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白发阿娥及其他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白发阿娥及其他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4-15 00:2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白发阿娥及其他经典读后感有感

  《白发阿娥及其他》是一本由西西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发阿娥及其他》读后感(一):戳进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读懂老年人!

  “对白发阿娥来说,衰老与成长一样惊心动魄。如今她迈着笨拙的步子,向未知的未来走去,像来时一般。”

  第一次读西西,就读到这本会让我恐惧时光老去又让我直面“衰老”的书,真的对我心灵方面冲击蛮大的,而这本书也让我爱上西西这个作者。西西是一个香港女作家,作家梁文道曾评她是香港了不起的小说家,她还与莫言是至交好友,很是惭愧才读她的作品,但好作品不怕晚,此时此刻最佳。

  西西的文字犹如涓涓细流,就好像知交好友在与我浅浅诉说生活里的所遇之事,字字句句细腻柔和,可以潜入心田慰籍心灵。她笔下的白发阿娥,就如同我的父亲母亲一样,对衰老和死亡有用一种恐惧,这其实是而今老年人的常态。每逢年节过后家里家外只余下他们独自在家,孤独、寂寞会偷偷侵蚀他们内心,让他们恐惧衰老和死亡。

  阿娥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玫瑰少女,美丽、活力是年轻的她的标签;而如今她害怕冷气、害怕太阳、害怕见人,还要穿上尿布护垫。时光的推移,让阿娥不复往日美艳,她把她的一辈子都奉献在家庭里,她觉人生是一种“退化”的轮回过程,70岁时如十六岁,90岁了就如婴儿,要吃糊糊为继生活,她也接受了自己最终会成为一粒微尘的事实。

  阿娥是西西母亲的原型,她试图用阿娥告诉我们,在渐渐老去的父母,远比我们想象中的需要我们,在父母的世界里,除了可以靠我们支撑以外,更需要我们去理解,我甚至是觉得西西在试图让我们读懂、并看见老人的生活,感受老人的所需…

  这看似温馨治愈的小书,却击中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一直会想到我日益衰老的父母,看着他们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看着他们内心越来越脆弱,我懂了日子对他们来说已经不算什么,现在最珍贵的是孩子们最真实的陪伴。

  另外这个封面时也很是惊艳我。这两条不打结不收尾的红线,就好像“人生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活着”的黄昏人生礼赞,再细看它连接着六子联方的木榫结构,我觉得好似明白这是老年人再也无法将过往的日子拼接起来,在时代迭送期间只能通过自我缝补,才将日子一一串起。

  西西写到:“白发阿娥知道自己是一座古老的时钟。从破旧房子的墙壁摔到地板上,吐出所有的螺丝和弹簧,再也砌不起来。”砌不起来的老旧钟与装不起来的六子联方,都是白发阿娥那老了的岁月,都是而今那些留守老人的岁月。

  《白发阿娥及其他》读后感(二):我突然开始害怕晒太阳

  西西先生在右手因放射治疗受伤后,用左手写了这本小说的序言,序言中言明自己并非被缪斯眷顾的人,本书中部分为右手所作的旧作。庆幸的是,纸笔都不分左右,使得自己可以继续创作,只是创作的慢了一些。书中整体分为两卷,《白发阿娥》和《其他》,书中含有过去的苍老,也有对未知的未来的期待,一如我们的人生。

  《白发阿娥》部分的八个短篇横跨二十年,呈现了在城市中的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城市对于年迈的老人而言,发展速度过快,整个城市都在向前,只有老人好似在后退。白发阿娥,生于宣统年间,她也曾是一个玫瑰般年纪的少女,但是随着年龄渐长,她逐渐跟不上这个潮流的时代,老无所依的无奈也开始侵蚀她的生活。时代的跌宕起伏,总是让人心生敬畏,那些存在于生命之中对现实的反思,才是对我们最为重要的事情。

  白发阿娥对于上街总是有着恐惧的,于是家中的子女总是临时决定,以便阿娥不会为了这件事过多烦忧。“这些年来,小小的城市早已闹起人满为患,活着的人和逝去的人都在找寻栖息的地方。”年老的人建设了城市,却在年老之时逐渐被城市抛下,我们是否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也会看着高楼迭起不知所措。

  在短篇的最后,白发阿娥发现她的人生就是成长然后衰老退回,回返童年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开始是身体的变化,然后是吃的食物的变化,最后是机能的变化。当她终于需要穿上纸尿裤的时候,她觉得她已然和婴孩没有区别,她以为自己很快就会变做微尘,但是她只是逐渐老去。白发阿娥嘲笑老天是狡猾的物主,他会将他给予你的所有,一件件、一点点慢慢地收回,而当事物都被收回之时,也是离开的时候。

  《其他》部分的短篇则为西西晚年所写的,风格多样、且部分带有先锋气息。第一篇《解体》就极具先锋气息,文中的标点符号很少,还加了备注“本文为先锋实验小说,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特殊含义”,虽然我并没有理解这些标点符号的用意,但这也确实属于先锋的范畴,就是不理解就是不会理解的。

  在这个短篇里面也涉及到了一些哲学问题,比如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什么,这些我们虽然不会每天思考的问题,却一直环绕在我们的周围,偶尔就会突袭我们的思想。这世上,不生不灭的只有物质,但是由于我们人类不是物质,所以我们有生也有灭。我们体内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可以度过怎样的生活,虽然不像动物一般,完成了生命的延续就可以壮烈死亡,人类拥有爱、慈悲、梦想、思念。

  《白发阿娥及其他》读后感(三):封面上为什么会有一根红线呢?

  《白发阿娥及其他》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让人震撼的。 六艺的方块上,横锁着一根红线,红线的尽头,在封皮之外逗引着,让人每每见到,都生出一份想拖拽的念头,可你知道你不能拖不能拽,这份红线像你的记忆一样,一旦去拉扯,立刻溃不成军。 这个设计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这本《白发阿娥及其他》前段的白发阿娥部分,就是这么一份属于老年人的如丝如线,一丝一缕的回忆。

  西西的这本书中有非常多精彩的小细节,往往在不经意间,就给你猝不及防的一击。 关于阿娥的一共有8篇,写作的时间跨度是20年,从第1篇,也就是1980年写作的《春望》来说,里面的阿娥还不叫做阿娥,作者还以陈老太称之,那个时候作者西西大概还没有想到把这个写成一个系列,那个时候的陈老太也就是后来的阿娥,已经经常感叹自己老了,自己这个宣统年间期已经出生的人老了,但是我们看了后面就知道这已经是这个系列中她最年轻的时候了,那个时候她才67岁。 这篇小说的写作风格也奠定了整个阿娥系列的基础,那就是用细节筑起大厦。 《春望》就是母女母婿姨甥之间的各种碎碎的对话,但是里面的信息量极大,看的时候就如同我们经常看新闻的时候,底下滚动播出的拉条,一眼扫过去觉得很平常,但是随便定格,你就能在定格的文字中读出许多。 我随意定格了两句对话。 一句是美华和明姨之间的对话。 “起初还以为不过分别一年半载。” “忽然许多年就过去了。” 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看多了那个时代的变迁,这两句话不需解释,就让人不胜唏嘘。 “让我明天就写封信去。” “要不要今天晚上写?” “吃完饭写。” “还是明天写。” “是的,明天写,就说:欢迎你们到香港来。” 这一组看似非常细碎的对话,仔细品来,是母亲对内地亲人到来的一种迫不及待的期盼,和孩子对那些只在相片上熟悉的亲人的一种本能的拒绝,二者之间不动声色的推拉。

  特意选了家中最有年代感的一块布来配称这本书。

  从第二个故事到第八个故事,白发阿娥的形象已经形成了。作者依旧是用各种细节写阿娥:识字不多,但是努力地融入新生活的旧移民。 曾经的玫瑰少女,现在的白发老太。 比如她写到阿娥意识到自己老的时候,是发现别人收集用的古老钱币,自己好多都亲眼见过。这种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是我们不经意间点开一个怀旧老歌集锦,准备去怀一下别人的旧,忽然发现里面是自己当年唱过的歌。 在老人的眼中过去总像是加了记忆的柔光,和现今对比起来,现今的社会总是那样的不如意不满意,比如阿娥和对面的九叔几次对话,两个人都在感慨今不如昔,可是他们大抵是没有想过,过去的岁月中,其实也有无穷无尽的麻烦与灾难,只不过那个时候年轻,他们从来不当一回事儿罢了。老年人心目中的社会现在不如以前,剥掉他们不愿意承认的外衣之后,里面露出的残忍内核就是,他们的精力已经不足以应对日常的生活。 西西就是用这样的大量的细节写出了阿娥的日渐衰老,也让读者借由这一个个体而感受到了整个白发群体的无奈与悲哀。

  《白发阿娥及其他》读后感(四):当西西遇到了白发阿娥,一幅生动温情的晚年生活场景揭开序幕

  这本《白发阿娥及其他》相信是许多西西迷今年最期待的书了,年近九旬的老人很难再提笔写文,加之岁月带来的身体疾病侵蚀了她的右手,以致这本书的序言只能靠左手画圈,繁体字化成简体字一笔笔完成。好在对母亲的思念帮助她找到了余阿娥的故事,年近七旬的她面对生理机能的衰老,病魔的侵袭,对于死亡的恐惧,将生命和晚年生活的思考记叙成文完成此书。

  整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余阿娥”的故事,另一部分则是西西晚年对于文学风格的探索,写下的一些带有先锋气质的短篇。

  本名余阿娥的她生于一九一零年,历经时代变迁移居到了香港,六十岁以后头发发白,于是被人称之为“白发阿娥”。身体机能的衰弱,白发阿娥对于死亡的恐惧日益加深,时常半夜做梦,一次她梦见了窗子外有四条水蛇,坐立不安,头痛难忍。她的孩子每日早八晚五的上班独留她一人在家。唯一的消遣方式便是看那重复播放多次的电视连续剧,即便TVB如此高产,也满足不了每日9小时的连续刷剧,她没有任何爱好,不看书,不听音乐,不种花不养鱼,不喝下午茶不逛街,广场舞也不跳,哦香港没有。每天面对的就是四面墙,所有的时间就是呆坐,偶尔的一点话题便是邻居的吵闹。她的孩子们想尽办法比如找来罗姑娘给她讲《圣经》,罗姑娘性格温婉,对人有耐心,白发阿娥十分喜欢她。也是罗姑娘让她在书中获得安宁,她每周还去礼拜,最后神父还给她取名为“罗莎,意为玫瑰”,与罗姑娘同姓的她甚至是把她当成了心中的宗教,能够安心多睡一阵子不做噩梦了。

  但真正消磨白发阿娥晚年时光的却是在香港极其火爆的赛马活动,阿娥在这之中找到了晚年的激情。收音机里每日传来的是各种赛马评述,她开始关注各种赛马节目,甚至最后直接下注还赢了。当精神生活匮乏的阿娥遇到了赛马,一种有物质回报的产物便是灵魂寄托之所。她不再如嫦娥般从早到晚的吟哦,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在做着各种赛马投注学习的安排,连远方亲人的信都懒得回了。赛马的几年,白发阿娥的头发不再生长那因苦闷和衰老带来的白发,所有的不如意都不如她的赛马重要。每天生活的必备便是放大镜、报纸、拍纸簿,尖嘴的原子笔,剩下的时间就是买买菜看着电视中的做菜节目,一切都变得有序且有趣了。

  时间推移,阿娥的身体也不允许她这么规律的生活了,人的一生是个轮回,阿娥的角色再次回到小时候,她需要有专人照看了,女儿控制她的一日三餐,吃什么喝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还需要有人给她洗澡,清洗身体的脏物,最后还得为她包上尿布,用上卫生护垫。她在生活的裹挟下缓慢接受时代的产物,接受火葬的事实,接受自己即将成为微尘的事实。

  可生命的终结正是一个人新生命的开始,在女儿的建议下,她开始写信,写回忆录把自己经历的事情一点点写下来,于是《白发阿娥与皇帝》、《他者》、《照相馆》的故事被写出,这几篇总有一种是阿娥写出来的感觉,我想是西西在用母亲的视角写,或者母亲曾经提过这样的思路又或是自己开始撰写的吧,这些就不得而知了,看到她笔下阿娥晚年生活场景这些就足够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