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融危机简史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金融危机简史读后感100字

2022-04-14 03:05: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融危机简史读后感100字

  《金融危机简史》是一本由鲍勃·斯瓦卢普 (Bob Swarup)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2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危机简史》精选点评:

  ●翻译差评。

  ●散乱,更像是随笔集,适合随手一翻,不适合系统性学习

  ●尽是自说自话的想法,感受到作者强烈的自恋,文笔远远大于内容和观点。

  ●贪欲与新思维的时间差

  ●美股会在23世纪达到顶峰,正如罗马帝国内战前夕也是地中海沉船的顶峰一样,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越来越觉得,历史就是同等逻辑的反复重演

  ●金融危机 人性

  ●简读,需要再读,专业性比较强

  ●一般

  ●不是二零零零年以来,而是两千年以来

  ●只写了一小部分历史,介绍了很多人性和危机缘由,专业性一般,有点点生涩,但有点次叙乱,也比较能扯了很多,宇宙都扯上了。开头和结尾还是很不错的,选择性阅读比较好

  《金融危机简史》读后感(一):金融的教训

  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是《金钱躁动》

  我们从中可以吸取两个教训。 第一,经过这么多年的科技进步、知识积累、政治演变和社会进化,我们的本性并没有多少改变,认知偏差也没有改变——几千年在人类进化的宏大历程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大多数时候,我们仍然无法理解和控制这个复杂的世界。 第二,复杂性是一把双刃剑。古希腊的黄金时代和第一次金融危机都是这种不断演化的复杂性带来的。若不倒退到原始孤立的社会,我们就无法避免系统性危机。但即便那样做,我们的情感也仍然无法摆脱认知偏差的影响。

  《金融危机简史》读后感(二):讲述货币与金融危机的一本好书

  和大家说的一样,其实本书并不是讲述金融危机的历史的,而是讲述货币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分析金融危机的根源的。引用了很多历史上的事实,其实都是用来说明观点,而不是讲述历史。

  货币促成了人的交往,从而形成复杂的社会系统,而不同的人和机构随着交往的发展形成了不同“节点”这些节点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少数的任何机构有着比沉默的大多数大得多的影响力。金钱只有流动才有价值,其逐利的本性,本质上决定了金钱流动的速度非常之快,随着需求的饱和,金钱会很快专项收益更大的领域,但矛盾的是,之前伴随金钱逐利而形成的债务关系确实长期而且改变非常慢的。由于这种错配的关系导致货币一旦转向其他的领域,则原来的债务关系就可能无以为继,从而爆发金融危机。人们通过央行和监管来期盼可以避免金融危机,但其实是无法改变本质的,只不过是用更长期的不那么痛苦的过程来代替了短期剧烈的金融震荡。

  这本书对金融危机形成的论述让人非常有启发,而且翻译在同类著作中算是非常不错的了,虽然依然会碰到不知所云的地方。另外,书里所列举的一些事实和例子可能需要有一些基础的阅读准备才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观点,推荐先读一下《伟大的博弈》和《大癫狂 :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之后会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有更好的了解。最后两章总结了本书前面论述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值得一读。

  总之,这是我读过的对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本质论述的比较透彻并有理有据的一本书,没有艰深的理论,读起来也非常的有趣并不枯燥。在如今房价高企,货币超发的时代,似乎更有借鉴的意义,一切都待时间的检验。

  《金融危机简史》读后感(三):达摩克里斯之剑 ——《金融危机简史》读后感

  “作者鲍勃·斯瓦卢普是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问题的专家,有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和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宇宙学博士学位,曾供职于金融机构并负责投资管理,有广阔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金融从业经历。”

  文章开篇,作者别出心裁地带领读者经历了一次“微观世界的金融危机”,将呼吸与经济相类比,指出刻意地想要控制经济的运行就如同屏住呼吸那样,不自然的状态终将带来负面的影响。然而不幸的是,两千年来,尽管人们一再指出要以史为鉴,在金融这一领域却周而复始地重蹈覆辙。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常态’其实是:在一个脆弱的金融体系中,繁荣和萧条此消彼长,乐观、贪婪、恐惧、屈服等市场情绪永不停歇地围着信心之火跳舞,而‘金钱’只是这支舞蹈的别名。”

  金融危机并非新鲜事物,尽管已经存在了数个世纪,它至今仍频繁地活跃在世界各处:1987年华尔街大崩溃“黑色星期一”(Black Monday),1990年日本经济崩溃后经历“失去的十年”(lost decade),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致使“亚洲四小龙”的金融和政治格局的彻底重组,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

  危机的成因多种多样,核心都是信任问题。当金融链条中的某个小环节出了问题后,多米诺骨牌反复印证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即“劣币驱逐良币”)。每次危机之后,损失了大量财富的人们往往急于推卸责任或转嫁责任,而忽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罗马治世(Pax Romana)彰显繁华,复杂的金融网络被构建起来,而信任是建立这一网络的基础。古代希腊、埃及和亚洲的许多庙宇充分利用其在社会中的特权地位,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兑换货币的副业,以从中牟利。将信贷提升到经济层面的是罗马人。信贷对罗马霸权的扩张和维系至关重要。罗马是最早的商业强国之一,其贸易与帝国齐头并进。罗马帝国幅员辽阔,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资金来推动商业贸易活动。随着包税制的推行,不少城市因为债台高驻而产生阶层分化和对立,并最终走向战乱(同盟者战争Social War)。谨慎的罗马人因此开始囤积货币,不动产价格下跌进而走向“债务——通缩循环”。屋大维为了重振罗马经济,废除包税制,凭借着无人能敌的权力与财富,大力增加政府开支和货币供应。尽管暂时性地促进了信贷扩张和商业繁荣,但依靠既有的财富发动公共工程来刺激经济,其弊端在屋大维死后迅速凸显。缺乏大量财富的支撑,货币开始贬值,恶性通货膨胀最终使得“三世纪危机”演化为帝国危机。

  作者认为,经济学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一门研究人际互动的学科。有关金融市场和经济的主流观点都忽略鲜明的个体特征。人们急于理解社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作原理,经济学家在理论上强调理性预期、市场效率和各种现代金融手段,却忽略了人性的影响。因此虽然此书末尾处提出了对于防止危机的建议,我认为本书给我——非经济金融类专业的文科生更多的收获,是以金融的视角来重那些读耳熟能详的历史案例——罗马帝国的兴衰、日本经济走过的弯路、荷兰郁金香的泡沫财富等等,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感谢【经济的常识】赠书,尽管因为缺乏专业理论,有些数据和图表理解地不是很到位,但是对拓宽视野、了解金融很有帮助。

  《金融危机简史》读后感(四):一切从耶稣五饼二鱼的赐食开始

  这是约翰福音里的故事,耶稣渡过加利利湖,然后有人因为看见他在病人身上的神迹,就追随他。然后逾越节到了,就有人问饼从哪里来。有一个孩子带着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然后耶稣就用这五饼二鱼,给超过五千个人的门徒赐食,最后收拢起来的饼干碎,还装满了十二个篮子。于是,那些人越发相信耶稣就是先知,更为虔诚的追随着他。

  鲍勃·斯瓦卢普的这本《金融危机简史》便是从耶稣诞生及复活前不久的罗马帝国讲起,然后用耶稣五饼二鱼的故事低调的收尾。然而妙处就是在这里,如果换一种视角来看耶稣赐食的故事,妥妥就是金融杠杆的故事:少量的储备,经过微妙的主持人和人际网络关系,然后在流动的过程中,成为更多人得享的资本,最终产生的额外的收益(那十二篮子的饼干碎)成为了先知神迹画龙点睛的一笔。如何和马太福音里头那劫贫济富的逻辑搭配在一起看,所以新约讲的事情原本就不是什么道德与节操之类的东东,而是关于先知如何满足门徒诡谲的欲望——四个字,无中生有。

  罗马的故事无异于是关于耶稣五饼二鱼最好的现实例证(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可以成为新约灵感取材于罗马史的佐证):公元33年发生的危机,起源于奥古斯都的轻率和单纯。恺撒遇刺之后,屋大维凭借铁血手腕平息了内战,接着就换了一副仁慈国父的形象,开始挽救千疮百孔的罗马经济。和恺撒面对的债务/债权死结不同——这令恺撒只能用限制上层阶级贷出金额与家族财富的比例,但是却无法解决市场供需的问题,因为几百年以来,人们从太阳神庙借钱开始到恺撒的时代,早就因为混乱的税收和利息令到那些债务问题一团乱,真正应了“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的先知训诫——奥古斯都很有钱!

  超级有钱的奥古斯都留给提庇留的遗产是一亿赛斯特斯——公元前29年一年,奥古斯都给老百姓们发钱就发了这个数——然后在奥古斯都的挥霍下竭尽投机之能事的大亨们则发现,手里满是尴尬的资产负债表和闲散的奴隶。当奥古斯都“面包与马戏”的政治策略无以为继的时候,提庇留只能采取谨慎甚至越来越偏执的财政方针,终于把裁判官格拉古推进了火坑。

  债务人终于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在提庇留的紧缩政策下偿清债务(在奥古斯都那些年更高的利率都不是问题),于是把恺撒时期利率不得高于12%的法律挖了出来。提庇留冒失的让元老院议员们必须在一年半以内完成私人贷款利率的整改,于是债权人们开始集中收回贷款,债务人只能变卖财产,人们争相囤积现金——房地产市场先崩了。

  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地方在于,即便是智者也不会认识到,奥古斯都的繁荣有着多么让人惊吓的长尾效应——屋大维的时代被认为是罗马的黄金时代,因为人们在一任皇帝的治下享受匪夷所思的福利的时候,是不会在意下一个皇帝上来还能做什么这件事的。就好像奥古斯都的繁荣年代,贷款利率高于12%那都不是事儿,因为每个人都乐观的相信,黄金年代是不会结束的,借来的钱很快会创造超过贷款利率的财富,一切只会在好到不能再好之后变得更好。即便是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公众只一心期待两件事,面包和马戏”的喟叹,也只是因为民众不再尊重选票于是让他哀伤。

  鲍勃·斯瓦卢普在对“面包和马戏”的解释中,直白的嘲讽这只是一种政治花招,用空洞的施舍来麻痹人们,消弭他们对社会不平等的不满。从短期来看,它是有效的;但从长远来看,它带来了额外的财政负担,只会加剧金融风暴的影响。换一个思路来看,其实也很像是皇帝版本的庞氏骗局,每个人都在浮华之中享受着货币带来的惊喜,并且坚定的认为,至少在自己的余生不会承担放浪的经济政策的后果——就好像每个未能从庞氏骗局里及时抽身的受害者一样,几年间,那些债务人和债权人就在提庇留时代被清算到一贫如洗的地步。所以,先知的五饼二鱼,也不是凭空得来的——这更像是蒲松龄笔下那个《种梨》的预言,老道士不过是用乡下人的梨来请客吃饭,只可怜那个乡下人也被热闹的景象糊弄住了,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正经营生。

  真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鲍勃·斯瓦卢普在讲述西罗马帝国故事的段落里,时不时的插入2007~2008那些关于短视和盲从的事。加上提庇留年代集中在债务人/债权人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经济形势的盲目乐观、房地产的微妙地位,实在是让人没有办法不在两千年前的混乱危机里,看到二十一世纪金融浩劫的影子。也不是没有区别,在国际流通程度还不是那么高的先知前时代,亏的只是罗马一家,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大家都会习惯性的把钱往繁荣的地方送,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鲍勃·斯瓦卢普一再回避去详述2007到2008那些事,但偏偏有太多的历史段落都和那些年那些事彼此重叠,就好像他本人在对冲基金服务的一段“(可能是无中生友的)听说”:在2005~2006年间,已经有经济学家意识到全球经济困难几乎已经近在眼前,于是交易负责人就向老板保证,一有风吹草动,自己一定夺门而逃。几个月后,那个经济学家出席了一次行业闭门宴会,然后发现所有人都做好了同样的准备——2000年前元老院议员们争相逃跑的桥段,和后来令贝尔斯登及雷曼倒闭的挤兑和违约,有什么差别?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都会在同样的时间点做好逃跑的准备?鲍勃·斯瓦卢普说,当泡沫发展的时间越长,持相同(乐观)结论的人就越多,使得风险积累到系统性的水平。在古罗马,经历了奥古斯都宽松的环境于是持续乐观的人们,并没有在提庇留上台伊始就开始收手——个人的风险终于因为无法承担而爆发,最终成为了裁判官的噩梦,促使提庇留粗暴的旨意,最终引发了罗马经济的崩盘。在21世纪的美国,从抵押贷款证券里尝到了几十年甜头的银行家们,理所当然的以为只要促成贷款发放、经济发展就不会减速,荒诞的贷款人和案例终于成就了空头之王的传奇,而泡沫散去之后只剩满地渣渣。

  以完美平衡的摆事实讲道理比例来完成金融危机简史概览的这本书里,基本上都和这种虚无挣扎最终泡沫破灭类似的例子,除了永远烙入人类文化记忆的“魏玛恶性通货膨胀”——1919年年末,6.7马克可兑1美元,四年之后4.2万亿马克才能兑1美元。

  和罗马不一样,但是和2007~2008有微妙的契合,这是单个国家的危机,因为全球化大环境下各国羁绊加深之后,成为创造出飓风的亚马逊蝴蝶式的故事。如人们习惯呵呵的,美国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疯狂敛财,但是市井故事里头不会特别深入去讲的是,美国赚回来的不是真金白银,而是借条——这则是和罗马时代金融危机相似的地方,问题再次聚焦到了大环境的经济发展引擎、债权人和债务人冲突的问题上。

  整个欧洲都在跟美国人借钱,有国家层面的,也有私人/商业银行的。从战争时候的军费,到战后重建的费用以及赔款,美国人的钱袋子成了欧洲那群堂表亲们争的头破血流的大后勤。所有有借有还,战争结束之后必然要进入清算阶段,其中尤其以德国人——魏玛共和国的债务负担最为沉重。德国人和英法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因为战争水深火热,加上战后大家都欠债又缺钱,更加是吹胡子瞪眼无所宽解。1923年,赔款委员会裁定德国在战后赔款中违约,法国和比利时出兵占领了德国的工业重镇鲁尔山谷。结果德国人完全破罐子破摔,用国内生产停滞、广泛救济的方式,把这种消极应对包装成了正义之举。僵局直至当年年底,德国恢复金本位。大概记得,当时欧洲国家重新使用金本位,还引发了美国方面的不满,搭配这本书看看,当时美国方面的不满,应该不单是金本位,更重要的是,当时大家都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了生产力发达的美国输出产品吧。随便了,反正当时欧洲的经济已经岌岌可危,美国人显然还沉浸在“借条”带来的丰厚利润的可能性上。毕竟,凭借货币和信任建立起来的国家金融关系,无论如何美国人都不会想到那些老牌的强国会撕破脸皮,于是乎,美国经济欣欣向荣。这样看来,道威斯计划更像是一个必然的手段,然后催生了肯定的结局——道威斯计划令商业贷款的偿付优先于赔款债券,于是更多的美国商业银行贷款流入德国,形成了新的债务网:德国人跟美国银行借钱,赔款给英法,然后英法用这个钱偿还自己欠美国政府的钱……德国经济发展了,美国经济繁荣了,人人梦想一夜暴富,全世界的黄金都在往美国去,金融投机变成了一种日常,狠狠的吓到了美联储。

  1928年,美联储加息,但未能有效抑制投机,反而加重了债务人的偿债负担。许多摩天大楼最终成了经济包袱,房地产债务过剩的问题凸显。欧洲经济困难导致美国对这些关键市场的出口再度疲软——流向美国的欧洲资本必然受到影响,美国经济的疲软影响了整个经济世界,德国再次陷入曾经的噩梦,文化记忆被唤醒了……然后,有人把德国民众包装成了受苦受难的可怜人,世界历史再次被推上了躁动和危险的道路。

  米尔顿·弗里德曼说,通胀的本质是一个货币现象。但只有金钱进入了实体经济,通胀才会起作用,否则货币只会流入到资产和更多的投机当中。旧的泡沫还没来得及收拾,新的又产生了。同时,实体经济则仍未得到惠及,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这条鸿沟继续扩大——于是,动乱来了。

  鲍勃·斯瓦卢普一直在试图推演出规避金融危机的方法,他以盲人摸象的寓言来晦涩的暗示,同理心和信息透明和充分沟通,对于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哪里会有可以完全同情债务人的债权人呢?换言之,如果以“免债”代替“违约”,那么建立在货币和信任基础上的经济体系岂不分崩离析?这便让人有机会推演出另外一个思路:债务人为了争取更快的债务清偿,同时令自己借债这件事达到利益最大化,他必然会变得更加逐利以及短视——就像那些罗马人一样,天天想着一夜暴富——投机,看起来成了最优方案,于是,资本永远在金融市场打转,实体经济只能望而兴叹。

  对于自己反复论证而得到的结论,鲍勃·斯瓦卢普也只能很尴尬的说,人类行为在每个时刻都打败了理性分析,尽管充分的理性分析可以让我们远离风险。

  我们创造出一个由债务人和债权人组成的复杂经济体。银行等金融中介促成他们之间的交易,让大多数人以未来产出为抵押从少数人那里贷款,这是耶稣赐食5000人的经济学版本。这是一种杠杆,能加速经济增长。政策制定者和大机构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追求他们的社会政治目标,同时确保稳定的现状不被打破。

  货币则如同宗教一样,是另一种信仰。在时光的流逝中,它提供一种表面上的确定性,这正是它的主要吸引力所在。无论是中世纪商人清点自己珍藏的金币,还是现代商务人士打量自己价值的位数,几千年来,我们并没有多少改变——再过几千年大概也不会改变,因为(从过去到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斯坦福棉花糖实验里短视的孩子,只有极少数是例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