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经典读后感10篇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是一本由岸見一郎 / 古賀史健著作,究竟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20,页数:2016-1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读后感(一):阿德勒式定义以及《幸福的勇气》思维导图

  第二部将第一部中的一些说法进行拓展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阿德勒思想。

  比如第一步所提出的的“目的论”“不表扬也不批评”“共同体感觉”“自立”等等都给出了更加全面的说法和实践示例。当然啦,主要还是以青年的经历和感受为讨论内容。

  这里有些词的定义很有意思也很有道理,我们往往要理解“是什么”,才可以明白“怎么做”。

  ##信任:有条件的相信对方(工作关系)。信赖:无条件地接纳信任对方(交友关系)。

  ##尊重:实事求是地看到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

  ##工作:共同体中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分工:人的价值由如何完成共同体中自己被分配的分工任务来决定。

  ##交友:信赖关系。学会用他人的眼睛去看,他人的耳朵去听,他人的心去感受(挖掘共同体感觉)

  ##教育:一种交友行为。教育者帮助被教育者实现“自立”。

  ##自我中心: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只关心自己。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关注自己

  ##被爱的生活方式:完全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它一直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如何站在“世界中心”

  ##幸福:贡献感/奉献精神。通过工作关系,交友关系等感受到自己对别人有用。

  ##爱:自立,决断,成熟。舞动“现在”。

  ##结婚: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最佳分别:不断付出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的说“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相对很值得”

  ——————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与我相告。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读后感(二):被讨厌的勇气二,教育心理学实例

  这本书通过一个年轻人和哲学家对话的故事形式来讲述阿德勒心理学对于教育和个人成长的影响。 其中青年讲到的很多情景,关于在教育教学中、班级管理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与我和同事们在课堂内外遇到情况如出一辙。青年的思考与应对也是我的尝试和应对方法。这本书把我在工作中的疑虑一个个总结出来,分析了原因,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行动方向。这简直太好了,太有帮助了! 借鉴了阿德勒心理学后,我在上课时发脾气的情况少了;班上两个“问题学生”的情况有所改变。 确实如阿德勒所说,发脾气是为了更容易地达成某个目的,而在课堂上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听课和思考。不用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实现目的,当然别的方法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方式也更为复杂。所以首先要变化的是自己的心态——究竟要选择何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两个小孩子处于书中所说的脱序的第二阶段,喜欢用特殊的行为来吸引注意力。改变起来还不算困难,关键在于不对他们特别的行为做出反应,不去批评和赞扬,而是对于他们在学习上的表现做出反应,给予帮助和适当鼓励。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孩子们过去是什么样子,在家里是什么样子,并不应该成为他们在学校时老师关注的重点,行为的原因并不应该是关注重点,他们此时此刻的经历,此时此刻的样子才是我们要重视的。所以不必纠结于他们出现脱序行为的原因,而把关注点放在他们来学校的目的上。让他们在课堂上习惯于专注于眼前的事情,积累新知识,比如:听课、读书、思考问题和写作练习;在学校里能了解到良好的收拾整理习惯,卫生习惯,阅读习惯是对自己有用的;能体会到交朋友是需要有耐心,有礼貌和相互体谅的等等。 阿德勒心理学的思考方式,我十分认同,可以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作为人际关系的引导也十分受用。比如在人际关系中,要想与对方和谐相处,首先把对方当作平等的人,不管对方是孩子,父母,还是比自己职位高或者低的人。也就是阿德勒所说的建立“横向关系”而非“纵向关系”。当我遵循着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去做,是可以立刻感受到它的作用的。 当然,改变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一说就能做到的。这需要自己在方方面面的改变,成长,需要平等的看待他人和自己,需要摆脱情绪的俘虏。每一点细微的改变,都需要在时间的河流中艰难地摸索前行,并坚持下去。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读后感(三):第一本哲学类书的感受

  哲学研究的是: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哪个阶段?我们往哪去?哲学与宗教,科学研究的内容其实是一样的。宗教是研究走到了一半便停了下来,把所有不能解释的内容都归到神的作用。宗教可以让人相信神,而不再继续烦恼。哲学是从思想上在寻找这些答案,哲学可以让人变得快乐。科学也一直在路上,科学展现的是事实,很多内容让人感到不快。

  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 social interest

  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独立。教育工作者的性质与咨询家一致,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他们提供信息,帮助孩子思考解决问题,以帮助他们自立。自立即不依赖别人的指导/指示/决定生活,有自己明确的生活目标和判断依据。

  2.尊重是良好关系的基础,尊重等于从内心认可和接受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权利,想法三观与你不同并不代表对方错了。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关系是持久的,相对于建立在恐惧和崇拜的关系。所谓的师生,上下级,辈分本来就已经不平等了。

  3.同理心:关心对方感兴趣的东西

  4.人们不是受过去发生事情决定如何生活,而且过去发生的事情影响了现在生活的目的。现在生活的目的决定了现在的生活方式。有些记忆是特意记住,用来证实现在的自我的想法。比如:记住失败的过往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相信自己沉溺于悲剧的痛苦

  5.幸福是在人际关系中,人们的“我的贡献”有“我有用”的一种体现。但这是比较处初级的幸福。好级的幸福是大爱。但大爱这点我不明白。

  6.脆弱可以作为武器,用在人际交往中,利用和控制其他人。最好的例子就是婴儿。

  7.自立并不只是财政上独立。只有懂得大爱才是自立,即懂得如何去爱别人。这点完全不懂

  8.婚姻是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选择自己想要的人。婚姻是想要变的幸福。如果只是想要索取,想要变得安逸,那还是孩童的想法,爱是需要付出和精力去维持。

  9.人际关系建立在离别的基础上,所以需要珍惜这段时间,为了在离别的时候可以保持良好的关系,不后悔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

  10.婴儿为了生存,会本能的向可以获取更多家长关爱的方向发展,可能变得乖巧或者叛逆。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读后感(四):最终的答案是,爱。

  昨晚把《勇气2》看完了,我发现其中有些东西和《喜悦》里讲的是相通的,另外有些东西和《当下》是相通的。我想串联一下。

  《勇气》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里讲,“所谓的幸福,就是贡献感”。“我们透过工作关系,真是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所用处吧?我们会借由叫有关系,真切体会到自己对他人有多帮助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幸福就在那里。”

  在这儿之前,他先反向论证了我们所有的苦恼与喜悦,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试想,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住着,那么你不会有烦恼,但也不会有喜悦,甚至都不会有孤独感,因为孤独感必然仰赖着还有其他群体的存在。正因为我们已然不会单独存活,所以我们必然会有人际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东西。而人际关系之所以会带来烦恼,那是因为人们把这种关系看成一种竞争关系,而非伙伴(即合作)关系。竞争关系不仅仅指工作层面,而是包含了爱情、亲情这些层面。把人和人的关系看成一种竞争关系的人,也许会因为“赢”了的时刻而觉得开心,但心里无法获得宁静,因为TA的心里始终是紧绷着的,是焦虑的。反过来,如果把旁人看成是“伙伴”,一起完成工作项目的伙伴、一起度过人生的伙伴,这是一种横向关系,就不会再有那种竞争甚至敌视的防备心理。不难想象,焦虑感也就会减轻很多。生活中常遇到的那种把自己所持有的信息“藏着掖着”、不愿互通有无、却一个劲儿想从对方手里获得信息的人,其实就是把人与人的关系当成竞争的关系。或者把人和人之间的来往当成一种利益的互换,对生活中新出现的人保持某种“TA的出现会不会影响我的存在”的心理的人,都是把人与人的关系作为竞争关系来看待。

  忍不住吐槽一句:这样的人是不会获得喜悦的。会一生都处在焦虑中。

  只有把人际关系当成横向的伙伴关系,才肯“奉献”。因为“奉献”,才会有幸福。可能“奉献”这个词不太贴切,用《喜悦》里大和尚用的词就是,慈悲心。大和尚说,去感受他人的痛苦,自己的痛苦才能减轻;有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自己才能有获得喜悦的能力。愿意去感受他人的痛苦,那就是慈悲心。人有慈悲心,才会有自发心底的那种持久的喜悦。

  人想要有慈悲心,不容易。首先得把“自己”放下来,别把“我执”看太重。这也是《勇气2》在书的开头就讲的: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书里 “哲学家”说:……想想假如自己和TA年纪相同、生活在同样的家庭、身边有同样的伙伴,而且有同样的兴趣和在意的事。这么做的话,应该就可以想想‘那个自己’在面对读书这项课题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又为什么拒绝读书……“哲学家”接着说,这种态度正是所谓的“同理心”。同理他人远远比说起来要难。“要对‘他人在意的事’给予关注,而不只是保持距离观望而已,非得自己主动投入不可。不投入的你,光是站在高处批评‘那不可能!’或‘有这么多阻碍’,其中丝毫没有尊敬,也不具同理心”。

  同理他人之后,才会了解,原来那个人也是身不由己啊/原来那个人虽然很自私,但TA也和我一样,也是会有受伤的感觉啊……慈悲就油然而生。

  《喜悦》里说,“一个人如果真懂得慈悲同理,就算别人得到好东西或比你成功,你也会由衷为他们的好运感到高兴。一个人若立志修行慈悲心,真诚关怀他人的平安喜乐,也会替他人的好运感到高兴,因为你会乐见他终于得到想要的东西。”这话也印证了《勇气》里所提到的伙伴关系。只有把人际关系当成伙伴关系,他人得到了成功,你也会连带着感到喜悦。

  《勇气2》里还提到一点就是“关注当下”,这和《当下》那本书的观点一样。只是《当下》里除了叫你不要聚焦在已不可更改的过去,也不要聚焦在还未到来的未来。只有当下的这一刻是真实的,过好每一个当下,才会减少对未来的焦虑。《勇气》的1和2里,阿德勒否定了佛洛依德的童年创伤决定论。其实他否定的不是人曾经所受的伤害,而是不赞同用“过去决定了现在的自己”这种想法造成一种无力更改现在甚至未来的错觉。相比一直卡在“可恶的TA与可怜的我”这种世界里,阿德勒更想把焦点放在“那现在该怎么办”这个点上。

  现在该怎么办?

  阿德勒最终的答案是,爱。

  不要等着被爱,而是要先自己去爱别人。等着别人无条件的来爱自己,“如果你爱我的话,我就爱你,——这种看似在乎对方,其实眼中只有自己。假使真有人愿意回应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求,应该也只有父母而已。因为父母的爱,尤其是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

  但是“哲学家”最后不客气地说:你听好了,那段“黄金时期”已经结束了。这个世界并不是你的母亲。你要直视自己隐藏起来的儿时生活形态,必须要革新,不该等待那个能够爱你的人。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读后感(五):《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这本书用对话体的形式探讨阿德勒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曾有头无尾地读过一本讲一个僧人与哲学家的对谈哲学史的对话体,可能是《被讨厌的勇气》更加深入浅出,这次读完了,还读了两遍。读第一遍的过程感到兴奋,似乎将我的一些故事还有近些年新的感悟串联起来,像是让认知、感受的电流顺畅通过一样叫人激动。第二遍把书里的概念联结,解答了我过去的困惑,也慢慢试着了解阿德勒所构建的生活体系,之前听人说“心理咨询是现代的宗教”,确实隐约地感受到阿德勒学说的魅力,解开了我过去的一些困惑,同时文化的碰撞、角度的不同也让我产生了新的问题。

  一些豁然开朗的话题、一些新的疑惑:

  1) 老好人与博爱

  过去不知道到底该对所有人好还是只对亲近的人好,“老好人”仿佛成了无能或者虚伪的代名词。书里最后关于爱情部分提到了博爱,作者无条件地信任每一个人,“课题分离”地相信对方的谎言,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基于此去影响对方。联想到小时候读的古圣贤的博爱,让我顿悟“老好人”与博爱的本质区别,前者可能是没有自我的依赖型,但后者是超越了自己的小我,也就是走出了“自我中心”达到了自立。

  2) 目的与原因

  书里提到了我们看待事情的三个维度,“可怜的我”、“可恶的他”、“今后怎么办”,阿德勒强调我们要关注目的,而不是原因。

  过去一直不理解两者的区别,总想着“目的”不就是原因吗?

  直到读到了这三个维度,突然理解目的是朝向未来,可以是积极的建构,而原因,是过去,很多情况下是来访者自我麻痹,为了和现在的“不幸”一致的消极的构建。从原因转向目的,对于消极体验者来说也是从消极转向积极。

  个人觉得,无论是原因、目的都可以去关注,希望能达到的状态是“如是地”,多角度地觉察后,原因也可以成为积极的、对未来有启发的经验。

  3) 道 是否存在

  古人说,道可道,非常道。从小我都喜欢思考现象背后的规律,试图寻找道,也觉得东方儒释道、西方圣经等等经典也都是万剑归宗,是道的不同表现形式。但当我了解叙事、解构后疑惑了,到底有没有道?

  读完这本书,发现阿德勒也在构建一个体系,正巧最近也看论语,发现这个体系和其它经典很多想通。比如说到无条件地相信对方,论语里面有“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啊,和阿德勒说的主动地相信对方但保持自己独立性也是这个意思。

  我还是相信有“道”的存在,只是,这个道有很多面,我们领悟道的过程如同盲人摸象,又像看棱镜的多面,部分与整体、多角度切入地的关系。叙事可能也是,我们透过不同角度来看当下、回顾过去,也不断地挖掘内心的自我。

  听说高僧修行悟道,内观自己的体验,达到“如是”,这是不是就是放下自我然后可以更全面地看这个世界,所谓客观是多角度、更全面。

  4) 书里提到社会交往通过挖掘发现内心,而爱情通过构建来超越自己(小我到大我),如果社会意识植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为什么前者是挖掘后者是建构?还没想通……

  5) 称赞与鼓励

  之前就生活中到处都是困惑,称赞、评价,当我考上研,一个好兄弟不由自主地说,太棒了!你真是太棒了!

  难道这样的“评价”也不可以吗?

  直到我读到尊敬,开始慢慢领悟,尊敬还有爱不该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内心,核心的信念。我尊敬你,是我内心觉得我们是平等的,我想要了解你。对啊,我不是从上而下对你说,你小子做的很棒。不是这样,而是内心感受到你的激动、喜悦,由衷地赞叹,好像我也经历了这次体验一样,是进入对方的世界,而不是外在的、技术的,更不是自高而下为了体现自己优越感的称赞。

  同样的话、同样的语言,内核不同,其实都不同了,我也相信对方是能感觉到的,可惜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无感”。

  这本书从教育、咨询领域切入,贯穿”人与人关系“的轴线,提出了核心的一些概念“尊敬”、“社会意识”、“自卑感”、”交往“、“工作“、”爱“,以及活在当下。

  下面按自己的思路把书的内容串联了一下:

  自立

  阿德勒认为,教育的目标于行动层面是自立、能与社会和谐生活,心理层面则是”我是有能力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作为教育者、咨询师、家人如何协助人们自立呢?阿德勒认为第一步是尊敬而不是介入,是朝着个体“自立”发展的协助。

  尊敬这个词源于拉丁语的“respicio”,有“观看”的意思。首先就是以对方原来的样貌去看待他,如实地看待他人;是对他人可以如实成长发展成他自己的模样的一种用心关照(佛洛伊德);是鼓励(赋予勇气)的原点。有人认为尊敬是衷心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样,带有憧憬向往似的情感),阿德勒认为那不是尊敬,而是畏惧,是从属依附、是信仰。那不过是完全没有看清对方,单单只是屈服、惧怕于权力或权威之下,是种崇拜虚幻假象的态度。个人觉得这也和人际关系有关,阿德勒提倡的人际是横向民主而非纵向的屈服、崇拜等等。

  为什么我们归属感是孩子也是我们的基本需要?从小我们的身体落后于精神成长而形成的“自卑感”,简单地说想法跟不上身体所能做的。从演化角度看,在自然界中比起其它禽兽,人也是脆弱。为了超越这样的自卑,我们形成共同体,人类的历史,也是克服自卑的足迹。从远古到今,这样的意识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也就是“社会意识”。

  再看脱序行为的产生目的是克服自卑、满足归属感。孩子们希望得到称赞认可、在组织中获得独特地位。在非民主得社会、赏罚的班级,势必有竞争,有人落后有人被忽视。相反民主的环境,尊敬的态度、无条件关爱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克服自卑。所以,没有赏罚就没有伤害,此外,尊重、信任、无条件关爱都是解开脱序行为的钥匙。

  相信并不是照单全收,关于对方的思想信念、或是他所谈论的话语,我们要抱持怀疑的态度,要暂且留待自己深入思考。这并非坏事,而且是很重要的步骤。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该做的是即使对方说了谎,我们也要带说谎的部分完整地相信他这个人。相信他人,并不是囫囵团糟的被动态度。真正的信任,其实是具有彻底主动的影响力。

  在竞争法则、赏罚制度下,我们的归属感来自寻求认同。可惜这样满足自卑感、这样的归属感是永无止尽的,藉由他人的称赞获得认同或许会在瞬间感觉到价值。但由此得到的感受是外在东西,一生都在追求获得更多称赞,置于依赖的处境,过着永远追求、永不满足的人生。这些我身边好多人都有体会,上个月访谈了一位姐姐,跟我说自己体会到安全感也是由内而外的。确实,我们只有凭着自己的意思,达到自我认同。我的价值由我自己决定,这也就是教育的目的:自立。

  社会意识

  世界由人组成,人际沟通也像国家关系,处理不当就会有矛盾,冷战、一二战都是血淋淋的反面教材。由此,个人自立外,我们需要社会意识来与社会和谐生活。

  阿德勒将社会意识”翻译成英语时用的是“social interest”。这意思是“对社会的关心”,再进一步细细咀嚼他的意思,是对形成社会“他人”的关心。

  如何发掘我们的社会意识呢?脱离对自己的执着、对他人付出关心。只要顺着这个方针前进,自然可以抵达“社会意识”的层面。

  人生三大任务

  个人在社会上生活所必须直接面对的课题,称为“人生的任务”。我们通过三大任务,即工作、交往、爱,来达到自立,也由此超越个人中心到达社会意识。

  工作是我们与地球联结的方式,也是我们生存的方式。工作关系的原则是“我的幸福”。近看是自利行为,而再往前看,社会分工的本质是“互惠”,也是贡献。所以,工作关系是以信用为基础的。

  交友关系成立的原则是“你的幸福”。与信用不同,不要求对方提供抵押担保,无条件给予信任。在这里并没有互惠的想法,就是藉由全然相信、一心一意付出的利他态度建立交友关系。

  爱是两个人的课题,主词是我们,交往是去挖掘自己的社会意识,而爱是两个人一起去建构未来、命运。以此摆脱自我中心,爱的关键在于如何去爱而不是如何被爱,在于方法而不在于手段。那些寻找命中注定的人其实在逃避现实,将爱情寄托于未来可能性之中,而那些考虑怎么被爱的人其实自己不敢去爱。

  活在当下

  有些人不仅未来的可能性,还活在过去的中。我们常常埋冤可恶的他、可怜的我,但没有关注到该怎么做。过去是被建构的,从某叫角度根本就没有过去,只是我们为了和现在保持一致性所构造、选择的“过去”,有些人以此作为保持现状的借口止步不前。

  换一个角度,人不是受到过去的”原因“而推动,是循着现在的”目的“在过日子。

  我们并不是受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支配,是藉由”如何定义“那些事情来决定自己的人生。

  那么,决定自己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活在当下, 与其专注在可恶的他、可怜的我,不如考虑“现在该怎么办”,然后从当下开始一步步实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