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33: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10篇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是一本由齐鑫著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43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一):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与可读性

  中国经济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结构性与制度性矛盾凸显,数字则给我们最重要的提示。在庞杂而又陷阱重重的世纪节点,如何把握国际与国内的经济变幻?如何把脉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如何洞悉中国社会与民生的真实状态?如何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率先领悟信息与智慧?如何展望行业发展的趋势?如何在湍急的经济漩涡中屹立不倒?相信《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的出现很有可能在社会上掀起一股通过数字,理智看待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现状的思潮。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经说过,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中,需要参考更多的经济指标,才能充分认识到全球化发展的速度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对指数深处浅出的解读,可以帮助非专业人士系统掌握商业报告或者梳理媒体的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二):80个指标追问中国经济健康

  80个指标追问中国经济健康

  评《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

  我们很多人每年都要体检,体检的目的无非就是查健康、保平安、求心安;检查根据一些具体的身体指标(身体机能、生化、心率等)来测定身体的各种状态,最终将所有的指标综合起来,得出一个总体的身体健康状态。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关于中国经济状态的“诊断”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主要原因是方家从各个角度去看待中国经济,缺少大家共同认同的指标体系。这本《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也是对中国经济进行体检的一次很好的尝试,她提出了针对中国经济的宏观经济、产业、金融、企业、消费等七个大方面的80个指数,首先对这些指数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对其运用情况进行了说明,并针对中国经济实际,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望闻问切,提出了各个指标的诊断结果。美中不足的是,全书还缺少对中国经济的一个总体归纳和概括。

  但退一步说,中国经济问题纷繁复杂,每一个子项目都可以大书特书,其中的涉及因素和相关指标错综复杂,而要得到一个中国经济的大概面貌,其难度可想而知。在信息极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新闻和评论,所有对于中国经济的评价都是基于一些基本的指数、指标进行的,这些指数是我们了解经济的基础信息,每一个指标都是一项工具,指导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经济。这本书对于广大群众了解各个经济指标(包括广大群众经常参与的股市、金融、外汇市场中的一些关键指标)提供了直接的说明;也对我们日常解读新闻、分析评论,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于经济学爱好者和想了解中国经济的读者来说,这又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工具书。

  炒股者不懂股市常识,经理人缺乏管理知识,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尴尬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扫盲运动,希望是能助推中国经济的理性发展;将经济知识归结成指标,也是一次努力和尝试。虽然单纯以数据、指标来解释经济、社会可能还不尽合理,就像体检中的指标并不能反应身体的全部一样,但是如果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抽出一些主要的因素用来描述这个系统,我们的努力也就有所作用了。有了这些指标,你也可以对中国经济稍加了解了,在茶余饭后谈论国家经济的时候,你也可以从你的角度更加客观地评论中国经济了。

  2011-10-7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三):用指数解析经济现象

  齐鑫教授的《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是一本通俗但绝不肤浅的经济读物,它不仅可以作为经济类的扫盲读物,而且也可以作为管理层、企业家等关注经济民生,分析经济现象,甚至决策参考的案头书。我觉得该书至少阐述了三个层面的东西:

  第一个层面是作者精心选择了能够反映不同领域经济指标的80个指数,并对这些指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读者可以通过关注这80个经济指数的变化,深入细致的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经济现象。这80个经济指数几乎涵盖了宏观、金融、产业、企业、民生、国际内所有主要的经济指数。对于每一个指数,作者先是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进行概括,比如“汇率:人民币的国家价值,波罗的海指数:国际贸易的晴雨表”,然后对指数进行名词解释,并告诉了发布该指数的机构、网站以及发布的时间,这样读者在阅读前对该指数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读完正文更详尽的解释说明后,我相信对指数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深入。

  第二个层面是作者通过对指数产生的背景、指数本身的功能和优缺点、指数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的详细解读,并通过对同一个指数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横向比较,在不同时代的纵向比较,将读者的认知面从经济指数扩散到经济领域,甚至社会领域。比如,作者在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幸福指数GNH 构成的同时,表达了对中国目前尚无该指数数据的遗憾,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多年来片面追求GDP,忽视社会和民生的悲哀。

  第三个层面是作者对经济问题的独到分析与见解,这是该书区别于市面上一般“剪刀加浆糊”的经济常识读物的关键。如果说采取指数普及经济常识属于形式上的亮点,那么作者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见解让这本书显得很厚重,这一点是那些“学院派”的经济学家所没有的。比如,对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恩格尔系数也不断上涨这一怪现象的评价:“一个经济体,经济一直在增长,而恩格尔系数却不断上涨,只能说经济政策的失败,要么社会财富没有增长,要么是财富增长了却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改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再比如,关于国际市场上商品的定价权:作者说,商品的价格由内在价值决定,但内在价值的大小,依赖特定供求关系的对比,即稀缺性,而稀缺的相对程度总是就一定失控而言,所以,价格归根结底由供求关系影响。但是,现实中谁控制或垄断了营销网络,定价权就掌握在手中。在国际市场中,期货交易的存在,使得大宗商品的价格既不取决于供求,也不取决于营销网络,而取决于资本的数量。这种分析不但全面,而且透彻。

  “数字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齐鑫教授的《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为尼葛洛庞帝的这句名言做了最好的注解。书中的80个指数既是我们了解经济现象的工具,也浓缩了大量的经济信息,透过这些指数与数据,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真相。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四):指数化生存

  毋庸置疑,齐鑫先生所著的《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是一本很好的书。他用非常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一一解读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80个指数。但是,作者只是列举出了与中国经济有关的80个经济指数,事实上,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指数,既描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我们已经是处在一个指数社会了。

  其次,指数是我们生活的刻画者、决定者,它介入我们的生活非常深,在指导我们的生活方面无所不能。最简单的例子,没有哪一个炒股的人只问自己股票的价格而不看上证指数的吧?没有哪一个要出门的人会对天气预报中的穿衣指数视而不见吧?不单是这些指数能够指导我们的行为,更有些指数能够左右我们的感受,左右某些人的前途,比如安全感指数,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评比中的最为重要一环,一票否决因素,不但对描述而且强化民众对社会治安的感受,还是对官员政绩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变化与排名甚至决定了一个官员的升迁与否。可以说,指数刻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既通过对指数的判断来洞悉当今社会日益变迁下的民生状态,认清我们所处的社会,也通过对指数的来判断和感知国家的发展趋势或者战略,决定我们的行为。

  最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指数的构成者、贡献者。指数是统计中反映各个时期某一社会现象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是一个整体概念,而现实中的人总是包括在这样那样的整体中,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等等。那些指标并不总是距离我们十万八千里,总有一项指数与你有关,不是GDP,也会是CPI,甚至是义乌的小商品指数,而它们所代表的数字下面,掩藏的是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最为现实、最为真实的生活,而正是我们各异的生活构成了这些指数,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些指数的一分子。

  我想强调的是——在我看来,我们现在已经是指数社会,我们的生活也是指数化生存。但令人尴尬的是,大多数人对形形色色的指数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象是指数时代的文盲。而这本书对于经济学的门外汉来说,不啻于一次知识扫盲,起到了普及新知,释疑解惑的作用,通过它们,既让读者可以弄清楚这些经济学专业术语的意思,听懂新闻,看懂报道,又使读者能够大致厘清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局,非常实用,非常值得一读。当然,在我们这样一个指数社会的指数化生存,我们也期待有更多这样的书籍出版,为我们解读其他各种各样的指数,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理解社会,从而过一种更有品质的生活。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五):信息、工具、警示、智慧

  很多人都觉得文艺腔是对arts这块喜欢哼哼唧唧装懂的人的统称,实际上理工块上也可大耍文艺腔,女生耍文艺腔大多会造成悲惨的结局,原本是为了把自己嫁出去或者傍给谁,但大伙都知道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最后这类犹招人嫌,所以抱着把自己卖掉的心态耍文艺腔最后只能把自己沦为一个滞销品。由此,让我想到看完这本《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想文艺但不懂文艺的理工男生也可以碰上一堆桃花了。众所周知,我们天朝有不少女文青,极其容易成为《聊斋志异》的女主角(有人曾总结聊斋的主旨就是……上&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因此只要某个男生稍微长相过得去,过不去没准更好,这类妹子基本上都有一种帮扶贫困的圣母情节。男生只要一跟他说萨特就千娇百媚,再提上个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就跟中了软骨十香散之类拜倒在你脚下,只需在提上某个文艺腔浓厚作品里有个不知名的小角色曾经怎样打动你的心,好,哥们,今晚你就不寂寞了。对于理工科的男生,你大可以拿着此书耍一番,你满嘴GDP、GNP、GNH、WPI RPI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时,女孩子就已经心如小鹿乱撞,如果舌头不打结,再股指期待指数PMI体系之采购经济指数、产品库存指数随口飘出,妹子还不主动上钩,我就输你一毛钱。

  作为一门经济学的入门之作,我指的是非经济学科班的人,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著作,用80个经济指数,分从几个侧面解读我们平时在新闻联播里常常听到却又云里雾里的概念究竟是什么东西,作者对于解析概念十分老到,如GDP,开场给出何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官方定义,由哪个部门发布,获知途径比如网站具体地址,发布的频率还有具体发布时间使我们首先明白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接下来就是具体说明,有的读者没准说这跟以前数学老师拆解定义有什么两样么?当然有,每个数学老师都得拆解定义,但拆解水平的高下之分可就大了,有的老师拆了等于没拆,甚至比没拆还糟,有的老师则能把干巴巴的定律讲的透彻又明了,再举出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例子,三下五除二就让学生真正把这个定理记进了自己的脑子里。而能达到此类水平的老师,首先,他自己得真正懂得这个定理要说明什么应对何种情况(不了解教育实际情况的请就此打住别再继续看下去,天朝的师范教育鱼龙混杂,而且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对教师聘用中的各种黑水无暇在此细说,想了解的人自己去寻访吧)其次他能有效的传达定理的内涵给他人,有才如顾颉刚却不能登坛授课只有著书立言,并且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应当说,本书的作者都满足了以上条件。

  对于经济学,这本书中有不少诚恳而精辟的见解,例如讲授GDP中的“无效GDP”这个概念,笑点稍低的人恐怕要笑断了肠子,这样有趣的讲解方式相比只有部分人,比如我这种认为言语乏味者面目可憎将生动有趣作为为人师者道德义务的教书匠,这世上总是有许多喜欢自己活的痛苦不堪也套将身边所有人都弄的痛苦不堪的却以为是道德高尚体现的人,不过这类家伙,不予搭理就是。

  关于作者认为指数即智慧、真相、警示、工具、信息的观点我稍有异议,其中四者我觉得甚为公允,至于真相,恐怕可商榷处甚多,还举第一篇的例子,GDP中的无效份额和消失份额仍被计入官员政绩当中,有些东西大家都懂,但如何剔除杂质成为挤不出水的数据,在我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民众接触到最终绿色数字的机会几乎为零,因此,数据即真相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至于开篇的那一段请别当真,拿着这本书去骗小妹子,犹如背诵《追忆似水年华》后面的索引文献来引诱女文青的卑鄙男生,尽管愚蠢被利用多数纯属活该,但你也太对不起作者了

  很好的一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