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兹的骗局读后感精选
《庞兹的骗局》是一本由[美]米切尔·朱科夫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53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7年1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庞兹的骗局》精选点评:
●像恶作剧,可爱的家伙。
●卧槽我大一都读了些什么东西
●可能翻译存在问题,但原作者写得真是很棒
●庞氏骗局起源,果然是天才啊!!~~~~~~~~~~~~~膜拜,骗子也要气度和智慧的。。。。。。。。。虽然是恶的智慧!~~~~~~~~
●这位小伙实在是很有赚钱的激情阿,看完了不知不觉地认为他不是个骗子,他是个充满了赚钱梦想并且敢于实践的奇才
●成功强迫症。
●电影似乎比还要好!
●资料还算详尽,可惜帮助不大
●庞兹从来就是一无所有,靠新的投资支付旧投资者的费用,传奇就是这样一个浪漫可爱充满演说才华的人,居然能够在短短一身造就这样一场骗局。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一些牵强不能仔细推究的理由变得可能,事实又验证了的确可以,但是本质还是骗局。看看浮躁的向钱看的社会,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多。
●一个传奇人物
《庞兹的骗局》读后感(一):他有骗人吗?
我们已经永远把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玩艺钉上了“骗局”二字,可是对于庞兹来说,他是否无法兑现过别人的钱款?
至少,排除掉他的代金券之说,在政府封住他的账户之前,庞兹没有“骗人”。
无法兑现票据的事情,是在媒体追打和政府介入之后才发生,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是否又会有人被骗?
好玩
《庞兹的骗局》读后感(二):庞兹是个天才骗子
这是值得写成一本书的“非成功人士”
他是个骗子
他也是个天才
普通人,做过的最痛快事情大概就是:哭过、笑过、爱过,
他呢?
他是骗过、挥霍过、坐牢过
我们就不说他的骗术是多么具备创新与金融意识了
只说他的顽强-----
他生命的最后两年,回到意大利,还竟然跑去骗墨索里尼,
看,这个死性不改的骗子,骗不惊人死不休的骗子
恩,可爱的能干的有创意的骗子
赞
《庞兹的骗局》读后感(三):非常有趣
今天在读《庞兹的骗局》,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庞兹不是第一个玩庞氏骗局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但却是玩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甚至这个把戏由他冠名。
还没读完,晚上继续。他之所以能成功,能玩这么大,有几个原因:①目标清晰,就是钱钱钱。他走路的时候在想怎么赚钱,干坏事的时候在想怎么赚钱,服刑的时候还在想怎么挣钱。他有无数的想法,这个被实现绝不是偶然。②胆大、心细。胆子大,敢干事,敢干坏事。但是心很细,做事滴水不漏。③专业能力强。他受过教育,对金融有一些了解,他的诈骗技能、销售技能和极具感染力的演讲,都是推波助澜的帮手。他绝对是一个极为伟大的推销员,想想看,他可是在卖一个完全不存在的东西。④身体健康,精神抖擞。这不用解释了。
《庞兹的骗局》读后感(四):成年人的童话
庞兹的一生都生活在自己的童话里,他相信自己的美妙的头脑一定可以作出走向富裕的选择。
看完了书,我不认为他是一个“金融奇才”,但显然这个相当有理想的人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这也是他传奇一生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庞兹其人并不能给我们以金融上的直接帮助,也并不象贼巢里那样明白无疑。
这是一个哲理故事,告诉我们锲而不舍未必可以修成正果,告诉我们人有的时候可以掉进自己的陷阱。
当我们执意的走上一座通往对岸的桥,桥在身后一点一点的坍塌,有一个消息从隐隐约约到直白——这座桥其实并不没有与对岸连在一起,在前方的某个地方就是一个断层——我们只能选择继续,因为至少前面还有那么一点路,而后面,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书名应该叫做《庞兹的寓言》,金融奇才的说法,也许只能作为一个噱头。
《庞兹的骗局》读后感(五):张志莉,坐在自动豪华轿车里的联合主义者
由于译者张志莉的孤陋寡闻与拙劣的中英文水平,使我在P.3中看到了“自动豪华轿车”这样的字眼,好吧,我可以忍一下,可能以她的智商无法理解“自动豪华轿车”我们一般直接翻译为“豪华轿车”。忍着恶心以及其毫不知英译中需要调整语序的行文,我在P.9发现她也不知道美国联邦公诉人其实就是美国联邦检察官。最后,当我在P.10看到“...那里的侦探不去粉碎”红色威胁“的联合主义者,...”时,我就把书合起来,对着译者张志莉女士说:“傻#,那是共产主义者!”
一本由曾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提名的新闻学教授撰写的讲述美国金融史上著名投机骗局的书,竟然被张志莉翻译成了这个样子。鉴于世纪出版集团的一贯作风,建议以后改名叫世纪翻译烂书出版集团,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