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也谈“围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也谈“围城”

2016-07-21 作者:爿非片 来源:爿非片投稿 阅读:载入中…

也谈“围城”

  提起《围城》,大家都知道。《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钟书的本意。作者是想通过小说,使“围城”的象征意义超越婚姻层次。细细想来,钱先生的用心达到了。

  不妨我们环顾左右,到处都是人类的“围城”困境:上班的时候,嫌累,放暑假了,又觉得无所事事;一个人的时候,说寂寞无聊,众多好友相聚,时间长了,又使人心里烦躁,向往自己独处的那一方小天地;遇到一件事,自己完不成或完成的不完美,心里不舒畅,等真的完美地完成此事,无所事事了,心里又莫名的空虚想念那个做事的过程……所有这些都表明,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失望欢乐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

  “围城”的困境其实就是一个取舍的纠结,一种取了这个对那个的心有不甘。就好像某些女的,觉得这辈子嫁给谁都委屈。老百姓有一句话就概括的非常好:这山望着那山高。

  “围城”现象不仅仅针对婚姻,它的内涵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质的,思想的,道德的,等等。我们随时都处在围城之中,只是你不自知而已。那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你总会选择其一方面,从而对另一方面产生的奢望

  婚姻里“围城”的现象,既涉及物质方面又牵扯精神方面,有时还纠缠道德。我们来看一个纯粹道德的“围城”现象。现在我们都生活富裕了,私家车遍地都是。不是吗,你看连我这样的都有车了。车多了,路上堵车就成了家常便饭。我发现应对堵车就是一个有意思的“围城”现象。堵车时,自己车前面是一长车队,我们在后面排着。车队左面是空的,那是给对面的来车让的路。这时有一辆后来的车,从左面对面车道往前走,一下就走老远没影了,把我们这些老老实实排队的、先来的摔在了后面。这时,你心里可能还不咋的。如果后面继续有三个五个的车也开过去,你这心理就该有个小小的思考了。我是继续排着呢,遵守一般的公众道德,还是随那一流,也跟一把。这时你要发现,不排队的那些人真的过去了,旁边再有人吹个耳边风,你这心理就该后悔了,早知道这个我也那么过呀。这时,你就可能脱离你原来排着的队伍,从原来的“城里”出来了,沿着对面车的路往前走,等发现对面也来车了,这是你不但会后悔应该早这么走,也后悔早知这样,就不出来了,还在队伍里排着就好了,因为再加进原来的队伍里又非常难。这就是在“城外”的又想回到“城里”去。你看就这么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一分析,城里城外,出出进进,好几次了。(短篇哲理文章 www.wenzhangba.com)

  堵车排队现象只是我们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这样的小事都离不开“围城”现象。所以,生活中处处围城,时时围城。

  虽然生活中,处处皆“城”,但我们也不必谈“城”色变。生命的乐趣也许就在于,蹲在“城”里,琢磨“城”外的花草,到了“城”外又怀念“城”里的佳肴。最主要的是要分清,什么“城”能出出入入,什么“城”要避而远之。与所谓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吧。能让人健康向上的“城”,该出就出,该入就入,反之,则可远观不可亵玩也。

  “围城”现象其实说的是我们凡人的一个心理现象,面对人人避不开的俗象,我们把握好分寸即可。往深里说,可以这么理解,“围城”现象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一如钱钟书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不再堕入虚无。

  对于我们俗人,没必要把人生弄得那么深奥。其实人生就是挑战一座又一座城,等哪天你心中的所有的城对于你来说,都已经是所谓的浮云,包括呼吸和生死,不在纠结明天的太阳大还是今天的大时,那你的天寿便尽了。所以,你我行在天地间,别让计较损华年。但教真诚快乐在,有城无城心自宽。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也谈“围城”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