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仁德上人 真修与研教的相关文章
仁德上人 真修与研教
1.切莫 遗忘 有三种:莫忘恩重善 知识 ,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 正念 与正知。 2.恒需忆念有三种:恒念传戒之 上师 ,恒念示道之 佛法 ,恒念律仪与 誓言 。 3.恒时应具有三种: 身体 恒时应有心,床榻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 放松 。 4.急须忘掉有三种:急须忘掉生贪友,急须忘掉生嗔敌,急须忘掉痴睡眠。 5.恒需 谨慎 有三种:众中出言应谨慎, 独处 行为 应谨慎, 平常 观心应谨慎。 6.恒需 隐秘 有三种:隐秘 自己 之 功德 ,隐《仁德上人 真修与研教》的相关文章列表
日期:2019-05-31 08:15:47 点击:32 好评:0
应是随缘应机,也就是做人必须要面对当下的一切现量境。面对当下的现量境,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对一切境相都能清楚地明白,一切境相皆是缘起性空,一切现象都是梦幻泡影不可得。对一切的境相只是知道清楚明白,不动任何的爱憎取舍之心,这就是应无所住。在达到...
日期:2019-08-01 10:51:59 点击:75 好评:0
向别人说自己的优点、长处、所做的好事善事、所发的好心善心,总是满心欢喜,越说越高兴,越想越有兴趣。实不知,当下有自我表现、自我欣赏、自以为是的心并不究竟圆满。既然想说、要说,为何不用同样的欢喜心、乐趣心、高兴的心,向众人诉说自己心中的阴暗面...
日期:2019-08-13 07:45:16 点击:40 好评:0
真修必须先从闻思也就是听法开始。明白了修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明白了做人必须要修行,这是做人必不可少的唯一正道。所以才发心持戒、修定,开发本有本能的真智慧,也就是不着一切相,没有私心、贪心、欲望、追求,没有心中的一切挂碍、得失、名利、情爱等所...
日期:2019-07-25 08:16:56 点击:29 好评:0
要没有丝毫疑惑地相信,修行解脱道就是要把握自己当下现前的一念心。自己的当下一念心清净,则一切清净。自己当下能明了一究竟,就能做到一切究竟。因为因与果没有间隔,是绝对的同时存在。因的当下即是果,果的当下即是因。因即是果,果即是因,无二无别,当...
日期:2019-08-10 08:29:31 点击:49 好评:0
禅宗,名性宗,又名心宗。就是只论见性解脱,不说方便,不说次第,不说任何的有为方法,也不讲什么改心、变心、转心的有相法,只论见性是佛,一悟即佛地。一了百了,一清净一切清净,一解脱一切解脱。见性不着相、不动心是本体的灵知空性,动心是本性法身的妙...
日期:2019-06-23 08:47:15 点击:54 好评:0
我们无论是修禅,修密或修净土,从方法形式上是有所差别,但目的都是一个,为了能达到自己的心不被境所转,不动自我的知见、意思、分别心,做到遇事来临,如如不动心,也就是说修学一切法门的目的都是为了安心。 如果自己的心不安,就会动乱,就会难过,就会...
日期:2019-08-25 10:57:21 点击:26 好评:0
由于着相才产生分别心;由于分别心才产生执着心;由于执着心才会产生爱憎心;由于爱憎的心才会产生取舍的心;由于取舍的心才会产生无量的自我烦恼;由于烦恼才会有生死;由于生与死才会产生轮回。再接着由轮回才有生死;由于生死的种种痛苦,才会有烦恼;因为...
日期:2019-03-16 17:20:05 点击:61 好评:0
凡是修行几年几十年的老修行者,都要认真地总结一下。你自己几十年的修行,听闻佛法,念佛念咒,修学无量的法门,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你究竟得到了什么呢?你最终要想得到什么呢?你还想能得到什么呢?你处处找佛求佛,了了常知一尊活佛就在你身边,你为...
日期:2019-08-08 10:55:54 点击:42 好评:0
我们常常戴着眼镜看别人,而不能回光返照自己,拿着经律去对照别人,看缺点毛病。为何不能检点一下自己如法不如法,只要自己如法、自己正确,无过失毛病,别人怎样与我有何相干?佛就是为我一人而成佛,是为我一人说了三藏十二部,来度脱我一个人,与别人无关...
日期:2019-07-12 08:36:48 点击:30 好评:0
普通善知识特点: 一、修习大乘佛法,是一位大乘行者。 二、对于大乘教法非常了解,对于各种法门亦十分精通。 三、具足圆满无漏的菩萨戒。 四、具菩提心,愿利益一切众生,愿将正法传给一切众生。 事实上,要找到一位具足以上四个条件的善知识是很困难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