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爱你,马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爱你,马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2-04-26 03:03: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爱你,马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我爱你,马顺》是一部由朴兴植执导,文素丽 / 李在应 / 尹珍序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爱你,马顺》精选点评:

  ●男孩的成长,求不得,爱离别。不断地失去,失去童稚失去迷幻失去依靠;不断地获得,获得责任获得成长。

  ●影片记载童年往事,内容因为真实所以动人。愿天下所有孩子都有妈妈,所有妈妈都健康。

  ●这么好的电影竟然没有人评论,可能看过的人不多吧。成长故事,懵懂的青春期,有亲情有友情,有笑有泪,最后一幕主人公幻想中的景象是一种价值的反思吧。

  ●极出乎意料,很好看

  ●用失去换来成长恐怕是成人路上最无奈和伤感的事了。“没有遗憾和痛苦”,没有遗憾和痛苦还特么叫人生么。

  ●生活如此多艰。

  ●很多普通老百姓是活在政治之外的,那样会开心点。

  ●性成长

  ●后期有点萤火虫之墓的感觉

  ●成长是生离死别,是爱而不得,是胆怯,是背叛。

  《我爱你,马顺》观后感(一):在残酷的离别中迎来青春

  你开始爆青春痘了,也许对着墙上的明星海报就暗生情愫。

  隔壁住着个小姐姐,可以承载你的幻想与白日梦。

  院子里有个傻大个儿,人人都说他有点那啥。其实他对你挺好的,但是大家都烦他,你觉得你也应该。

  你有个酷酷的同学,打小的玩伴。后来他搬了家,留了级。跟你们这群小鸡仔比起来,他简直是个“社会青年”。可是你知道,他人一点儿都不坏。但老师实在不喜欢他,巴不得这学期就把他开除出去。

  你爸经常出差,你妈下了岗跟着人做保险卖安利。你们家生活条件不如别人,全楼最后一户买冰箱。你妈很土,但对你关怀备至。你神烦她,其实心底也关心和爱,嘴上却羞于承认。

  有的时候你甚至想,如果是捡来的就好了,这样就可以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怎么样,是不是似曾相识?

  不知是情绪节奏,还是人物设置贴近生活的缘故,这部片子有种强烈的读自传体小说的感觉。于是伴随着感人的渣画质,被一路拉拽着看到剧终,差点泪目。那么多细节,都与自己儿时所见所感的体会相叠。马顺是发生在韩国的故事,但与我们八零后的经历何其相似,连恶作剧的幸运信,都妥妥在同一平行宇宙里。

  然后突然就想起一位小学同学,初中同校不同班。他总说自己的梦想是当警察。中考冲刺阶段,像他们这种分数低又淘气的孩子,被老师劝退了一批回家里复习。他离校那天我们恰好在校门口遇见,他一边往外走一边对快要迟到的我说,“你这么时候才来啊”。几小时后,学校里沸沸扬扬传遍了他和几个伙伴去学校后身的河里游泳,结果不幸淹死的消息。

  从童年到青年,除了毕业升班那些自然而然的分开,大概每个人都会面临经意间不经意间的离别吧。剧中的小男主只是被放进了更为极致的环境,亲情友情爱情全面接受了考验。

  那时候可曾希望快快长成大人,就可以把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二十几年过去,方知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颠覆性修改人生的机会,不存在的。但是点滴之间的改变,要相信,大概随时都可以。

  《我爱你,马顺》观后感(二):Bravo! My Life

  看了电影才知道Bravo原来是个叹词,叫好的意思,应该是来源于意大利语。不知道这部电影的韩语名是什么,但英语翻译很到位,中文译的更直白---我爱你,马顺,译成我爱你,妈妈也未尝不可。

  来看看电影吧,很温情的影片,小人物,小故事,细腻的画面,细腻的生活,细腻的感觉。一个14岁男孩子心理情愫和成长,让我们重温童年。

  朴正熙总统被刺杀了--报纸上头版头条刊登的这条消息并没有引起光昊和他同学们太多的兴趣。“遇刺”那种名词对他们来说显得遥远而不解,还不如偷窥隔壁女房客俯身时敞开的领口有趣……

  初中生朴光昊就是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第一次对女性产生了幻想。在梦中,赤裸的云婌温柔地抱着自己,而她的胸部正对着……光昊“冲动”了,没有经验的他将弄脏的内裤塞进别人家的墙里,却被同街道的弱智者在明发现并举在手中大声歌唱。羞愧的光昊一直追到了家门口,但真相已经败露,妈妈(马顺)毫不遮掩地说笑令光昊更加无地自容。

  有一天,不知是谁给光昊寄了一封信,信上说如果复制信的内容给别人自己就会得到七年的好运,反之就要得到三年的背运。经过深思熟虑光昊写了许多。

  一封塞到了喆豪的抽屉里。作为过去是邻居的喆豪对待光昊是友善的,即使大家都喜欢揣测他那只总是插在口袋里的左手是自己剁掉的还是被小流氓剁的。喆豪随手扔掉了那封信,但不久就因为光昊的“告密”被退了学。退学的那天,喆豪砸碎了教室所有的玻璃,泪流满面的他恶狠狠地望着光昊。透过支离破碎的玻璃,光昊被那张因愤怒扭曲的脸吓呆了……

  云婌跟妈妈也收到了光昊写的那种信,带着大人的自信她们并没有当回事。在回家的路上,光昊还顺便送了一封给在明,在明开心地将信高高地举在手中。

  此后不久,云婌的爸爸也去世了。妈妈因为生病回了娘家,光昊开始独立照顾自己与妹妹的生活。直到妈妈去世的那一天,光昊终于发现妈妈的存在对一个家庭的重要。心碎的他面对妈妈的遗像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口中不断地念叨着:对不起,妈妈。马顺,我爱你,妈妈!

  当早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屋内的时候,光昊被穿着校服的在明叫醒。出门时光昊惊奇的发现妈妈已经准备好了黑豆饭,左手与右手一样完整的喆豪也推开门加入了早餐的行列,云婌穿着护士服异常美丽。大家笑啊跳啊,幸福在光昊脸上绽放……

  在舒缓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那似曾相识的画面让人唏嘘不已。艺术是源于生活的,生活则源于身边,今天的一点一滴才能汇成记忆中美丽的长河。

  向马顺妈妈致敬!

  《我爱你,马顺》观后感(三):别人写的影评,很不错,但是名字搞错了

  转个影评!

  故事很简单,在70到80年代,一个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一段生活,来表现整个青春的离别、躁动、反叛、回归。

  主人公是一个叫岗镐的小男孩,爸爸是在沙特阿拉伯工作,母亲做着一个推销化妆品的工作。

  在他周围,生活着比较好的朋友绮豪,还有傻子宰明,还有一心想当护士的恩诗。

  岗镐与他的母亲相处不太融洽,不喜欢母亲因推销化妆品而浓妆艳抹,因此他喜欢上了住在他家的恩诗。

  直到所有的朋友都因为种种原因离去,恩诗也离去,岗镐才认识到母亲的爱的伟大,但是等到他想珍惜的时候,母亲就死去了。

  母亲对岗镐常常说的一句话:吃饭了吗?无论是在化妆,在洗菜时,她都是这句话,直到岗镐失恋对她说后,她才不说这句话。

  影片在塑造母亲是很成功的:岗镐在为恩师想入非非的时候,母亲非拉上岗镐去教堂。在公车上,母亲为岗镐抢了一个座,喊他,他理也不理,别人实在看不过去喊了他一下,他的回答是我不认识她。

  在教堂里面,母亲在喝茶时发出很大的声音,而教堂的女堂主是很安静的在喝。岗镐在意乱神迷中叫了堂主一声:妈。导演用孩子的角度,通过对比,把母亲在孩子眼中的不美表达出来了。

  在后面的很多地方,这一对比又重复运用,注重渲染母亲的不美好。

  在回家的路上,他们遇见了傻子宰明,母亲是乐善好施的,她把母爱分给了傻子。母亲和傻子一起唱歌,这些在儿子眼中是:他们是一样的。言外之意是母亲是和傻子一样傻。

  在儿子第一次梦遗时,岗镐把内裤丢在外面,傻子把它交给母亲,母亲是微笑着把内裤洗了,并对很羞愧的岗镐说:你是男子汉了。岗镐失恋时,母亲让他拿个洗菜用的脸盆时,他骂了几句,母亲捉住他打他屁股,他很不耐烦的样子说:不要那样。

  这些对母亲的反感、对抗、伤害,在影片最后都是岗镐后悔没有好好珍惜母爱的原因。这些在前面做铺垫,为后来岗镐的自我忏悔作了伏笔。由于前面的层层展开,最后的煽情就理所当然,也因此更感人。

  母爱是平凡、伟大、无私的,通常都是凝聚在生活的小细节中。但是处在反叛期的青少年都是对这些所谓的带有唠唠叨叨的母爱是看不见的,常常是出现:子欲养,亲不待。等我们努力的寻找爱而一无所获时,

  才发现:

  爱就在身边。剧中的岗镐是我们漠视母爱的一个代表,所以最后他还是回归到对母爱深深的自责中。

  爱情,这个词用在这部影片中,好像是不适合的;但不用爱情好像又说不过去。

  岗镐对恩诗的感情,象对母亲,又象对成熟完美女性的渴望。

  在恩诗没有出现之前,岗镐就在经历青春期的躁动:看些裸画。在恩诗出现,更是添加了这份躁动:他开始看成人影片。不管是借递毛巾偷看,还是特意跑到她的房间偷穿她的衣服,都是这种躁动渴望的表现。

  岗镐一面有躁动的同时,也有另一种感情:她象完美成熟的母亲。影片中的恩诗是双重身份,所以她的出现都是清新靓丽的。

  第一次在岗镐眼中出现是一个剪影:恩诗隔着一扇窗在跳舞。镜头中出现的岗镐是脸上开始一点一点的变亮,这象是预示着他的生活将出现亮光。

  的确,岗镐的生活从此有了欢乐:一起看书,一起保守秘密,一起手挽手在路上走。

  岗镐的几次幻想都是在过程中产生的。

  第一次的幻想是因为恩诗看书看着看着哭了,岗镐由此产生要保护的冲动。在幻想里,他是可以对付坏人的。

  第二次是岗镐在恩诗的房间睡着了,恩诗回来安静的看着他。在这个梦境里,恩诗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也是可以为他敞开的。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一对母子似的朋友,他们一起打球,她把她的面膜戴给他,他做她打针的试验品。岗镐每天的盼望是早点放学,然后去见她。这应该是岗镐的一厢情愿,因此影片中忽略掉其他人的感受和感情。

  在表现岗镐失恋时用了对比,在前一分钟是拿着花急切的想看到她,后一分钟看到的是她和男生在一起。前后的音乐和感情都是对比的。

  还有一处对比是母亲和其他人与岗镐的对比,母亲等其他人在屋子里跳舞,岗镐刚好看到,这起到反差心情,扩大母子的心里距离的作用。

  最后一次看到恩诗是岗镐去看母亲的路上:一张恩诗为他打针的画。无关的妹妹看到拉住哥哥,长大的岗镐看都没看一眼。或许这就是长大的缘故。

  关于友情,影片中选了两种比较极端的:一个傻子,一个少了个指头的同学。这亮种人代表着青春期的两个走向,不是很反叛,就是很傻。

  反叛的同学是绮豪,他少了一个小指头,对他的前史都没有交代,只知道打架很厉害。绮豪在影片中出现次数很少,一次是对岗镐说:你妈做的面条很好吃,有人欺负你,告诉我。另一次是在上课中打败了体育老师。还有一次是绮毫因为被怀疑偷钱挨打,被辞退学的绮毫把学校的玻璃打碎报复岗镐。

  傻子出现是在追着岗镐喊另一个人的名字,再出现是拿着岗镐偷偷丢掉的内裤追岗镐,再后来是岗镐作了傻子的老大,再后来是傻子被精神病院的人抓走。

  傻子在被抓的时候紧紧的抓着岗镐,而岗镐一直没有抬头。

  关于友情的处理,总给人一些淡淡的忧愁和疏离感,也许这就是青春期的独特友情:猩猩相息,又无能为力,一任友情成为美好的回忆。

  在影片的最后是岗镐的幻想:

  所有死去的和失去的朋友或爱人都又聚在一起,一起跳舞。

  前面的所有人都七零八落,不知现在在哪,而影片最后是给了岗镐一个美好的幻景,无形之中有添加了寂寥的心情,不得不让人思考爱情、亲情、友情对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意义。

  岗镐的最后镜头是个特写。

  镜子里的岗镐在穿校服,把衣服整的整整齐齐,又很庄重的带上帽子,然后说:“我上高中了,你在看我吗?”

  这句话很有意思,不知他在对谁说。把每个人放进去,都象对你说;把剧中的人物放进去,又象对他们说。

  镜子的运用在每一部戏里都有讲究,在这部戏里同样运用镜子,它被放在最后,更有岗镐的自我觉醒和从新开始之意;还有导演的寓意:让每一个人都能面对自我好好反思,然后“为我生活喝彩”。这或许是导演被理解的渴望吧。

  这部电影继承了一贯的韩国电影的唯美、感人、煽情。

  但是除此之外,影片更有许多东西:寓教与人,反思,怀念,珍惜。

  一部电影怎么能看出好不好,首先要有故事,然后感人;其二是有东西在里面,或能引人思考,或能给人怀念;其三是电影语言运用的技巧。

  在这些要求里,这部电影应该都有,并且还都运用得不错。

  我是不喜欢韩国电影的。但是这部电影让我对韩国电影刮目相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