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摘抄
《徐霞客山河异志2》是一本由茶弦著作,紫焰传媒 /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一):《徐霞客山河异志2》壮志豪情,出生入死,尽显百科智慧!
讲述中国旅行鼻祖徐霞客的旅行机密。 旅行30多年,3次遇盗,4次绝粮,徒步21省,上百次出生入死,仅一部《徐霞客游记》留存于世,被称为“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历史上真实的徐霞客,并不是寄情山水的瘦弱文人,而是一个身体强健,精通游法游术、野外求生的古代旅行家、探险家。 据记载,他身手敏捷,墙壁沟壑,翻身即过;登山游泳,常人不能相比。也正是这良好的身体素质,创造了他能成为游圣的条件。经他总结的爬山理论、涉水观点,以及旅行过程中的种种重大发现,至今被人们传颂。 然而,这一切背后的种种机密却鲜为人知……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二):看到不一样的徐霞客
读完第一部期待了很久终于等到了第二部,果然延续第一部的精彩。非常引人入胜。这本的开始从汤显祖遇到鼠神开始,如何被汤显祖识破。然后反被汤显祖引入瓮中,大戏徐徐展开,然后主角徐霞客出场。和前文人物介绍一样,然后人物的关系也展开。比如夫妇恩爱,翁婿相处超级融洽,但是徐霞客超级爱折腾,书中的徐霞客希望可以发明飞翔的东西,汤显祖遇到他恰巧窝着,以为他跌伤了。
紧接着情节推进,进入作者想象空间,徐霞客和汤显祖等代表不同的门第进行大会,热闹的情节徐徐展开,但是最吸引我的仍然是饮食类的描述,比如作者写鱼不同的与在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吃法,真的希望可以在不同的月份去尝尝这些个美味。
这本书关于第一本介绍的阴谋和武林的秘事,开始徐徐展开,武林从汤显祖引出徐霞客家族背后的秘辛,原来徐家和武林渊源甚深,甚至和汤显祖一脉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时过境迁,曾经凝聚的力量已经散了,我想后面续集一定也是很重要的线索之一,关于武林背后却是又很多故事可以描写。
在故事的另一面皇家朱常洛这边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承接上一部徐家与皇族也是有着很多隐秘,因为徐霞客的父亲的死就是和皇家有关系,这一部徐霞客和皇家的碰撞也开始慢慢展开,整个故事线不紧不慢中不停的推进中,估计后面还有几部也是与之不停交织的。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三):书中178页的一处错误
卷二的样书一到,我就寄给了东篱老师斧正。今日一早,便有了下面一些对话
现在书已经印好了,这处错误暂时无法在书中纠正,所以发在这里大伙看下。这事究其本源,是因为我的粗心。当时写到此处时,因为不会编挽联,便跑去刻墓碑的作坊看。结果就看到了这两联一左一右的斜竖在墙边。“一生”与“半世”是同刻在一块方石碑上的,“慈竹”与“晚萱”也是如此,所以我就将两联误以为是一联,也没仔细琢磨,匆匆抄写后,用在了小说里。后来小说大修了几遍,结果每次修到此处时,我都给跳过了,(当时天真的以为不会有问题)若是稍微琢磨下对仗,这种错误也不会出现,惭愧。
最后,感谢东篱兄的斧正,并向各位读者致歉,下次我会反思,努力做到不出现类似的错误。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四):不一样的徐霞客故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徐霞客游记是开创了中国旅游史的鼻祖。而他仅存的这一部游记里记录了许多我国壮丽的山河美景。初看《徐霞客山河异志》这本书,以为是和游记相关的故事,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充满悬疑以及武侠情怀的故事。 在读完第1本之后,我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了,作者大开脑洞,把徐霞客的故事和经历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创作成了不一样的故事。而故事的重点并不在于徐霞客游历中国山水,而是他如何足智多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太子惩奸除恶。虽说故事上升到了宫中权贵的争斗,但也融合了很多江湖气息。 在第二本的故事里是讲述了五脉聚集,都找到了传人。五脉本为皇室所有,几百年来散落各地,此次在汤显祖的寻找下重新回归。在开篇就是以汤显祖,在乡村遇到奇事之后,收拢人心进入五脉,帮助徐霞客成为土脉香主。故事中不仅有行侠仗义,惩奸除恶,还有非常有趣的故事和片段,在我看来比第一部精彩许多。而故事的后半段又牵涉到了太子朱常洛。原来徐霞客之妻是朱常洛亲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也使得徐霞客一行人真正成为朱常洛之人。 而福王与贵妃的诡计,也被徐霞客等人识破。但令人惋惜的是马千乘遭福王等人陷害,惨遭杀害。为平息事端,皇帝不得已以斩龙袍,安抚民心。最后也将辅王贬入封地。看似结局得到了完美,但实际上福王与贵妃之事也为后文埋下伏笔。 作者在创造这个故事的时候,不仅运用了徐霞客本身的一些人物故事,也加入了自己,很多想象,把这样一个故事写得惊心动魄,又非常的吸引人。但我个人觉得有几处需要修改。其一是在徐霞客面圣之时,称皇上为“皇上你“这一点似乎有种大不敬的感觉。不知是作者刻意为之还是小小的失误。不过总而言之,故事还是十分精彩的。 一部比一部更精彩。虽然不知道整个系列有多少本。但读到此处,我已对故事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五):徐霞客的另一种生活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六):文武双全,侠肝义胆
《徐霞客山河异志2.大明暗卫》 第一部里,侠肝义胆的徐霞客帮助太子朱常洛勘破了《鬼母揭钵图》之谜,并历尽艰辛,找到了图中所指之物,稳定了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推脱了太子的盛情挽留下,和小知了返回家乡,承欢母亲膝下。 又是一口气读完了第二部,很有武侠小说的感觉:汤显祖的武艺高强、神机妙算、嬉笑无赖,都特别符合武侠小说中的老顽童形象。可在嬉笑之下,他的爱国、忠诚之心不改。对待写作,他有着被无数妇女追赶,却不肯为《牡丹亭》轻易结局的执着与严谨;对待师傅的遗愿,他细心寻访,不畏涉险,终于盼来了大明暗卫传人的相聚;对待朋友,他侠肝义胆,不辞辛劳……这样的汤显祖真是让人惊喜。 徐霞客愈发进益了。借同乡、徐霞客之母的口,我们可以了解到回乡这几年,徐霞客醉心研究与发明创造,用他的发明创造做了不少好事,赢得了尊重和口碑。小知了夫唱妇随,跟他一起设计无虞伞。从字面理解,无虞不就是安然无恙的意思吗?汤显祖借秦良玉之手,送给小知了的武林秘籍发挥了效用,夫妻两人的武功都有了不得的提升。 意外,秘籍,苦练,遇险……明显的武侠小说的风格。每一次的遇险,都会成为主人公历练的踏脚石,助他一步一步迅速提升。 当然,此书定位为历史悬疑小说,一定少不了真实的历史事件的支撑。除了太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之争,书中的诸多人物,在历史长河中都有迹可循:魏忠贤、马千乘、东哥、努尔哈赤、李自成、钱谦益……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反映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在历史中真实记载的事情,带给我们更多的真实感与惊喜。尤其是读完第二部,才回过头看到第一部中的诸多伏笔,让人总有恍然大悟之感,因而连连感叹作者心思之缜密,布局之巧妙。 之前因为《徐霞客游记》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斐然,总想在书中看到更多关于山川异域的描写。这一部中,徐霞客提起笔开始记录他眼中的山河。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徐霞客的形象太过完美,几乎找不到缺点。我这也算是鸡蛋里挑骨头吧?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七):浅谈徐振之的面圣表现
古典小说的中心思想离不开忠、义二字。在《徐霞客山河异志2》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茶弦对此的钟意。 《斩龙袍》中,徐振之的独白很有大局感,敢于牺牲,却未必是轻率之举。他在三言两语中抬高了叶阁老与朱常洛的地位,前者是国之栋梁,后者是国之根本,而自己却有自知之明。由他去与圣上对话,显然是舍卒保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径。他之所以敢于面圣,一方面是对于圣上性格、心理的把握,能够站在维护统治的角度去讲道理,摆事实,另一方面他确实是当事人,与石主宣抚使马千乘交好多年,既能有理有据,也能有情有义。对于这等高难度操作,要说徐振之一点惧意没有那也是不现实的,但是能挺身而出、舍生取义,仍然是可圈可点。 龙袍,表面上看是一件衣服,但实质代表着权力。当权力与民愿发生背离时,是求得民意原谅,还是置之不顾,确实是一件两难之事。不过,万历帝没有出场,沾染凡尘,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持神秘感,徐振之的说服巧妙地让万历帝有了台阶可下,但是万历帝并非真的释然了,不过是让徐振之逢场作XI而已。 秦良玉,作为马夫人,是深谙此道的。以许蝉的视角,以为秦良玉是焦虑自己的安危,其实她可以算得上近朱者赤,传承了马将军刚正不阿的品性,她确实是留了一手。只见马将军旧疤新创遍布,胸口的箭痕是那年远征朝鲜与敌作战留下的,这腰腹的刀疤是平叛时造成的。 正是“这一手”让她面对“狡诈”的徐振之,没有半点退缩,告诉对于所谓的功名,她是看淡的,但是对于此中的忠诚与正义,却有着独特的理解。 圣上敢于舍弃一件龙袍,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但目的仍然是彰显的,无非是为了春秋万世,可是真正的作恶者,如果不得到惩治,舍弃十件、百件龙袍也是与事无补的。徐振之的面圣,只是暂缓了主角之间的矛盾,但无法解决圣上的家务事,毕竟作恶者是自己骨肉时,大义灭亲是多么单薄呢!说情者有之、施压者有之,但是真正拿主意的必须保持清醒,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可能,那么讨价还价并不可耻。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八):山河之中暗流涌动
这本书是聚焦于山河五脉传人的,山河令出,五脉聚首。要是说一个关键字,那就是一个“乱”字,大明内外暗潮涌动。书中介绍了四乱,分别是,第一是山河五脉本身之乱。第二是皇族内部之乱。第三是红颜之乱。第四是内忧外患之乱。这四大乱,共同构成了本书的丰满剧情。从这两部来看,书中情节多,但编排有序,多而不乱,按前后顺序慢慢道来,读起来清晰明快,实在是佳作。 这本书的主线分为了两段:前半段是汤显祖寻访到五脉传人,以山河令号召大家在徐霞客家乡齐聚;后半段则是徐霞客夫妻因太子之母命在旦夕重回京城,在太子的香山小筑中小住时的见闻。到书的结局,因一起案子又将剧情拉回到山河五脉身上,为续集作了铺垫。 《徐霞客 山河异志》系列二,这本书解决了我看第一本书的很多疑问,作者处于填坑状态了,系列二像是一本承上启下的书。小知了,徐振之都在几年后变得更加厉害,五脉齐聚,却如同昙花一现,火脉炎宗被害,马千乘身死奸臣之手,五脉缺两脉,水脉一脉野心勃勃,怕是要为货。系列二这本书花了一章多的文笔交代清楚了汤显祖的来历,算是把第一部的疑问解决了,太子朱常洛的人物性格,生长环境这一部也交待的更加清楚了。朱由校这位木匠皇帝也初露端倪,让我汗颜的是小知了公主的身份。北方民族女真,蒙古族人物相继登场,努尔哈赤,蒙古汗王在接下来的故事里都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这是我们所期待的。皇族储位之争越发的激烈,福王就番在即,可是新的谋划与格局也将打开吧! 这是一本满足喜欢看旅行游记,又爱悬疑剧情的人的书。全书情节紧凑,文风简洁,故事层层递进,跌宕起伏。书中有轻松的温馨场景,也有紧张刺激的打斗场景,更是能够一窥明朝万历年间的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和百姓的风土民情。我对明朝历史不是很了解,但看上去,却也酣畅淋漓,还会记住很多的史实,当真是一本不错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整本书节奏紧凑,但不觉得一直紧张,每一次的惊心动魄虽然让观者看的心情紧张,但穿插其中的夫妻情,母子情,父子情,兄弟情,博爱情,更让这部作品写的不枯燥,不单调。文风也是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适合各个阶段的人看。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九):山河令出,大幕起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人。想必大多数读者知道徐霞客都是因为一本《徐霞客游记》,该书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然而《徐霞客山河异志2》通过小说的形式给大家描绘了更加有趣的徐霞客形象。
《徐霞客山河异志2》分为汇聚篇和离散篇。汇聚篇主要讲山河令出,五脉聚首,五脉分别是:金脉器宗—马千乘、火脉炎尊—赵士祯、水脉龙魁—俞百川、木脉林隐—许学夷、土脉地师—徐振之,然而上香时,代表土脉颜色的黄香却倒了,这也和土脉上一任地师许有勉已故契合了。但是五脉之间确是有间隙的,一见面就干了一架,这也为后面故事发展留下了伏笔。在离散篇中,火脉炎尊—赵士祯领盒饭了,并且《神器谱》不见了,这也为后续故事发展留下伏笔,金脉器宗—马千乘也被福王暗算挂掉了,福王也因此受到了惩罚,但是最后一句“兄终弟及”又为下一部埋下了伏笔。
《徐霞客山河异志2》全书较上一部更为流畅,写作也渐入佳境,但是故事只是刚刚开始,还未推向高潮,在人物刻画方面更加生动,尤其是汤显祖,简直是个老顽童了,和许禅斗嘴不亦乐乎。然而开篇第一章结尾的有点突兀,第一章的故事明显就是只说了一半,直到第四章才联系上,可能作者是为了吸引读者兴趣吧。还有就是一些时间可能对不上,比如《徐霞客游记》开篇道:“癸丑之三月晦(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而赵士祯卒于1611年,这就再去给赵士祯祭拜的路上读的开篇之作时间有点出入,不过小说,有个大概就好了,还有就是全书最后一句:郑贵妃一字一顿:“兄终弟及”,大明朝如果不是皇帝没有后,不会兄终弟及,难道郑贵妃除了要杀朱常洛还要干掉他的两个儿子?这两货可都是后来的皇帝,看作者怎写吧。
最后整本书非常流畅,一口气基本就能看完,但是只能说这还是铺垫,还未推向高潮,期待下一部。
《徐霞客山河异志2》读后感(十):五脉聚首,大明暗卫再添危机
自古牵扯到皇位之争,莫不是踏着鲜血和森森白骨。因此,在《徐霞客山河异志》的第一部,无意功名的徐霞客和妻子许婵在弄清楚父亲的死因,并帮助当朝太子朱常洛找回玉玺,稳固储君之位后,便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然而,五脉已现,身为土脉后人的徐霞客,又如何能够置身之外,令生活重归于平静呢?随着神秘老者汤显祖的到来,一场聚会势在必行,这就是悬疑小说作家茶炫《徐霞客山河异志2.大明暗卫》里的故事。 暮色四合,残阳如血,谁能想到那个写就了《牡丹亭》的一代戏剧作家——汤显祖竟是不修边幅的邋遢道士模样。他风尘仆仆地行走在路上,仅仅是打算歇歇脚,就被一只会飞的鼠类偷了粮食,还被穷乡僻壤的村民扑倒在地,甚至连鞋子也弄丢了一只。 这幅景象大概只有“狼狈”二字可以形容了。不过,若是没有这番遭遇,恐怕也见不到那让人惊异的一幕:一群老鼠居然在村民的叩拜下,送来了众多钱财。虽说“神鼠送财”可以一解旱灾的燃眉之急,让村民们有口饭吃,但是这一番变故总归来得蹊跷。 场景切换,徐霞客和妻子许婵回到家的日子过得十分惬意。当然,他们都是闲不住的性子,这不一心研究起能够从高处平安落地的“无虞伞”来。而汤显祖的意外到访和太子朱常洛的深夜来临,无疑将这种宁静的日子打破了。 先是一波三折的五脉聚首,后是隐藏多年的许婵身份被揭开,再加上徐霞客夫妇与蒙古可汗虎墩兔憨的奇妙相遇。一场针对五脉的阴谋突然而至,至此还尚未所作为的大明暗卫一时间分崩离析。 这一切自然离不开朝堂的影子,说到底在当权者眼中,再忠诚的将军不过是一个下属罢了,就算是被陷害致死,还会有其他人顶上,没有什么区别。在皇权至上的时代,这样的牺牲品又何止是少数! 幸而,仁义两全的君子也是有的,那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斩龙袍”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我看来,相比前一部,《徐霞客山河异志2.大明暗卫》的故事情节有些趋向于平淡了, 它更像是一个平缓的过渡,铺垫了很多细节,似乎在暗示着下一部的惊心动魄。至于猜想能否应验,且在第三部中自见分晓,赶快出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