泪水。gai很重庆,我完全能从他的字句、他讲话的方式、他的表情,他整个人的style中看出来。重庆张开怀抱拥抱各位“很重庆”的人,这是刻在重庆的骨头里的;成都血液里流淌的更多是一种“海纳百川”。我不是要抬出谁高谁低,这只不过是关乎“不同”。当然对于每个个体,一个地方能否与之共鸣,是他/她能否在那里舒服地、自如地生活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所谓“归属感”的意义。
重庆是江湖,非常江湖。成都是水系,欢迎各路的水。
被host Wes Chen圈粉,这是“圆寸帅哥”又一次吸引住我。温和、内敛、专业、有品,但我完全能感受到他可以诠释燥与wild的一面。美好的平衡与结合。
“成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个城市特有的包容,和近年来逐渐形成的亚文化氛围,(给了trap成长所需的环境。)成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本地场景,并开始向外输出影响力。”
“显然,重庆(的trap)更凶狠、更直接,这体现在他们所说的'腔调'中。(即使做音乐不能完全养活自己,但是这些年轻人还是坚决地选择了这条路,用trap音乐找到自我,并巩固自我的成长之路。)”
他对成都的形容,刚好是我爱成都的原因。他对重庆的描述,刚好是我在这里的感受。
《川渝陷阱》观后感(二):国产版被腌制了的唯一说唱纪录片
看完国外版的滚过来的看的《川渝陷阱》,看到下集的时候才发现之前就在网易云看过,不过当时觉得这纪录片很水,没吸引我多大兴趣。昨天重新看完,今早过来写一下。
既然是纪录片,从记录片的角度讲一下
这个纪录片,内容太空洞,介绍了成都的cdc,重庆的gosh,可是讲的到底是什么,他们的音乐,还是他们的风格,他们艰辛过程还是他们的成就?讲的是他们的音乐理念还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画一个大饼,没真材实料啊。
成都那一集,讲了两个代表人物,谢帝和海尔兄弟,谢帝在录音师秀了一首rap,海尔兄弟讲了他们的团队分工,介绍了录音室,,讲了发展和成长,内容实在是少的可怜,很没有说服力是最大的问题。然后还代入客观角度,别人怎么对他的评价,他们的音乐会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最后用几个演唱的视频来自我意淫。
重庆那一集,讲了三个人物,gai,中文说唱第一人的老板和bridge,这一集就有点鸡汤了,讲了重庆这个地方的风格,bridge的音乐理解,家庭成长,gai的艰难发展史。
说实话作为一个纪录片,用问答的方式,这还算挺失败的,用了几个演唱会的视频剪辑一下就算是内容了,我感觉还差了点。
既然讲Trap,就从trap方面讲一下
开篇就追着别人问什么trap,问一个人就行了,还每个人都问,有意思吗?你怕观众不知道这个音乐流派,想要这个音乐流派更接地气吗?然后最后来了个总结,trap是一种来自街头,借助互联网文化潮流发展出来的音乐流派,总结的太他么的好了,这就是标准答案,那为何不开始就说出答案,慢慢的给出解释呢?这样的搞的每个人音乐家都有一种自己的个性主张,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可是里面的讲音乐内容的地方屈指可数,有几个地方是真正将trap的,都是对人做采访,也没有表现出他们的音乐的作品的认识,只抓表面,是不是讨好粉丝啊
既然讲cdc,gosh,那就从这两个厂牌讲一下
说实话,两个人厂牌,我都服,没有这两个厂牌,不知道中国的rap音乐文化发展那个熊样呢?而且都是最具有风格的代表,两个厂牌如果分开说,将风格最大化的呈现,就是他们最大的牛逼。但是一定要对比起来,分要分个谁好谁坏,这个问题就无聊了。
cdc的海尔兄弟更接近国际,gai的风格更接近江湖侠气,我对他们可是喜欢的了不得,他们的作品基本上都被我过了一遍,我看重的不是优劣,而是只有他们有特色有风格,能把本土的风格带出去,弘扬出去,这就是牛逼,艺术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复杂性的。我是对作品,不对人。只要他们有好的作品我就捧作品,有坏的作品我就说他们不好。
因为每个人成长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能走到现在都很了不起,非要说这个人品好那个人品坏,自己又不是当事人,就别去乱喷口水,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友好一点,比如弄个合作什么的,都是一家人,爱和恨就隔着一条线。
最后说一下,凡是跟艺术搭边的东西,注定是一条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地方,因为你面向的是大众,你出现在银幕上,别人就会评价你,不仅评价你,还评价与你有关的一切。还是用gai的一句话做结尾,活着真他妈难。然后我在讲一句,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最后常规打广告时间:
持续产出电影和音乐文化,作者是一名电影编剧,歌曲的作词者,目标是成为导演和歌手,看过电影四百+,偏爱北野志周星驰,喜欢昆汀诺兰姜文,学习电影文化,分享电影理解,写过电影剧本十二+,
一生尽力而为,用电影延伸生命的宽度。
听歌两万首+,喜欢trap,rap,流行,民谣等风格,偏爱Guccimane,埃米纳姆,喜欢一些流行歌手如贾老板,黄老板,菲董,马老五,酷玩,梦龙,共和,林肯公园,火星哥,天灰姐等等。学习音乐文化,分享音乐乐趣,写作音乐歌词五十+,
是用音乐抓住片刻的时光 ,获得生命的解放。
微信搜索公众号北野志,搜索点击加关注,我是北野志,一个人丑钱少与众不同的男人,用音乐和电影,实现生命价值。
电影正在筹备制作当中,欢迎各位老板带着资源洽谈合作项目,互利共赢。也希望和各位朋友一起交流合作,欢迎添加私人微信13285392732
欢迎关注公众号北野志love,出售原单箱包蔻驰巴宝莉ks芙拉mk,外贸服装耐克阿迪彪马万斯,工厂原单,好货低价,高性价比,保真。
《川渝陷阱》观后感(三):为什么说是嘻哈是为四川而生的——写在川渝陷落的前夜
四川方言嘻哈火了,
火得连四川人自己都有点“清不到魂头”。
现在中国的音乐格局,已经俨然变成了摇滚在北京,嘻哈(特别是Trap在这里的发展尤为明显)在四川。喊麦在东北,朋克在武汉。
原本被认为“土、不入流”的四川话说唱,摇身一变成了流行的最前端。CDC海尔兄弟把巡演开到了美国。有嘻哈之后天南海北的人都会喊上一句“嘞是雾都!”。
Trap在四川重庆风靡,连谢老板都出了一张全Trap的专辑,名字都叫《MY FRIEND WANNA TRAP》。
这一切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都在讶异着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而随后层出不穷的分析(hu)与(shuo)复(ba)盘(dao)自然离不开那几个话题人物,离不开时下流行的Trap。
但是鲁迅说过,在“天才未诞生之前,首先要有天才的土壤。”
不如就让我们暂时先远离现在的这些喧嚣热闹的话题。回到这一切发生的前夜。
抚摸一下这片“天才诞生”的土地的脉络,来看一看这一切的发生是必然,还是偶然。
自然,四川的说唱并不是CDC或者是GO$H所发明的。它的诞生其实很早。
不如我们就让这些作品。作为我们寻找答案的钥匙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5619625/
这个视频作者罗列了耙耳朵、斗地主、我是重庆崽儿、老坎客栈片尾曲作为“四川说唱的起源”。对此我不置可否。
但是这个选曲不失为一个解题思路。
那么就让我们以时间为轴线逐一解读吧。
第一个要谈的自然是《老坎客栈》。
老坎这个歌会入选我觉得属于和“红高粱模特队参加中国有嘻哈”一样的误会(相比之下我觉得片头曲的完成度更高,HOOK里的”心中无鬼何来鬼,世上有人不像人“也非常洗脑同时又直指人心)。
这种形式应该是四川早已有之的东西。但是如果一定要用说唱的标准来评价的话。那么这歌的flow确实还是太单一了。没有多少变化。说得难听点有些“数来宝”。
但是(注意这个但是),你还是能从歌词里感到那一种在苦难的日子里戏谑的精神。
这里交待一下《老坎客栈》的时代背景。基本和《让子弹飞》是在同一个时期。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军阀横行,人民朝不保夕。烟土泛滥、暴力成了唯一通行的语言。
生活在街头的人们看不到希望,枪支泛滥,即使是孩童也不得不早早地进入社会,甚至从事**贩运,寻求暴力帮派——哥老会的庇护。他们都自称”袍哥“……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们又开始联想了(所以请不要跟我谈什么匪帮说唱,我觉得如果袍哥玩说唱可以比它还港,不就是枪吗,不就是”货“吗,谁还没有吗难道?)。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部电视剧的一开始,客栈的老板却是一张笑脸,而且是一张忍不住的笑脸。
而当他遭受胁迫时,他的选择是不低头。
这和同样讲述那个时期的名作——《茶馆》是两个迥异的创作思路,而在思路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
《茶馆》里于是之扮演的主人翁标志性的愁容
是的你没有看错,四川人的选择是对这样一个最操蛋的世界,还以一个最操蛋的笑。
所以在我的心目中,这部并不那么出名的剧,能在川话电视剧里面排前三。即使是和棒棒军、哈儿司长、耙耳朵这样的殿堂级作品一起。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里面有最嘻哈的精神。或者更顺口点说,其实嘻哈的精神内核,和这部电视剧想表达的是一致的。Tupac那首歌是怎么唱的来着?“在我葬礼请不要哭泣,请给我来上最躁的音乐!”
他不需要悲伤。
“thug life”这个词最近很火。thug直译过来就是恶徒,悍匪。
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坏词,它并不代表欺软怕硬。我认为thug life是指在恶徒一样的生活面前,你比他更恶徒,他狠毒,你比他要更毒。就这样直挺挺恶狠狠地跟那儿永不屈服。就像面对大海搏斗却只捕获了空鱼骨架的老人。
他当然失败了。但是我觉得,这特么就是thug life,“thug till I die”。
老坎就是这样,见了皇帝老儿都不肯低头。哈儿师长就是被日军打得只剩身边的那几个人,也要拉起川剧输人不输阵。棒棒军就是每天累得不成人形也都要大喊一声“雄起”。扛过一场场硬仗的远征军伤员直到过野人山的时候,却就是为了不拖累部队,用汽油自焚。投笔从戎的王建堂即使身陷重围也就是要守护住父亲送给他的那面“死字旗”,那是他死后的墓志铭。
川军”死字旗“
这,就是四川人的精神。
四川人就是不想要细心筹划然后去计算出一个胜天半子的结果,四川人只想要对天竖一个大大的中指。你胜了又怎么样?还不是TM我最屌。
是的,川军并不完美,在这一点上他们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他们也**,因为武器实在短缺,他们还打劫过阎锡山的军火库。我不准备在这些事上面掩饰什么。
因为这就是真实的战争。《亮剑》里也描写过军队因为争抢着过桥还有人被推下去过。
川军血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他们是真正的男人:“无川,不成军”。
关于这部电视剧暂且就只先说这么多了。没看过的四川朋友(真的有吗),可以找来看一下,哪怕是再看到年轻时的凤姐也已经值回票价了。
紧接着要谈到《斗地主》。歌手是廖健。
廖健,李伯清的大徒弟
然而今天我们要谈的不是喜剧,而是他的说唱。
你可能已经开始笑了,他懂什么说唱,他有什么嘻哈?
但你错了,他真的有。至少他在当年的专辑封面上印着的还是“川普说唱第一人”
所以在中国,你要说玩说唱和搞喜剧最强的人还真不一定就是尹相杰,至少廖健还是有一争的实力的。
这张专辑问世得非常早,2005年发行,这到底有多早呢?
举个例子。宋岳庭的遗作专辑,也仅仅比它早了两年。
技术和水平都还在其次,廖健至少是把嘻哈带进来的人。这点谁都不能够否认,这个“第一人”他还是当得起的。
就如同尹相杰是“中国说唱第一人”是一个道理。
对于斗地主这首歌里所展现的
四川人爱打牌这一点 ,确实如此。以至于都出现了“飞机一过秦岭就能听到麻将声”的夸张说法。
但我要说,其实这也是一种生存哲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猜火车。现在你想象一下其中的名段吧,我给替换了一下。
一个四川人猛吸一口烟,然后告诉你: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
选择职业,选择家庭
选择个该死的大电视
选择洗衣机,轿车
选择健康……
低胆固醇,人寿保险
选择房屋按揭
选择廉租房,选择你的朋友
选择便服和皮箱
选择分期付款的三件头西装
选择自己手动,选择周日醒来
搞不懂自己是那根葱
选择在沙发上看狗屁电视
还一边往嘴里塞垃圾食物
选择烂命一条拿来丢人现眼
躺在敬老院让人腻味
选择最无耻的勾当——
用你的精子造出自私小鬼继续重复你做过的事
选择未来,选择生活
可我凭什么非得这么做?
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其他
理由?没有理由
有麻将打,谁还要需要理由呢?
这是其实也是对苦难一种玩笑般的抵抗。它不止是发生在四川,也同样发生在深圳龙华。
但是四川不一样,四川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斗地主》这歌还有其他说唱一起在四川成功大火。点播台、广播乃至是学校的电视机上都能够出现。甚至还带火了他专辑里面的情歌(属于意外收获了)。
这里我将要谈到,为什么这些看起来还没那么成熟的说唱会大火。
首先,我认为嘻哈和四川本土文化的基因是共通的。所以黑怕在四川才会像野火燎原一样一点就着。
很多人因为痞子阿姆诞生在底特律。就认为中国的阿姆也会诞生在中国底特律——东北(同样也是不再辉煌的重工业区),东北的说唱将会崛起。然而他们错了。东北的说唱在全国范围内看并不亮眼。
反而是之前没多少人注意到的西南异军突起。成都重庆这两个西部最大的城市把说唱给玩得风生水起。
很多人都不理解。
但我可以推论出一部分的原因。
那就是各自地域性格的不同。
在东北,对不起。大家奉行的是能动手就不BB的原则。估计也是受气候的影响吧,大家没那么多时间在街上。用老铁们的话来说就是“没那么多闲工夫来跟你dan B”。嘴皮子利索在那里并不被崇尚,反而是要被说成是“大忽悠”的。
而在四川,情况完全不一样。语言攻击一直都是四川人的常规武器。
不会“DISS”和被“DISS”那可以说是没在四川生活过了。
在四川“嘴里装了枪药”指的并不是豌豆射手,而是指嘴巴特别狠的人的。
可以说这种性格就决定了说唱和四川的匹配。
毕竟很多人之前就已经在“不带节奏地的battle”了。
这种性格,也造就了各种不同的民间流行曲艺。
在东北,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说唱并没有风行。最风行的是二人转。二人转剧场甚至生意会好过电影院。
然而和说唱不同,二人转是一种需要通过自我贬损和相互贬损来换取掌声的艺术。这在很多喜剧评比节目里更显得扎眼。
但是我并不对此持批判的态度。相反我很理解他们的苦衷。
说实在的,是真的谁都不敢得罪啊。
哪怕是如今名头叫得山响的赵本山和潘长江,当年也要通过扮残疾人来上位。
这里面的,其实更多是一种无奈。
甚至远在京津的艺人郭德纲也有这个困境,用它的话来说,为什么老说于谦,不然呢,还敢说谁啊。都只能说在间隙或者深夜里说点电视台不让播的相声(但其实尺度已经是小的了)。
但四川人不是,四川人不能让自己首先“不安逸”了。不管混得再寒酸,他也要自称老子。而四川民间艺人的代表——李伯清,他更是要“打”,从少年一直“打”到白发。当年蒋大为唱歌和李伯清打对台戏,李伯清一点面子不给,直接在台上那蒋打趣。对不起,就是这么个脾气。
因为在四川,即使是作为一个艺人,你也并不低人一等。你也会得到“Respect”。
艺人在四川不是所谓“下九流”。或者说四川人没有“下九流”这个概念。因为我们都是离乱之人(被满清强征来的湖广移民),我们都是“下九流”(按照传统观念,离乱人不比太平犬)好吗。四川人就是谁都会不服,三国时一个省就敢干全国。所以才有天下未乱蜀先乱的说法。清朝人元朝人最难攻下的都是四川。虽然丢翻清朝的武昌起义是在湖北,但是别忘了保路运动是在四川的哦。没有它造成的军力空档,湖北能不能起来也还真的说不一定。抗日时,四川一个省,为中国输出了比五分之一还多的兵力。
所以四川人从来就不喜欢跪着。他们不想像祁同伟那样向命运下跪。
我们已经够苦了,即便是命运,你又能奈我何呢?
所以即使是“吃百家饭”的艺人,他们也是这样。
这种性格甚至延伸到了现在的网络平台上。当你看到一个个主播都在买惨耍愣(以快手为代表)秀下限露肉的时候。只有四川的主播孙笑川(粉丝们戏称他为“四川地下说唱皇帝”),敢指着粉丝的鼻子说“滚出克!”再报以一通垃圾话。真的是让其他主播学也学不来。
“四川地下说唱皇帝”孙笑川
所以让子弹飞这个“站着还把钱挣了”的故事只能发生在四川。
不是四川你拍不出这种气质(我并没有特指后来姜文电影的作品)。
而让子弹飞公认最好的版本也是川话版。姜文在片场当时讲的就RM是纯正四川话。
所以当赵本山郭德纲周立波们还在为媒体、雅俗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
李伯清他直接“贝里马尼斯,劳资听你们在这搁鬼扯”一个转身,参禅去了。
而为什么在新兴音乐流派上,东北火起来的是喊麦(我知道很多东北的朋友会不服。我这里并不是想要说抹黑东北什么,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我也认识很多东北的朋友,东北的大卫库克也是一位让我非常崇敬的音乐人,他是可以被写入音乐史的。东北当然也有很多在认真做音乐的人),而四川火起来的是说唱呢。
让我们的视线再度回到李伯清。
他最初的职业,其实是车夫。经常去茶馆听评书。一个机缘巧合之下。他上台表演,结果满堂彩,效果比之前的说书先生都出彩。这个真的不得不说是天赋,就像是看第一遍就学会龟派气功的悟空一样,他就是要做这个的。
而此后他就如同阿姆找到说唱一样,找到了自己的武器,或者不如说是评书找到了他。他得到了Respect,仅仅因为说书厉害,他就成为了那群车夫中的老大。
在四川只要你有实力,哪怕你是一个艺人,你也会得到Respect。四川人崇尚幽默。在四川“好耍”是夸赞人很高级的一个词。
而四川还有很多像发迹前的李伯清这样怀才不遇的人。而说唱碰巧也和评书一样是一种表达展现自我的方式,而且是最直接的一种。这也是说唱得以在四川生长的原因。
第二年,2006年。是四川说唱的“大年”。
首先要说的是《幸福耙耳朵》。
对于“耙耳朵”这个称呼。我不认为这说明四川人不够男人。
这只能说明四川女人也很厉害。(对嘞,四川人才不会说怕老婆=尊重老婆这种鬼话)
“中国第一女rapper”不就是四川出来的吗。你们battle得过她?
所以说其实是你们长期看到四川男人被欺负的部分情况。
给了你们“四川男人很弱”的错误认知。
实际上的情况是,你来,你也是被欺负的好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四川真的要更男女平等。
甚至你都能够从这首歌里面体会到。
你可以看到这首歌(耙耳朵片尾曲)中的男女都是以一对一battle的形式在对话的。
而非《love the way you lie》那样传统的,女生负责“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男生负责“yoyo”的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
耙耳朵片尾曲的布局比阿姆还高。
而且说实在的。你让四川姑娘唱蕾哈娜的唱段。
她肯定直接把歌词借给你甩回来:“嗨想让我burn?,信不信老娘给你个火铲!”
阿姆:“社会……社会……”
还有一点,这首歌是说唱进入四川主流的标志。
很多人大概会不以为然。但是就这和你们DISS的有嘻哈一样。进入主流,至少让很多人有了一口饭吃。
我热爱地下。但我真的不希望喜欢的歌手死在地下,那样的想法太自私了。
同样的我也会感谢周杰伦,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特别是最早出双截棍的时候),他的出现替中国说唱挡掉了很多指责。他对中国说唱的意义远比很多人认为的要大。
然后当然是当年大热的疯狂的石头的主题曲——《我是重庆崽儿》。
润土,他的重庆话远比GAI要纯正。
其实这首歌除了重庆味。还展现了一点宁浩/盖里奇式的狡黠。因为在电影里你是不可能把一个“反面人物”作为主角的(我承认道哥展现得很有魅力,但他必然不是主角。后来他在无人区里有过类似尝试,最后也以失败告终)。但是在歌曲里不一样。
《我是重庆崽儿》可能(为什么说是可能,待会我再讲)是四川最早的“匪帮说唱”。
否则你是无法解释“手脚来了断,脑阔来了烂”是什么意思的。重庆人当然不可能真的跟歌里面唱的那样残暴了。
“城头没得神”
因为我就是神,我就是秩序。
你说拜关二哥的人怎么和他比?
所以宁浩算是在这首歌里面小小地实现了一下他的野心。
而且真正巧合的是,重庆可能才是一个真正和嘻哈精神契合的城市。以至于年轻人们都爱叫他“重特兰大”。
重庆的大街小巷都布满了涂鸦,工商银行下面涂着 motherf**k。
你说核心城市衰落?抱歉,东北不能和重庆比。重庆以前可是陪都啊。
中国的中心好吗。
抗战胜利的广播就是首先从这儿发出的。
做直辖市就升级了?
你拿这个问题问重庆人。
就好像你去问南京人现在南京做了江苏省会是不是很开心一样。
重庆,8D城市,袍哥之城,GPS失效之城,暴打香港东京的赛博朋克之城。
同时,他也是一座嘻哈之城。
好啦,现在回到我们的标题。
为什么说嘻哈是为四川而生的?
一直以来都是港台和以春晚为代表的北方文化深刻影响着四川。
在四川大热的文化却很难走出去。
为什么说唱完成了这种超越?
用赵丽蓉老师的话来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为这才是四川最真实的声音。
所以李伯清对四川说唱的蓬勃发展很开心。
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5641156/
因为他知道川渝说唱和他所代表的川渝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就好像是高尔基乐于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一样。他对于他们,满怀希望。
还说不信的,这里有四川话版的《笨小孩》(打群架),只看词就是匪帮说唱。只是这个词没有遇上说唱罢了。
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5649102/
所以,我才要说并非四川人找到了嘻哈,而是嘻哈终于找到了四川。
嘻哈像魔笛一样,找到真正的主人了。
毕竟,四川人一直就是崇尚Keep Real。崇尚耿直的人。
这一生,四川人只希望能够真实地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