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问题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问题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4 03:34: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问题读后感精选10篇

  《大问题》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所罗门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问题》读后感(一):Why You Need a Baby?

  《大问题》书中第一章的第16个问题,关于是否要孩子,为什么要孩子。我总结了人们各种要孩子的原因如下,欢迎探讨!

  1.无知和忽视:没有科学地学习避孕知识;或者平时执行时没那么当回事;或者没有认真思考过孩子的问题而抱着侥幸心理冒险;

  2. 出于恐惧:在父母、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没有勇气一辈子不要孩子;迫于年龄压力,害怕年龄大了生孩子困难、对事业影响更大、父母老了帮不上忙等;随波逐流,在乎别人的异样眼光;女人害怕男人将来想要孩子而自己错过了年龄,男人再找别的女人生孩子;

  3.为了爱情:为所爱的人生一个爱情的结晶;为了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爱情见证;两个相爱的人彻底的融合;

  4.出于无聊:为了弥补二人世界逐渐平淡无奇的家庭生活;没有别的个人追求和可做的事情,有大把的时间精力渴望有事做;

  5.出于利益:为了找个长期饭票后半辈子无忧;为了家庭事务有人帮忙;为了家族的事业有人继承;为了家族势力壮大;为了在爱情的战争中获胜;为了收住另一半的心;

  6.出于本能:喜欢可爱婴儿的本能;(人类的基因让人类觉得婴儿很可爱)

  6.出于自私:为了养老;为了面子;

  7. 为了私欲:为了使平凡的自己成为不朽;为了重燃人生的希望;为了对孩子具有绝对权威或控制;为了自己的人生成为某人模仿的样本,强迫孩子走同样的路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和英明;为了试验自己优异的教育理念,证明自己比一般人更配得上做父母;对孩子的“无私”付出洗白了自己的罪恶;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为了让自己跟着孩子一起成长;

  8.为了幻想:为了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人生梦想;幻想孩子有完满的人生,弥补自己人生的不完满感;

  9.出于谎言:“有了孩子有很大的幸福感、成就感、价值感,一点都不会后悔,抱着孩子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有了孩子的人,谁也不会坦白自己不喜欢孩子,只能说是甜蜜的负担,于是大家听到的都是清一色的声音,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被自己视为异常)

  10.出于被迫:另一半出于各种原因更急于要孩子,而自己还不想要,却迫于分手、不够爱、不为对方考虑等压力;

  11.出于懒惰:没有仔细审视过这些问题,而在某个时刻受某个想法的影响要了孩子。

  我个人认为结婚和生孩子都是为了承担责任:

  结婚:双方均在充分了解现实的情况下,有能力、有意愿承担和对方更长时间段共同生活的责任,且有责任当自己的私欲和婚姻冲突时限制自己的私欲,是两个成年人之间平等的互相责任。

  生孩子:父母双方在充分了解现实的情况下,有能力、有意愿为一个生命承担比婚姻的承诺重大得多的责任,一旦承担就是18年的强迫执行期,且在不对等的关系中还能始终做到对孩子尊重、负责、并最终放手。

  As parents, you don't join your child's life, they join yours.

  《大问题》读后感(二):引导思考哲学问题

  不同于以前学过的西方哲学史课程,这本书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去讲述历代哲学家们的观点,而是从问题出发,根据你感兴趣的问题分类,并在每一章前面先提出问题让你思考,许多问题可能你平日在生活中考虑过。以生活的意义为例,就像有的人说的,“生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你需要为之创造一个意义”,生活意义的问题并非只是发现问题,它也是一种创造活动。生活是多样的,有时需要点冒险,需要点创造,需要点追求,有时候也的确是场悲剧。于我而言,生活的主流应该是创造的,有趣的。不同人对生活的意义的定义不同,就能体现出价值观的差异。

  这本书告诉我,哲学是一个引导你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哲学首先是反思。它要求你后退一步倾听他人和自己的声音。然后才是明确表达、论证、综合。明确表达的第一步是定义你的术语。实际上生活中的许多争执都是因为二者讨论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所以才会出现鸡同鸭讲,谁也无法说服谁的情况。

  《大问题》读后感(三):哲学是什么:《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笔记

  在访诸国产哲学入门读物失望之后,不经意间翻阅了本书。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非常好地解决了哲学与生活现景的联系问题,而不是论证唯物辨证的绝对权威性。我们要的哲学,不是做学问,是认识如何活着以及活着的意义,然而也并非心灵鸡汤。开篇第一句话便是苏格拉底那句著名的话:“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话之引起我们悚然重视,正与我们转身即忘一样容易。 哲学内容简言之最终落实到我们关于世界的看法和生活方式。在所处这样一个世界图景中,局限于能力,我们做不到突破这个世界的限制去证实我们关于世界的看法究竟是否为真,因此是否必须建立一唯一正确的权威并无意义。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审视过你的这些观念?你是否在乎审视这件事本身(反思前提是哲学最重要的行为之一)?当然你不关心也无所谓,只不过我们通常以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负责,浑浑噩噩如加缪《局外人》所描绘,或者以为生活毫无意义这样一种态度,本身也是一种意义,对你的生活的意义。 纵观本书,我认为作者成功地达到了他的目的,即:“哲学主要不是研究其他人的观点,而是努力用尽可能有说服力、尽可能使人感兴趣的语言清楚地表述你的观点,这才是做哲学,而不仅仅是读一下别人是怎么说的……本书正是要帮助你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把以往的哲学家及其伟大的思想作为启发,作为一种组织你自己观点的方式去做哲学,去表达你的想法,唤起你单凭自己的能力可能无法想到的他种可能性。你应当独立思考,澄清你所倾向的是哪种观点,以及为什么是那种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组织起来以应对其他的可能看法。”(2007.7.23) 大体上,本书的逻辑框架是这样的: 开宗明义,先作“生活有何意义”的发问。首先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外在的、超验的,抑或是本身就在对象之内?缺乏语境的“意义”是否有意义?书中列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但不作结论。他描述出这样的图景: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或者将决定了你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其中隐藏着传统关于主观客观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是“上帝”,探讨信仰。关于上帝信仰的观念的历史演绎。由纯粹的激情到理性的信仰,也是人的思维如何一步步明晰的历程。对于许多人来说,信仰既是生活意义的核心,同时也是对世界的终极认知的追寻。于是,“实在”与“真理”便出现了,亦即我们所称的本体论与认识论。 “实在”,即什么是真实的。理性促使我们去探求“现象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所认识的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将直接导致我们对世界对生活的看法。关于实在的定义:(1)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其余事物都依赖于它的对象;(2)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本身不会被创造或毁灭的对象。这就引起了关于外在世界与心灵关系、一元与二元或多元的争论,国产学院派所谓唯心与唯物的论断,精神为先或物质为先的判定。在这里,作者并不着眼于孰是孰非(事实上也无定论),作者从这种辩论本身给出意见:讨论实在的目的在于生活意义。“我们都需要一种眼光,一种概念框架来赋予事实和事物予意义,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值得过”。 “真理”的追寻,认识论,即关于知识的理论。真理有事实真理(作为事实是真的,偶然真理)与必然真理(因理性的陈述为真,如数学公式)。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产生,是近代哲学一次最重大的分裂,核心在对天赋观念的相反看法。然后我们发现,关于真理,我们渐渐由一个事实本身或陈述本身的真转变到接受其为真。于是最终达到关于“合理性”的认识,即合乎理性地思考和行动:(1)真理是基于已经获得的最好证据和最认真的思考,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所能相信的最为合理的事情;(2)合乎理性是把握世界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认识你周围所发生的一切的最佳保证。这也是关于如何“审视”我们的生活的一种解答。合理地思考就是要尽可能多地给出理由,挖掘尽可能多的事实,提供必要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信我们为自己的认识和行为给出最真实的理由。 由此可看到一个从最早的“符合论”(客观真理)往“合理性”(主观真理)转化的过程。那么到底如何获得、认识客观真理呢?这是个未解决的问题。主客观,源于我们有内在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物理世界的分别,所以,“自我”的问题就提出来了。 “自我”是什么?是否存在“自我”这个东西?每个人传统上都会认为有一个本质的自我,是绝对区别于任何他人的内在存在(灵魂)。但是具体谈起来,这个所谓本质自我包含了些什么,就很含糊。那么自我作为不同的载体如下:身体上,自我是一种身份、身体特征或外在的认同;意识上,自我就是“思想着的我”(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心身是否同一便引致了一元和二元的争论(这与“实在”的争论相关)。自我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有哲学家认为自我就是一种过去的载体,是记忆的组合。而萨特却认为,自我是对自己所发生的各种事实的解释,各种由于我所发生的事实,由我自助选择去实现与否,因此自我是我想要成为的那个东西的意象:本真的自我。本真的自我是我创造出来的,因此自我永远存在于未来(参看张生小说《十年灯》)。然而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葱头”论让我在这些晕头转向的理论中象夏日喝了杯冰汽水一样清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每一个人有一个自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众多的自我。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可能是不同的自我,那种认为必须把这些自我作为同一个前后一致的自我捆进一个口袋的想法只不过是个哲学的错误罢了。“人是一颗葱头”,如果你剥掉了葱头的外皮,你知道你还会发现更多的皮;而当你剥到最后一层时,它就一无所有了,没有核、没有心、没有灵魂。 其实自我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解释,最后它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里,你就成了自己计划和行动中的那个“某个人”。(2007.7.27) 追问完个人问题后,我们将面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由,道德,正义。 自由,有个体关于自由的认知(绝对自由?),从整个社会存在来观察的自由(相对自由?)。而作为个人价值观的“自由”,往往倒是破坏性的,与其他社会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 先定义自由吧。自由通常由两方面组成:1)消极自由:摆脱某种束缚;2)积极自由:实现某种事实。对自我的不同认同,将导致自由的不同含义:理性自由,情感自由,抑或是完全一个人的自我认同(见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地下室手记》,令人异常困惑和狂乱的一种自由认定)。我理解自由是按自己的意志作主选择行动,那么就有问题产生了:我们确有自主意志吗?世上存在两种不同观念:决定论与非决定论。按决定论,我们是毫无自由可言。而休谟与密尔则认为决定论与自由是可以调和的。于是,康德与萨特兴高采烈地跑出来说:“必须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才是自由的”,“我们一直都是绝对自由的”。我理解他们的意思是:任何行为看起来都有可充分解释的理由或原因(决定论的出发点,因果律是导致决定论的源头),但对个体来说,他不能仅仅预测自己行为的可能性(按因果律,在已知的对自己行为可能的充分原因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他要去实践行为(康德的将理论与实践分为二),他实践此行为之前必得有所选择或决定,此时他是“绝对”自主自由的(看萨特关于自我的解释)。否则的话,我们将陷入无休止的循环。总体来讲,本书作者关于“自由”的讨论一直聚焦在个人自由意志上,而非关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自由主义。 道德。道德不可轻言呀。道德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和规则,形成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接受道德的目的是为了美好的生活,因此道德可看作是一种生活目标。好的生活有哪些?看看开头关于生活意义的答案吧:快乐主义(伊壁鸠鲁),成功主义(生活的意义在于获得成功),禁欲主义(如犬儒主义),自由,权力和创造性(尼采,你终于来了),宗教(信仰是何等重要),幸福(亚里斯多德首创)。这里要注意的是,尽管好的生活是基于自己内心的满足,我们首先承认无论一个人如何自由自主,他总是存在于一个社会当中,好的生活必须放在一个社会环境下考察才是现实的。于是…… 道德的好的生活是利己还是利他为先?利己主义包括:1)心理利己主义:所有行为从根本上说都是自私的(客观上);2)伦理利己主义:你“应当”自私地行为(主观上)。利他主义包括:1)心理利他主义:我们有些行为“天然”就是利他的;2)伦理利他主义:你“应当”为了他人的利益行动。利己主义不等同于“自私”主义,利他主义不必然意味着牺牲自我,这是我们要注意的。这样的分类,其实想探讨的是:我们的行为从道德上来说,是主观上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同时行为的结果是先利于自己还是利于他人? 这样的争论是很麻烦的,所以道德先生站起来说:道德是出于原则的行为,不是为了利谁。这种原则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和谐社会可不是我国专有目标呵),在这样的社会当中,个人才能过上好的生活。但是口号我们都知道,关键却是道德起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样的。因此,引出了义务论道德和后果论道德观。 康德老师说,道德与原则合理性相关,与行动后果无关。道德原则合理性的检验标准是其可普遍性,也即是能够普遍适用于任何人和任何地方,说到底是一种权威。 英国功利主义领袖边沁和约翰·密尔则说,道德原则和规则的正当性只能从它们带给我们的多大幸福来判断。边沁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当然这是一种表面上简单好操作而实际上容易分歧的理论,但它与自由主义一起成为了目前我最感兴趣的一种理论。本质上来说,我越来越倾向于自由主义。 最后,亚里斯多德总结陈词:个人幸福与社会的福祉是一致的。密尔在《论自由》中也是这样认为的。而此时尼采忿忿不平指责道德是对弱者的保护。你认为呢? 好的生活除了自由、道德,还必须有正义。正义与自由、道德往往联结紧密不可分离。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中讲第一个要素公民自由,就强调自由意味着平等与公正。本书作者讲正义的出发点是从政府的必要性与合法性开始,认为政府是必要的,但必须是严格选举及合法的。我的理解是先要先弄清楚政府代表谁?政府与个人应划定的边界在哪里?怎样来划定?然后社会的正义包括:1)报应的正义(即涉及到惩罚);2)分配的正义(关于分配的正义自由主义对此有诸多争议)。而平等则是关于正义的核心问题,基本内容至少应包含法律面前的平等、平等尊重的观念(人性主义)。然后谈到社会契约论。 关于正义(正如自由)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展开谈显然不是本书的目的。但是一切有关社会公共与个人领域的界限的思考,我们都不应当放弃,这既是我们应得的权利,也是我们深刻认识自己应有责任的途径。 书中其他内容还有种族、性别、美等,当然也构成我们生活的内容。然而无论面对什么问题,我们都要谨记一点,宽容永远是我们应具备的品质。(2007.8.1)

  不知不觉做这个读书笔记已经过了十年了,这十年间仍不断有人为本文点了有用或者回复,对大家的认可表示深深的感谢,希望能有所帮助,互相启发。另外,最近读了《未来简史》,其观点正好是对本书的破坏性颠覆,挺有意思,也做了读书笔记,参考链接如下:《主体虚妄,算法永生:《未来简史》读书笔记》。(2017.2.25)

  《大问题》读后感(四):开篇那16个问题

  1.有没有某种你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如果有,它是什么?

  2.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如果还能活几天呢?二十年呢?

  3.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的生命就像牛或者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会怎样来回答他?人的生活拥有哪些在牛或者昆虫那里无法找到的目的?你生活的目标是什么?

  4.你信仰上帝吗?为什么?上帝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你所信仰的是什么)?你怎样向一个不信上帝的人证明你所相信的是真的(或者说是值得信仰的),即上帝的确是存在的(什么会使你改变想法)?

  5.下面哪种东西最“真实”——是你所坐的椅子,构成这张椅子的分子,还是当你坐在上面时的感觉印象?

  6.假定你是心理学家实验室里的一只动物,但你拥有思想和感觉的所有能力,也就是说有一个与现在完全相同的“心灵“。你无意中听到科学家跟一位助手说:”别担心,它只是一头不会说话的动物,既没有思想,也没有感觉,只是在按照它的本能活动罢了。“你怎样证明你的确具有思想和感觉,有一个”心灵“?

  现在假定有一位心理学理论家(比如哈佛大学的B.F.斯金纳)这样说,一般说来,没有所谓”心灵“这种东西,人只是”行动“罢了(也就是,根据从环境中接受到刺激去移动身体和发出声音)。你将怎样证明你的确有一个心灵,你不仅仅是一个自动机或者机器人,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感觉的存在?

  7.假如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每一个都相信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而太阳、月亮和群星则围绕地球,沿着可以预测的轨道作着也许比较复杂的运动。你反驳说:”你们都错了,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但是没有人同意你的说法。他们都认为你疯了,因为人人都感到地球并没有运动,人人都看到太阳、月亮和群星在运动。到底谁是正确的?难道真的可能只有你懂得真理,而其他人都是错误的?

  8.”生活不过是一场梦”,一首老歌这样唱道。假如你觉得有这样一种想法是可能的或者至少是可以设想的(比如在一堂哲学课上):你此刻仍然还在床上睡着觉,只不过梦见自己在读一本哲学书。你该怎样向你证明这不是真的,你其实正醒着(捏自己并不管用,为什么)?

  9.把你当成小说中的人物描述一下自己。谈谈你的举止、习惯、个性以及特征用语。你最终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吗?喜欢(或不喜欢)ta的哪些方面?

  10.你怎样向一位外星来客解释你是谁(什么)?

  11.我们发明了一台机器,它是一个有着若干电极和一个生命维持系统的箱子,名叫”快乐箱“。只要你进入这个箱子,就会体验到一种特别快乐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将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它可以产生足够多的变化使你不会失去新鲜感。现在我们想邀请你去试试。只要你愿意这么做,你可以随时决定出不出来;但我们可能会对你说,人一旦进到箱中,还没有谁愿意出来过。过了十个小时左右,我们接通了生命维持系统,人们就在那里耗完他们的一生。当然,他们其他什么事都没做,所以过了若干年后,由于缺乏锻炼,他们的身体开始变得肥硕臃肿,摇摇晃晃,但他似乎从未为此烦心过。现在轮到你做决定了:你愿意跨进快乐箱吗?为什么?

  12.一个好人(一个不去做恶,只做"分内之事"的人)必定会快乐吗?换句话说,你相信生活最终是公平的吗?一个恶人——至少是最后——必定会受惩罚吗?(如果不会,为什么每个人还要力图做一个好人?)

  13.你相信杀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吗?

  14.你是否曾经做过一个不牵扯别的任何人而完全只属于你自己的决定(也就是说,不是因为你的父母向你提出,不是因为你的朋友或者电视、书籍、电影的影响,也不是因为迫不得已或过分受到某个人或某种情况的影响)?

  15.自由总是一件好事吗?

  16.你想要孩子吗?为什么?

  《大问题》读后感(五):随记(待续)

  我们都感到有时需要向自己证明某某东西是否是正当的:比如在一个有无数人仍然饥寒交迫的世界上过一种相对奢侈的生活;即使我们似乎并不能从大学中获得许多东西,我们也依然要上大学;口中说相信某种东西,而行动(或不行动)却似乎暗示我们相信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大多数人都是由于糟糕的原因才要孩子的(或者根本没有任何原因)。他们要孩子是为了使关系得以维系,要孩子是因为自己一时孤单,要孩子是因为忘了使用避孕措施或者错算了月份

  纳粹分子也宣称他们赞成自由

  自由常常是否定性的概念:如摆脱高压统治的自由,言论不受限制的自由,而在选择大学,选择妻子时却希望别人替自己决定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加缪~死的理由同时也是好的生的理由

  昨日艳羽招展,今朝稀绒消残

  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文明的哲学强调生命转瞬易逝的本质,但西班牙占领者故意烧毁了他们的大部分书籍

  康德~唯一绝对善的东西就是善良意志

  《大问题》读后感(六):所云无言

  从哲学入门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确不负学长的强力推荐,简单易懂。嗯,尽管简单易懂但也没有看的很懂。大概我和哲学这种高深莫测的学问不怎么对口吧。

  每一章的讲述其实都很清楚,用词也没有故弄玄虚。它盘点了主要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流派,梳理每个观点的代表思想和漏洞。只是有些观点在哲学家看来是影响整个世界的根本问题,比如这是世界是唯物还是唯心,但在我看来我觉得越想越得不到答案我就会毫无压力的放弃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这样的问题有没有结果并不会对现实世界产生什么影响,我唯心但我也不敢闭着眼睛随意乱走,我唯物也想相信梦境里感官编造的一切也许真实。(所以我这样的人注定和哲学无缘吧……)这样没有结果的问题想多了反而会对真实世界产生越来越多的怀疑,放弃不是因为不愿思考而是这让我觉得惊恐,像扔一个烫手的山芋那样把问题扔回了未知。

  在这种不愿也难以深入的思想中看一本哲学书就算是入门级别的书也收效甚微,我只对其中的看懂了的一些观点有些印象,甚至都不能说有些看法了,那些圆熟的观点都很缜密我即使觉得不是这样但在其严密的推敲中也无从反驳。

  人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的。你来到世界上没有人征得你的同意,你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家族,你不能选择自己所受的教育,而教育决定了你一生的高度。你无法选择你所看到的,你所读的内容和你的环境,你所做的一切你以为自由的选择实际上都是被迫的因为你的思维是怎样的都不是由你自己塑造的。这样的思维和我们平时受到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背道而驰,难免让人反感和难以理解,但按照他的逻辑确实是难以反驳的。这虽然是一个哲学命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也常见。贫民窟里的人犯罪总更容易被理解,杀人犯也常以其悲惨的生活反而赢得人们的同情和怜悯。所有的论断都是有漏洞的,这个我难以理解难以反驳的论断也是如此。反驳其实很简单,如果人所有的选择都是被迫的,那么人是不是不需要对任何行为负责?这种行为不是我主动做的,我是被迫的,自然主要的罪责也不该由我来负。我杀了人,但这是环境培养了我的反社会人格,所以错的是社会不是我?这种中二的想法显然是不对的。从这个论点看来所有的哲学实际上都已不知不觉的深入生活,不过是这个我理解了而其余渗透进生活的我没有察觉依旧浑浑噩噩。

  之所以会来看这本哲学入门的书,是因为之前打辩论打过一个辩题,“国家越发展人越自由还是越受到束缚”,说自由也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民主社会人的权利越来越大,但说束缚也可,不管是教育民众你是奴隶还是你是主人,都是对其思想的控制,本质并没有高下之别,我们也很难说奴隶社会的人生活的比我们更困苦。国家机制越健全,法律越完善,所谓的束缚就越多。这样的说法两方皆可,反复揣摩也颇见意趣。之后我萌生了看哲学书的想法,发现在门外张望和在离门十米的地方张望还是不同的,真正的入门更系统更全面也更艰涩枯燥,哲学思想这种逼疯了尼采了的质疑社会的思想的深邃和艰危让我望而却步。像是心理学,粗粗略之十分有趣,但真的报修了心理学二专之后发现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反倒让人失望和无所适从,旧闻桃花源大名,有幸拜读了陶潜的介绍文心向往之,但真的到了之后发现桃源中人也会为了你欠我三毛钱而大打出手。这般失落和无措。

  言不达意的随意写些,这种凌乱的思路大概也是我看这本书的凌乱状态。

  《大问题》读后感(七):《大问题》的问题

  一本美国人写的通俗哲学读物《大问题》。我已经看了差不多半年之久,但仍然没有看完。因为问题之大,无法通过一次简单的思索得到满意的答案。对于哲学流派和哲学家的介绍,是我所不大关心的问题。大问题之大在于人生处处要面对的选择和假设,当然所有的问题本不存在,而所有的不存在一直在用一种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的宗教性总使人追问人力所不达的境遇。问题不在于是否有答案,可以说有无数的答案,更难的是所有答案都是正确的。

  中国的教育崇尚标准,尤其在回答问题时只要有选择就有标准答案,有权威解释。这有时是很简单的,他给我们无需思考的便利,也就丧失了思考的乐趣和从思考中获得的智慧。放弃自我的选择,归依一个学说,一个神是简单而快速获得内心平静的方法。就象宗教家宣传的那样,信则得救。给你一个选择,你只需要去接受,这真是个好办法,我是发自内心的羡慕他们。那些虔心的人们无须思考,无须为自己行为做出解释。即使是思考也是按照上帝和教主的轨迹来运行,当然会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了,我相信内心的力量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可惜作为一个常人的我偏偏,在这个问题上无法做到虔诚,尽管我选择一个信仰,但我仍然对所有问题充满好奇,就象禅宗的教法那样,没有谁给过你领悟,所有大师的故事都是死去的窠臼,你唯一需要的是自我的开悟,自我的答案。

  这本书,我仍然没有要看完的意思,不过我愿提前回答所有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用别人看来是错误的答案,满足自我的虚荣。这里是自己的地盘。最后说一句谁要是看了,可以表扬,可以叫好,崇拜,可以发表自己的答案,但拒绝对我的答案提出任何否定和批评,在人生选择上,在生命的境遇里,没有谁有资格制定标准,那些用自己标准来衡量别人的人,是我最为鄙视的。自己的路,也只有自己来走。

  《大问题》读后感(八):《The Big Questions》笔记

  闲来开始看Robert C. Solomon的书,顺便做些观感杂想之类的记录。对于Solomon教授在《The Big Questions》开篇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还真好好地想了想,因为有助于理顺自己过往的思绪。

  1.有没有某种你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如果有,它是什么?

  至少目前我仍不认为生命是极之弥足珍贵的一件事物,而至于我至今仍苦守着一副臭皮囊苟延残喘的原因则很简单,生命本身具有的力量足以使得人们将这一过程千方百计地维系下去。说得明白点,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固然了无意义,却也没有非得自尽的动机。仅此而已。

  回到问题上来,这个问题问的似乎是个人的理想、抱负、信念,这些东西自己自然是有的,可远谈不上强烈。什么“为理想而献出生命”,什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此类堂而皇之的想法与我决然无缘。在我看来,试图通过对生命的放弃而达到对某种事物的占有着实荒唐之至。

  那么,不是理想,不是抱负,也不是信念,什么能够使我心甘情愿地付出生命?眼下能够想到的有两种答案。第一种,假设死亡能够彻底打破存在的假象,即是说如果我可以肯定死亡是通往真实的唯一途径,是自人生这场大梦中苏醒的不二法门,那么我将欣然赴死;另外一种答案,如果在某种情况下,我的死亡能够使双亲获得足够大的益处,那么,我同样将欣然而往。

  第一个假设表明自己试图看破,第二个假设则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这一可能性。

  2.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如果还能活几天呢?二十年呢?

  二十年无疑最易回答,大致上是将现有的生活方式持续下去。

  几分钟的话也不难,该是静静地等死,同时脑中闪过过往生活的一些片断,心里或许会有三分的恐惧,然而更多的怕是伤感乃至兴奋。

  几天倒是麻烦。将死未死,最是难受。这几天时间内会发生什么还真说不准,或许是彻底放纵自己,或许是冷静地与相识的人道别。

  3.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的生命就像牛或昆虫的生命一样没用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生物也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将怎样来回答他?人的生活拥有哪些在牛或昆虫那里无法找到的目的?你的生活目标是什么?

  关于人类的所谓优越性,事实上我们只能假设这一优越性的存在。人类所独有的生活目的?我们试着举几个例子看看:成功的事业、温馨的家庭、美好的爱情、性的欢愉。这些看起来应该是人类所独有的了,然而细想之下,我们发现不难在生物界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现象。我们如何肯定蜘蛛织成一面网的成就感在一个人类赚得千百万的成就感之下?如何肯定动物的家庭不会比人类的来得温馨、团结?如何肯定一对相互偎依的鸟儿所拥有的感情之浓厚比不上人类男女之间最为深情的一瞥?如何肯定其它生物之间的性欢愉比不上人类性高潮时引发的快乐?

  除去事业,除去家庭,除去爱情,除去性,再除去一些似是实非的,也就到了我的人类优越感的底线了——智慧,这个似乎是其它物种的的确确所不曾拥有的。至此,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对于生命的思考恰是人类与其它生物的唯一区别——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一种假设之上,不过,那些生物看起来确实是不太像会进行深度思考的样子。

  对于意义的思考是现阶段的人生目的。

  《大问题》读后感(九):好书一起读(62):让脑筋变清楚吧

  先做广告^_^首发在这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E1MDk5MA==&mid=2672797437&idx=1&sn=d99b83c2eb37652479ae7429e1b2a209#rd

  这是我读《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做的笔记。

  这书特好,好读,好懂,读了之后,脑筋都变清楚了。

  “写给高中生的哲学入门书”,所以别见了“哲学”两字就怕,很接地气的。

  (也别因为“写给高中生”就泄气,这书什么时候看都不晚)

  一、思辩的方法

  1.最重要的

  明确表达:用清晰简洁易懂的语言表达观点

  论证:利用其他思想、原理、观察结果,来支持你的结论

  2.概念框架(别名意识形态or世界观)

  概念:我们的体系、观点的基本单元

  概念框架:把概念组织起来,这是我们的理智基础

  3.逻辑:进行正当的推理

  演绎

  从前提开始推结论(前提和结论都分为真的和假的)

  演绎分为有效的和无效的

  前提为真,论证有效,结论必然为真

  三段论

  归纳

  从若干事例中概括,结论不可能必为真

  归纳分为强的和弱的

  虽然不可能为真,但是也可用并应该用,例如科学

  谬误:坏的推理

  形式谬误

  非形式谬误

  二、实然问题(事实判断:事实是什么)

  1.世界观

  本体论

  世界的基础是物质(唯物)

  世界的基础是精神(唯心)

  认识论

  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世界的本质

  我们能知道什么

  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2.真理

  先验真理/经验真理

  先验的:独立于经验,必然为真,不必证明(数学/逻辑学)

  经验的:基于经验的,不必然为真,可以证伪,但尚未证伪,暂时有用的(科学)

  唯理论/经验论

  唯理论:知识基于理性

  经验论:知识基于经验

  3.自我

  自我是意识

  自我是身体

  三、应然问题(价值判断:应该做什么)

  1.道德: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

  道德的目的是好的生活

  利己/利他

  利己主义:人做事是为了自己

  利他主义:人做事是为了他人

  道德理论

  理性权威:做该做的事,不论结果

  功利主义:注重结果,道德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宽容

  宽容: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

  多元化:多种价值观并存

  道德是对天才的压抑

  2.正义

  正义的两部分

  报应的正义

  分配的正义

  平等

  结果平等(不可取。这是对精英的残害)

  机会平等

  组织结构

  精英制

  民主制

  正义是社会契约

  义务

  权利

  3.自由

  积极自由/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做事的自由

  消极自由:不做的自由

  自由意志&决定论

  自由意志:人有选择或决定的自由

  决定论:人没有选择或决定的自由(我们自以为有自由是自欺欺人)

  4.生活的意义

  生活是游戏/故事/悲剧/使命/喜剧/艺术/冒险/疾病/欲望/涅槃/利他/荣誉/学习/受苦/投资/关系

  写在后面:

  有一些词我们常说,比如“正义/道德/自由”,说的时候却不知道它指的是什么,读了这书,就清楚了。

  有一些事我们常做,比如“思考/讨论/评价”,做的时候却不知道我做得对不对,读了这书,就确定了。

  真是好书。推荐。

  另外,《苏菲的世界》也不错,写给中学生的哲学史。

  《大问题》读后感(十):邓晓芒:在哲学的入口处

  《文景》 2007年第7期

  关于“生活的意义”问题,作者罗列了一系列的看法,从《圣经·传道书》

  中的“生活无意义,上帝才有意义”,到日常的各种回答:生活的意义在于

  孩子、在于来生,生活是一场游戏、一种使命、一种艺术,或者,

  生活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就像加缪说的,生活就是“荒诞”。至于作者

  赞同哪一种,或者我们应当赞同哪一种,这不是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

  做了几十年的哲学,对于“什么是哲学”这样的问题,感觉上已经有些麻木了。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初看起来那么重要,好像不了解它我们就无法进入到哲学中来似的。我相信,谁也不是先把“什么是哲学”弄明白了才来读哲学书的,谁要是从这个问题入手来叩哲学之门,肯定会被拒之于门外。恰好相反,人们之所以读哲学,是因为另外一些问题的困扰。人们在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中,“为伊消得人憔悴”,然后反过来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才恍然悟到:“我关注的就是哲学啊!”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就是如此,当时并没有“哲学”这样一门专门的学科,他只不过是在追求智慧(爱智慧)而已,因为他搞不懂诸如“什么是美德”、“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虔诚”、“什么是美”这样一些问题,为之而苦恼。但后来人家把他的“爱智慧”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这就是“哲学”。看苏格拉底的对话,我常想:哲学入门就应该像他那样,用聪明的提问把人引入哲学的境界。前些年闹得十分火热的“大专辩论赛”,我也曾有幸被请去当过指导教师,当时我就说,你们这是在吵架,能不能像苏格拉底那样,用提问来揭示矛盾、推进问题?不过,当时我对自己的想法也有些拿不准:都什么时代了,还提苏格拉底?那是一个普遍幼稚的时代,今天却是一个争夺“话语霸权”的时代,自然要适用另一套对话标准。

  但是,近读美国人罗伯特·所罗门教授所著、张卜天译的《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竟将我的这种疑虑一扫而光。我素来对美国人的哲学思维能力不抱奢望,认为他们不太能够理解深奥的欧洲大陆哲学,只知道实用主义和抠字眼。但这本书使我对他们刮目相看。的确,英美思维方式具有发散性、没有严格体系的特点,但这种特点并不注定他们的思想就会流于肤浅。他们不会建立庞大严密的哲学体系,但他们可以把那些体系所表述的思想通过针尖对麦芒式的提问引出来,不但使人们享受到思维的乐趣,而且激发起人们创造的冲动,通过艰苦的思索去寻求那些问题的答案。这不正是苏格拉底精神在今天的复活吗?《大问题》的作者“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的。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自然而然地把读者引入哲学的殿堂。”(见“内容提要”)也就是说,作者把他的读者当作在哲学上一无所知的“菜鸟”,正如苏格拉底所面对的雅典民众一样,这些雅典人虽然很聪明,或自以为很聪明(如“智者”),但对真正的哲学问题却从未思考过。本书的作者也如同苏格拉底一样,并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你甚至都不知道他在某个问题上究竟有没有他“自己的观点”。他几乎对每个所提出的观点都加以质疑,三言两语就把你最初受到诱惑而刚刚建立的一点信念摧毁殆尽,然后又提出一个似乎更为可取的观点来,接着又同样加以摧毁;或者不加摧毁,却让你作出选择:你同意这样吗?

  显然,这就是苏格拉底式的提问!这些提问,有些是具有巨大的震撼力的。例如这样的问题:

  我们发明了一台机器,它是一个有着若干电极和一个生命维持系统的箱子,名叫“快乐箱”。只要你进入这个箱子,就会体会到一种特别快乐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将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它可以产生足够多的变化使你不会失去新鲜感。现在我们想请你去试试。只要你愿意这么做,你可以随时决定出不出来;但我们可能会对你说,人一旦进到箱中,还没有谁愿意出来过。过了十个小时左右,我们接通了生命维持系统,人们就在那里耗完他们的一生……现在轮到你做决定了:你愿意跨进快乐箱吗?为什么?(《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中译本,40页,下同)

  任何人读到这里,恐怕都会一楞,然后陷入沉思。后面提供的回答是睿智的,但并不是现成的,而是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或者说,他是在用问题回答问题:

  这个问题的含义显然是清楚的。哪些东西是你所看重的?如果是享受和惬意,你当然应当进入箱子(享受和惬意与“快乐”是一回事吗?);而如果你认为生活是与他人的关系,实现抱负和做事情,那么你当然不应进去。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爱自己的朋友或情人的原因是他们会使你感到愉快,如果你渴望胜利和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会给你享受,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进到箱子里去?在那里你会找到真正的快乐和享受,没有别人的打扰,不必工作、流汗或担心失败。毕竟,这难道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吗?(48页)

  是啊!人活在世上,不就是追求享乐吗?不管什么样的享乐,也不管是低级的还是高级的,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趋乐避苦总是人的本性。现在有一个快乐箱摆在你面前,可以保证你终生快乐,而且不费你吹灰之力,你愿不愿意进去?最妙的是这句话:“只要你愿意这么做,你可以随时决定出不出来;但我们可能会对你说,人一旦进到箱中,还没有谁愿意出来过。”就是说,你可以保有你的自由意志,但根据所获得的信息,你的行为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注定性的,你愿意把你的意志交付于这种必然性吗?这和问你愿意不愿意做动物园或动物保护区里的被保护动物还不一样,因为那并不是自愿的。更恰当的比方是问你愿不愿意吸毒、染上毒瘾,如果有人保证提供永远充足的毒资的话。我们今天有无数的人靠各种方式麻醉自己,吸毒只是最极端的例子。但这其实正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归根结底,你到底要什么?生活的意义何在?你为什么活在世上?正如哲人加缪有言:唯一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关于“生活的意义”问题,作者也以同样的一连串提问使我们大开眼界。作者罗列了一系列的看法,从《圣经·传道书》中的“生活无意义,上帝才有意义”,到日常的各种回答:生活的意义在于孩子、在于来生,生活是一场游戏、一个故事、一场悲剧或喜剧、一种使命、一种艺术、一次冒险、一场疾病,或者是为了满足欲望、为了帮助别人、为了获得荣誉、为了达到“涅”,或者是作为学习、作为受苦、作为投资、作为与他人的关系和“爱”,或者,生活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就像加缪说的,生活就是“荒诞”(53-76页)。至于作者赞同哪一种,或者我们应当赞同哪一种,这不是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他在这里只是把我们引入到哲学史上的各个哲学家(或准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从古希腊哲学家到中国的孔子、老子、佛陀,到黑格尔、尼采和美国总统,然后用我们每个人最贴近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对每个观点加以质疑。当然,每种观点都有它的道理,都是由聪明人提出来的,但没有一种观点有希望能够被所有的人接受,因为每个人的立场、角度、眼光都不一样,他们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生活的意义。不过,我觉得作者还漏掉了一种说法,这就是把“寻求意义”或“创造意义”视为生活的意义。这一观点超出了传统直观的层次,而上升到了更高的形而上学层次,加缪的“荒诞”、萨特的“虚无”都是为此作铺垫的。这就显出美国人的局限性了,他们的长处是敏锐,而不是深刻;但作为哲学入门的向导,这本书仍然是合适的。

  在“实在的本性”这个话题上,我觉得作者关于“目的论”的讨论颇有意思。一个受过现代科学薰陶、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大都不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事物自身会有什么“目的”,那是从伽利略、牛顿和康德以来早就被排除掉了的“迷信”。但黑格尔以及黑格尔一系的哈特肖恩和怀特海仍然想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恢复目的论的意义,这就是诉诸“历史主义”和“过程论”。这种观点摒弃了历来人们深信不疑的“实体主义”,而有点类似于前几年国内有人鼓吹的“关系实在论”。作者把爱因斯坦的“上帝从不掷骰子”也归于此列,并由此把这个问题与人生的目的问题联系起来:

  的确,正是在这种对宇宙目的论的洞察中,我们关于生活的意义的问题以及实在的最终本性问题才合为一个问题。宇宙中有一个目的吗?这种目的是上帝所赋予的吗?如果是,它是什么?如果宇宙没有目的,人类的生活还有目标吗?(154页)

  这种观点先到宇宙中去找一个目的,然后再把自己人生的目的寄托于其上,无疑将引出一个上帝来。而且这种神学目的论与牛顿物理学其实也并不矛盾,因为牛顿本人就借助于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来解释宇宙的运动,科学与宗教在这种模式中完全可以相安无事。但黑格尔的模式与这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不是把宇宙和人类对立起来,而是从人类身上看出宇宙本身的目的。作者对这一观点的评价似乎并不怎么高,他说:“黑格尔关于精神通过我们所有人自我展开的宏大场面,以及叔本华关于我们内部的意志盲目地通过激情来驱使我们的戏剧性观点——的确更像诗意的想象,而不是哲学家严密的体系。”(156页)其实,当代自然科学的“人择原理”已经为这种目的论提供了科学上的理据:自然之所以有目的是因为它产生了人,由于有了人,整个自然界才有了目的;或者说,自然界就是“为了”发展出人来(“自然向人生成”)才存在的。人与自然界的这种统一或许恰好是解决作者的一个困惑的秘钥,这个困惑就是:

  在我们关于自身的看法中,科学与宗教是否已经因传统而被过分强调了?这是个非常真实的问题。它们真的如此重要吗?道德怎么样?有没有这种可能,如果落实到这一点,我们会把成为一个“好人”看得远比理解这个世界甚或信仰上帝更为重要和“真实”?或者,在某些人看来,灵感、音乐或诗歌创作是比知识、宗教、道德甚至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一旦我们真正开始思考它,就会发现问题的答案存在于一个完全不同甚至是从未料到的地方。(155页)

  正是从自然和人的统一这种“诗意的想象”中,人把自然界看作有诗意的,有道德的,有人情味的,我们才能摆脱或至少是削弱对于自然科学和宗教的完全依赖,而有可能解决我们的生活意义问题。当我们献身于道德或者艺术时,我们正是在完成自然界赋予我们的使命,自然界就是要提供一切条件,包括自然科学所发现的我们这个宇宙已经存在的那些条件,以便从中发展出人来,并从人中按照他的自由意志发展出道德和艺术来。这就是自然本身的目的。我们自己就是自然界,所以我们的自由追求就是自然界的目的。人性、人格、人权、人的自由是无价的,不能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或科学上的判断而遭到剥夺。

  在讨论到“自我”这个主题时,作者提供了黑塞的一个剥洋葱头的比方:

  黑塞告诉我们,“人是一颗葱头”,它由数百层不同的皮(自我)所组成;……然而,如果你剥掉了葱头的外皮,你知道你还会发现更多的皮;而当你剥到最后一层时,它就一无所有了,没有核、没有心、没有灵魂。存在的只是一层一层的皮,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色或众多的自我,这就是说,所谓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214页)

  恰好我自己在出版于1995年的《灵之舞》中也有一个与此类似的比方:“孩子与水仙花”。一个孩子在花园里拣到一枚水仙花球茎,于是一层层不断地剥它,直到最后一无所有。但是我的结论并不是“自我根本就不存在”,而是恰好相反:“其实,生命并不是一个可以捏在手心里的东西。如果说,水仙花的生命只在于它的生长的话,那么,那个孩子对生命的渴求也只有在不断地‘剥’中才能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他消耗了同时又创造了生命:他消耗的是抽象的生命,他创造的是对这个生命的体验,是同一个生命,但具体而生动。”这里的“生命”也可以理解为“自我”。这又是另一种境界。对于这两个解释,读者愿意选择哪个?

  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当然是自由问题。在这方面,作者表现出特别的清醒,例如对时下流行的“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划分,他就没有跟着伊赛亚·伯林的论调附和,而是看到“它们总是同时出现;即使只说出其中一个,这一个也总是预设了另一个。”(243页)伯林总是鼓吹“消极自由”比“积极自由”更重要的,作者却说:

  然而,置积极自由的概念于不顾很容易导致一种荒谬的情形,即人们渴望摆脱一切限制的自由,但却对他们要这种自由做什么没有一种正面的想法。(244页)

  更重要的是,所谓“摆脱一切束缚”的消极自由还取决于对这个要摆脱束缚的“自我”如何理解,如果你把这个“自我”本身就理解为一种束缚(比如说爱情、欲望、目的、社会关系等等),那你不过是摆脱了一种束缚以便完全服从于另一种束缚而已。但如果你不把你的自我理解为任何关系,那么你就只有到荒漠上或孤岛上一个人独处,才能体会到这种自由;而这其实是一种放逐,你失去了回到人类社会中来的自由。以前欧洲人对罪犯就是这样处理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问题在西方之所以两千年来争论不休,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不是单凭直观和经验能够解决得了的,必须进入到思辨层次。

  其实对这个问题解决得最好的至今还是思辨哲学家黑格尔,他在《法哲学原理·导论》中专门对自由的问题作了细致深入的论述,把自由分为三个层次,即“抽象否定的(消极的)自由”、“任意的(积极的)自由”、“具体的自由”。最后这种自由既是消极的、又是积极的,是“以自由为对象的”,或者说,是“对意志的意志”、“对自由的自由”。我们的作者已经看到,“自由”这个概念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把不同的东西理解为“自由的”(241页以下)。但只有黑格尔才第一次指出,自由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它有不同的层次和等级,而它的运动是由于它内部的矛盾所导致的。自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它把不自由、必然作为自身的一个环节,而且必定要有这样一个环节才是自由。正是这一点,使黑格尔受到今天几乎一切自由主义者的咒骂,说他用不自由偷换了自由。但仔细想想,恐怕黑格尔还是有道理的,问题只在于我们今天是否还有承担起自身的不自由去争取自由的能力和勇气。

  无论如何,本书确实是一本值得对哲学有兴趣的人认真阅读和思考的入门书,它平易近人而不故作艰深,但并不是不需要动脑筋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