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陶渊明传论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陶渊明传论的读后感大全

2022-07-14 09: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陶渊明传论的读后感大全

  《陶渊明传论》是一本由李长之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22-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陶渊明传论》读后感(一):与陶渊明作伴,种田、赏花、饮酒

  如果你穿越回古代,你是选择当官,还是选择种田呢? 当然是当官了。 但是在古代有一个人是选择了种田哦。 啊?谁啊?他怎么会选择种田呢? 大名鼎鼎的陶渊明啊!

  说起陶渊明,大家可能马上会想起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想起他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还知道陶渊明是东晋诗人,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可是,除此之外对陶渊明就没有太多的了解了,可以说陶渊明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最近看了李长之所著的《陶渊明传论》,让我对陶渊明这个熟悉的陌生人多了一些了解。 李长之(1910-1978),拥有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等多个头衔,代表作有《鲁迅批判》《孔子的故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李白》等。其中,《鲁迅批判》是至今为止研究鲁迅的学术领域中引文率最高的专著。也是唯一一本经过鲁迅本人批阅的批评鲁迅的专著。 《陶渊明传论》一书里共有:陶渊明的两个重要的先辈——陶侃与孟嘉、陶渊明的一生及其作品、陶渊明论及附录等四部分的内容。 陶侃究竟是不是陶渊的曾祖父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有所争议。我所查询到的资料很大部分都说: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父。但是也有洪亮吉等人主张陶渊明并非是陶侃的直系后代。关于这个问题,李长之的观点是:不必纠缠在陶侃是否是陶渊明的曾祖上。陶侃是陶渊明外祖母的父亲这点是无可厚非的,陶渊明本人对陶侃是崇拜的,在《命子》诗里说陶侃比桓温、桓玄、刘煜等人都高明很多。陶渊明在性格、爱好及政治态度等受到陶侃的影响。 李长之把陶渊明的一生分为29岁前、29至41岁及42至63岁三个时代。在这三个时代中陶渊明所生活时代的政权更替频繁,军阀割据严重,他的生活及思想在每个时代也各有所不同。 或许很多人觉得陶渊明是超乎时代的,但李长之却认为陶渊明绝不是游离在那个时代之外,他是与时代传统相递接着,是另一个时代开拓者。 陶渊明的一生中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他最后一次出仕是在公元405年,任彭泽令,在任八十多天写下《归来去兮辞》后便辞职归隐。我们所熟知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便是发生在这时。这时候的陶渊明政治态度比较明确,思想也进入了成熟的时期,在耕田细作的时间里他与我们广大的农民阶级走得更近了。 我喜欢陶渊明的真,正如他写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的是他真正回归到真,回归到了自然,回归到内在的本性。陶渊明不论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下,即使是身处贫贱,却精神充盈,他就是这样的率真、简单、充实而又快乐。

  《陶渊明传论》读后感(二):陶渊明的悠然生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学语文课上学到陶渊明的这句诗时,就觉得心中旷然。“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更觉世间怎会有如此豁达之人。如果说穿越回古代,只能与一位诗人把酒夜谈的话,我一定会选陶渊明,沉浮官场数余载,心系百姓,却依然能心思洞明,见山水明心智,采菊种豆于南山下。

  这本《陶渊明传论》详实讲述了陶渊明的一生,从他的政治态度到仕途之路,从他的思想态度到传世诗作。作者李长之先生,文学评论家、文史家、翻译家,他的传记式文学视野开阔,并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耐读、有兴味、具有抒情性,最重要的是通俗易懂,把学术性和通俗性有效地结合起来、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这本《陶渊明传论》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让读者一边读,一边在心中勾勒出一个立体的陶渊明形象。

  陶渊明勤俭、能劳动、倔强,这些品格的养成与陶侃是分不开的,陶侃可以说是陶渊明的人生偶像,陶侃也是一位非常励志的大人物,出身微寒、以捕鱼为业却骁勇善战,他身上自强不息与反对浮惰的精神一直激励着陶渊明。甚至于这种勤俭、自强不息、鼓励稼穑、反对浮华游惰的习惯,可视为陶氏的家教。受外祖父孟嘉贵族气质的影响,我们在陶渊明身上也能看出高贵和镇静,所以才有了流传后世的这样一位充满多重魅力的政治家和诗人。

  李长之老师的传记作品,能够把传主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后世影响,不仅置于当代的背景,而且置于中国的文学长河中审视,尤能放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考察,给人以透彻明了的说明。之前读陶渊明的诗作,只觉得他的悠然生活令人敬佩,读了本书后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更能理解他为什么选择这种“采菊东篱下”的悠然生活。

  陶渊明的时代,就是一个士族没落,而军阀代起的时代。士族没落了,他也就有一种没落的感觉,他老是怀想古代,另谋出路——躬耕,他想靠自己的劳动,维持一个小天地,保留他自己的没落的情调,以及自己的思想体系。

  由于他对当时不满,他的作品里有着反映和批判的成分;由于他自己经过了穷困和劳动,他的作品里也有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的体会和同情;他虽然是不得已而劳动的,但既经劳动之后,也多少变革了自己——所以他的人格和作品终于有着很大的光辉。

  作者李长之老师从史料和陶渊明的诗作入手进行分析,向读者们呈现出了陶渊明的一生及其政治仕途和思想诗作。对一些比较能反映其人生转折的诗作甚至在书中做了详细的解读,他的诗作就像日记一样,不仅反映出自己的身世处境、政治思想变化,更能体现出当时政局的变革。

  陶渊明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代:二十九岁以前是一个时代,大概是过种田和读书的生活,那时候谢安和王羲之的文人之风对他影响很淡;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是一个时代,他做了好几次小官吏,也时常出门,多半是由于职务,所以我们在他的诗作中也能看出他的政治思想;四十二岁到死,就是六十三岁,是一个时代,这时他眼见政局动荡,诗人的陶渊明隐退起来,为了保持自由去躬耕,慢慢地把自己的生活理想化,遂有了我们见到的这个具有独特面目的思想的诗人。

  了解一个诗人的诗作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政治时代,我们读陶渊明的诗作,不能忽略他的生平,这本《陶渊明传论》中听李长之老师娓娓道来,讲述陶渊明这个孤独的隐士的一生。

  《陶渊明传论》读后感(三):陶渊明

  在城市里工作的人有的时候会觉得压力很大,可能都会在某些瞬间向往田园生活。这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是生活的一种可能,而这种向往的精神来源大概可以追溯到陶渊明这个著名诗人。

  最近我读了《陶渊明传论》这本书,这本书对于陶渊明的生平,以及个人追求,文学成就等方面都有的比较细致的介绍,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自幼家境贫寒,他在29岁时才出来做官。我想他也是有自己的政治追求的,但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想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从政大道并不容易。

  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是41岁,只做了八十天的彭泽县令就辞官归隐了。

  那时,县吏提醒陶渊明:“我们要穿正装、备好礼,恭恭敬敬的迎接。”陶渊明一听就怒了:“我连桓玄、刘裕都不愿意伺候,还能伺候这等卑鄙无耻之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人?”

  陶渊明选择了归隐山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成为了许多后来人模仿的榜样。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选择是无比正确的。而且当时的那种处境下,其实本身选择就不多,要么卑躬屈膝,讨好上官,要么干脆不干了。

  其实现在很多人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一方面是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之下,甚至没有一些个人的时间。但另外一方面又不敢轻易的选择离职,会想着,虽然累一些,但毕竟有人愿意付工钱。

  陶渊明的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足够勇敢,能够洒脱地离开,他坚信即便不做这个官了,自己依旧能够很好地生活下去。

  他的归隐也没有自我标榜的意思,他并不觉得归隐就比做官更高级,而是相比而言并不在意那样一个小官。事实证明,当他真的归隐田园之后,他的生活是自在的,即便需要自己去耕种,依旧可以“悠然”。

  苏轼说陶渊明是“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无论当官还是隐居,都表现得很坦荡,不让这些外在的东西扰乱内心。士人们纠结、舍不得放弃的事,而他从来就不在乎。

  作者说,陶渊明的诗是那样有着艺术性,同时又带有那样多的思辨的因素,在没落的情调之中却又有着傲然独往的神气,这正说明他的诗是像他那样一个身份的人在他那一个时代的反映。

  《桃花源记》中云:“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我也愿意相信陶渊明归隐后真的是这样的美好世界里生活。他是一名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有自己的原则与追求。

  陶渊明给我很多关于生活的启发,一方面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我们都可以享受其中,其关键在于我们真的愿意去过那样的生活。有些人喜欢在大城市里为了自己的理想打拼,有些人也愿意在田园里感受生活的美好。

  另外一方面是,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主见,以及自己的追求。我们要往什么方向走?要走到什么地方?要在什么情况下回头?当我们把这一切都在心里琢磨明白了,自然可以应对生活中的任何坎坷。

  虽然几千年过去了,陶渊明依旧是我的一个精神偶像,用他自己的言行实现了自己的追求,也成为了我值得学习的榜样。

  《陶渊明传论》读后感(四):回归本真,所求不过是一种平凡的人生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一生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被人戏称为爱辞官的陶渊明。

  关于陶渊明的田园诗,有人也曾戏称其很会种田,读他的诗句总能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如“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又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陶渊明本人的生平、著作、精神世界等等我们了解的并不是太多,甚至可以称之为浅显,而作为中国近现代陶渊明研究的扛鼎之作《陶渊明传论》将带领我们看到一个田园诗宗,一个孤独的隐士。

  《陶渊明传论》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小马BOOK出版的李长之人物系列典藏丛书之一,是李长之先生以陶渊明的两个著名先辈陶侃和孟嘉为切入点,结合陶渊明的诗歌、书信等作品,展现其一生的生活理念以及思想脉络的论著。

  在这本书中我们或将看到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陶渊明,也将从作者的视角下窥见陶渊明如何用尽全力,过上自己想要的平凡人生。

  陶渊明生活的那个年代并不安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此时的社会背景相较于其他诗人来说更为复杂,且乱象丛生。陶渊明一生也曾做过几次官,但他内心最渴望的还是自由与超脱,在从仕的过程中,几次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看尽官场黑暗,民生凋敝,最后毅然辞官回归田园。

  回归田园的他以一篇《归去来兮辞》与过往告别,开始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惬意生活。他将生活诗化,将日常琐碎写进诗中,在平凡而孤独的日常中参悟生命的本质。

  林语堂曾称: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渐形秽。他的诗歌虽看起来平淡,却不是那种平庸淡而无味的,而是将极致的绚烂归于生命的本真,用平淡的语言去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书中李长之称陶渊明将世俗与自己向往的世界分成两个不同的世界,由此便产生了更多的孤独之感。从《停云》到《时运》,再到《自祭文》,他的诗里透着可怕的寂寞,他以孤独为主旋律,将这种独往贯穿一生,就像诗中所述“存为世珍,没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

  陶渊明似乎早就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才能死得异常从容。在他所作《与子俨等疏》中将自己的生平、理想、所愿皆置于其中,让平淡的生活中展现真实的自己。就像李长之说的那样:性刚才拙的他,倔强的他,最后对死是在轻蔑着。

  《陶渊明传论》读后感(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陶渊明一生的真实写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很多人羡慕东晋诗人陶渊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殊不知他的心中,也曾有排解不了的苦闷。

  在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长之的《陶渊明传论》一书中,内容就通过对大量历史事件、诗词作品、文字资料等进行抽丝剥茧,从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这位自诩为五柳先生的隐士人生。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陶渊明处于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自然深受影响。为此,作者分别从以下三个阶段探讨了陶渊明的思想转变历程。

  作为中国传统文学史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陶渊明一方面像一位朴实的农民那样,勤劳、能干、不怕吃苦;另一方面,又像一位贵族精英那样,温和、含蓄、富有教养。

  作者在书中提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之所以在同一个人身上汇聚,主要是由于陶渊明对陶侃和孟嘉这两位祖辈的欣赏与崇拜。

  除此之外,社会风气、所受教育以及个人经历,也深深地成就了陶渊明。比如,他在《饮酒》一诗中说自己:“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归园田居》一诗中,又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从这些诗句来看,陶渊明在人生的前二十八年里,虽然家道中落,但总体而言是快乐的,有点像“不知愁滋味”的翩翩少年郎,爱读书,爱自然,偶尔沉浸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

  打破这一局面的是,穷困。在二十九岁这年,陶渊明离开了他的耕读生活,被迫做了一个小官,即江州祭酒。不过,很快勾心斗角的官场,让陶渊明引以为耻,又重新回归田园。

  更确切地说,也是从这一年,陶渊明开始了为期十二年的矛盾生活。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奔波劳碌,出任官职;而后又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屡次“拂衣归田里”。

  身逢乱世,军阀并起,道德沦丧,陶渊明对这样的社会风气是极度失望的。清高的品性,致使其和很多魏晋名士一样,转而在田园生活中寻找慰藉。

  最终,痛苦不已的陶渊明,在四十一岁那年,停止了摇摆不定的心,彻底弃了仕途,决心做一名躬耕的隐士。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庆幸的是只要不失初心,就还有梦想可以坚守。

  当陶渊明不再为出仕而困扰,劳碌的田园生活,反而为其带来了久违的平静。如果早年的耕读生活是无意识的,那么这种下意识的选择,无疑让陶渊明自得其乐。

  陶渊明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来自这一时期。正是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陶渊明的思想变得越发成熟。其孤傲高洁的处世态度,不仅自成一个世界,还开创了备受读者喜爱的田园诗派。

  于劳动中品味生活,于自然中获得救赎。陶渊明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何为魏晋风骨。因此,他的人生和作品有了很大的光辉,也吸引了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人的关注。

  虽然书中仅围绕着陶渊明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态度进行阐述,但整体来说这部传记作品兼具了通俗性与学术性,视野开阔,感情真挚,为今人了解陶渊明提供了非常好的视角。

  陶渊明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理想,李长之则为我们解读了其思想成因。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中华文化才有了根。这样的文士,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