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无上道心?
如何发无上道心?
有甚深智慧的人才会有厌离心,厌离心即是无上道心 。
如何发无上道心?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面,给我们开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世界。”你就从当下这一念,厌离娑婆世界的苦开始。这个比较亲切实在。
有时候我们反照我们身体上的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种种的诸恶,这种苦难的逼迫。如果我们有一念厌苦之心,对这个苦能够厌,做到“厌苦”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情。一般的人在苦当中他不会去“厌”,他要么怨天尤人,要么苦中作乐,要么苦不以为苦,麻木不觉。要产生“厌”,这个“厌”是一种智慧的表达,只有有甚深智慧的人,才会有厌离心。
所以大乘经典中,佛教我们要用佛法、智慧来熏修我们的心,才能够对轮回的苦——八苦,生出厌离心来。那么就从当下这一念,厌离娑婆世界的苦开始,他厌离就有一个出离的愿望,出离到什么地方去,马上就对佛国净土产生了好乐,知道佛的净土能够快速圆满菩萨的菩提愿以及菩萨行。他发起“我要到净土圆满菩萨行”这样的愿,这样的心。到净土见佛得到无生法忍之后,再回到生死苦海来普度有缘的众生,他能发起这个心,这就叫“无上菩提心”。如果一下子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的高度来发菩提心,有时候很难办到,那你就从当下厌离娑婆苦开始,还能够办到。
莲池大师开示:“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念佛,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故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定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