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读后感100字
《诗经》是一本由骆玉明 解注 / [日] 细井徇 撰绘著作,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页数:6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诗经》精选点评:
●非常专业
●装帧好,画美,行距宽大,注释已经不能更简单了。也就摆摆看。
●《诗经-关雎•蒹葭•静女》表达的“爱”是人性自然流露,流淌着人性和自然相交融之美,是至真、至洁、至纯。当“爱”沾上封建礼教的尘垢后,就成为贾林之悲剧,当“爱”沾上铜臭之气,就变为背叛和亵渎的罪恶,当“爱”成为权力和利益的中介,就成为肥皂剧般的儿戏。让爱回归她的本性 --《诗经》感
●男楚辞女诗经,取名由此而来
●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回归原原本本的诗之美了...整套书从里到外散发着诗的气质。喜欢。
●终于把全本诗经读完了…很多字的读音直接标在上面这一点很好,真正满足了“读”诗经的可能性。诗经中涉及的草木鸟兽也在每篇之后单独列出图文介绍,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候的生态自然情况,读下来挺满足的。我读了电子书不太看得清图,如果是纸质书应该效果更好一些吧。注释再稍微多一点点就好了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之谓诗经也
●经典永流传
●有图有文,包括很多多音字,难认识的字都有批注,看完收藏也很好
《诗经》读后感(一):多重感官享受
读这本书完全是心血来潮,当然也完全地、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古文阅读水平的低下,生僻字太多了,颇感头痛。相较于雅和颂,更喜欢风,可能是更贴近日常生活吧。情感表达更直接些,也更直白些。雅和颂则是非常的庄重和含蓄,本就是为皇家写的,自然是不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插图非常的漂亮!本书的装帧很精致,排版也非常的古典雅致。相信如果是读纸质书的话,一定是感官的多重享受吧。
《诗经》读后感(二):思无邪
人间最真挚美好的感情,都被写在风雅之中了。何为淑女,委委佗佗、如山如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为君子,二子乘舟、泛泛其景;妻子不幽怨,伯兮朅兮、邦之杰兮、其无膏沐、谁适为容;军人戎马一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情人感情纯真,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女子出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宜其室家;送别友人,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相思之苦,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读后感(三):诗经
记得高三时,和朋友说起,毕业时,一定要拥有一本《诗经》,如今,也算,如约而至。 不像读其他书,可以不用从头到尾,而是可以随意地翻到某一页,可以在上面随意写点东西,以后来看,或许还能想起当时读它的感觉。 它的美,或许在于它的真,男女情爱,婚丧嫁娶,二子乘舟,乡间袅袅炊烟,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原汁原味,犹如琥珀。 中文的精致也在此体现地淋漓尽致,大体同样的东西,稍有不同,中文就会用另一个字来表达它。譬如我们熟知的《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 希望我能慢慢读完吧!
《诗经》读后感(四):白衣在水边翻飞的时代
真如编辑者在后记里说的:这就是一个很容易读的诗经版本。
书的封皮,那种质感和纯白,让人想起穿着麻质的衣服———带着厚重感和褶子,在水边走过的翩翩君子,无论薄采其芹,还是采薇采薇;或者蒹葭苍苍,或者参差荇菜,都少不了最朴素的麻质白衣。所以从图书馆借出来的时候,不敢摸,害怕弄脏了。回家套了书衣才敢翻。
记不得哪里看过一个说法:所有古代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现代史,因为与人类漫长进相比,文明史很短很短。你看诗经里,有小公务员的夙兴夜寐,还自我安慰一切都是命,换到今天,加班领导说“辛苦了”,回答“我活该”,表达不同意思一样。还有抱怨工作都归我,薪水太低,回家老婆不给好脸色。抱怨别人不干活尸位素餐的。更有男女的缠绵,婚姻的苦涩。看上去真的很现代。
在里面看到了家乡的地名。文王的灵沼看不到了,但是我长大的那个地方,南边有个灵沼乡,东边有镐京乡。千年古镇往往南方多北方少,可是北方的古老都在名字里。不用摸着走着踏过去照相买纪念品,只需要一点点想象力。
《诗经》读后感(五):读《诗经·小雅》品故人怨
《诗经小雅》真的好多幽怨之词,我最近读的几篇里各种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对被背叛的怨恨,对中伤自己的人的恨意,对命运不公的哀叹,等等等等。读着读着,可以说非常负能量了。
但是呢,这些抱怨之词让我感觉自己离这些千年前的古人更近了。他们不再是飘渺虚无的传说,而是活生生的人,有过爱有过恨。他们曾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为生计奔波,为前途忧愁,会悲伤会嫉妒会怨怼,也会快乐会品尝美食会平淡地接受一切。
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片土地上走完自己的一生,重复上演着爱恨情仇的戏码,或许生活习惯文化认知会有些差异,但人类最本质的一些感情总是能够共通理解的。
《何人斯》被抛弃的怨。"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壹者之来,俾我祗也","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谷风》被背叛的痛。"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蓼莪》对父母的愧疚。“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大东》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四月》生活奔波的辛苦。"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
许许多多的烦闷苦恼,无处发泄,诗人便借由词句来抒发出来。他们写这些诗的时候一定想不到千百年后还会有人去读它们,更想不到一些人通过诗了解历史,一些人通过诗去琢磨当时的人文社会,更有一些人(比如我)读完了这些悲调忍不住会去想,后来你们都怎么样了?和友人重归于好了吗?是否尽了你想尽的孝道,生活是否得到改善,还是更糟了?心中的怨忿在最后是否化解了呢?
这样的问题注定得不到回应。
千百年前的诗人们啊,你可知道,我也很挂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