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同》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同》的观后感10篇

2022-04-04 03:04: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同》的观后感10篇

  《大同》是一部由周浩执导,耿彦波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同》观后感(一):一朝天子一朝城

  《中国市长》是怎么获得拍摄许可的....?

  转型下的山西省大同市发展前景黯淡,城建落后,污染严重,经济转型面临瓶颈,大同市长耿彦波急切的想改变这一切。然而流水的将军,铁打的兵,耿市长任期降尽,为了能在任期内完成自己“文化大同”城市转型的规划,耿彦波马不停蹄的奔波在城市拆迁与建设的第一线:与拆迁户沟通,监督工程建设,向下属部门施压。他为他治下的城市彻夜失眠,他在离任那天泪流满面,他为大同这座城市殚精竭力。然而集权式的权利运作,个人意志与城市命运,市民们对于青天大老爷的期许,似乎也在以矛盾的姿态诉说着不同的话语。

  影片在中国目前的文化环境里是非常独特的存在,它由国人创作,目前却只能在国外播映,它极具记录价值,但是因为其本身的敏感性,在国内却无人敢认领。目前此纪录片由BBC发行播映,虽然是国内的纪录片,但是由于影片中有不少山西大同方言的对白,所以看起来略感吃力,很多段落只能对着英文字幕看了。

  最早认识周浩导演源于其十年前的纪录片作品《高三》,由于该片选择拍摄的高中是安叔的母校,自然便让安叔产生了对这个导演的长期关注,在《高三》之后,周浩导演一直在从事纪录片制作,有《龙哥》(关于一位社会底层吸毒者的纪录片)、《书记》(固原县委书记的跟拍记录片)等著名纪录片作品问世,导演周浩原是出身于南方系的一位记者,后转型纪录片创作,他的纪录片重点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从下往上,周浩聚焦过底层人物的生活境况,最近几年也拍出了《书记》、《中国市长》这样聚焦于政府官员的纪录片,由于角度拿捏的精准,这两部关于政府官员的纪录片在目前中国中下层的市县政治体系下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两部纪录片涉及了地区招商引资、拆迁建设、政绩工程、城市转型等等中国时下热门社会问题,这些政治环境下引发的社会问题大多数人已见怪不怪,但是我们却很少有机会能从一个地方决策者的细部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而周浩的《中国市长》便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角度去了解目前中国的经济境况和市县政治生态。

  从《书记》到《中国市长》,周浩在领导队伍中取材已经愈发如鱼得水,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记录之下塑造出影片的层次感,作为纪录片难能可贵。此外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制作出如此敏感的纪录片也确实需要胆识,《中国市长》捕捉的是大同市长耿彦波(现任太原市市长)在进行大同城市改造中的大量影像片段,影像中有不少市长卸下身份的人性姿态,展现了一位中国官员的侧影。本片聚焦的并不是事件,而是市长耿彦波这个人,并从人的角度展现了中国市县政治的很多细节,在经济环境、政治生态、社会阶层等多方面,通过人性的细部描来构建这部写实的现实画作。

  总而言之影片中的大同是目前复杂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而《中国市长》则是对时下中国社会的一次有野心有想法的记录,关于市长耿彦波在这个时代横截面中扮演的角色,最终也只能由历史来评价了,在这样一个细节丰富的时代横截面里,有太多需要去反思和揣摩的地方。

  《大同》观后感(二):圣人梦,市长梦。

  到成都的飞机上,我看完了《中国市长》。豆瓣上这部纪录片的“看过”人数是1373人。这很正常,大家这么忙,谁愿意管灰土满城的小城里发生了什么。

  但令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观众都将这部片子定义为一部歌颂主角耿市长的悲剧——他爱好古典诗词,谦虚的称自己的修养相比中国古代士大夫还差得远;他带头不用公车,出行都靠自行车,是手下人看不过去一定要让他坐车去工地;他热爱大同,认为大同如今的样子配不上这座城市天生而具的内涵;他疯狂工作,以至于妻子哭着找到正在会见宾客的他,抽泣着:“几天不睡觉,日子不过了。”他以成圣般的决心,希望未来的人们说起大同时,能提到有这样一个人,为大同“恢复”了能够匹配其千年来历史内涵的容貌。

  然而总有哪里不对。片中有两个女人,一个显然拥有良好的教育程度,普通话标准,思维逻辑清晰,她的房子是所谓“私建无证房”;另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住在窝棚区的自建房里,除了遮羞片瓦外四壁徒徒。两个人都即将在拆迁中失去自己的家,并且无法获得与商业房住户相当的赔偿。影片结束时,这两个女人仍旧前路未知。

  耿市长的城市改造计划相当于一场阶层重塑运动,总有些人将在这场浩劫中跌落谷底。对这些将要跌落谷底的人,耿显然并没有精力、也没有制度能够将自己理想的这些屁股擦干净。

  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是一次绝佳的暴利攫取机会,比如对耿市长依依不舍,却在一年后因贪污入罪的原大同市委书记;比如因豆腐渣工程向耿市长真诚道歉,背后却说“没见过这样的市长”的建筑单位领导。

  虽然导演并未直接呈现这些现象,然而可以想象到正在从中渔利的人,一定不知这一两个。以卑鄙为通行证的人,正浩浩荡荡跟在耿市长身后。因为耿所挑战的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帝王哲学。他想做的不是帝王,而是圣哲。而大家都知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耿的妙处,正在于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一行为的后果,但他并不在意。他说过两件事儿,观众可以借此一窥中国官场的奥妙。

  第一句话是他坐在会议厅里,对着镜头说他的想法推进得很困难,因为人事组织不是他说了算,而是市委。

  D指挥枪这一原则在和平时代的版本,是D委负责人事组织。在任何有D出现的政府与企业组织中,这是最为重要的做官常识。耿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意调动人选,直接反映的是D委书记在借此制约他——不论此人如何笑意盈盈,关怀备至,耿的人上不来就意味着耿做的再多,人民群众再如何留他,他都将只是大同的过客。

  第二句话也是对着镜头,他点起一根烟说:“从政这么多年,轻松不费事儿、又能做出成绩的事情我不也不是不清楚。”

  这句话揭秘了官场上最深刻的生态规则:乖乖做政绩在现有制度下是“双赢”的。向上,给领导长脸;对己,挣钱升官不难。至于百姓,他们要的只是安稳日子,只要不动他们的糕点,管你今日龙座上是谁。

  而耿在做的事情,相当于上帝要推翻世界重造一个,而他根本不在乎谁在这大洪水中浮起来或者沉下去。

  最终耿也被那些沉下去的人一起拉了下去。耿的调任和大同市W书记息息相关,不论他表现得如何“惊讶”。在自己将要下马之前先让可能的另一派别的继任者离开,这是政治场上的惯用手法。不管他落得什么下场,不要让下一位最有实力的人接替他是自保的第一要务。

  而满心力气都花在把蛋糕做大这件事儿上的耿,那最后的眼泪中,饱含的大概正是这种无助与遗憾——他要将大同建成文化之都的梦想,从来都不是大同人民的梦,甚至不是大同政府的梦,而只是他一人的梦。

  在中国,做梦是简单的,但睁开眼睛实现梦境时,最重要的是如何擦干净屁股。耿的市委书记做到了吃干抹净,耿却笨拙于此,结尾的镜头里,无奈与无助的眼泪在他脸上肆意的流淌,仿佛要留下点什么。

  幸亏还有这部片子,否则冬天的大学覆盖大同的城墙,唯有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大同》观后感(三):从耿市长身上,我看到久违的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大刀阔斧的实干精神,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我是觉得不可能都是他一个人处理,绝大部分细务肯定都是有下面的相关机构处理的,只是这里只拍到了他而不是做相关工作的下属,我们都看不到罢了。几百万人的级别,都这样事无巨细地处理,这是神仙也干不到的事。

  另外,大陆法律意识确实很薄弱,绵延千年的父母官意识哪是那么容易去除的。官员是这样子,老百姓下意识也是这样想,甚至于现在写下这个的我自己,问自己如果我是那个处境我会怎么做,六七成也许也会那样做。我觉得这真的是非常需要时间去改变的一点。

  中国目前可能只有富裕的北上广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这一点(只在上海生活过,其它几个是猜测),就像HK一样,所以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经济搞上去了,什么都会变得更好。在这之前,谈一切的一切,都是浮云。所以,我觉得我挺理解耿市长的。

  而且,窃以为,这种父母官,包办的做法(换个说法,不就是“为人民服务”了?),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的,完全制度化未免显得冰冷,而且这个制度由谁制定?又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在呢?不还是“为人民服务”吗。以制度、法制为硬件(体),“为人民服务”为软件(用),都不要过度,才是坠吼的。

  另外,这个党建党已经95年了,共和国建国已经67年了,改开以来的这个体制也已经运转了38年,底层真的大不如前了。从这些年山西官场断崖式腐败也能看得出来,耿遇到的是一帮什么样的上下级。这样的环境,也不得不逼得他去事事躬亲。

  :我觉得我在耿这,见到了第一代共产党人的风骨(从建国开始算)。有些做法不一定赞同,但这股精气神,让人泪目。

  《大同》观后感(四):破茧才能成蝶

  十多年前,在《南方周末》的周浩已经有二十万年薪,2002年他转身拍纪录片,在21世纪传媒影像工作室领起了比一些年轻记者还要低的薪水。做记者的时候,他总觉束缚,有时无意识地踩到线,也觉得再怎样客观也会附上媒体平台的色彩,所以选择做独立电影人,用自己的话语发言。现在周浩本质上仍旧是个记者,一个坚持客观记录的记者。他的独立纪录片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游走在规则边缘,呈现的是这个社会的现状。

  美国纪录片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说过:摄影机应该像墙上的苍蝇,不被人注意,从而真实地记录现实。结尾处的摄影师的和耿彦波的谈话可以让人直接体会到影片在拍摄的时候是足够安静的,耿彦波本人在都数情况下都忽略的摄像机的存在,这样拍摄出的影像极大程度保证了记录片真实度和客观度。

  这部影片名为《中国市长》译作“大同”,以大同市长耿彦波为例,试图描绘在中国独特体制下的想要有作为的政府官员的困境。其中夹杂着普通市民对耿彦波行事的看法,对中国政治体制的看法。开篇看似杂乱,拆迁重建的各种污染、民众对城市重建的抵制、承建公司及基层官员的不作为……导演直接将所有的事实陈列在观众的眼前,不加过多的引导便于人们自行感受镜头给人的意义,而不是预判性的给观众一个答案。

  莎士比亚说过“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人们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好比红楼梦一样,易学家看到了浅;道学家看到的是淫;理学家看到的是逆;哲学家看到的是乱;韵律学者看到的是混;文学家看到的是满。社会学家看到的是短。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感受就各异。在这部纪录片中,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一个阶层的代表,观众通过看他们看到的是在城市发展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针对大同市的未来,耿彦波有自己的思考。他希望大同可以以文化立足于中华大地,而不是一个资源开采殆尽的、污染严重的边缘城市。普罗大众则紧握自己的利益不放手,即使他们明确知道这一切只是不合法的梦幻。普通官员应付差事、尸位素餐。

  在影片中,耿彦波作为一市之长多次被民众“围堵”。他会插手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房屋拆迁、上学问题、甚至是新城区里一根下水管道的粗细。耿彦波在影片拍摄时已经五十五岁了,每天四点起床、凌晨入睡,睡眠质量全靠“安定”。在城市建设步入正轨的时候、在距离新年三天的时候,耿彦波被调离大同。虽然这些只是客观的记录,但还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个用心实干的人,没有得到其他人的配合和帮助,暗地里给他使绊子的人却是不少。这就是中国市长——被孤立、脆弱感性且强势、独裁。

  片中有一位母亲“Hui”多次出现,她大概也是读过一些书。她坚守自己的利益,将耿彦波比作秦始皇,认为他是君主专制。Hui代表的小市民的形象跃然屏幕之上,不反思自己错误,出了问题犯错的都是政府。另一位多次出现的女士Ying则更多地体现底层人民的无助和委屈,贫穷让他们没有更多地选择空间,领导者的关照总是有限的,他们始终挣扎在城市的底层无法摆脱。政府同情弱者,政府希望帮助每一个脱贫。Hua作为一个老者,两次出现在片中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第一次她作为这个城市的边缘人物出现,寻求帮助。第二次她则变得贪婪,用片中耿彦波的观点来说,她是来要挟政府浑水摸鱼的。这样的人物形象转变不得不说让人瞠目结舌。Hua是贪婪的具象化,虽然她看起来是值得可怜的,但是她本质上并不值得同情。

  影片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呈现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的。导演没有漏掉任何一个可以展现人性的细节,也没有多余一个人物。 短短八十分钟的影片,在围绕政治体制主线的同时近乎完整的刻画了在体制下的人民的意识形态。导演近乎完美的把自己想要告诉观众的现实和他对现实的讽刺融合在了冷静客观的一个个镜头中。

  这部影片的构图和画面等丝毫不逊色于它对思想内核的把握,多次出现的空镜头为感情的延伸加分不少。尽管受纪录片特质的限制,导演不会对现实本身加以改变,但他呈现现实的方式和角度是完全符合电影美学的。除去个别有特殊含义的镜头以外,几乎全部场景里关键人物都处于构图的视觉中心上。在后期制作时,视听语言的应用可以说恰到好处,在影片五十分钟前后的时段,画面里是大同新城因暴雨积水,道路不通的现状。背景音加入人们的合唱“红星照我去战斗”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又达到了一定的讽刺意味。

  影片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在第十五分钟,拆迁队和民众起冲突的时候,有一个人把一张毛主席的海报铺在了地上,路人说“要是毛主席在这,他敢这样?”这是对当权者的无情嘲讽。民众宁可回到毛主席在的时候,并不想要现在所谓的小康社会。在耿彦波的车上,有一个小的毛主席半身像,其多次重复单独出现在画面中。这两个镜头似乎在暗示:耿彦波这样的实干家才是秉承毛主席思想的、为人民服务的、优秀的政治家。耿彦波作为一个五十五岁的普通人类来说,他仍旧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实干是极其难得的,但人力所限难免在细枝末节的地方有所疏漏是可以理解的。毛主席的海报和半身像在影片中是一个意象的体现,代表的是心怀人民的政治家。

  不管是Hui口中残暴不仁的秦始皇、还是她眼中专制独裁的耿彦波,其实都是非常有想法的、优秀的领导者。优秀的领导者知道什么才能真的带给民众幸福,知道怎么做民众才有更好的未来。不会因为怕痛就不去医病,他们懂得蛹要破茧才能成蝶。

  《大同》观后感(五):天下大同

  很喜欢这部纪录片,题材特殊,内容敏感,表现客观,引人深思,值得一看! 作为山西人,虽然没有去过大同,但去年的时候突然间多了很多去大同小旅游的人(就是看看灯,逛逛庙等,普通人可以消费得起)这和城市建设是离不开的,我觉得这种社会治理事后看来是有意义的(如果按耿愿持续经营,没准会更完善一些),但不一定值得借鉴,城市治理更应该学习其优秀的内核!我觉得这是应有之义。 大同,光这个名字就已经立意高远了,不必多说,这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的文化,天下大同,这座城市应该有着崇高的理想,欢迎大家来山西看看,山西的文化古迹非常多,外国游客也很多,我们有着这么多的特色文化和历史积淀,加大保护和开发对文化产业有着积极的影响,也能从根本上构筑我们普通人的家国观和文化特质。 看到了很多争论,对于一些比较low的,实在没有必要,或者说这也正常,人们总是很难去体会离自己很远的事物,何况政治。对于事物的思考和体会才是更应该值得关注的,批评他人首先应该正视自己。 有些讨论涉及到了更加深层次的方面,说实话课题很是宏大,其中涉及到的制度、公平性与人道、城市发展应该最具有深意了,我当然只是个看客,说说自己的一些感受吧~ 制度——耿本人就对此有着批判性的看法,这一问题本身就是人类需要共同探索的。我认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制度不能是静止的,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朴素的并且重要的。因此还是我认为啦,中国当今逐步崛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在逐渐形成,中国智慧是有历史可循,也是有实践证明的,未来的世界中中国需要发掘这一部分真正的价值,对当今世界主流加以调整和补充。广义上的领袖和制度其实是不必矛盾的,亦可以相辅相成,时空上相互补缺。 公平性与人道——什么叫既得利益,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改革中的既得利益,想明白了自然就会发问“公平与效率”;人道是衡量了社会的温度,这是沉重的,也是应该重点关注的。 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的模式千差万别,维度方方面面,甚至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在时间的长河中城市是不断波动的,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着眼当下,展望未来,一代人努力做好一代人的事。城市规划是必须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大同来讲是正确的;修复保护文物是正确的;历史仿建是大方向正确的,不过需要更加专业和考究一些;参与者的感受和期待,社会心理的变化是需要正视的;长期利益与短期阵痛的矛盾中应该对重大风险进行预料;城市发展中目标是变化的而且可能会迅速变化。 《大同》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市长的执政片段,也给了我们很多批判性思考的素材,我觉得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引发普通观众的思考和了解再思考,其实这也就够了~ 咩~~~~

  《大同》观后感(六):他也曾经改造过我的家乡

  他也曾改造过我的家乡——榆次。我知道,那里的人民感谢他,因为他们对耿之后上任官员的评价都是:他们不如人家耿拆拆,没那个头脑,更没那个魄力,他们不行。耿拆拆走后,我家乡的发展确实慢了下来,但他打了一个好基础,我看到我的家乡不再停滞,在向前走。

  一个开会场景印象很深刻:“我是客人,你们才是主人。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总有一天我会走,你们要想一想你们的城市怎么发展?“和大同一样,山西的诸多城市面临着一样的困境。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当全国都需要能源发展经济的时候,山西付出它最宝贵的东西——资源。现在,全国产能过剩,山西的整个经济支柱垮了,更重要的是环境也没了。像大同一样,太原、临汾这些大城市都和垃圾堆一样。山西用最低的价格把煤炭提供给全国发展经济,贪官、奸商赚得盆满钵满,当别人不再需要这些资源时,奸商走了,贪官走了,老百姓却发现自己的生活依然困窘。

  耿彦波说得很对: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谁都想,可是你有平台吗?一个城市和一个垃圾堆一样,谁会来投资?你靠什么招商引资?当资源耗尽,一个省和一个城市怎么吸引别人?耿担任榆次市长的时候,山西的煤炭资源依然能够撑起山西的门面,但显然,这个市长已经看出,这种耗能型经济不是长远之路,必须找别的法子。这就是他一直谈的你们要想想未来。

  现在,耿拆拆终于拆到了太原。从我很小的时候起直到去年,太原一直都是那个样子,简直没有省会的样子。不说别的,火车站就让人难以忍受。每次我从天津放假回家,在火车站下车,看着一个城市门面,一个城市的中心脏乱差的样子,我就发誓,我再也不想回到山西,这里太破旧,发展太落后了。耿刚一上任,把最难搞的服装城拆了个干净,盖起了新的火车站和高架桥,交通方便了,省城终于有了应有的面貌。现在,每当我走在这开阔的马路上,去崭新又设计合理的高铁站进出山西,我都在想,这个地方终于看到了希望,它会越变越好。

  很多人说耿是拆了一座城市,他也留了一屁股坏账。但哪座城市没有一屁股坏账呢?人们为一个有为的市长只能在一个城市呆几年,说调走就调走而惋惜。但为什么没有人拷问这个体制,这么多官员,这么多党员,为什么走了一个有能力的,大家就觉得没人能接的上呢?人才都去哪儿了?有能力的人都去哪儿了?

  这是我写的第一篇长影评,因为电影的主角改造了我的家乡,我感谢他,他让我看到了家乡还有希望,让家乡的人民有了信心。

  《大同》观后感(七):想起吕日周,再说说耿彦波

  今天看了这部纪录片,感慨颇深,切肤之亲。作为耿彦波的老乡,山西人,十多年前在我的家乡山西长治,也有这么个大拆市长,吕日周。只是吕的名气并没有耿彦波这么大,但看到今天的大同,无不勾起我对吕日周的回忆。大拆大建过后的市长,总是毁誉参半,耿升了,吕隐了。

  我看了豆瓣很多评论,有个人情愫的,也有对法治探寻的,我谈谈我的感受。先不说法治的部分,试想,如果今天不是耿,而是你我当中的某个人接手大同,上任市长,你该怎么做?无非是,一日权一日钱,赶紧捞点儿走人;或者,铺下马路修个路灯不要惹事生非混个政协退休。要知道,这是大同,不是北上广,不是丽江大理,这是一个资源快枯竭,一个快落败的山西工业城。这里没什么移民来支援,没什么新兴产业来投资,甚至很多外省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存在。大城市无疑令人向往,有好的资源政策,有技术,有人才。可是更多的中国城市,是像大同这样,在发展中被抛弃遗忘,还不知如何前行。也许生活在小城市的人会特别有感触,家乡的市长无非是混个工作经历,一两年的功夫谁又愿意劳神呢。

  但是耿彦波并不是,即使他深刻知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是他为任一方就要有所施展。从这点来说,他是有理想,有情怀的一个市长,这也是他第一个元素,第二个元素是权力,中国的行政体制为保证执政高效排除干扰赋予了行政人员很大权力,耿依托于权力更好施展他的理想;第三个元素是,这里是大同,是山西北部的工业城,一个靠煤炭发家,却优势不再的城市。结合这三个元素,一个有抱负,又被赋予很大行政权力的人,接手大同这么个地方,他该做什么,怎么做?!如果能这样去想,便不难得出耿彦波大拆大建的动机和方式方法了,而这部片子也交代得很清楚。

  文化大同,我们很难从施政理念上评价对错,事实上,文化牌没错,建设文化大同的理念没错!而他施行文化大同的主要手段,便是打造魏都,既然是魏都就要恢复曾经已化为黄土的城墙。这点也是我所不完全赞同的,北京拆了四九城的老城墙就留下几个门,古迹毁了是可惜,但老北京的魂还在。和城墙没必然联系,大同恢复一个北魏都城的城墙,便能竖起文化大同的牌么?试想如果大同有足够的钱和不用拆迁就能征用的土地,那完全可以重新建造一个新大同,完全照北魏都城建造,做成景区,这不更直接了当。显然耿市长认为这不仅是打文化牌,更是借文化大同来完成旧城改造,而在我看来,旧城改造的意义更大于文化大同。

  旧城改造素来是吃力不讨好的事,除非克强总理亲自督促棚户区改造否则没有人愿意去管。这点上耿市长还真的是抓住了本届政府的民生工作重心,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调任省会市长。从他施政角度看,他拆掉的人当中,大部分人是居住在棚户区的么?如果是,哪怕有再多牺牲和骂声,那他也是改造棚户区的有为市长;而如果为了盖城墙拆掉了更多的合法、才兴建不久的住宅,那便是劳民伤财,浪费资源。从被拆迁的人看,如果拆迁确实提升了自己的居住条件,那这样的兴师动众便是值得的。

  回过头来补充说说法治的问题,有人会抨击耿市长开明专制或者体制问题,面对城市建设一人想怎样就怎样,但是这恰恰是中央政府赋予地方官的权力,我们就是这样的体制,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大脚步发展,而不是已开发国家,样式都已形成只用修补就够,我们需要大作为,大进步。但我倒觉得不必惊慌,中国300多个地级市,同样的大权力体制下,又有多少是像耿彦波如此“胆大妄为呢”,上海市长敢把外滩推了重建么;北京市长敢把颐和园铲平么,还是请大家放心,一个市长是不可能一手遮天,如果他的理念和所为是完全非法的,他一定不会长久。耿市长的所做所为,在我国的法治框架下是被接受并认可的。当有天,大同建设成为北京,建设成为巴黎,相信那一天接手这一切的市长,会轻松的多,并且会法治的多,因为我只用在法治体系内修修补补就好了。栽树的人总会挖土脏了周围,但树种好了,后人才能有地乘凉。

  之所以要这么结尾,是见证我的家乡书记吕日周的所为,我更相信在大破大立的环境中,需要有人哪怕不息毁掉自己人格都要为这个城市“栽下一棵树”,好让后人在不用太费力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城市。吕日周的大拆,空留出的地全部栽树,使得我的家乡获得了全国园林城市,他当年打下的基础,现在的人依旧再享受。

  《大同》观后感(八):皱眉的人,《大同》

  “我还有多长时间能在大同呢?”

  看到有人说《中国市长》太好看了,正巧前一阵儿朋友给我打电话,涉及到相关运作内容的事情,就随手找了找影片,想多少了解一下。

  《大同》的英文名叫《The Chinese Mayor》,因某些原因改名为《大同》,不是很难找,随便搜一下就能看。影片主要讲了耿彦波任大同市长时的所作所为与主要经历,侧重两个矛盾点,一是耿彦波强力推行的城市改建工程,还有就是因某些原因难以解决的切实问题。

  主演则是现任太原市长耿彦波。

  《大同》观后感(九):《大同》大不同

  2015年可以说是中国独立电影“大年”,涌现了诸多优秀的独立电影作品,包括忻钰坤的《心迷宫》、毕赣的《路边野餐》、陈建斌的《一个勺子》以及李睿珺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等等。除了这些优秀的剧情片,还有一部独立纪录片不容忽视,那就是周浩导演的《大同》。

  《大同》又名《中国市长》,记录了前山西大同市长耿彦波在其任期内为大同的城市建设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不同于其他展现社会底层人、边缘人生存状况的独立纪录片,《大同》一开始就将镜头聚焦在体制内部。而这样一部纪录片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显得更为难能可贵。众所周知,中国政府的运作机制一直属于公众眼中的神秘地带,相当多的政府官员亦不愿将个人生活过多曝光在众人面前。我们无法知晓耿彦波出于何种理由同意这样一部纪录片的拍摄,也许如他在影片中所讲,是出于年轻时想做记者、作家的梦想;也许是出于为了让自己的事迹能流传于世的私心……而不论是何种机缘巧合促成了这部电影,都为展现中国发展现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面。

  从拆迁的敏感话题到群众的生存状态,影片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困境冷静地展露在镜头面前。所有的人,不管是市长还是市民,其实都被时代、社会发展洪流这只看不见的手操控着。市长耿彦波不断在体制与边界之间寻求平衡,在体制内拓延自身的可能性——这也为这部纪录片增添了一丝英雄浪漫主义气息。“你们是主人,我是客人。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耿彦波常常对市民们讲。他最后被突然调离大同也体现着体制中的黑色与荒诞,更使影片具备了某种超现实主义的况味。

  其实,很难说作为一名中国市长,耿彦波是否具有代表性。但他一定是一部优秀纪录片最适合的人选。

  诚实是周浩纪录片最大的特点,他很好地继承了20世纪60年代“真实电影”运动以来发展起的电影美学。从讲述农民工生存的《厚街》,到讲述高考的《高三》,到反映吸毒与贩毒者生活的《龙哥》,再到这部展现中国政府运作的《大同》,周浩的电影尽量尊重现实的暧昧性、反映人性中的模糊地带。摄影记者的工作经历使他在电影中尽可能地以客观的视角展现社会现状,他从不做任何道德审判,不评价也不反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能在周浩的电影中看到某种丑陋腐朽与光辉并存的现实。

  《大同》这样一部包含了社会弊病的纪录片注定无法为中国体制所消受。导演周浩在影片中完全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出现,但身为一个中国人他又无法完全置身世外。他无法像70年代的安东尼奥尼拍摄《中国》那样,完全投以旁观者的视角。影片中的一位老人对周浩说:“我也不赞成你拍这东西,因为意义不大。说的对呢,一点意义都没有;说的不对呢,坏啦。”

  其实,选择将一切记录下来,就是对于时代、对于中国社会最好的回应。

  《大同》观后感(十):大同

  一个礼拜前看的纪录片《大同》,昨天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纪录片。老实说,耿市长的城市发展计划我 并不太认同,打着文化建城的旗号在古城楼上盖新砖,付出了众多代价这个城市政府沉重的负债、几十万亟待安置的百姓以及可能实际上被破坏的城市历史文化。

  ANYWAY,市长横眉冷对偷工减料的工建负责人的画面,还是让人很感动的。勿论他是否只是想简单做好一件事情,抑或是潜意识里想建立政绩,我都很佩服他务实勤恳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有这样一部有关中国政治的独立纪录片,能出现在民众的视野里,即使只能在对岸或西方媒体发声,也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

  还有个非常触动的场景,被拆迁的女性解读着拆迁安置相关的法令,控诉政府施政与政令条规的违逆,最后说道,我都不知道如何教育我的小孩。多么尴尬的社会,一方面这个社会教我们要遵规守法,另一方面却对我们做着不合规令的事情,这样到底是要怎么让我们教育下一代呢。

  对了,这部片还有个名字,叫《中国市长》。

  .我太好奇导演的背景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