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臭妈妈,我打死你!”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臭妈妈,我打死你!”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2022-04-23 09:56:31 作者: 凯叔讲故事 来源: 凯叔讲故事 阅读:载入中…

“臭妈妈,我打死你!”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昨天买了一个巧克力甜筒,刚吃一口,女儿来了句“好像屎粑粑啊”,顿时觉得索然无味,随手递给老公吃。

  老公嗷呜就是一大口,女儿兴奋地大叫:“爸爸吃屎粑粑啦!”

  “不许这样说!”老公喝止她,并举起巴掌吓唬她。

  女儿见势不妙赶紧跑,一边跑一边笑嘻嘻地喊:“臭爸爸,吃粑粑,放臭屁,拉粑粑……”

  呃,女儿最近似乎有些“恶趣味”:

  每次上完厕所,她都再回头看看小马桶,问我:“妈妈,你看我今天屙了什么形状?”

  玩“会说话的汤姆猫”,每次都饶有兴致让它放屁,还非要我陪她一起欣赏。

  跟奶奶一起上完厕所,问我:“为什么奶奶的尿黄黄的,我的尿水水的?”或者“为什么爸爸的便便像八宝粥,我的像冰淇淋?”

  我呕……

  长着一副天真无邪的可爱模样,却痴迷于屎尿屁,满嘴脏话,真让人头疼啊!

  跟同龄的妈妈倾诉我的烦恼,原来大家都差不多,谁还没当过“臭妈妈”“屁妈妈”呢!

  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玩,提起脏话就兴奋不已,那“畅聊”的热情,堪比男人聊球赛、女人聊包包!

  孩子为什么喜欢说脏话、甚至说狠话

  (1)进入诅咒敏感期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一般孩子在3~4岁时,语言能力发展较快,他渐渐意识到语言是有力量的。

  会尝试着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力量”去影响周围的人。

  他很快发现,有些话,比如“屁”“臭”“打死”之类负面的语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回应(比如家长会愤怒),就觉得这些话特别厉害,会频频使用,以获得更多关注。

  所以我们通常会发现:

  越呵斥孩子别说脏话,孩子说得越起劲。

  家长的反应越激烈,孩子越觉得说脏话好玩,就越想说。

  有这些表现的孩子,说明进入了“诅咒敏感期”。

  所以,千万别急着给孩子贴上“说脏话”“不文明”之类的标签。

  他们只是发现了语言的威力,想验证验证而已。等孩子过了诅咒敏感期,就会恢复正常。

  (2)寻求关注

  疫情期间,我一直在家办公,对女儿不免有所疏忽,有时候根本顾不上她。

  有一次,我正在修改一个方案,女儿又过来捣乱,我随手推了她一下。

  这下可捅马蜂窝了!她重重地拍打着键盘,一边拍一边放着狠话:“我要打死你的电脑!”

  我更烦躁了,脱口而出:“你敢打死我的电脑我就打你!”

  她的眼泪很快涌出来了,可依然倔强地说:

  “坏妈妈!我以后再也不陪你玩了!也不跟你亲亲了!也不跟你睡觉了!也不让你吃我的零食了!也不……”

  她一连说了很多个再也不与我一起做的事,看着她泪眼婆娑的样子,我突然很内疚。

  这些狠决的话语,何尝不是她内心情绪的释放?

  她怪我忽视了她,又不会表达,只好用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表达自己的不满。

  我心疼地抱抱她,她一边抽泣一边说:“妈妈……陪我玩……”

  (3)模仿大人

  闺蜜的儿子也爱说脏话,为此她没少跟老公吵架。

  比如,儿子不小心打翻饭碗,一句“我靠!”脱口而出。

  用彩铅画画,太用力折断了,竟然来了一句“!”

  最离谱的是,吹空调后感冒了,奶奶给他喂药,他不愿意喝,竟然骂:“臭奶奶,我烦死你了!”

  闺蜜刚批评了儿子一句,他又说:“屁妈妈,我要爆了你!”

  “我靠!”“!”“爆了你!”这些都是老公的口头禅,打游戏时尤其喜欢爆粗,儿子耳濡目染,学了不少脏话。

  《儿童行为心理学》一书中说:

  “孩子说脏话,绝不可能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一般来说,一定会有一个模仿的源头。”

  6岁以内的孩子,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此外,某些动画片、电视节目可能也有不文明用语,也会成为孩子说脏话的源头。

  孩子说脏话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如果惩罚不当,孩子容易产生不好的语言习惯,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和以后的人际交往。

  可以试试这样做:

  (1)不要大惊小怪,以平常心对待

  说脏话狠话仅仅是孩子一个阶段性的行为。

  6岁以内的孩子还没有文明道德的概念,他一开始说脏话仅仅是因为好奇,甚至会笑嘻嘻地说,好像在说一句“你好啊”。

  事实上,越阻止他可能越有兴趣。

  如果我们完全不把它当回事,冷静地面对这种行为,并善加引导,他们觉得说着无趣,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不说了。

  所以,当孩子说脏话时,与其批评甚至打骂,不如以平常心对待。

  当然了,以平常心对待不等于听之任之。如果孩子一再挑战我们的底线,一定要让他明白:说脏话是不受欢迎的行为。

  比如可以对他说:“你这样说我很不开心,如果你再说,我就不跟你玩了。”

  让孩子自己体会被冷落的后果,他就会明白脏话会让他失去朋友,从而有所收敛。

  (2)用更有趣的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闺蜜儿子说脏话时,孩子姥姥是这样引导的:

  当儿子跟着爸爸说“我靠”时,姥姥问:“‘靠’是什么?有天那么大吗?不如我们说‘我的天哪!’是不是更厉害?”

  当儿子说“屎粑粑”时,姥姥说:“屎粑粑黄黄的呢!我们想想还有什么是黄黄的?香蕉,梨,你的小汽车,艾莎公主的头发,还有……”

  当儿子说“屁姥姥”时,她说:“你知道屁是什么样子的吗?我给你找一个屁的故事吧!”

  然后打开凯叔讲故事APP,搜到一个故事《呀!屁股》,播放给孩子听。

  不知不觉,闺蜜儿子就被有趣的故事吸引,忘了脏话。

  用惩罚的方式回应孩子的行为,孩子要么只记住了惩罚,要么越发觉得“脏话”好玩,唯独没学会更好的表达。

  用温和、友爱的语言去回应孩子的行为,孩子就会学到温和、友爱的表达方式。

  (3)净化孩子的语言环境

  儿童对词语的使用和解释来自于成人,来自生活,尤其来自父母。

  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先改掉说脏话的习惯,给孩子创造一个干净的语言环境。

  同时,帮孩子过滤掉一些不好的动画片、电视节目等。

  当孩子身边的大人都使用文明用语时,孩子的文明教养也差不到哪里。

  (4)倾听孩子的心声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说:“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无论孩子说“妈妈我爱你”,还是满嘴说脏话,我们都爱他。

  爱孩子,不仅要关注他说了什么,还要体察他没说出口的小情绪。

  当孩子任性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爱和陪伴的时候。

  多听听孩子的心声。

  读懂孩子的欲言又止,听懂孩子的言外之意,和各位父母共勉~图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