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这些不为人知的苦难——人生不过如此
王尔德说:年轻的时候,我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1.没钱就没什么不能受的。
我住这附近,有一家餐馆的味道特别对我胃口,疫情之前经常叫他家外卖。现在疫情稍微好转,发现他不做了,于是点别家,结果,送外卖的就是那家店的老板。
我给他拿瓶水,他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然后又擦在大腿裤子上,接过我的饮料,他说餐馆没生意,房东又不肯减房租,做一天亏一天。说着喝了一口水,满足的笑一下,眼睛看了看远处的天空,小小的叹口气接着说“现在孩子大了,吃饭特别凶,100块钱猪肉,眨眼功夫就没了。加上老人,一家六口,每天省省也得2百。孩子长身体太快也发愁,年前刚买的衣服鞋子,还没什么机会穿呢,疫情之后就太紧,又得花一笔”。
方方面面都要钱,夫妻俩没办法,把餐馆关了,一起出来跑外卖。我问:你一个当老板的,出来跑外卖,受得了吗?
他说:没钱就没什么不能受的。
在小区散步,遇到一邻居搬家,多嘴问了句“这是要去哪”,他说房子卖了——因为疫情,丢了工作,没有收入,只能卖掉房子,换点钱回老家做个小生意,换种方式过日子。
疫情之前,我们经常一起打篮球,他喜欢请人喝水,所以印象挺深,感觉他挺富有,没想到也扛不住疫情的打击。虽然脸上带着微笑,但眼神里满是不舍,这里有他多年的习惯。搬家的师傅听我们聊天,插了句嘴:“很多人都把家给卖了”,邻居递根烟给那师傅,笑着说:房子不是家,稳定收入才是。
狗友吴的女儿11岁,小学四年级,看样子就是那种哪哪都优秀的孩子。今年之前,她就读于东莞某私立学校,一学期学费1万8。
女儿说好啊,我喜欢老家。
狗友吴问她喜欢老家啥?
她笑笑说“老家有爷爷奶奶”。狗友吴说读书呢?老家学校你去过的,很破哦,你愿意去哪读书吗?女儿假笑,说愿意啊。狗友吴看着女儿笑了下,女儿又说:“爸爸,我喜欢回老家读书”。
狗友吴再问:为什么?
女儿说“老家读书不用钱,这样,爸爸压力就不用那么大——妈妈说的”。
为了活下去,缺钱的人只能妥协——成年人的崩溃,从缺钱开始;成年人的坚强,也从缺钱开始。
今年是很多人来到世间遭遇过最糟糕的一年,因为糟糕,人们的目标变得很简单——活下来,尤其是武汉人。
刚过去的这两个多月,武汉有很多人离开,有很多人失去家人,还有很多人睡在停车场,无家可归。
虽然往好处想并不能解决钱的问题,但能减少痛苦,获得欣慰——你还有父母和孩子,还有房子,不是吗?
不行,咱就妥协,退退步,扛过去了就好了。
跳楼只能解决自己,不能解决问题。
余华说:活着是一种过程,生命只是活着,无论幸福或者不幸,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加了个油啊兄弟,撂挑子走人是小孩子的作风,咱们是男人,肩膀上是责任,能抗抗,不能抗——死抗。
总能扛过去的。
当下的苦难看着很苦、很难,然而,熬过这些不为人知的苦难——人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