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把视频作为精神甜品
2020年已经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一年经历了创伤,也见证了成长。
这一年,《二十不惑》热播。“不惑”在《论语·为政》中本义是指人到了40岁时,逐渐明辨循礼。而在当下,已经20岁的第一批00后在追求独立和自由的道路上已经逐渐成熟。由此可见,说这批00后进入“不惑”之年,就显得十分贴切了。
与此同时,第一批95后已经25岁。就算是读研也已经毕业了,基本走向社会迈向自立,四舍五入也已经“三十而立”了。
不知不觉,95后、00后已经开始扛起职场大旗。/图虫创意
这些新锐青年心智更为成熟,个性更加鲜明,已经逐渐从乳臭未干的孩子,变得敢于担当。
他们当中有用模仿讽刺身边丑陋言行的钟美美,也有一脸纯真朴素笑容的藏族男孩丁真,有95后非遗传承人郎佳子彧,也有起早贪黑把美作为事业的EVA,还有13岁开始就踏上环球旅行的旅游博主MCTOU。
他们中有95后,也有00后,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Z世代新青年。
由于小众文化和亚文化的传播,他们身上带了许多圈层属性,就连追星,都能分出唯粉、团粉、CP粉等等。因此,几乎在每一个Z世代身上,你都能看到不同的个性。
但他们还是有着共同的基因——敢于表达,率性而为。尤其是视频,给了他们最好的表现舞台。可以说,视频不光是Z世代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塑造他们的精神内核。
表达跃进:
X世代文字/Y世代图片/Z世代视频
很大程度上说,技术的推动和代际属性是紧密相关的。
加拿大作家道格拉斯·柯普兰在著作《X世代:速成文化的故事》中首次提出了“X世代”的概念,用来形容65后和70后人群。在中国,“X世代”的代际属性,大多数时候是声音和文字塑造出来的。声音就是耳提面命式的高音喇叭,文字就是标语条幅,连书籍都十分稀缺。所以这个世代的性格,会比较内敛沉稳、遵从秩序。
“Y世代”则是80后和90初的人群。“Y世代”的成长,恰好赶上了数码成像技术革命性发展的时期。“Y世代”的记忆更多是影像上的。相片定格了他们的个性,因特网的普及、论坛的兴起又让他们敢于表达。不同于“X世代”的内敛沉稳,“Y世代”变得自信坦率。
“因特网一代”的世界观、价值观都不再拘泥于传统模式,他们更加愿意表达。/图虫创意
而对于“Z世代”而言,恰逢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跨越式发展的新千年。尤其是2010年代,4G网络强势占领市场,大屏手机、甚至全面屏手机成为潮流,短视频异军突起,为这个追求个性的世代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
因为个性表达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即便是小众文化也有“破圈”的机会。他们勇于为热爱发声,也为热爱而互相认同。B站、二次元、直播、游戏、短视频、汉服等小众文化崛起,圈层形成,意味着年轻一代对文化的心态日渐开放。
“Z世代”的信条是“拒绝标签化,活出自己的精彩”。视频是表达自我的绝佳途径,哪怕只是做个KOC,特效、情绪都得到位,或是装酷或是卖萌,必须有范儿!哪怕只是模仿,也不能错过这个趟儿。
根据《视频社会生产力报告》,“Z世代”更热爱通过手机短视频记录日常生活,抖音随拍投稿占比高达40%。
“Z世代”活得更加自我,更加通透,视频已经成为他们的外化和延伸,成为自己人格的组成部分。
我即主角:
用视频表达自我,用圈层丰富自我
Z世代的故事有着丰富的面向和可能。今天,我们邀请到三位,请他们聊一聊他们的故事。
1.北大才子郎佳子彧:非遗传承只是我的一部分
一面是身高一米九的“95后”北大文艺青年,另一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郎传承人,郎佳子彧的这两面并不矛盾,而是浑然一体。
2008年6月,“面人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的郎佳子彧,只有13岁,却已经和父亲学习面塑长达8年。如今,“从艺”20年的他已经是“郎派面塑”的第三代传人。
在郎佳子彧眼中,面塑本身是一种表达情绪的媒介,可以创作出无限的内容。
前年,疫苗事件成为了全民关注的议题,他买来成堆的针管,创作出囚禁在针管中的面人孩童形象。
郎佳子彧把自己的态度放入了作品当中。
这些现实题材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事件的犀利态度,面塑真正成为了会说话、能表达的艺术。
他还在微博上经常用视频分享自己的面塑作品以及制作过程,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仿制”出的水果,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被问及哪件作品最能代表自己时,郎佳子彧却说:“我觉得可能哪个作品也不能代表我。因为面塑只是我一部分。”“没有哪个形容词能形容我自己,如果有,那只有四个字——郎佳子彧。”
“只是我的一部分”,这就是“Z世代”的鲜明特征。对于郎佳子彧而言,面塑只是在丰富他的生活,而不是他的全部。
他的微博视频,就是他丰富人格的一种映射,远不止面塑这一个元素。就在10月底,他还应OPPO校园邀请,去体验组装卫星——不是模型,是真的卫星。
“没想到现在卫星都已经进化到体积这么小了。”作为“手艺人”的他,也不由得惊叹工程师的智慧与技术。
2.时尚穿搭博主EVA:取悦自己,没有什么错
EVA是一名很拼的女孩。
在上大学的时候,她就在做时尚穿搭的视频内容。今年毕业后,她直接把这一块兼职的小兴趣转变成了正式工作。把爱好变成事业本就难得,她如愿以偿。
但看似只需要摆个Pose就可以扮美装酷的工作,背后却浸透着汗水。
经常一大早就要起床化妆收拾,紧接着选好要拍的衣服做好搭配。然后马上带着所有衣物鞋帽配饰赶到工作室,这时候就差不多中午了,恰巧可以赶上一天中光源最稳定的那个时段,一拍就是3-4个小时。
紧接着就是回去整理素材,有精力的话就直接开始剪片,累了的话可能去健身休息。因为赶时间忘了吃饭,是家常便饭。
由于是做时尚穿搭内容,EVA格外重视手机的美颜功能,尤其是视频。
在EVA看来,只要不过分的美化,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不管拍照、拍视频都是记录的一种方式,把这一刻的美好修饰地更加闪光,这是在取悦自己。如果说取悦自己都有错,那也太苛刻了。
取悦自己,对EVA而言是一件理所当然、快乐无比的事情。
3.旅游博主MCTOU:视频扩展了我的时空
热爱自由的MCTOU,从13岁开始就已经踏上了环球旅行。
后来他大学读了摄影专业,当时他就日思夜想,如果只是在摄影领域学有所长,以后毕业之后未免可能有些局限,所以就开始把旅游博主作为未来的事业来发展。
在这之后的旅行途中,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写游记,剪片子,再发布到各个不同平台,久而久之就渐渐走上全职旅行博主的道路上。由此也终于完成了当初在大一给自己立下的flag——毕业后闯荡创业。
从2016年开始,他陆续开始在很多不同的国家旅居。在他看来,每一个生活过的地方,甚至是相遇过的人,都在不断的给他的人生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
他喜欢在京都的鸭川河畔看当地人的日常,也喜欢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与美国大叔一起探访间歇泉,甚至连续几年的生日都是在飞机上空乘姐姐陪着过的,这些珍贵的记忆都在时刻增加着他的阅历,带给他很深的影响。
他认为,视频这个媒介相较于图片文字来说,能记录下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有时候很容易就会被带回到当时拍这条视频的时候的思绪,沉浸其中,回味那每一个美妙的瞬间。
MCTOU能够在摄影中看到更大的世界。
装备革命:
技术成为时尚,科技改变社会
视频就是Z时代的精神甜品。
根据巨量引擎发布的《视频社会生产力报告》,中国最大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已经有超过2300万大学生用户。在万粉作者中,Z世代成为了吸粉新势力,其中,18-23岁的创作者平均粉丝数高于均值接近2倍。
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视频社会化趋势报告(2020)》指出,通过短视频、竖屏剧、直播等形式,公众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都越来越视频化,以视频作为方法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及。
因此,用自己的双手拍摄,拍摄自己所见的世界,是Z世代视频最核心的特征。
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个性,从不试图磨平棱角,从不羞于承认与众不同。
年轻一代的个性,是张扬而独特、大胆而真实的。
郎佳子彧的视频,展现的是一门传统技艺和现代精神的结合;EVA的镜头里,永远是一个美丽又有活力的女孩;MCTOU随身携带一双“眼睛”,让观众看到他所见的世界。
Z世代的视频,题材五花八门,但主角总是一个——年轻人自己。在取悦自己这件事上,飞速进步的手机终端技术的让一切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为Z世代视频的自我表达提供了最基础的技术支撑。
在这条革新之路上,OPPO一直是Z世代最好的陪伴者。
OPPO最近发布的首个专门针对人像拍摄打造的视频技术系统——FDF全维人像视频技术系统,就像是专门为类似EVA这种“悦己高手”量身定做的。
我们追求的不是粉饰,是棱角分明的真实。
即将在12月10日发布的OPPO Reno5系列,定位为行业首款人像视频手机,在FDF全维人像视频技术系统支持下,拥有AI焕彩视频美颜、AI视频增强、视频超级防抖等功能,可对人物主体和整体画面进行针对性优化,实现人美、景美的拍摄效果。
无论是在唱生日歌时朋友尴尬的脸上挤出惊喜的表情,还是回家后发现父母发鬓角边上又添的一缕青丝;无论是一次出远门旅游见到的壮丽美景,还是下班路上写字楼之间夕阳无限好的惊鸿一瞥。喜欢记录的年轻人总希望用最快的速度,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摄像头,在手机屏幕的取景框中轻轻一点,就能拍下最多的信息。
没错,简单几步,就是生产力的体现。
在OPPO的镜头下,郎佳子彧会有更多优秀创作,EVA会与更多年轻人分享美丽,MCTOU会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越来越多“Z时代”新青年加入以视频作为方法的生活方式,“让美自然生长”的理念吸引着他们展现更加自信、真是的自我,引导着他们自己做自己生活的导演。
✎作者 | 李香菜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